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国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态势分析

2022-06-27 02:26欧阳志迁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十三五产教职业院校

欧阳志迁

( 华中师范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等重重困难,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顺利完成了经济、生态环境和民生等方面任务的五年,是取得圆满胜利的五年。伴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在“十三五”期间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了职业教育全面改革,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指导。而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其研究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怎样的成果、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具有哪些特征?本文基于CNKI,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十三五”时期国内校企合作相关文献从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共现、高被引论文、关键词突现、关键词时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得到校企合作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以便全面明晰“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发展总态势。

一、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

文献计量工具种类繁多,包括Bibexcel、CiteSpace、COOC、VOSviewer、Ucinet、Histcite等。其中CiteSpace兼具合作网络分析、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及耦合分析功能,是一款操作灵敏、功能齐全的可视化软件,其关键词时区分布图和关键词突现图是结合时间可呈现未来趋势的科学知识图谱。而VOSviewer可以实现作者分析、关键词分析、聚类分析等,在知识图谱呈现和热点聚焦上更具优势。[1]因此,将CiteSpace和VOSviewer共同作为本文的研究工具,综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

为确保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及与内容的适切性,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择高级检索模式。其限定条件:主题为“校企合作”;时间范围从“起始年2016年”到“结束年2020年”;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和“CSSCI”,再经过人工筛查,剔除学校介绍、选题报道、绩效报告、人物纪实、笔谈、会议实录、书评等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共获得2750篇有效文献,最终将有效文献以Refworks格式从中国知网导出。

二、“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机构可视化分析

为获得研究机构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将数据导入Cite Space,阈值TopN设定为20,生成图1所示的研究机构可视化网络,将排名前十的机构节点信息绘制成表1。

表1 “十三五”时期排名前十的校企合作研究机构

如表1所示,“十三五”时期我国位列前十的校企合作研究机构中,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发文量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从研究机构的构成上,职业院校占比远远大于普通高校,成为校企合作研究的主要阵地,但从排名前十的发文量权重比看,普通高校又反超职业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成为“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两股研究势力,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图谱中的圆形节点代表每个研究机构,节点间的连线则指向两个节点间是否建立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为关系的强弱。从图1可以发现研究机构间存在8条连线(E=8),说明诸多研究机构间只建立起八座“桥梁”进行沟通,可见联接较为稀疏,并且联接普遍存在于校内不同单位间、同地域不同高校间、邻近地域不同高校间。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是描绘一个结点充当“中介”,与其他两个结点建立关系的程度,中介中心性越高表明节点作为“中介”的次数越多,但从CiteSpace收集到的数据看,仅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介中心性值不为零(centrality= 0.01),充当“中介”,与其他节点研究机构具有较复杂合作关系,形成三边合作。综上合作态势,说明“十三五”时期研究机构在小范围内形成双边合作或三边合作,总体合作意愿较低,缺乏更高程度的跨地域性多边合作。

图1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三、“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人员可视化分析

经统计,“十三五”时期有4358位研究人员成为国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主要生力军,推动校企合作研究的发展。

图2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作者知识图谱

以节点连线反映作者合作关系,其中多数作者并未有合作关系,以孤立的点散落在图谱中。少数作者建立了简单的合作关系,如石伟平与郝天聪、陈正江与周建松、张培与南旭光、李梦卿和李鑫、刘晓宁和刘晓、刘晓宁和赵蒙成、冉云芳与石伟平,且合作强度逐次递减。其中具有合作关系的作者隶属机构来自同一高校、同省份不同高校和不同省份不同高校的占比为4:2:1,可见以两两结对形式开展的合作主要集中于同校内的研究人员之间。图2的两个闭环三角形网络结构,分别是石伟平与李鹏、朱德全,赵鹏飞与张志、李海东,前者为跨地域跨校合作,后者为同地域跨校合作,说明复杂的合作形式不再局限于校内作者间合作,而更需要校际间人员的频繁交流及地域间的融通协商。因此,“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人员的合作主要以校内两两合作为主,但也形成了跨校甚至跨地域的两个核心作者群。

