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萱
与许多年少成名的作曲家相比,格里格算不上纯粹的“天賦型选手”,尽管他学习音乐,却没有机缘得到名家大师的指点。好在他所在生活的卑尔根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父母经常带他去戏剧泰斗易卜生(Henrik Ibsen)创办的德·诺尔斯克剧院看戏。在观摩民族浪漫主义戏剧的过程中,挪威的民俗风情在他年幼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卑尔根郊外兰达斯的农家别墅中,他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挪威小提琴家欧勒·布尔(Ole Bull),并在其推荐下远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求学。186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了家乡。
格里格在音乐引路人欧勒·布尔、朋友诺尔德拉克(Rikard Nordraak)与比昂松(Bj?rnstjerne Bj?rnson)等人的影响下,爱国意识被唤起。他逐渐领略到挪威本土音乐绚丽多彩的迷人魅力,并坚定了“未来挪威音乐需要发展本土音乐”的信念,音乐创作也随之转型。格里格开始逐步摆脱德国浪漫乐派潮流中的半音化技法,广泛选择当地民间音乐的旋律为灵感素材,在注重音乐旋律创新的同时,融合了民歌中独有的全音阶式和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纵览格里格一生的创作,他的小编制室内乐创作并不多,除了一些钢琴四手联弹与两首弦乐四重奏外,不可忽视的还有三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前两首是他回到挪威不久后的作品,其中《F大调第一奏鸣曲》(Op.8)创作于1865年,《G大调第二奏鸣曲》(Op.13)仅与第一首相隔两年。而最后一首《C小调第三奏鸣曲》(Op.45)的创作时间在1887年,跨度有足足二十年之久。格里格曾在晚年时写信给他的诗人朋友比昂松提道:“这三首作品对我意义非凡,分别代表了我写作中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首作品天真而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第二首作品是挪威的民族主义,第三首我相信它富有一定前瞻性。”
本期附片收录了这三首奏鸣曲,由来自格里格故乡挪威的小提琴家海宁·科瑞格鲁德(Henning Kraggerud)与钢琴家赫尔格·凯克舒斯(Helge Kjekshus)合作演释。
《F大调第一奏鸣曲》(Op.8)由三个乐章组成,全曲风格清新明快、自然流畅,体现了格里格本人不喜欢受拘束的性格。第一乐章的开始,首先是钢琴在A小调上奏出一个和弦式的引子,随即小提琴声部在F大调上呈示了一个天真烂漫并极富动力感节奏特点的主题。在随后的发展中,尽管每一乐句结构方整,但听感上都有些飘忽不定,这里他刻意用上许多在莱比锡耳濡目染的“实验性和声”,如半音化、调式变换与多调性手法,直到副部才回到相对稳定的C大调上。这一新主题仍以不同力度在不同音区上持续对比,科瑞格鲁德的演释刻意放大了这种戏剧化的冲突,最后在热情洋溢的高潮中进入展开部。展开部开始的音乐性格相对安静,首先是钢琴以缓慢的节奏与柔和的音色再现主部主题,随即小提琴声部进入并不断进行转调的发展,钢琴紧随其后做卡农模仿,加强了节奏的连绵性的同时,也将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再现部遵循了传统奏鸣曲式调性与材料“双回归”的原则,并辅以一个短暂的行板尾声收束全曲。
第二乐章是“类似于小行板的小快板”,结构为带有小步舞曲性格的三部曲式,其音乐素材源自挪威民间舞曲斯普林格(Springar),小提琴声部使用了许多双音与二声部的技法,模仿了当地民间乐器哈当格尔小提琴(Hardingfele)的演奏效果。尽管格里格本人并不会演奏小提琴,但是他在瓦莱斯特兰(Valestrand)拜访欧勒·布尔时,就熟悉了这种九弦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当拉奏正常单弦时,位于指板下的五根辅助琴弦也会随之共振,发出多声部的声响。
