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文化之美

2022-06-27 07:44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2年6期
关键词:李贺杜甫

陈清华

唐代是一首神妙的古曲,而唐代诗人是这古曲中最为激昂的音符。唐代诗人以特立独行的品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大河之南,洛阳、郑州、开封一字排列,光芒耀眼,生机勃勃。这是中原最具活力而且最有故事的三座城市,历史上它们都曾光芒万丈,夺人眼目。两百多公里的距离内,三大古都如三星连珠,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不多见。

“郑汴洛先后兴旺、交相辉映,都与其地处中原的交通区位优势有关。郑州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开封则是‘大运河载来的首都,周公营造洛邑,也是因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隋唐大运河开凿后,洛阳与开封成为全国性交通中心。

“……古代,郑汴洛之间也是交通要道,唐代曾颁布‘中央文件,明确这条路为‘大路驿——全国第一要道,路上骡车、马队、行人川流不息,繁荣了数百年。

“这条‘大路驿不仅运输物资、人员,也是信息之路、文化之路,唐诗宋词兴盛之时,更是一条‘诗歌走廊。几乎所有著名的唐代诗人、宋代词人都曾是这条‘诗歌走廊的过客。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轼、韩愈、刘禹锡、元稹、李贺、李商隐、范仲淹、欧阳修、晏殊、李煜、柳永、李清照……这些中国文学史,甚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大师大家纷纷从这里经过。他们快意高歌,他们惆怅低吟,他们从这里出发走向人生的巅峰,他们在这里相逢,他们在这里离别,成就了千年传颂的不朽诗篇。他们从这里归去,把诗意留在中原大地,让这条‘诗歌走廊花团锦簇,华美绚丽,诗趣盎然。

“……多情的柳永也是这条‘诗歌走廊的‘明星。开封东水门外,他与恋人无奈相别,‘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条中原‘诗歌走廊根植于中原深厚的诗歌传统,也促进了中原诗歌创作的繁荣。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中原就是诗的中原。

“我们脚下的土地,曾经孕育出摇曳多姿的诗情。《诗经》‘国风一半以上,是河南先民‘情动于中而咏歌之,那热烈浪漫、优雅精美的诗句传递到遥远的时空,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条‘诗歌走廊在唐代形成之后,广泛地交流和诗情的碰撞,使中原成为诗歌创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有唐一代,中原可谓群星璀璨,诗人之多、流派之众,为一代之冠。据葛景春先生统计,在《全唐诗》2200多个诗人中,河南籍的350多个人,约占总量的六分之一。在《唐诗三百首》所选的76个诗人中,河南籍的25个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唐初的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刘希夷,盛唐的王湾、岑参、崔颢、李颀、杜甫,中晚唐的韩愈、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无不是各领风骚的大家。”[1]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孕育滋长的沃土。这里不仅诞生过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杰出诗人,李白、苏轼、元好问等也曾在中原大地留下足迹,写下无数光辉诗篇。

最近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想研究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学生找我交流,想跟我聊聊李贺和古典诗词。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如下的对话。

既然是两个人聊李賀和古典诗词,话题围绕李贺展开,又在安静的书房,事后整理记录,有时会将两个人的话混淆。为叙述方便,我在结构上采取A、B两个人的对话形式。读者朋友既可以把A、B两个人的谈话看成两种观点,也可以把A、B两个人的谈话看成一个内容:即关于李贺研究的思想草稿。希望能对李贺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苦 昼

A:我们今天,不是讲课,只是闲聊。聊李贺。

李贺(791—817),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先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他属于唐宗室的远支。因“皇室后裔”身份,他常被称“唐诸王子李长吉”。

李贺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又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谈艺录》就辟有八章是专论《昌谷诗》的,可为佐证)。李长吉(李贺)和杜牧一起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以别于李白杜甫。在唐代乃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贺堪称一个十分别致的人物。他是个命运悲惨的小人物,但同时又是个满怀痛苦、激情的大诗人。他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为千古丽言。

李贺的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形成独特的冷艳风格。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其风格幽冷、凄婉。他喜欢用“死”“血”“鬼”“泣”这类字眼,驱遣千奇百怪的形象,表现惊人的想象力。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但在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贬李者说其诗“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其诗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李贺的故里,在当今河南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昌谷)。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

李贺虽然贵为唐宗室的远支亲属,但在其父李晋肃这一代,就已经开始落魄了。武则天当政之时,开始大肆残杀李氏宗亲,但由于李贺家族与唐代皇族的血缘关系太远,所以才躲过了这次大残杀。虽然李贺在成年之后曾经多次提及他的皇室宗亲的身份,但由于其远祖——唐宗室郑王李亮,仅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而且到了中唐早期之时,就已经和李渊这一支人没有任何关系了。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李贺一生诗作,包括不确定的“外集”和补遗20篇左右在内,约240首。其中提及鬼神的有91首,占创作总量的38%,而且多是李贺诗的代表作和精华之作。

鬼诗是李贺诗作中数量最多也是最精彩的一个类别,李贺得名“鬼才”,恐怕与此有很大关系。《唐摭言》载:“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李贺的鬼神诗大致可分为天神、仙道、鬼怪三个系列,他笔下的鬼魂都不具备福祸人类的能力,相反却依恋人世间或靠人们祭奠以除饥馁,呈现一种凄迷的美,是对“生”的一种美学沉思。

话题从哪里开始呢?从他的《苦昼短》开始吧: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白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开门见山,感叹时光流逝,点明“苦昼短”之意。时间是无形的,也是无情的。但李贺却把它人格化了,不仅有形,而且有情,“飞光飞光”,叫得何等亲切!呼为“飞光”,照应题目的“昼短”二字,以见时光流逝之快,也表现了诗人对“昼短”的感叹。因为“月寒日暖”的温度变化,使诗人时时感到光阴的流逝。时光呵,你停下来喝一杯酒吧!这就是诗人要向时光劝酒的原因。“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致酒行》)诗人酬君报国的壮志不能实现,深深地感到年华流逝是在消耗人的生命,一个“煎”字,表现出对生命可贵的感慨和虚度光阴的痛苦。古人云,李贺诗“每首工于发端,百炼千磨。开门即见。”

