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淑侠
新时期,为了全面加强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效的解题教学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化学实践水平。教师在开展解题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解题错因,科学地分析提高学生解题水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中考背景下,有效地加强学生化学解题能力是必要的,教师要针对具体教学实际,全面地进行教学设计,加强解题教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化学综合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中考化学的特点
1. 化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推断题重点对学生掌握物质转化相关知识的效果进行考查,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提示信息来激发思维,如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现象和条件等,这些均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联想起相关的物质,并结合推断逐一解答问题,最终对获得的结果进行验证。此外,历年推断题还表现出一题囊括多个考点的情况。若想准确解答该类问题,除了需辅助学生形成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也需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2. 题干给出的信息较少。推断题主要可分为框架式、反应式和文字性的类型。题干中一般会有意隐藏部分信息,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难度。这便需要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尽量找到题干中的隐藏信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解题的着手点进行推理。只有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题干信息,才能顺利解答问题,避免失分。
二、初中化学解题错因分析
1. 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部分学生在着手解题前,并未仔细阅读题干信息,也未细致分析词句的意义,难以准确把握已知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关系,这便难以顺利和准确地解答问题。如例题1:有1升水,如何将浓度为97%的浓硫酸稀释到浓度为35%的硫酸溶液。该题目主要对学生掌握稀释定律的效果进行考查。题目中并未直接列出水和硫酸的密度数值,因此部分学生便会使用错误的公式,从而影响计算结果。主要原因便在于学生并未认真理解题目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讲解该类型的案例时,便需引导学生意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明确已知条件为体积而不是计算质量,这便需要学生细致考虑水和硫酸溶液的密度。这样才能准确解答问题,避免产生认知的误差。
2. 化学知识欠缺
学生无法正确解答问题的原因便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概念的内涵难以准确把握。因此在解答选择题时,便难以准确选出正确答案。部分学生仅能够以被动记忆的方式解决问题,缺乏必要的灵活性,难以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法。感觉处理过类似的问题,便直接计算出答案,导致出现错误。面对模棱两可的选项,学生在犹豫的过程中便会浪费较多的时间,甚至还会向教师反映题目有误,这些均是对概念理解不准确和不扎实的表现。
如在处理四个选项的选择题时,如果题干是“哪个不是可燃气体”,选项中出现了氧气,部分学生便会首先排除该选项,而后对剩余三个选项难以取舍,最后也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氧气的本质为助燃性气体,学生并未扎实掌握可燃性气体的概念,因此在解决该问题时遇到障碍。
3. 缺乏合理的解题策略
学生无法正确解题的另一原因为解题的策略和思路不清。化学试题的解答过程主要为结合化学的原理,对物质的形态、本质特征等进行分析。通过对形式的简化处理来总结规律特征,这也是解答化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如例题:在H2、O2、H2O、CO2、N2、CO气体中,如果逐一使用热铜丝、热氧化铜、清石灰水、浓硫酸进行反应,问反应后的气体是什么?
多数学生并未形成科学的思维解答问题,对题目的分析过程也缺乏目的性。有些学生会先吸收O2,此后气体的吸收顺序为CO2、H2、CO、H2O,最后剩下N2。但在分析期间,需注意热氧化铜与CO气体反应后会生成CO2,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N2与CO2。
三、加强初中化学解题效率对策
1. 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思维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指导,初中化学学科教材已经对以往教材内容进行了较大的简化,同时计算的步骤也相对简练,这便导致学生在计算方面的思维和意识较低。加上网络技术的大范围应用,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依赖于公式转换器等作为辅助工具,这更加大了解题的障碍。学科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辅助学生形成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只有学生充分内化基础知识,才能深化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虽然教师的教学难度会相应增加,但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便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常见的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通过使用开放性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如铜、铝等。主要引导学生观察金属的密度、导电性、颜色和酸的反应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解释为什么人们不用铝、铜等金属作为导线的原因,以及让学生认识到为何不能使用金属容器保存酸溶液等。上述生活常识能够进一步辅助学生夯实知识,拓展解题思路,从而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優化课堂教学提高化学水平
