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子珺,孟 凡,宣 宾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芜湖 241000)
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弊端也逐渐显露,手机依赖行为进入公众的视线。手机依赖是指个体无法控制对移动设备的使用,并最终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行为[1]。手机依赖行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2]。以往研究表明,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与错失恐惧、孤独感、心理韧性关系密切[3-5]。大一年级新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压力时易过度使用网络作为消遣娱乐方式,从而形成网络依赖[6]。手机依赖是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和网络依赖的一种表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一年级新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发生机制,以提高大一年级新生的适应能力,减少手机依赖行为。
错失恐惧是指个体与他人正在做的事情保持持续联系的愿望,并担心错过的一种焦虑状态[7]。个体由于长时间害怕错过他人正在做或者经历的正性事件而产生错失恐惧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导致手机成瘾现象的发生[8],而手机依赖本质上是手机成瘾的一种表现。由此可推测,错失恐惧可能对手机依赖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
孤独感是指个体期望和现实的社会关系不一致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有研究[9]表明,错失恐惧与孤独感关系密切。基于柴唤友等[10]提出的错失恐惧影响因素及后效整合模型,错失恐惧可能会通过影响个体感受(如孤独感)而使个体产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基于孤独感进化理论,孤独感激活了两个相反的动机:社会重新联系和自我保护[11]。自我保护动机导致孤独个体对现实社会高度警觉,这可能导致对现实社会互动的担忧甚至误解,转向虚拟网络世界,因此可能产生手机依赖行为。由此可推测,错失恐惧能直接正向预测孤独感,错失恐惧、孤独感对手机依赖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应对压力、积极适应逆境或克服危机的能力[12]。基于错失恐惧影响因素及后效整合模型,错失恐惧可能会通过个体认知的中介作用而影响个体社交媒体使用行为[10],心理韧性是个体手机依赖的重要预测变量[13]。错失恐惧水平高的个体,更可能产生较高水平的孤独感[14]。心理韧性可以缓解疏离感和幸福感的负向关系[15]。基于弹性框架理论,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个体不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如手机依赖)[16]。因此心理韧性水平低,可能会导致手机依赖行为的发生。由此可推测,心理韧性对手机依赖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和河南省共4所高校的大一年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162份,回收有效问卷998份,有效率85.89%。年龄18~20岁;男生417名(41.78%),女生581名(58.22%)。
1.2.1 错失恐惧量表 该量表由Przybylski等[7]编制、Xie等[17]翻译,共计10道题目。每道题目采用4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到4(非常符合)。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
1.2.2 手机依赖指数量表 该量表由Leung[18]编制,共计17道题目,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4个维度。每道题目采用5点计分,从1(从不)到5(总是)。总量表及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1、0.84、0.83、0.87和0.81,信效度良好。
1.2.3 UCLA孤独量表 该量表由Russell等[19]编制、王登峰[20]修订,共20道题目。每道题目采用4点计分,从1(从不)到4(一直)。反向计分题9道。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
1.2.4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该量表由胡月琴等[21]编制,共27道题目,包括个人力和支持力2个二阶因素。其中,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3个维度,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维度。每道题目采用5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反向计分题11道。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
采用SPSS 26.0和PROCESS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PROCESS中Model 6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使用Harman单因子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的检测,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12个,且首个因子方差解释率为20.063%(<40%),表明本次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22]。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错失恐惧与孤独感、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手机依赖显著呈负相关。详见表1。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使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法对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错失恐惧与手机依赖关系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使用SPSS宏程序PROCESS,抽取5 000个样本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95%CI),估计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错失恐惧与手机依赖之间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和效应量。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错失恐惧直接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730,P<0.001)和孤独感(β=0.360,P<0.001);当错失恐惧和孤独感同时进入回归方程,错失恐惧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20,P=0.720),孤独感能显著负向预测心理韧性(β=-1.006,P<0.001);当所有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错失恐惧、孤独感均直接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631,P<0.001;β=0.120,P<0.01),心理韧性直接负向预测手机依赖(β=-0.164,P<0.001)。详见表2。
表2 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表3数据表明,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错失恐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总中介效应值为0.100,占总效应(0.730)的13.699%。总中介效应由3条路径的间接效应组成:通过错失恐惧→孤独感→手机依赖途径产生的间接效应1(0.043),Bootstrap 95%CI(0.010~0.079)不包含0,表明孤独感在错失恐惧与手机依赖间中介作用显著;通过错失恐惧→心理韧性→手机依赖途径产生的间接效应2(-0.002),Bootstrap 95%CI(-0.023~0.015)包含0,表明心理韧性在错失恐惧与手机依赖间中介作用不显著;通过错失恐惧→孤独感→心理韧性→手机依赖途径产生的间接效应3(0.059),Bootstrap 95%CI(0.036~0.087)不包含0,说明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错失恐惧与手机依赖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3个间接效应依次占总效应的5.890%、-0.273%和8.082%。详见表3和图1。
表3 孤独感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1 链式中介作用示意图
本研究结果表明,错失恐惧直接正向预测大一年级新生的手机依赖水平,这说明错失恐惧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同时发现错失恐惧还能通过孤独感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对大一年级新生手机依赖水平产生影响。中介效应主要通过两条显著路径产生:孤独感的单独中介效应,孤独感、心理韧性的共同中介效应。这说明错失恐惧水平高的人容易产生更多的孤独感,而且高度的孤独感可能会损害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提高手机依赖行为的发生。
以往研究[23]表明,错失恐惧水平高的个体容易通过频繁“刷朋友圈或者微博”的方式去了解他人的动态消息,最终会导致手机的过度使用。基于错失恐惧影响因素及后效整合模型和孤独感进化理论[10-11],面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错失恐惧水平高的大一年级新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可能会产生较高水平的孤独感,而孤独感激活的自我保护动机使大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生活产生担忧和误解,转而投身于虚拟网络世界,最终可能会导致手机依赖甚至成瘾行为的发生。基于自我调节缺陷模型,个体由于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导致手机无节制使用,导致手机依赖现象的出现[24]。以往研究[25]表明,孤独感水平高的个体一般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手机依赖。
孤独感与心理韧性在错失恐惧与手机依赖关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表明,具有较高错失恐惧水平的大一年级新生更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孤独感会降低心理韧性水平,这与以往研究一致[26]。基于心理弹性框架,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消极结果会导致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降低[16]。大一年级新生正处于这种特殊时期,初进大学校园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现实和理想大学生活间的差距、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际关系困难等。因此,在负面情绪和环境压力下,个体心理韧性水平可能会降低,往往会通过过度的手机使用来排解心中的孤独不适感,产生手机依赖的行为。
大一年级新生处于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交错时期。一方面,自我同一性尚未建立完全,对于学校、未来的彷徨迷茫,害怕错过外界的消息,从而容易产生错失恐惧的焦虑状态;另一方面,亲密和孤独的矛盾冲突,向往亲密关系,但害怕表达情感,无法满足自身基本需要,转而投向手机,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本研究建议,大一年级新生应健全自我同一性,提高心理韧性水平,改变错误认知,认识到虚拟世界不能给予真正的安全感。高校应该加强大一年级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加强学生现实交流,使其融入大学生活,避免错失恐惧和手机依赖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探讨了大一年级新生错失恐惧、孤独感、心理韧性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大一年级新生手机依赖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大学是个人发展的黄金时期,大一年级阶段颇为关键。新生刚进入大学生活,应加强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内部修养,切勿虚度光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从实践中磨练自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时关心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管理情绪;科学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到学习实践两不误。学校应多组织开展心理讲座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