“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接下来的四句,感叹生命短促,“食熊则肥,食蛙则瘦”,人的胖瘦、寿命的长短,同饮食的好坏有关。“神君何在?太一安有?”传说中的神君、太一之类的保佑人长生不老的神仙,在哪里呢?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若木、烛龙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神话传说,诗人赋予新意。学者王逸在注中指出:若木不在天东而在西极,烛龙也不在若木之上,而在“西北幽冥五日之国”。这个常识王逸知道,李贺何尝不知。就如苏轼明明知道赤壁之战不在黄冈,而偏要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样,李贺在此是要借这个代表时光的烛龙,来表达人生短暂、功业难就的痛苦和挣扎,若木之上如无烛龙,他怎能“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

李贺空有才华却得不到施展,自认为是李唐王孙却又困苦穷厄,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脆弱胆怯又自我封闭的秉性,使他不敢也不会向社会乃至向朝廷抗诉,于是他转向天庭。李贺说,在天的东面有一株大树名叫若木,它的下面有一条衔烛而照的神龙,能把幽冥无日之国照亮。正处于年轻气盛的年龄段,诗人李贺在幻想中有了一种冲动:要斩烛龙之足,嚼烛龙之肉,来挽住时光,使“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天不怕,地不怕,将神龙肉体消灭,斩草除根,一了百了。这是一种最坚决、最强烈、最愤激的主体抗争姿态,这是一种莽汉式的抗争。昼夜从此不能更替,自然就可以为人们解除生死之忧了,又何须“服黄金,吞白玉”呢?这当然只能是一种幻想和梦想。现实是那样的残酷,摆脱现实又不可能,剩下的,只有生命的无奈,和由此而生的自我安慰与排解。

B:诗中共三次发问。第一问:“神君何在,太一安有?”第二问:“何为服黄金,吞白玉?”第三问:“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白驴?”

A:对。这三次发问由一个总题引起:“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李贺面临一个问题:天道有常,流化无情。世间万物,在时光流化面前,显得那样无奈和渺小,因此他发问道:“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回答是:“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日出处有神木,日落处有神龙衔烛。

这正是对第二问的回答:“何为服黄金,吞白玉?”用不着再服金吞玉,炼丹修道了,再也用不着学着神仙的样子,在造化面前辛苦挣扎了。也许,这个想象的解决,是最简单有效的了。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这四句诗中涉及两个典故:一个是“任公子”,另一个是“骑白驴”。先说第一个典故——“任公子”。《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中记载:“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2]

庄子的这段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意是: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系上粗绳,用50头牛做钓饵,然后,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终于有大鱼食吞鱼饵,白浪如山,声震鬼神。任公子把大鱼剖开制成鱼干,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都得以饱食。这是一种气吞山河的大境界,也是一种大格局;而那些目光短浅的浅薄之士,见到任公子之举后吃惊地奔走相告。他們也举着钓竿丝绳,奔跑在山沟小渠旁,守候小鱼上钩。这是什么呀,小家子气,无论是境界还是格局,都太小了。

再说说第二个典故——“白驴”。我们看电影也好,看电视剧也好,看古书也好,神仙一出场,不是西装革履、开宝马,而是骑“白驴”——请注意,不是“白马”,而是“白驴”。历史上,著名的“骑白驴”的神仙,有张果(即张果老)、汉灵帝等。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张果应该是最“神”的一个神仙了,他能玩纸驴子变活驴子的把戏。驴子也不简单,是由狮子变的,它负责下山买东西,同时传播“做人要诚信”的道理。汉灵帝很没出息,他骑白驴纯粹是为了玩,也难怪,他不是真神仙。

你看,李贺的诗中这一句——“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白驴”,什么意思呀?通过上面讲的两个典故,我们就知道:“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白驴”,是“谁似任公子,海中钓大鱼”和“谁是张果老,云中骑白驴”两个问句的合并,这两个疑问表达了李贺的双重怀疑。怀疑之一:“谁是张果老,云中骑白驴?”——这一问,问的是后世那些求仙修道者(包括秦皇汉武)。张果老飞升而去,后人枉自学他们“服黄金,吞白玉”,不过徒劳而已。怀疑之二:“谁似任公子,海中钓大鱼?”——这一问,问的不是别人,正是“云中骑白驴”的张果老们。这些成仙飞升的修道“成功人士”,和任公子比起来,也不过是小儿科、小境界。他们充其量比“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的“辁才讽说之徒”略强一些而已。

李贺令任公子骑白驴,把两事合并成一事,强行拼接出一个荒诞意象,驴身而马面。

任公子没有去钓大鱼,而是骑上了白驴。钓大鱼出身的任公子刚刚要做出一副“超牛”样子,白驴却没有配合,一声空幻的驴鸣,把他刚刚上演的“崇高”瞬间变成了“滑稽”。“斩龙足,嚼龙肉”式的豪壮也因之散作微尘。

最后剩下的是什么呢?只剩下两种东西:自然的永恒流化,人的绝对怀疑。人在不断地挫败面前,可能会产生两种怀疑:怀疑自己,或怀疑命运。李贺没有怀疑自己,他一直自负于自己卓异的诗才和“诸王孙”(唐皇诸孙)的出身。

父亲李晋肃是唐王朝宗室远支,李贺虽然自称“诸王孙”,可他自己也知道,他这片皇室远支的叶子已经渺小得看不见皇族的主干了。他本想通过卓异的诗才科举及第,终因荒谬的“家讳”被排斥于科场外。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一直在不停地挣扎,但是,除了早年通过河南府试,他几乎从来没有顺利过;除了新婚之喜,他几乎从来没有快乐过。他怀疑命运,他愤怒、悲哀于命运对他的不公,和现实世界对他的无情捉弄。激情之余,他能为自己的人生状态提供的最终解释是: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空幻。

李贺好读《楚辞》,深受屈原影响。他的诗想象奇特,幻想惊人。在他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敲击的声响,将士的亡魂也因饥饿变瘦了;铜人也会行走,会流泪,而兰草正在依依惜别……

李贺写诗常常超越时空限制,无拘无束。在《梦天》一诗中他说“千年如走马”,时间飞逝;而茫茫九州只是九点烟雾,无边的东海小得像一杯打翻了的水。

李贺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的鬼神诗,比如精彩至极的《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从箜篌的乐音想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而这美妙的乐音竟使得“江娥啼竹素女愁”“老鱼跳波瘦蛟舞”,想象力浪漫又强大。

李贺喜欢写仙境,写冥界,写黑夜,写寒冷,写鬼魂。在他笔下,单是“绿”,就有“寒绿”“颓绿”“凝绿”“静绿”“新绿”的分别,推而广之,还有“绿房”“绿雾”“绿花”“绿眼”等等。风有“香风”,雨有“酸雨”,泪有“红泪”,哭甚至还有被烹煮的龙肉的“哀泣”。