教师运用教学手段的正确性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教师长期使用较为传统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便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较为单一,从而会产生枯燥的情绪,难以真正提高学科技能。因此教师需主动优化教学效果,如针对学生难以准确分辨固体和气体溶解度概念知识这一问题,教师便可为学生准备碳酸饮料,并向学生提问:如何正确打开瓶盖?此时学生会提出要轻轻打开,而不是摇晃打开。此后教师还可继续追问不能摇晃打开的原因。学生可基于自身的经验储备表示:如果摇晃,瓶内的液体便会出现气泡。最后教师便可继续引导学生认识到,碳酸饮料中含有较多的CO2,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内涵,激发学生探索学科知识的兴趣,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加强审题能力训练,打好化学解题基础
审题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可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若想提高解题能力,便需先锻炼审题技能。因此,若对学生的审题技能进行锻炼,引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题意和解题目标,准确梳理题干中的已知和未知信息,尤其需培养学生形成挖掘隐含信息的能力。在上述训练过程中,教师需带领学生针对已知、隐含和未知条件进行逐一梳理,只有全面掌握题干信息,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使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例题:物质存在化合态与游离态两种形态。下列物质中,只具有游离态的氧元素是:A. 空气 B. 氧化铜 C. 双氧水 D. 水电解后的产物。对上述题目进行分析后,部分学生会选择空气。这便表明,学生在审题期间一味追求效率,而并未认真解读题目信息,或者对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得不够准确,这便导致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存在误差。在上题选项A中,空气同时具有游离态和化合态的氧元素,这便与题目的要求不符。对此,教师便可开展下述练习:第一,引导学生使用通读和重点阅读两种方式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第二,锻炼学生在审题期间,主动标记重点词汇的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审题技能。第三,运用朗读法完成审题训练。通过朗读锁定关键词和已知的条件信息。第四,如果题干的文字信息较多,也可分部分开展阅读,从而实现准确审题。
4. 加强习题拓展训练,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需侧重培养学生的拓展技能,通过解答高质量的习题来达成上述目标。
4.1 进行典型性题目训练
化学试题中的典型题目便是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题目,也是中考侧重考查的题目类型,对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具有较为关键的意义。如“酸碱盐”部分习题不但是整个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难点,同时也是核心内容,该部分题目便具有典型性特征。
如例题:某学生为明确掌握浓H2SO4的特点,便开展下述实验,并回答问题:
(1) 使用少量浓H2SO4在滤纸上涂抹,此时会看到印记变黑。这是由于浓H2SO4具有哪种特性?在洗气瓶内放入浓H2SO4去除H2、O2中所含有的水分,这是由于其具有什么特性?
(2) 对浓H2SO4进行稀释操作时,需将( )放入到装有( )的容器中,同时不停搅拌。
(3) 学生将贴片放入98%的浓H2SO4中,起初并未發生变化。经过加热后溶液变色,同时产生了刺激性的气体,该现象说明( )。
通过解答上述问题,学生便可明确掌握浓H2SO4的化学性质,并熟练掌握实验的各环节内容。
4.2进行探究性习题训练
运用探究性的试题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熟练运用学科学习的方法内化知识。如例题:已知稀HCl可导致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主要原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离子和Cl-。请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环节,证明上述变色过程主要原因为溶液中存在何种离子。
通过对该习题进行分析,学生便可掌握酸的性质,同时还可锻炼自身的实操技能,对解答实验类的题目也有所助益。
4.3 进行化学变式习题训练
变式习题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条件等对同一题目开展训练,从而提升学生解题的应变力。
如例题:将三种物质放在一处,反应前的重量分比为10g、16g和22g,问题是物质A在此反应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学生可通过对该题目的解析,从不同方面判断出物质A为催化剂。
5.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解题期间,微小的变化都会引发结果的变化。这便需要学生需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细化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多元化的,切不能直接套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便需引导学生明确掌握解题的思路和具体的方法,这样学生便可提升解题思路和技能的灵活性。运用相同的解题方法来处理同类型的题目,也会明显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学生在解答化学试题期间,也需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敏性,虽然试题内容的变化较为丰富,但其本质并未变化。因此学生需侧重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认真梳理题目内容,通过掌握和分析关键词汇,结合化学的具体现象、变化和操作的步骤进行分析,深度挖掘隐含的信息。教师在此期间也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部分化学变化的试题,一种物质经过几次变化后,学生的思路便不够清晰,这也是令学生为难的题目类型。对此,教师便需引导学生把握元素和原子守恒的定律,不论变化过程如何,均可顺利解答问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结束语:
总之,随着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要全面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明确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分析,制定高效教学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