第三乐章同样是一个奏鸣曲式,速度极快且朝气蓬勃,其中也有两个乐器之间的配合模仿卡农。
在第一首奏鸣曲完成后的两年,格里格与他的表妹尼娜·哈盖鲁普(Nina Hagerup)成婚,并搬回了当时已成为挪威首都的克里斯蒂安尼亚(奥斯陆),还于蜜月期完成了《G大调第二奏鸣曲》(Op.13)。或许是再次回到家乡的缘故,他格外强调作品中的“挪威性”,将许多民间音乐的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首乐章和末乐章均使用了挪威民间舞曲斯普林格的节奏模式,并像许多挪威民间器乐音乐一样,由多个旋律短小精悍的“格里格式主题”贯穿了全曲,并不断进行重复发展。如第一乐章慢板的引子就以钢琴陈述主题,随后音乐不断在两个乐器间交替变化,形成了一个三拍子的斯普林格回旋舞,快速的三连音与附点节奏组合一扫引子部分的忧郁情绪,音乐逐渐明快起来。除此之外,相比《第一奏鸣曲》的谨慎,小提琴频繁地在段落中加入和弦与震音,格里格以小提琴模仿哈当格尔,为作品增加民俗气息。展开部分别发展了主副部的材料,钢琴呈现的华丽式琶音与小提琴拨奏的和弦紧密配合,经由再现部调性的回归,走向尾声。
第二乐章为静谧的小快板,尽管同样采用了三拍子,但并无很强的律动感,开头的旋律让人联想到一幅民俗风情画。第三乐章使用了奏鸣回旋曲式,以一个活泼的主部主题穿插出现,展开部没有激烈冲突,也不再做频繁转调,而是着重突出主题旋律与舞曲的节奏特征,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民族音乐特征。在格里格的自述中,这部浓缩了他心中“家乡音调”的作品于1867年11月16日在奥斯陆由他本人与小提琴家古德布兰德·博恩(Gudbrand B?hn)首演。
1886年7月,格里格在卑尔根的特罗尔德豪根度假时,开始创作《C小调第三奏鸣曲》(Op.45)。这部作品经多次修改,直到次年秋天才最终定稿。他将这部作品题献给慕尼黑著名画家伦巴赫(Franz von Lenbach),这也是他最后一部室内乐作品。他在《C小调第三奏鸣曲》中,开始尝试脱离“挪威元素”在创作中的束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放弃民族特征,转而去开拓更新的音乐语汇,即“后瓦格纳时代的、准印象主义的新音乐世界”。
第一乐章伊始为听众营造了简单、返璞归真的气氛,小提琴以“格里格式主题”直率进入,并在展开部中拉宽为长线条的旋律。再现部后的尾声不同寻常再次呈现了主题,并以多次重复的主音收束。第二乐章为浪漫曲风格的快板,同样采用了三部曲式,极富抒情性。末乐章采用了回旋曲式,克劳森(Ernest Closson)这样评价全曲风格:“简洁与朴素,甚至具有一些崇高的意味”,短小的主题不时在钢琴与弦乐声部交替传递,激烈的冲突与辩证,以一种“至真”的织体形态将这一主题贯穿始终。
通常来说,“奏鸣曲”往往被视作西方音乐中一种理性的典范,与“民间音乐”完全属于不同的两个世界。在《F大调第一奏鸣曲》中,格里格初步尝试将两者结合,并在《G大调第二奏鸣曲》中臻于成熟。直到《C小调第三奏鸣曲》,他不再将“民族”作为一种显性符号,以新奇元素来博人眼球,而是将卑尔根的基因融于他的风格,挥洒自如地探索未来音乐的新世界。这部作品备受后世音乐家的赞誉与欢迎,据传柴科夫斯基曾以此为直接灵感来源创作了《E小调第五交响曲》,许多驰名的演奏家,如海菲兹、拉赫玛尼诺夫、克莱斯勒及本期附片的科瑞格鲁德等人,均录制了不同版本的唱片,足见其国际影响力。
完成了《C小调第三奏鸣曲》的格里格正值壮年,随后他又在几年间整理了两部《培尔·金特》组曲,陆陆续续写作了《抒情钢琴曲集》与多辑具有挪威风情的歌曲,直到1907年因病卒于家乡卑尔根。在格里格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曾写信给朋友说:“最好的我,对祖国充满着热爱,在挪威西部(卑尔根)浸润中拥有的忧郁天性。”格里格生于卑尔根,卒于卑尔根,他的一生像许多诗人一样,肩负着厚重的民族使命感,啸歌着挪威之声,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