典故的“有意误读”是李贺诗歌美学的一大亮点。李贺故意撇开典故的原有意义,在具体诗歌情境中对典故进行“有意误读”,赋予它另外一种意义,甚至相反的意义。比如“任公子骑白驴”这个典故,由于有意误读,典故原义与语境义之间便构成对话与冲突,从而在诗句中形成语义裂隙,诗意变得隐秘而复杂。天庭不过是人间帝王权贵的投影,李贺选择了面对现实,不再胡思乱想了。传说中那个骑白驴升天的任公子,当真还在云中骑白驴?不过是个美好的传说罢了。汉武帝(刘彻)、秦始皇(嬴政)四处求仙服药、追求长生不老,结果呢?“刘彻茂陵多滞骨”,墓中留下来的,是“多滞骨”,一堆浊骨而已。一个诗人,特别是像李贺这样的“鬼才”诗人,在现实世界坎坷多舛、才干得不到施展、理想不能实现,他难免郁闷,通过写诗进行情绪宣泄,获得心理补偿。

汉武帝好神仙之道,曾经祈祷于名山大川以求神仙,调甘露,饮玉屑,奉祠神君太一以求长生,终归也死了。他死后,传说梓棺响动,香雾缭绕,尸骨得以飞化。秦始皇呢,他信神仙、求长生,曾派遣方士入海求仙,也曾使人寻不死之药,还曾隐秘行踪,以求遇仙人……最终,还是枉费心机。秦始皇死后,耗费大量的鲍鱼,还是难以掩饰尸体的腐臭。

人固有一死。服金吞玉,也是枉然,世上不存在什么不死的神仙,哪里有什么白日飞升、成仙了道的事情呢?

李贺喜欢表现一种折射的、甚至是扭曲变形世界的反理性美学倾向,实际上是借此来诠释自己的生命意识和抒发人生感慨。

B:李贺有不少诗作是批判神仙虚妄和长生追求的,除了“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苦昼短》)之外,还有“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古悠悠行》)等。他對天界的永恒和神仙生活是向往的,但他又去批判别人的虚妄。这个矛盾或者说纠结的产生,当然也和他的身世背景分不开:李贺细瘦体弱多病,他又生活在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宗教气氛都极为浓郁的环境之中,他想健康长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然要祈求神灵保佑,或者干脆升天成神,《梦天》《浩歌》《绿章封事》都是例证。李商隐的《李长吉小传》和《太平广记》记载的李贺临死前的谵语似乎更能说明这一点,《李长吉小传》中说绯衣人笑对李贺说:“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太平广记》记得更为生动详细,说李贺临死前曰:“非死也,乃上帝命。夫人讯其事,贺曰,上帝神仙之居也,近者迁都於月圃,构新宫名曰白瑶。以某荣于辞,故召某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帝又作凝虚殿,使某辈纂乐章。今为神仙中人甚乐,愿夫人无以为念。”此虽是临死前的幻觉和谵语,但就像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小女孩”一样,临死前看见的插着刀叉的烤鸭和慈祥的奶奶,正是她短暂一生的追求和希望所在。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A:你说到这里,我莫名想到纳兰性德。在纳兰性德不长的一生中,他却留下了348首诗词作品,其中《长相思》一首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其中的真情感人至深,将风雪之夜,那份远离故园而急急思乡之情自然流露、淋漓尽致而感人至深。王国维称赞纳兰性德诗词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B:纳兰性德自称“一生惟赏杜陵诗”,但无论是写诗还是填词,都看不出有效法杜甫之处,倒是受李贺的影响更大些。纳兰性德写过一首最长的排律《和唐李昌公恼公诗原韵》,是对李贺长诗《恼公》的规行矩步。

李贺和纳兰性德有相似的地方,两个人的身体都不太好,都属于英年早逝。纳兰性德于当年暮春患病,康熙皇帝本将出塞避暑,但仍然遣御医为其诊治,特命御医:一旦纳兰性德病情好转便要报告。谁知,病中的纳兰性德仍与好友一聚,聚中饮酒咏叹。也许是饮酒催化了纳兰性德的病情,在这次相聚之后,纳兰性德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病逝,虚龄三十有一。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一种隐隐的悲哀,就是认为自己很多愿望此生不能实现,要到来生去寄托,他认为自己可能会像李贺那样早逝而去。纳兰性德虽身为荣华富贵人,却对“勋名过眼息”有着清醒超越的认识,鄙视功名利禄的诗句比比皆是,直抒笔端。

两位天才诗人都因人生际遇苦闷而在情感上与楚辞贴近:李贺喜欢“听取青光写楚辞”,能妙得楚骚神髓;纳兰性德也自称“日夕读《左传》《离骚》,余但焚香静坐”,“读离骚,愁似湘江日月潮”。

二、心 态

A:心态,这是我近期思考最多的一个词。最近翻看朋友圈,有个朋友发微信说:“结束了一天的疲惫,躺在床上的感觉真好,安静地玩手机,很累但不想睡,熬的不是夜,是短暂的自由。”另一个朋友说:“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成长,或许就是一场兵荒马乱的痛……守着一桌家乡菜——油菜苔、绿豆糍粑、腊肉炒竹子菌、蚕豆炒腌豆角(四川话是浸江豆),却没有当年的美好味道。人,其实好孤独啊,很多话很多惆怅,这世上,并无一人可诉!看到一句话: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我反省自己:溺爱自己是我肥胖的开始。”

还有一个朋友说:“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也希望你能善良,努力,快乐,汲取养分并奋力成长。”

B:这些朋友的心态好啊。不像诗人李贺。

A:李贺的心态不好?

B:爱过恨过,皆成经过;好事坏事,终成往事。这样的心态,叫平和。人生既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你把生活过成“奥运会”,能轻松吗?整天跟社会较劲、跟自己较劲,那未免太擰巴了。哪个环境是完美无缺的?这世上哪有完美啊。往上看,是风景;往下看,则为陷阱。古往今来,人性其实都是相通的。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老一辈会告诉你:小孩子才论对错,大人更讲利弊。如果你心态不够强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崩溃。生活可能就是这样:看似平淡,但会一点点地向前挪。

李贺的为人,心态非但不强大,还很脆弱。怎么知道李贺心态脆弱?有个力证就是“避讳”事件。李贺18岁那年,也就是公元807(唐宪宗元和二年),此时他已诗名远播,又最先为当时名公巨卿韩愈、皇甫湜所知。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据《幽闲鼓吹》载:贺以歌(《雁门太守行》)谒韩吏部(愈)。父亡,疑在是年。失去主要经济来源,或是李贺少年赴试的原因之一。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

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乡贡”资格。年底赴长安应进士科。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麻烦来了,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李贺父名“晋肃”,“ 晋”与“进”字音同,与李贺争名的妒忌者,就说犯家讳应避父讳不举进士。按当时的规矩,考生若发现试题中出现祖上的名字,便要告假说肚子疼,退出考场。

这件事仅是同行散布的流言蜚语,于法无据,朝廷并未阻止他应试,大名士韩愈为声援他,专门写了篇《讳辩》,文中反诘:“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韩愈为他辩解说:“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如果父亲名字是‘仁,难道儿子连人也不能做吗?”

