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与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政策,即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校内作业负担。在此背景下,各个省市纷纷出台一系列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措施。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将其真正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现就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置,提出下面几点策略。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置过程
(一)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
在双减政策下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要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此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高效完成数学作业,避免因为作业难度过大、量过多而导致学生课后在学习上花费更多精力,与双减政策相违背。在此,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分层,要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依据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如班级中有48人,A层次学生有12人。此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习惯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可以独立解决问题;B层次学生有24人。此部分学生成绩不稳定,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因为没有适合的学习方法,解题能力弱,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但是自觉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C层次学生有12人。此部分学生基础差,不喜欢学习,在做作业的时候还可能出现抄袭行为。
此次分层为初步分层,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分层作业后,学生就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与老师协商调整层次,或者教师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调整。如B层与C层的学生,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可能进入到A层;如果A层的学生骄傲自满,不求上进,就可能被调整到B层或者C层。总的来说,学生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弹性较强,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
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在双减背景下对学生的分层要遵循下面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以往对学生的分层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只以一次考试成绩为依据的层次划分缺乏科学性。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不稳定因素,每一次试卷的出题角度、考查内容、难易程度等都有差异,有的更加偏向于学生基础能力的考查,试卷难度较低;有的试卷偏向于逻辑思维的考查,试卷难度较高。还有可能因为每次考试时学生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排名会有差异。基于此对学生分层的时候尽量不以成绩为依据,而是完全掌握学生情况后,结合其学习能力与学习过程等进行分层,如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兴趣、能力、个性等,经过对学生的深入观察,再进行分层。
第二,平等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教师要实事求是,不能掺杂个人情感,随意归纳学生的层次。对学生的分层要始终贯彻“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即在分层作业中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做到平等、科学的分层与民主分层,不能单方面强制分层,而是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学习。
(二)对作业的分层
在双减背景下,对个别层次学生作业的布置也发生了转变,不能使用统一的形式、统一作业的设置,容易让学生有“吃不饱”“吃不到”的情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更好地达成校外作业减负,需要对作业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布置适合的数量与难度的作业,保证每一名学生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思维能力都能获得发展,让学困生与学优生共同进步。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要先研究数学课程标准,依据此对某一课内容的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分析,然后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之前对学生的分层,再进行作业的分层,具体为:A层次的作业,此部分的作业侧重于挑战性、扩展性。因为A层次的作业针对的是A层次的学生,所以作业的设计中可以有少量的基础知识类问题,更多的为综合性强、应用性强与难度较大的问题,重点培养A层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挖掘其潜能,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B层次的作业,此部分的作业以提升为主,针对的是成绩不稳定、缺少适合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态度较好的B层次学生。教师设计的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让学生熟能生巧,然后再增加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完成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C层次的作业,此层次作业的设计是针对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的C层次学生设计的,可以全是简单的基础型题目,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巩固基础知识、了解基本题型的解答技巧,以此确保C层次的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作业,提升学习自信心。
作业的分层,并不是硬性地认为A层次作业就是针对A层次学生设置的,而是在学生完成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如A层次的学生认为自己当天的学习效果不好,就可以做一做B层次或者C层次的作业。
分层作业的设计要遵循下面原则:
第一,趣味性原则。发挥兴趣的重要性,为学生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让学生乐于做作业。《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大自然出发,使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其学习动机。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提及数学的时候,都表示出乏味、枯燥等,学习兴趣较低。在此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设置分层作业的时候,可引进一些趣味性强、开放性强的题目,助学生减少大量、重复的运算,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进而互动思考,发散思维。
第二,多样性原则。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要充分考虑到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水平,知道学生的优势与弱势。这样就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意识、智力水平、興趣爱好与学习习惯,联系生活,设计多元化的作业,让作业的形式不再单调,更加灵活,学生也能乐于做作业。
(三)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经过对学生与作业进行分层后,就可为学生布置作业了。在此以《勾股定理》为例,设计的作业为:
C层次作业:此部分作业全是基础性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如掌握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性质;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判断是否组成的是直角三角形等。借助此方法,让C层次的学生投入到教材中,端正学习态度,在做作业中建立成就感。设计的作业为:
1.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若∠C=90°,请你使用几何语言,表示下面的内容:
(1) 两个锐角间的关系:( );
(2) 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
2. Rt△ABC中,∠C=90°,求:
(1) a=3, b=4, c=( );
(2) a=6, c=10, b=( )
3. 下面选项中,哪个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 )
A. a=4, b=5, c=6 B. a=8,b=15, c=16
C. a=7, b=24, c=25 D. a=7, b=8, c=19
4. 一根旗杆在距离地面7米的距离被折断,断点没有完全分离,旗杆顶部落在距离旗杆24米处,求旗杆在断裂之前,一共有多高?
B层次作业:此部分作业多是提高类问题,少数题目是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孰能生巧,在后面设计几道开放性与灵活性强的问题。以此扩展学生思维,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此层次作业的设计为:
1.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为2、4,求另一条边应该是多少?
2. Rt△ABC中,∠C=90°,已知AC为21,BC为28,求出:
(1) 求Rt△ABC的面积;
(2) 求斜边AB的长;
(3) 求斜边AB边上的高CD。
A层次作业:此部分作业多是挑战类问题,侧重于综合性强、应用性强的题目,不但可满足A层次学生发展需求,还能挖掘出B层次与C层次学生的潜能,进而提升层次。此层次的作业设计为:
1. 小红在做数学实验,她将一根长为24厘米的筷子放在圆柱形水杯中,杯子的底面直径为5厘米,水面高12厘米,假设筷子露在外面的长度为x厘米,求x的取值范围( )。
2. 一名牧童在小河南4000米处牧马,他正位于小屋西8000米、北7000米。如果这名牧童想要将马牵到小河边饮水,然后回家,求这名牧童走完全程最少要多少米?
二、分层作业设置的价值分析
(一)作业的分层,帮助学生数学成绩快速提升
初中生在完成数学分层作业之后,都会获得成绩的提升。因为分层作业是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设计的,针对性强,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学习能力基础之上进行练习,加深对数学概念定律的掌握,进而能够迁移运用,提升做对题目的数量,提高成绩。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分层作业下,能够快速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分层作业的指引下,提升效果也会非常大,在夯实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二)作业的分层,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大大增强
自我效能感指学生在做事之前,对即将做的事情进行的主体感受与具备的信念,是对自已是否能完成事件行为的期望。初中生作业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其在完成作业时,对自己做作业的自信程度。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设置的分层作业,针对性更强,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学生在适合自己学习水平作业的解答中,可以获得一定满足感,进而建立喜欢数学的情绪,不再畏惧数学,提升做作业的参与度,进而可以更快意识到做数学作业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做数学作业,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所以这种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往往发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之后,如果是失败的经历,就会让学生降低自我效能感,甚至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基于此的数学分层作业的设置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获得继续学习的信心,在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促使成绩获得进步。
综上,在双减背景下,布置作业的时候运用分层手段,已经被教师所认可,但是实际实践的教师却少之又少。经过对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式设计的研究,本人收获颇多,从学生的分层到作业的分层,都需要教師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教师要提升重视,多做教研。初中数学实施分层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做作业的时候有不一样的感悟,并开始意识到数学的学习是快乐的,建立完成分层作业的信心,转变之前被动完成数学作业的模式。另外这种分层作业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主动选择权,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与其做作业时产生的心理诉求,因此不但减轻了学生做作业的心理负担,还能高效率地巩固学习的知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