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2-06-27 18:44籍新菊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籍新菊

摘要:当前,新课标进一步提出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也要求教育教学聚焦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高效教学。发散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自由想象,利用不同的假设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这是创新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创设情境

发散思维的定义是指:不按照常规之路走,力求变异与创新,对整合的资料、信息等站在不同层面,以不同的手段或方法对其分析与解决的一个思维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思维过程通常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思维就会积极活跃起来,而学生能积极思维又是其思维能力提高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由于“分数”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并且感觉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同学们讲了个“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三人去西天取经,途中三人口渴得头晕眼花,唐僧说:“悟空你去化些斋饭来。”悟空一个跟头翻了出去,又腾云驾雾抱着个大西瓜飞了回来,师傅说:“悟空切开它,每人吃它的1/3”,八戒看着西瓜馋得直流口水。“不行,不行,我的肚子大,我吃它的1/8”。悟空赶紧切下瓜的1/8给了八戒,八戒一看,后悔得直打自己的头,讲完后我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們说为什么八戒后悔的直打自己的头呢?”问题出现后,让同学们互相讨论,自己找出结论,最后同学们总结出了“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这一规律。通过这样教学不仅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分数大小的比较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动手操作,促进思维

人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既要动眼看、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动口说,使外部的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这样将有力地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例如,教学应用题“王大爷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先让学生摆实物图,通过手摆、眼看产生动作思维,从操作中直接看出白兔比黑兔多5只;然后让学生再摆、再观察、再思考,引导学生说出:“白兔多,白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5只,从12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剩下的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通过这一摆、看、想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的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见动手操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设疑”调动思维

“设疑”就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意向学生挑战式的发问,“你们想不想考一考老师?你们任意说出一个多位数,我可以马上告诉你们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一句话把学生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们纷纷举手,考验老师,经过几次试验,大家被老师的“法术”深深吸引,一个个皱起眉头,瞪大了充满疑惑的眼睛,我不失时机的说:你们想学会这一招吗?那我们共同探讨完这一课,你就明白了。”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新奇却又难以回答这就产生了求知的欲望,然后这节课通过举一反三,从简到难,最后让学生们总结规律,学生们很快接受了“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个特征。这节课,学生们学得轻松愉快,在带着疑问、积极争先的气氛中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设疑等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辛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4):149-151.

[2]赵力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2021:582-583.

[3]马兰花.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才智,2020(36):111-112.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