尽管朝中有人替他说话,李贺还是畏缩不前,虽应举赴京,然终未能就礼部试,落第,以致造成终生之憾。由此可见李贺心态的脆弱,而且他与人的亲和能力也差。

事后,李贺写下《致酒行》表达他的苦闷之情: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这首《致酒行》,写了自己客居长安时的悲伤愁苦。空有出众之才华,却因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原因,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从长安折翅而归;本想着得到朝廷的重用,却得不到青睐。

李贺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苦闷之情。

大意是说,一个人客居长安,穷困潦倒,就借着酒来消一消心中的愁闷。主人见我喝酒,来劝我,还祝我健康长寿。想起主父这个人,他当年入关的时候,也是生活困顿,家里人思念他,把门前的杨柳都给折断了。还想起马周这个人,当年他客居于新丰,根本就没有人搭理,可是,仅仅凭着几行字,他就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再想想我,唉,叹息,像我这种年少富有梦想的人,也在盼望着雄鸡一唱天下白。可此时,有谁会同情我呢?空有一腔抱负,却不得施展。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唐代虽然号称科举取士,其中最为显赫的是进士科。但实际上,每科及第进士非常少,最少的一科只有三五个人,最多也不过四五十个人。对比一下宋代,每科取士规模二三百人,多的时候有五六百人。数量上的差异,对文人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进士科,考中者固然占了入仕的先机,但是,对大部分人而言,基本上就是一种人生的搏击过程,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种“跳龙门”的游戏。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文人,也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进士考试上。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的正是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考个进士,要扒掉三层皮,花掉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杜甫的考试、求官经历,就很有代表性。唐代进士科这座独木桥,浪费了太多优秀文人的才华和生命。

当时李贺的心中只有压抑与屈辱。在《出城》一诗中,他愤然写道: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许在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得时,不如激流勇退,知机而待。如此,方为良好的心态。李贺显然没有这种良好心态。当然了,如果一只鸟儿,还没有机会飞上天,就被人用弹弓打了下来。那只鸟儿还能开心起来吗?

李贺生病了,惟有郁郁而归。

A:“他能不病吗?且不说从小身体就不好,单说这精神折磨,身体再好的人也扛不住啊!好歹这一次,从长安很快寄来了医病良药——权德舆遵守诺言,半年后为李贺谋到一个职位——太常寺奉礼郎。

“奉礼郎的职责,是主持朝会、祭祀和巡陵活动仪式,在百官跪拜时充任前导,招呼摆设祭品,引导大家进入位次并行跪拜之礼。当公卿巡行皇陵时,引导仪仗队和吹鼓手,主持祭祀。

“这是芝麻绿豆一样的小官,从九品上,但对于李贺来说,毕竟是入仕了。李贺虽不兴奋,但要去赴任了,病也就轻了,于是离开老家,来到长安。

“当时的太常寺,位居宫城的南部,上班途中,要路过许多朝廷衙署,李贺走在大街上,看到政要官员往来如蚁,前呼后拥,冠盖如云,好不威风,而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公务员,不坐轿不骑马,身后也没有随从,每天步行去上班,心里很不是滋味。要知道他的理想,是在凌烟阁上题名,现在却被扔在大街上,混迹于人群中,所以高兴不起来。

“上了几天班,李贺发现在太常寺应卯的,都是些屡试不第的高干子弟,这些人吊儿郎当,整天发牢骚,只把工作当成一个混日子的差事,不逢重要的祭祀和朝会,他们根本不坐班,不是白天在外面闲逛,就是夜晚在青楼里喝花酒;李贺还发现,这里根本不需要什么学问,只要记住神灵的牌位和祭器的名字就行了,遇到什么祭祀活动,先把神位排列好,再把百官位次排列好,最后再把面部表情整得严肃些,不嬉笑,不龇牙,也就完成任务了。

“这样的岗位,若让投机小人去干,可能会如鱼得水,一则可以利用采办祭品的机会多开点发票捞点油水,二则可以多接触一些王公大臣,混个脸熟好办事。但这种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对于天才诗人来讲,无异于浪费生命。这不是做官,是受折磨。

“三年里,诗人更加消沉了,其间他寫的诗,不是荒凉鬼蜮就是飘渺仙境,不是衰败杨柳就是嘤嘤鬼哭——可能是接触祭祀鬼神过多的缘故,李贺诗中对死亡主题的探索,已经全面展开,这似乎隐含着什么不幸……他的性格更加孤僻,只与少数朋友往来。他向好朋友张籍、张彻诉苦:你们看我这个样子,哪里像奉礼郎?简直是穿官服的和尚!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本来,还指望权德舆为他换个工作,可忽然听说权德舆被贬官了,靠山没有了,工作又无趣,李贺就很苦闷。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贺借口有病,辞职了。”[3]

B:如果不谈道德,只看人性的话,唐代的人性和今天的人性也差不多。看来,地上的那些事情,古今中外都是一地鸡毛。难怪,霍金这样说:“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三、作 为

A:作为一种人生选择,母亲成了李贺最可靠也是唯一的生活支撑点。他始终生活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之下。为了寻觅佳句,李商隐说他“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想象一下,秋风萧瑟,草木干枯,寒气逼人,在荒凉的古道上,一个长指甲、细身材的青年,骑着一匹跛驴在寻找着诗意,偶有佳句,即挥笔写下投入随身带着的一个口袋中。“呕心沥血”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他的身体那么单薄,单薄得就像秋夜中摇曳的孤灯。

看到儿子这般骑驴觅句,母郑夫人常担心地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言外之意,这简直是一种自杀式的写作。老母亲岂能不担心!

