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伸伸
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会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关于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等方面的地理知识,可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切入点。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环境教育过程中,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有关环保的知识,鼓励学生提出对于环保的疑问,可向学生展示现实中的水污染等状况,使学生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将环保落实到行动实践中。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近现代发展历程中,经济、科技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却逐渐恶化,给全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若不能及时采取长期有效的环保行动,将会逐渐破坏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地球的负担日益沉重。有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地球上的南北极冰川普遍出现融化的状况,荒漠化问题加剧,陆地上人类及动物等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压缩;洪涝及风暴等自然灾害明显增加,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若地球环境持续恶化下去,将会使人类面临极为危险的生存境地。为此,实施环保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学生是承接未来发展的庞大群体,有责任和义务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积极贡献自身力量。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涉及到地理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内容,而环境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很多契合点。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优点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整体性动态过程。这种教学法强调人与环境的影响,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动”起来,这需要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中走出来,抛弃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展开,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和提高。并且,从互动教学的本质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得以改变,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化被动为主动,师生在互动教学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传统教学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地理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挖掘地理知识的价值,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文化魅力,全面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让课堂教学在互动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体来说,应用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和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三、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
(一)助力提升学生环保素养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学生对地理考试技巧的掌握程度,重视引导学生提高地理考试成绩,对实施环保教育不够重视。这与我国素质教育相关要求相违背,不符合主流趋势,会对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消极影响,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施环境教育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讓学生主动学习地理中的环保知识,使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深入理解环保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环保素养。同时,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知识、保护环境深刻意义等的理解,促使地理环境教学效果有效深化,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地理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能力,而运用互动式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带领学生了解丰富的环保知识,使学生不断加强对环保等的理解,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开展互动式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环保情境中,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水污染等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观念。此外,学生在互动式地理学习中,能主动搜集更多有关土地沙漠化、白色污染等资料,不断增强地理环保意识,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传统灌输式地理教学模式相比,互动式教学能为融入环境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学生提高对环保的认知,符合教学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同时对提升地理环境教育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四、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一)丰富地理环境教学资料,组织学生互动交流
高中地理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环境知识,其中对环境保护、人与环境关系等有深入研究,与环境教育非常契合。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认真研究分析教材中地理环境等内容,从网上收集丰富的地理环境教学资料,并依据课堂互动环节进行提炼整理,明确地理教学中的环保主题,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动了解学生围绕环保所讨论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从国家、个人等角度思考落实环保的有效措施,提高地理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在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环境问题及环保的讨论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片面认知,引导学生拓展对环境保护的视野,实现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有效融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一中“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数据表,带领学生重点探究近现代的气候变化。首先,教师可展示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表,让学生了解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同时让学生互动讨论自1960年至今气温大幅度增高的原因。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互动讨论的结果,如温室气体数量增加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再引导学生探究分析人类哪些活动会排放温室气体,如在工业生产中石油能燃料的燃烧、制冷剂的过度使用、农作物的燃烧等,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互动讨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可鼓励学生从国家角度、个人角度等进行思考分析,并让学生表达对当前治理措施的看法,使学生在互动探究中理解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的重要含义。
(二)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在渗透环境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主动和学生围绕环保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环保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应研读分析教材中环境的有关内容,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兴趣等,创设趣味地理环境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搜集与环境相关的新闻资料,筛选其中的视频片段及图片等,结合环境教育目的进行整合总结,创新制作地理环境教学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等,将学生带入趣味地理情境中,同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学生围绕针对性环保措施、环保效用等话题进行互动,使学生直观了解地理环境知识,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三中“区域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先搜集我国西北区荒漠化、森林过度开发的资料,可截取有关沙尘暴、土壤沙化等新闻报道,依据地理教学需要制成教学课件。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视频及图片等,引出问题地区荒漠化、森林过度砍伐等造成的危害,创设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情境,和学生围绕环境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使学生主动思考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其次,教师应让学生整理有关环境问题的讨论内容,让学生互动探究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学生能充分考虑荒漠化等的多种原因。同时,教师可模拟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状况,引导学生认识到治理荒漠化问题的必要性,让学生互动讨论荒漠化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对环境保护的建议,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此外,教师可展示我国西北区荒漠化治理成果,引导学生互动探究荒漠化的形成过程,如土地缺少水分及养分、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裸露地面容易受到风沙侵蚀等,让学生互动讨论土壤中水分及养分严重流失的后果,长期发展下去,土地生产力丧失,将发生大面积土地退化的状况。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互动讨论沙漠化的具体表现、地形及位置原因等,使学生能认识到荒漠化造成的巨大威胁,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小组合作
高中地理教师既要深入讲解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還应结合现实情况,设计多种形式的环保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分组进行互动合作,使学生了解环保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师可结合环境教育内容,创新设计环保实践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关环保的事物,促使学生有效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分组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互动讨论实现环保的具体措施,使学生通过环保实践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环保观念。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地球上的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置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话题,让学生观察与记录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如洗手后未关紧水龙头、瓶装饮用水未喝完直接扔掉等,使学生意识到水资源浪费的严重性。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得出有效地防治措施,并指导学生尝试将其落实到行为实践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设计将洗手池中的水引入厕所,和学生互动探究如何实现废水二次利用,使学生理解循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份水资源保护的观察心得,让学生互动分享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可在校园展示栏中张贴几篇比较出色的观察心得。此外,教师还可延伸至浪费食物、乱砍滥伐等破坏环境的内容,鼓励学生制作宣传标语,如“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等。教师还可让学生主动关注森林过度砍伐等情况,让学生互动思考国家及社会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如国家可加大对乱砍滥伐行为的处罚力度,社会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促使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课外环保实践互动,能更好地将环境教育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环境保护知识。
总结
综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入丰富的地理环境教学资料,创设趣味地理环境教学情境,并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