张咏梅
摘要:特级教师姜树华基于学情,从课文插图入手,突破难点,利用语段中的关键句,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说与写的台阶,带领三年级学生立足文体,既理解童话内容,发现与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又巧妙地将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赏析
前不久,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姜树华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姜老师的教学给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两课时的完整呈现让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姜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语文风景,激发主动分享观点的热情,触发学生的表达灵感。姜老师仿佛在“不远处”守望、陪伴,用微笑与期许将学生带入语文佳境之中。
一、巧用插图:长文短教,让童话“看得见”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一定的教与学的难度。首先,它是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值得探究的内容有很多。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共11个自然段。对此,姜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三看”的方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第一看:从课文插图入手,回忆童话内容
姜老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问道:“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插图一定是课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反映,谁能说说这两幅插图的内容?”“一个小女孩穿着很大的拖鞋在街上行走,一辆马车驶来,她的一只拖鞋被吓掉了。”一名学生回答后,姜老师微笑着提醒:“如果在叙述时能加上时间和环境,就更加具体了。谁再来说一说?”另一名学生举手,将插图的内容表达得更加完整:“这一年的大年夜,天很冷,小女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脚上穿着两只大拖鞋,可是一辆马车突然飞快地驶来,她吓得赶紧躲开,慌乱中拖鞋跑掉了一只,而另一只后来被一个小男孩拿走了,说等将来他的孩子长大了,好把它当摇篮。”对此,姜老师立刻给予积极的评价:“读图的高手就是像这样描述的,能把静止的图读得‘动’起来。谁能像这样说说第二幅图?”第二幅图是小女孩坐在角落里擦燃了一根火柴,火柴的亮光中出现了一位慈祥的奶奶。
第二看:回忆课文内容,利用想象补充画面
“这篇长课文里肯定不只这两幅画面,你们还能补充其他画面吗?”姜老师的问题一抛出,学生就纷纷把课文里应该出现的画面补全了:第一次擦燃火柴时出现了一个大火炉;第二次出现的是肚子里装满水果的烤鹅;第三次出现的是一棵圣诞树,比富商家的那棵还要大、还要漂亮;她又擦燃一大把火柴,火光中出现了奶奶,小女孩要和奶奶一起飞走;还有小女孩蹲在墙角,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经去世的画面。姜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贴上补充的五幅图画,然后请学生上台,一边叙述一边为七幅图画排序。“真厉害,她只用了七句话就把整个故事讲完了,她是怎么讲述的?谁还能用七句话讲一讲?”另一位同学也站上前来,看着七幅图,用简洁的语言讲完了故事,姜老师说:“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有高度概括的能力,真有本领!”接着,姜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长课文的方法,即脑海里要有画面,用一幅幅图画来帮助概括。
第三看:根据情节为图画排序,感受色彩的“冷”与“暖”
接下来,姜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将这七幅圖画根据情境分类,学生又很快发现第二幅图到第六幅图都是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的事物,应将他们放在一起。姜老师随即请一名学生用三句话将故事讲清楚。“大年夜,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擦燃火柴,火光中出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慈祥的奶奶,最后,小女孩和奶奶一起飞走了。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时,她已被冻僵了。”学生的概括简洁明了。
随后,姜老师请学生找出图片所对应的段落,此时学生之间出现了分歧,有的说第一幅图是课文一到三自然段的内容,有的说是一到四自然段的内容。姜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场景的不同来判断:“学习就是要有观点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共识,即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描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学生既通过想象回忆了课文,又弄清了文章的结构。
姜老师从绘画的角度让学生观察图画的色调,同时在对应的图画上板书:“冷”“暖”“冷”。能够从绘画的角度将童话浓缩成“冷”与“暖”两种色调,可见姜老师过人的文本解读能力与独特的课堂表现力。