B:临终前守在他床边的,是他母亲。难怪,李贺性格中有一种恋母情结。

A:20岁那年,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李贺“牢落长安”长达3年,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

有一得必有一失。杜甫的“文章憎命达”,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的就是这个得失的规律。

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呕心沥血”地写诗,从此,他以诗为业,并发誓要成为诗歌界的“王羲之”。

遥想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抄录成集。千年以降,除了王羲之以一篇好字《兰亭集序》传世,其席间诸君诗作,早已与草木同朽,佚失无考了。

23岁那年,也就是公元812年(元和七年),李贺送落第友人沈亚之回乡,作《送沈亚之歌》;24岁那年,也就是公元813年(元和八年),前往潞州,投友张彻。在张彻荐举下,做了近3年的幕僚,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张彻是韩愈的侄女婿,与李贺的交情很深,他热烈欢迎李贺的到来。李贺在潞州,主要帮助张彻搞文书工作,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职务,说得好听一点儿,是帮办文书;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就等于张彻为郗士美打工,李贺又为张彻打工。”“李贺在潞州过了几十个月的平静生活,其间写的诗又多又绮丽,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这时期的诗惯用浪漫主义,表现忧国情怀。但从这些诗作来看,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受到郗士美的重视,没有具体的工作,他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连施展才华的平台都没有。现在想想,李贺也真是倒霉,文的不行,武的也不行,考进士理想破灭后,建军功的理想也破灭了。这样一来,诗人的路就走到头了。”[4]李贺26岁那年,也就是公元815年(元和十年),他告别张彻,因为幕僚的工作也没了。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南下和州。恰逢其时,吴元济据蔡州,反。朝廷进剿,兵乱,李贺归途遇阻,遂南下,游历江浙一带;27岁那年,“元和十一年(816年)秋,李贺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无奈之下,他只好与张彻道别,结束了两年多的客居生活,从潞州回到故乡。这一次是彻底回家,诗人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回家后的李贺,躺上病榻就再也没能起来。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句句地检点自己的诗稿,看着饱蘸心血的纸墨,眼中溢满了泪水——李贺呀李贺!你一生与诗歌结成了命中伴,与笔墨结成了骨肉亲。曾记得三乡驿站惊过客,河南府试起风云,东都青楼唱新词,西京馆内论旧文,一生心血结成字,瘦若狼毫噙墨痕!如今是人之将死,记忆犹新!”[5]

体弱多病的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河南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

昌谷,那里曾經是“安史之乱”的动荡中心。虽然李贺没有亲身经历“安史之乱”,但是像这样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肯定会在当地留下深远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结束后,余波未了,“函、陕凋残,东周尤甚。过宜阳、熊耳,至武牢、成皋,五百里中,编户千余而已。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可以想见,“安史之乱”所造成的一幕幕惨不忍睹的人间惨剧,必定会对敏感细腻的李贺造成强烈的刺激和深刻的印象。李贺17岁的时候,又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疫,据说当时“浙东大疫,死者大半”。战争与杀戮、天灾与人祸、动荡不安的生活,本来就容易使人忧愁烦恼,并时时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危险。

B:哀莫大于心死,尤其是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怀着极大的热忱的时候,你兜头给他泼一瓢凉水,他一下子心就沉了,那个时候承受挫折的能力最差了,一旦受挫,就很难恢复。当然这也分看谁,比如范雎,被人打得半死,往他身上滋尿。这种事搁李贺身上,估计回家后要整日以泪洗面,简直没脸见人了!

A :中国哲学是“尊生”“重生”的哲学。《周易·系辞上传》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宇宙间最高最大的原理就是:一切都在迁流创化中发展着,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日化日新的历程,生长衰亡,新陈代谢,永不停息。像纳兰性德,还有咱们的诗鬼李贺,他们虽然是诗词天才,但不是“尊生”“重生”哲学的体现者,至少,不是一个好的践行者,文弱书生而已。

文弱书生,又不喜欢锻炼身体,整天窝在屋里生闷气,“悲伤着自己的悲伤”,性情上又受不了一点儿委屈,忧郁过度而逝!如果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那就应当在遭遇抑郁的时候及时“扶阳”。

中医界有一个以重点应用并善于活用四逆汤等经方为代表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李可老中医又称之为“古中医派”,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自其《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问世以来,这个学派就渐成体系,传人有卢铸之、吴佩衡、范中林、祝味菊等各以扶阳学术特点临证而享誉一方的著名医家。

扶阳学术思想的基本特点是重视人体真阳(真火),擅长治疗阴寒之证,临床上善于应用附子、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回阳、温阳、通阳药物,特别是擅长大剂量而灵活应用附子,并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而屡起沉疴大症。

李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因为病痛和政途失意,造成了心理阴霾。长年抑郁寡欢,真阳衰弱,健康已日渐恶化。好在昌谷修竹林立,李贺喜爱竹子,在赏玩之余,写了不少咏竹的诗句,有时还将诗写在竹上,自称是“斫取青光写楚辞”(“青光”指泛着青光的竹皮,“楚辞”代自己的诗)。

回到昌谷不久,27岁那年,郁郁寡欢的李贺,生了一场大病,没能治好,溘然长逝。一缕青烟袅袅升向天空。一代诗人在奇幻的神话故事中辞世。

一个“鬼才”般的短命诗人,只活了27岁。李贺死后葬陇西(今在甘肃省陇西县昌谷乡袁家湾),俗称“学士坟”。《巩昌府志》记载:“仁寿山在南一里,其山系秦岭支脉,逶迤千余里,至郡之阳而止。右有悬泉,如匹练,近无矣。其上有文昌阁、魁星楼,其背有李贺墓。”乾隆版《陇西县志》亦载:“仁寿山在城西南里许……其上有李贺墓。”

晚唐李商隐、杜牧都曾为他写序作传。光化二年(899年),李贺亦被追赠为进士。

杜牧的豁达,颇得我意: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为李贺的诗集所写的序文标题叫:《李长吉歌诗叙》。杜牧这样说:“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杜牧把李贺和屈原相提并论,甚至认为其诗歌成就超越了《离骚》,如果李贺不早死,“少加以理”,那么《离骚》就是李贺的作品的奴仆了。

B:李贺给世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等千古佳句。后来,他与李白、李商隐被合称为“唐代三李”。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

四、本 来

A:本来以为死是一件历经千山万水的事,做了医生才知道,那仿佛一瞬间的事情。真是急不得。

B:这让我想起奥斯卡获奖影片《入殓师》,该片从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幅生离死别的感人画面,诉说骨肉之情、夫妻之爱、朋友之义和对工作的价值认识,反映了日本人的“超越生死,生死一体”的生死观。它告诉人们要正确看待死亡,坦然面对死亡,才能让活着的人更加坚强。