表2 高产作者与高被引作者

四、“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布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思想的凝练[1],大量的文献经由计量软件统计分析,形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从而便于研究者迅速掌握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从高频关键词表(见表3)及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可以了解,在“十三五”时期,国内校企合作研究热点集中以下4个方面:从研究类别出发主攻职业教育方向的研究,高频关键词中出现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从研究对象层次上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从研究内容上看,分别是校企合作的实现路径、合作形式(混合所有制)、双主体间的协同、企业主体及新时代等校企合作操作等5个具体层面;最后研究热点还重点聚焦与校企合作密切相关的主题,如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及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工匠精神。研究热点层次分明、内容覆盖面广,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

表3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高频关键词(频次≥30)

图3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关键词知识图谱

为了更直观呈现研究热点领域,再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发现集中在15个领域,分别是高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企业、内涵、职业院校、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产教融合、运行机制、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大学生、专业群。通过CiteSpace对关键词聚类以色块显示(见图4)、VOSviewer的聚类视图显示关键词知识图谱(见图3)对比发现,不同算法结果的相同部分为高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企业、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产教融合、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差异体现在内涵、德国、运行机制、教学改革、大学生、专业群6个领域。进一步集中聚焦“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热点领域,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归为一类,高职、职业教育、职业院校、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并视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合于实践教学,最终梳理归纳研究热点问题主要为以下领域。

1.高职教育。通过聚类发现职业教育位于首位研究,而进一步发现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研究的重点,且“高职、职业院校、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聚类标签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企合作研究在高职教育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费芳分析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3],佛朝晖等人倡导利用校企协同机制为高职教师科研赋能[4]。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下的校企合作将成为校企合作的旗帜标杆,发挥着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

2.实践教学。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在实践过程中有诸多方面如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校企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教师教学队伍的完善等,成为校企合作在实践教学中的关注热点。例如,廖礼平认为现代学徒制可以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5];关于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温武提出“实验室+企业”的校企合作形式等[6]。

3.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实现融合的状态,而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的形式,两者并非完全相等,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应的,“产”对应“企”,“教”对应“校”,前者具有宏观意义,后者偏向微观做法。因为实现产教融合必然经过校企深度合作的过程,故探讨产教融合问题避免不了研究校企合作,反之产教融合问题成为校企合作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例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中,汤正华等人提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校企共同制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的新型校企合作机制等措施[7];苟寒梅等人认为实现校企、产教融合发展,应建立职教企业融资渠道、开发校企协同管理模式、搭建资产资源共享途径、创建校企科技创新合作平台[8]。

4.校企合作的内涵。从内涵上剖析校企合作学理性,有学者将其视为理念并探讨其意义,也有学者从校企合作本身出发,分析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如产业学院、公私伙伴关系、混合所有制、股份制、集团化办学等。

5.德国“双元制”。德国作为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国家,形成了双元制办学经验,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学者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的办学经验,反思和改进国内职业院校办学问题。例如,刘芳武研究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9],徐金河等人希望借助德国的经验破解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之困[10]。

6.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研究者对运行机制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二是研究校企合作的具体运行方式。例如,王永固等人提出深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三种机制,即可持续发展机制、校企合作机制和服务共享机制[11];王梅等人针对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方式[12]。

7.大学生。大学生具有不同于中小学生的特点,在于大学生要进行周期较长的见习与实习,为就业做准备。而校企合作是连通着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桥梁,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技能是人才市场选择用人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就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群体成为校企合作的直接作用对象,顶岗实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等成为关注点。

8.专业群。专业群是应对市场动荡变化、人才培养的新提法,不再局限于单一专业人才培养,而是通过专业群的建设以实现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校企合作而言,专业群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以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将成为新的重要话题。

图4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二)高被引论文

除高频关键词外,“高被引论文”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着研究热点[13],是“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的突出性成果,具有高价值性、高参考性。基于从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检索的“十三五”期间被引论文,将被引频次排在前十的论文视为高被引论文(见表4)。

表4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的高被引前十名文献

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黄君录在2016年《教育探索》发表的《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文章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突出工匠精神的培养,呼应当下对建设工匠强国培育工匠精神的提倡[14],具有先见性。位列第2是杜怡萍等人2019年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表的文章《“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结合职教二十条的新概念——“1+X”证书,强调“1+X”证书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机制层面将突破瓶颈实现长效合作机制,并希望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强强联手, 实现“课证共生共长”,助力学生顺利进入人才市场。[15]刘峥于2017年在《高教探索》发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被引位列第3,文章分析了3点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必要性,进而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介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6]刘铮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呼吁,强调其既是优化教育资源和市场化办学的必然选择,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方向,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推动了各相关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显示出各校校企合作的鲜明特点。