二、妙引朗读:畅谈感受,让童话“听得见”
在教学的第二环节中,姜老师引领学生在童话的文字中游历,通过引读、自由选择读、展示读、全班齐读、关键句反复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一读:抓关键句,感受情节的曲折动人
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小女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故事中主要表现为天气,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小女孩与周边人物的关系。课文的第一部分,姜老师采用引读的方法,他用播音员般的声音朗读开头:“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一名学生接着读,姜老师提醒道:“大家注意‘又黑又冷’这个词,天气给我们的感觉用一个字来形容,是什么字?”“冷。”“天色给我们的感觉用一个字来形容,是什么字?”“黑。”“‘又黑又冷’这个词给我们带来天气和天色的情况,这个词我觉得大家应该重新读一遍,让我们把天气和天色都印刻在脑海中。”之后,学生再读这个词就有了不同的体会,仿佛已置身于小女孩所处的环境中。
接着,学生从“很大的拖鞋”一词中读出了“更容易掉”“更不保暖”“更不好走”“家里穷苦”等信息。“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通过两个“谁”字,学生对小女孩所处的社会环境又有了初步的认知,再齐读时,感触就更加深刻了。
读完前3个自然段,姜老师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课题上:“有朗读就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大家看课题(姜老师加了几个字),谁来说一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好______啊!______。”有了用心的朗读,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朗读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冷啊!她多想暖和暖和自己的身子啊。”“卖火柴的小女孩好饿啊!她多想吃点好吃的啊。”“卖火柴的小女孩好苦啊!她多想有人能买她的火柴啊。”“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可怜啊!如果有人能关心她就好了。”
安徒生写寒冷是双重意义上的,既写自然环境的寒冷,又写社会环境中人情世态的寒冷,卖火柴的小女孩正是被这双重的“寒冷”冻死的。姜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几个关键语句的反复细读,让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感受安徒生文字中的情感。
第4~9自然段是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姜老师放手让学生选自己最想读的一段,放声朗读,将特别受触动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上台朗读展示,分享感受。在朗读分享的过程中,姜老师不时地应声点拨,助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从“再说”一词的背后体会“家里跟街上一样冷”的原因;从“敢”字,体会小女孩内心的挣扎;从“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两个感叹号里,体会小女孩看到的希望;从“唉”这一声里,体会从幻象回到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姜老师让学生始终站在课堂的中央,人人都是朗读者,在互动交流的朗读中,学生明白了“一直”“还要大,还要美”“唯一疼她的”等词语为什么要强调;小女孩“叫起来”的句子该如何读好;三个“飞”字该如何处理,为什么可以越读越高,亦可越读越轻。读完这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紧接着,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拍摄的角度看最后一部分,使学生理解最后的画面拍摄的速度应该是慢的,所以朗读的速度也应放慢。最后,全班齐读结尾,将安徒生笔下优美动人的文字用深情的朗读展现出来。
第二读:聚焦文字,感受丰富奇特的想象世界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姜老师在辅助学生学习整篇课文的结构,为画面排序,认真朗读全文之后,让学生再回顾课文,说说小女孩的五次想象分别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姜老师依次出示五幅插图: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和奶奶一起飞走。这五次想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彩的、丰富的。姜老师集中出示课文中五段描述想象的文字,让学生自由地放声朗读与体会;接着,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说一说能从这些想象中发现什么。
通过讨论,各小组达成共识——这些想象都是有来源的,都来自小女孩的现实需要。因为冷,所以小女孩的想象中出现了火炉;因为饿,所以想象中出现了烤鹅;因为需要快乐,所以想象中出现了圣诞树;因为感到孤独,所以想象中出现了慈祥的奶奶;因为想永远拥有幸福,所以她想象自己与奶奶一起飞走。在姜老师期待与信任的目光中,小组成员又有新的发现,即每次想象出来的东西好像都是只属于小女孩的。比如,火炉旁边没有其他人,火是那么旺,只为小女孩而燃烧;烤鹅也是直接走向小女孩,而没有向别处走;圣诞树向她眨眼睛,与她交流;奶奶还像活着的时候一样温和、慈爱;最后,她和奶奶一起飞去了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的地方。在这样的小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逐步走向了深度学习,发现了童话中丰富奇特的想象世界。