A:比起一般寿终正寝者,因罹患疾病或遭人荼毒而偶然、意外死亡者,通常会惹出后人更多的哀思和惋惜之情。

“人生七十古来稀”最早见于杜甫的 《曲江》一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白居易也有“旧话相传聊自慰,世间七十老人稀”的诗句。古代人能活到古稀之年的确不多。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也只活了60余岁。

李白,这位不世出的天才的死法也充满了诗的色彩,“白晚节好黄、老,渡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李白一生爱月,最后因月而亡,让后人望月追思不已。这则故事很可能是假的,但假得如此凄美,让人实在不愿意再追究真相究竟如何,只是遥想月光下的李白潇洒的风姿。《旧唐书·李白传》说他是饮酒过度醉死的,《唐才子传·李白传》说他喝醉酒后,到水中去捞月亮,掉进水里淹死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白临终前写了《临终歌》,然后无疾而终。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B :杜甫是诗坛巨擘,同时也是考场上的常败将军。孟浩然科场失利的7年之后,23岁的杜甫初次参加进士考试,不第,从此,杜甫一生和考试纠结,累次赴考,并终于将落第的纪录保持到底。

A :杜甫自小多病,曾自述“是臣无负于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者已”。

杜甫的父亲杜闲寿仅59岁,祖父杜审言仅63岁。远祖杜畿也只有61岁,杜畿之儿杜恕55岁,孙杜宽42岁,重孙杜预63岁,玄孙杜锡48岁,可见,杜甫的家族无长寿基因。

少年时,杜甫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他写诗说: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好酒,在诗中曾寫“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朋来有醉泥”“纵酒欲谋良夜醉”等。

B:55岁时,杜甫在《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承认:“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A:古人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或长卿病,因司马相如字长卿。糖尿病,就是葡萄糖代谢发生障碍了。

一般认为,糖尿病分三个阶段,一是高危人群,二是糖尿病早期无并发症,三是糖尿病并发症。从糖尿病早期到患病,6年的概率为65.8%,20年的概率为92.8%,可见杜甫在40多岁时已患病。这么早,除饮酒外,还有一个原因:经常挨饿。

《新唐书》称杜甫“性褊躁傲诞”“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旧唐书》也说:“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致仕途受挫。32岁时,他在《赠李白》中写道: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

因饥饿,杜甫有时卧床10多天,中年时,因安史之乱,漂泊不定,“终日忍饥西复东”,一有机会便大吃大喝,可“多病久加饭”“加餐可扶老”,易导致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杜甫似乎未做有效治疗,不仅继续饮酒,还“茗饮蔗浆携所有”,即喝甘蔗汁,所以病情发展极快。55岁时,杜甫已“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甚者则欲吐,下之不肯止”,且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视力下降、耳聋,即“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牙齿脱落,即“牙齿半落左耳聋”。58岁时,杜甫因糖尿病性脑卒中,竟“右臂偏枯半耳聋”。

杜甫生命的最后两年还算安定,他在夔州居住一年零九个月,在夔州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下,购40亩果园、10多亩菜园,还负责了100顷官田。据学者康震钩沉,在此期间,杜甫共创作了450多首诗,占毕生所存的1/3。只是在回长安、洛阳途中,遭遇叛乱,又遇南风,无法北上,杜甫全家被困在水上,饥饿多日,耒阳县令听说后,忙送来牛肉白酒。

杜甫患糖尿病后,“食乃兼倍于常”,不知者易误为“饱饫”。此时正值冬季,而急性心脑血管病约50%发生在冬季,杜甫应是糖尿病性脑卒中复发而死。

B:有人统计了唐代36位著名诗人,平均寿命58岁,只有贺知章活过了80岁(寿至85岁),杜甫还超过了平均值。

A:研究显示,6.1%的东亚人有基因突变,而欧美国家不足2%,东亚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欧美人高1.7倍。只是古人肉食仅占5%,发病较少。一旦改变饮食习惯,即使不算肥胖,也可能患病。

杜甫一生穷困潦倒,不是在流浪,就是在要饭,没过几天好日子。杜甫的死就像杜甫的生一样,只给人留下伤感和哀怜。在59岁那年,“游岳祠,大水暴涨,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

“其实死于牛酒,并不是不可能,不过不是‘饫死或‘饱饫而死,而是由于中毒。聂令所送的牛肉一定相当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暑天,冷藏得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24小时至28小时初生之毒最为激烈,使人神经麻痹,心脏恶化而死。”[6]

换句话说,杜甫是在久饿之后的一次暴饮暴食中,头上冒大汗之后去世的。《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地论述,尤其是对“但头汗出”论述非常典型。“但头汗出”的主要病机正如叶天士所云:“头者诸阳之会,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出于头也。”

B:一代大诗人竟以如此的方式离开世界,让人很难再说起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俗语来。累累的厄运是会扼杀掉一个诗人的。杜甫时时处在漂泊动荡中,一生命运多舛。

《北京晚报》上有一篇文章,标题就叫《诗圣杜甫真是“撑死”的?》。文章说,“在《旧唐书》《新唐书》中,记杜甫去世原因是:‘永泰二年(766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即“饫(yù)死”(饫即饱食,饫死即撑死)说,历代质疑不绝,后人甚至伪托韩愈,写诗提出疑问: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饮酒食肉今如此,何故常人无饱死。

“宋代邹定也曾提出反对意见:‘自是风霜侵病骨,非干牛酒涴诗肠。

“杜甫此后又写了《回棹》,表明已乘舟离开耒阳,另有《长沙送李十一街》等诗,显非‘一夕而卒。杜甫的绝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亦只称‘风疾(高血压),未及饱饫。

“揆诸史实,杜甫可能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元凶是‘过量饮酒+熬夜。

“唐代诗人喜欢写病,其中90%是描述自身病情。在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中,有140多首涉病。

“据学者王思璀在《唐代知识阶层笔下的医学叙事》中统计,《全唐诗》中写眼病最多,共37个人91次;其后是糖尿病,共18个人35次;再后是头风(高血压),共13个人23次;再次是疮疡,12个人17次,惟疮疡可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耳病并列第四,12个人17次;足疾(可能是痛风)第六,11个人15次。