论文的被引次数越高代表论文作为其他论文参考文献的次数越高,意味着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越受到大家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对“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的高被引前10位文献进行总体分析,发现高被引论文篇名中的“工匠精神”“课证”“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呼应前文的高频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突出新研究热点如“工匠精神”等的重要地位。篇名中“构建”“培育”“设计”词语说明学者们在校企合作领域进行大胆尝试,“以专业、职业院校为例”表明研究从个例出发进行科学的实践探索。由此可见,高被引文献一方面聚焦研究热点,一方面拓宽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侧重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经验总结;而研究方法则倾向于个案研究法。

五、“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通过CiteSpace对“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可以了解在这一期间研究趋势演变情况,一个领域的突现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持续时间和强度如何,具体情况见图5。

从图5中可以了解,2016年—2017年间突现“双主体”“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大学生”“长效机制”关键词;2017年—2018年间突现“校企共建”“教学模式”“供给侧改革”“产学研用”“互联网+”“顶岗实习”关键词;2018年—2020年突现“应用型院校”“新时代”“创业教育”关键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匠精神”持续时间最长,从2017年到2020年。研究趋势从校企合作的双主体、长效机制研究演变成新时代校企合作研究,逐渐拓宽研究视野,强调新时代新发展新建设,在延续“工匠精神”的状态下,描绘了校企合作研究美好的未来愿景。

图5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关键词突现知识图谱

为了更好呈现“十三五”时期我国不同年份校企合作研究热点的变化和联系,结合时间脉络对关键词进行时区布局可视化,生成图6,进而观察校企合作研究的前沿演变过程,把握未来研究趋势。图中横轴为年份,节点圆圈为关键词,圆圈大小对应关键词频数高低,抛物线连接着不同节点,节点年轮从里往外按照年份从小到大形成同心圆,不同年轮的大小反映相应年份的关键词权重情况。由图6可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仍然会沿着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3个大方向继续下去,并在职教二十条政策的引导下和高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实践的支持下“高质量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类型教育”等新兴的热点不容小觑,相信未来校企合作会响应国家发展政策顺势而为,大有可为。

图6 “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

六、结论

对“十三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态势展开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研究机构来看,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成为“十三五”时期校企合作的核心研究机构,并形成了以普通高校为研究的中心力量、职业院校为研究的主要力量,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2.从研究人员来看,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学者有石伟平、刘君、郝天聪、祁占勇和李海东,并且形成了两个小型核心作者群,开展合作研究,进行学术争鸣和碰撞。3.从研究热点来看,集中分布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实践教学、大学生、专业群领域。研究内容既涵盖国外经验借鉴又有本土实践教学;既关注内涵意义又不乏外在机制建设;既聚焦专业群又扩大到产教融合,内容覆盖面广且多以校企合作实践取向的经验性描述为主。研究方法偏向于个案研究法,形成特色各异的校企合作研究。4.从研究趋势来看,研究将会沿着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方向深挖,在此基础上可以预见新时代下校企合作将顺应职教改革的浪潮进行新探索,如“高质量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类型教育”,创造更具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10月12日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印证了校企合作研究的前沿趋势的准确性,在政策引导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如何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新热点。

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十三五”时期研究机构存在去合作化、核心作者群弱化等问题,问题实质为研究合作网络建立困难,表现在仅以简单形式的合作为主,以少数的校内机构或人员合作为核心合作群体。这反映了“十三五”期间的“独立”鲜明的阶段特性,以单一机构和单一作者为校企合作研究的主流,大家沉浸在彼此独立的理论或者实践研究中,具有较低的合作意愿,不愿跨地域展开复杂的合作研究。由此,为促进校企合作研究形成良好的合作网络结构,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需要重点加强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合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一是借助技术消除地域上的局限实现高层次的合作,如建立合作研究的线上交流群、开展跨域线上主题研讨会和学术讲座等。二是发挥“中介”机构和作者的作用,挖掘潜在机构和作者的合作关系,以点带面辐射网络,形成大面积的合作,如挖掘“十三五”时期的潜在合作关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建立合作,郝天聪与冉云芳可以通过“中介学者”石伟平建立合作等。三是结合普通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职业院校的实践能力,搭建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合作平台。通过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携手合作,突破单一理论取向或实践倾向研究的局限,实现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研究,以此推动“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迈向新的征程。

猜你喜欢
十三五产教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