三、思辨创编:开启旅程,让童话“想得美”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这条单元语文要素该如何落实呢?姜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说与写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景。
第一编:点燃“火柴”,展开想象
在充分领略安徒生想象的丰富与奇特之后,姜老师也让学生点燃那根神奇的“火柴”,说说自己的想象。
师: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象,都有自己的现实需要。假如我们班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根神奇的火柴,将它划燃就能看到自己的愿望,那么此时此刻,在火光中,你想象的画面是怎样的?(出示一个燃烧中的火柴的动画,配句式:当我擦燃这根神奇的火柴,在火光中______)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当我擦燃这根神奇的火柴,在火光中我看见有一群小动物向我走来,它们一边跳一边叫,真可爱。
生2:当我擦燃这根神奇的火柴,在火光中我仿佛来到一片森林里,周围树木绿油油的。
生3:当我擦燃这根神奇的火柴,在火光中我穿着一身军装,在林中训练。
生4:当我擦燃这根神奇的火柴,在火光中我仿佛站在奧运领奖台的最高处,当国歌响起的时候,火柴熄灭了。
师:唔,我们要让火焰不灭,一定要让你的理想实现。(众笑)
第二编:比较“火柴”,改编故事
借用连环画,姜老师让学生现场改编故事,并将自己的创编和作者的创编进行比较,让学生树立一个信念:我们都能像作家一样,改编与创造属于自己的童话。
姜老师先出示其他作家改编的故事连环画,让学生找一找其与原作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在改编的故事中,小女孩居然擦燃了六次火柴。接着,他请学生猜一猜,编者会为这幅图配上怎样的文字,让学生以“她又擦燃一根火柴”为开头,在课文后的空白处写一段话。
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自己的创编之旅。不一会儿,他们就开始汇报交流。有的学生补充的内容是:“她又擦燃了一根火柴。在火光中,小女孩看到了爸爸和妈妈。爸爸展开双臂对她说:‘宝贝,快过来吃点东西吧。’妈妈也疼爱地对她说:‘你辛苦地出去卖火柴,快来暖和暖和,不然身体会吃不消的。’”还有的学生这样补充:“他们住进了一座很大的别墅,从此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那么,编者是如何为这幅图画配文字的呢?姜老师连图带文一起出示并朗读:“她又擦燃了一根火柴。在火光中她仿佛看到了爸爸和妈妈。妈妈的病已经好了,爸爸也从远方回来了。他们还搬到了一间又美丽又温暖的房子里,正在等着孩子回家过新年。”通过比较朗读,姜老师夸赞道:“刚才我们班同学编写的内容结合起来,比这位编者写得还要好呢。其实,我们不必过度依赖书本,我们自己也能写得很好。”不知不觉间,姜老师又把发散性思维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中,让他们明白,做个小作家其实并不难。
第三编:重燃“火柴”,体会情感
为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安徒生童话表达的精妙,姜老师出示七幅图,指出小女孩的现实是“冷”的,正因为她“冷”,所以才产生了很多“暖”的想法。他依次去掉中间的五幅图,留下两幅冷色调的图接着说:“我们看到这些‘暖’的事物,都是因为‘冷’。大家想一想,这个句子应怎样补充完整?”学生看着题目上的句式“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冷啊!冷在 。”思索片刻,先后回答道:“冷在心中、冷在她的不愉快、她的饥饿、她的痛苦、她的孤单。”“冷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残酷的现实无法改变,但小女孩用她美好的想象,度过了她眼前的冷酷。姜老师又把五幅图贴上,继续点拨:她用她的想象把现实的‘冷’去掉了,她用她的方式、用她的想象创造了什么呢?”姜老师又在题目旁改了两个字,“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冷啊!但她 。”学生这次毫不犹豫地举手,说:“但她努力用丰富的想象来创造心中的温暖”“但她用自己的想象创造了快乐,创造了幸福。”姜老师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会有艰难的时刻,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想象和愿望。小女孩就是用这种方式度过了当时的艰难,她的死是她所处的时代造成的悲剧,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特级教师姜树华基于学情,带领三年级学生立足文体,既理解童话内容,发现、体会这篇经典童话内容与表达的精妙,又巧妙地让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结合并“落地生根”,让学生乘上想象的翅膀,实现了童心与童话的相融。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莫把经典教平庸[J].语文建设,2021(8).
[2]姜树华.姜老师陪你读课文[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郑宇.确定适宜目标,分清教学主次,夯实重点[J].小学语文教与学,2021(7).
[4]施建平.固守语文本位,彰显言意本色——姜树华老师《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点评[J].小学教学参考,2018(28).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