“糖尿病、头风、痛风等,多属慢性病,说明唐代人均寿命提升。

“学者林万笑认为,唐代人均寿命27岁(也有学者认为是29岁),比汉朝多5岁,但去除30%的出生死亡率,以及15%的未成年死亡率,唐代20岁以上的成年人寿命可观:《旧唐书》中记其寿命者510个人,70岁以上者达208个人。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唐代21个皇帝,包括横死者,平均寿命46岁,比汉代高18岁。

“从墓志铭看,唐代已婚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寿命均为62.3岁。算上未婚者,女性平均寿命亦达56.8岁。

“从现代统计看,40岁以上,每2.5个人便有一个人为糖尿病前期患者;50岁以上,44.8%的人血糖偏高,如体重超标,80%患糖尿病。李白、白居易、李商隐、陆龟蒙、卢纶、李德裕、马周等均患有糖尿病。奇怪的是,杜甫、孟浩然都因体瘦闻名,竟然都在40岁左右便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一方面,唐代重科举,读书人为求仕进,‘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常熬夜,所以唐代诗人多眼病。现代研究表明,夜班3年以上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20%,夜班超20年,则增60%。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与超7小时相比,糖尿病风险增加4.4倍。另一方面,唐人好饮酒。唐廷有良酝署,各州府均自酿酒,加上民间酿酒,史籍留名的酒达七八十种。晋代葛洪提出:‘夫酒酸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指出酒没任何好处,却有丘山(即山丘)般的大害。这与当代医学家基于195个国家、长达16年的调研结果近似:任何剂量的酒精都有害健康,一周不摄入,健康风险才最小。

“酒不是‘少喝有益,多喝有害,而是‘少喝有害,多喝要命。但唐代社会的游牧文化色彩强烈,视饮酒为豪迈,白居易曾作《酒功赞》,称:‘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

“唐人饮米酒、清酒和黄酒(一般认为,蒸馏酒是元代才传入中国的),度數低(最高不超26度),更易醉,且原料是糯米,糯米含糖量达74%,为提高酒质,唐人常磨去糯米表层,只留内芯,进一步增加含糖量。

“唐人喝酒不吃饭,仅以行酒令、投壶、牙牌等游戏佐酒,更易致病。”[7]

从“治未病”的角度来说,应当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此即未病先防;《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所言:“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就是提示人已病早治,已病防传。

北魏张湛在《养生要集》中,记治糖尿病法:“服药不可食诸滑物、果实、菜、油、面、生冷、醋。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蒜、杂生菜、猪肉、鱼臊脍。服药有天门冬,忌鲤鱼。葱、桂不可合食。”

A :非常喜欢这首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用典,没有炫技,浑然天成,着手成春,如逢花开。《春晓》这首诗脍炙人口,被编入全民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诗人的名字叫孟浩然。

孟浩然是亚圣之后,他曾经在诗中自报家世:“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霑末躬。”(《书怀贻京邑同好》)族中长辈为他起名孟浩,字浩然,就是起自先祖孟子的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B:孟浩然的死跟杜甫有点类似,是“食鲜疾动而终”。

A:孟郊的诗也很特别。孟郊虽能苦吟,但不会考试,应进士试一败再败,直到46岁终于及第。那一年,孟郊像范进中举一般,疯了,只是,较范进稍有节制。他在长安街市上恣意放纵、策马奔驰、狂嫖滥赌,有诗自证: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据说,苏东坡对孟郊此举也大为不齿,公开宣称“我憎孟郊诗”。

一场进士及第竟能使往日的自律君子性情大变至此,也足以令人唏嘘。

B :孟浩然的表现不同,自那次落第后,再未赴试,对科举彻底灰心。

李白写过一首诗,叫《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说的是孟夫子的潇洒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孟夫子年少红颜之际,就已对名利看开放下,潇洒归去,隐逸松风白云间。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说的是孟夫子的风雅情怀。“中圣”取自《三国志》中徐邈的典故。此君嗜酒,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中圣”即醉酒的雅称。700多年后,明代才子唐寅用“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诗句,向孟浩然致敬,可见唐寅也深得其中趣味。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化用《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抒发对孟夫子的由衷大爱。李白感叹,孟夫子的高洁清芬,俗人无法企及,既然学不来,唯有作揖膜拜。

A:李白曾自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B:孟浩然曾“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至少写过20多首饮酒诗,如“酒酣白日暮”“载酒访幽人”“对酒不能罢”。据《孟浩然集序》作者王士源记,名臣韩朝宗曾想举荐孟浩然,孟却喝多了,约期不至,时人称为“好乐忘名”。

孟浩然31岁时曾患大病,40岁、43岁、49岁时又三次病倒。最后一次在张九龄幕中,张九龄是一代名相,此时被贬到荆州大都督府当长史。刚入幕时,孟浩然曾写“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等,表达感激之情;不久,又写“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表示厌倦。

张九龄喜游猎,孟浩然只好作陪,但“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不利于病情,不久,孟浩然出现“背疽”。

A:患糖尿病10年以上,多生坏疽,一般在下肢(占92%),也有“背疽”的病例。

孟浩然辞官静养近两年,已渐痊愈。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恰王昌龄遇赦(此前被贬到岭南)北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所谓气味相投者是也。千载之下,于理同一。人生得二三知己足矣,有五六个敌人又何惧哉!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这一次见老朋友王昌龄,孟浩然激动得忘乎所以,为尽地主之谊,不顾身患病疽,不听医嘱,肆意喝酒,食鲜疾动,“二人相得欢甚,浪情戏谑,食鲜疾动”,乱吃东西,猝死于襄阳冶城南园,寿仅51岁。传说是吃了当地名鱼槎(chá)头鳊,这可能是后人附会,因孟浩然曾写过:“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

B :孟浩然之死的传说,令人哭笑不得,唏嘘不已。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又指禽兽之肉。可见,孟浩然当时是因为吃了生肉(鱼或禽兽之肉)而使原本即将治愈的毒疮,重新发作,终于不治身亡。孟浩然之死,大概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并发症,饮酒才是主因。孟浩然死后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自此,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唐帝国跌入谷底,生民陷于涂炭。

A:那个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使“满座大惊”的王勃,在探望父亲的途中溺死,“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B: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但他患上一种病,导致手足残废,“手足挛缓,不起行已十年,每春归秋至,云壑烟临,辄舆出户庭,悠然一望。遂自伤。……与亲属决,自沉颖水。”纵然是药王孙思邈也没有办法。最终卢照邻不堪病痛,为了摆脱折磨,他选择了投水自杀。“千古艰难惟一死”,自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从古至今,自杀都是极少数人的极端行为,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人死了,很多纠缠不清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A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不知道卢照邻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话。

卢照邻患上的究竟是啥病呢?用今天的话说,是痛风。“唐代初期,便有诗人因‘过量饮酒+熬夜早夭,比如‘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他‘年十余岁,就曹宪、王义方授《苍》《雅》(即《三苍》和《尔雅》)和经史,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王(即李元裕,李渊第十七子)甚爱重之,曾谓群官曰:此寡人相如也。

“‘寡人相如指司马相如,汉武帝时的文坛领袖,是史籍所录的、最早的患糖尿病者,可能卢照邻此时已染病。

“卢照邻少年成名,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名句,读书时应下过苦功夫。此外好饮,曾写‘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0岁刚出头,卢照邻便‘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饵为事,此处‘风疾指痛风。据学者姚海燕钩沉,在方士指導下,卢照邻吃了一段玄明膏(不知何物),病情暂时稳定。没想到父亲去世,他痛哭不已,服丹即呕,致病情加重,甚至‘足挛‘手又废。

“卢照邻曾向孙思邈求医,没想到,孙思邈发表了一番‘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的长篇哲学评论,提出‘心小胆大行方智圆的治疗原则,从卢照邻后来自嘲‘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看,未得到有效治疗。

“无可奈何,卢照邻在具茨山(今河南省中部禹州市、新郑市、新密市三市交界处)下‘买园数十亩,疏颍水周舍,复豫为墓,偃卧其中,在此等死,因痛到等不下去的地步,‘自沉颍水。”[8]

B:唐代是一首神妙的古曲,而唐代诗人是这古曲中最为激昂的音符。唐代诗人以自己特立独行的品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那个儿时以《咏鹅》诗知名的神童骆宾王,在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斗争失败后,下落不明,却留下这样一个传说:宋之问被贬,经过钱塘时,去游灵隐寺,夜里月光很好,于是在长廊下吟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好久想不起下联,这时有位老僧在灯下坐禅,就问道:“少年这么晚了还不睡,而在这里苦吟,是为什么呢?”宋之问说:“我想为此寺题诗,但想不起后面的句子。”老僧说:“为什么不对‘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于是宋之问顺利完成了这首诗。天亮之后,宋之问去拜访那位老僧,发现其已飘然远去。后来听说那位老僧就是骆宾王,传说他已乘桴浮于海。也就是所谓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A:诗人刘希夷的死更是充满传奇色彩。刘希夷是初唐著名诗人,《唐才子传》云:“希夷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人长得玉树临风,善弹琵琶,善饮酒,是当时著名的网红。曾作《白头吟》,其中有两句说:“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觉得不吉祥,于是放到一边,接着吟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觉得也不吉祥,于是叹气道:“死生有命,难道这是虚言吗?”

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也是著名诗人,在刘希夷尚未公诸众前看到这诗,非常喜欢这两句,要刘希夷把它让给自己。刘希夷先答应、后反悔,惹怒宋之问,宋遂将其杀害。《大唐新语》只是笼统地说“或云宋之问害之”,《刘宾客嘉话录》则稍具体,说宋之问是“以土袋压杀之”,《唐才子传》又更加具体,说宋之问是“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舎”。压杀的方法,大概是,趁其熟睡之际,以土袋压住头部尤其是口鼻,使其窒息而死。这种杀人方法,古籍中多有记载。当时刘希夷还不满30岁。

B: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既然做了贼,佳人不佳人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其实就是中国传统中被讨论了无数次的“有才无德”还是“有德无才”的命题。中国历史上的贪官不都是大字不识的,魏忠贤、和珅、严嵩之流个个都不仅文采斐然,还写得一手好字。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在古代,这些掌握权力的有才无德之辈,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对他人生命财产的伤害,比街头小混混给社会和他人的伤害更大、更深。不由想起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两句诗,但我从没有想到诗句背后竟会有这么血腥的往事。这使我想起唐代诗人许浑的“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A: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有《滕王阁序》千古流传。王勃年轻时不懂事,曾经杀了一个家奴,其父亲受到连累,被降职为交趾(在今越南河内)县令。王勃探望父亲,在途中落海溺水而死。《旧唐书》本传仅言“渡南海,堕水而卒”,没有说明是往还是返。关于王勃死时的年岁的说法有分歧,一说28岁,一说27岁。死因和地方,说法一致,都是溺水于南海。

B :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登幽州台歌》而名冠一时的陈子昂,出生在富豪之家,后来一举成名中了进士,曾深得武则天的赏识。因为父亲故去,陈子昂请求解职,回乡守孝,当地县令贪婪无比,听说陈子昂家很富有,就将陈子昂抓去,勒索了20万缗钱之后,将其诬陷、关押。陈子昂死于狱中,时年43岁(卢藏用《陈氏别传》称42岁,《旧唐书》称40余岁,《新唐书》本传称43岁)。有人说当地黑恶势力是想夺陈子昂的家产,也有人说,是朝廷贵戚武三思派人杀了陈子昂。

A:想起前不久的一个夜晚——夜半时分,走在农村的小镇上,于清洌微寒的风中,见满天星星,瞬忽想起40多年前的故乡,而自己竟然已近垂暮……真有时间飞逝之叹,居都市不见星辰之悲——康德所说之头顶的星空,已然无法朗见,难怪我们没有敬畏。

B:与陈子昂有相同境遇的是号称“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因为他做过江宁县令,被当时人称为“王江宁”,甚至有人把他比喻为诗坛的孔子,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称。你看他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多么有气势!《新唐书》本传说,被贬为龙标县尉的王昌龄,“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兵荒马乱时回归乡里,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你看,在过去的封建时代,小人物多不得好活,大人物多不得好死。真是这个道理。当然,上述的说法,有的就是民间传说,不足为凭。我觉得,李白是醉了、失足落水,才说得通。

当然,也有死得很从容的诗人,比如,号称诗佛的王维,他的诗,颇有禅宗的“亲自然,远尘世”之风。王维临终前,“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许笑雨,姚伟.中原一廊诗歌 摇曳千年星河[N].大河报,2017-04-14.

[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425.

[3][4][5] 孙钦良.李贺故事:李贺死昌谷 魂归白玉楼[N].洛阳晚报,2009-09-07.

[6]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136.

[7][8]蔡辉.诗圣杜甫真是“撑死”的[N].北京晚报,2021-04-07.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猜你喜欢
李贺杜甫
登高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李贺
轩辕轼轲的诗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