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萍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已经有所发展,可以进行深度学习。因而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必须要指向深度学习,旨在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储量,促使学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有着质的飞跃。那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都有哪些呢?开展整体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和促进读写结合这三种策略赫然在列,笔者在本文中对它们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旨在抛砖引玉,给其他高中英语教师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深度学习;英语教学;有效探究;高中
深度学习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也与新课改的要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新课改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深度学习。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不被时代所淘汰,他们就必须要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此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寻求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学生一起促进英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有所提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整体教学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深度,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开展整体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为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剖析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围绕单元主题,为学生创设情境,由此将教学内容生动且有逻辑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探索欲,也使得他们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着清楚的认知,为日后的拓展奠定基础。
例如:《Life Choices》这一单元分为三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内容中介绍了多样的生活方式,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列举了生活中的压力,介绍了减少压力的方式,在第三部分内容中出现了志愿者活动。这三部分内容被“Life Choices”这一个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笔者在课前首先会将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归纳总结到一起,然后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接下来笔者会将英语知识嵌入生活素材中,为课堂上情境的创设做好准备。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会打开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生活素材,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会被吸引,会下意识地对其中涉及到的英语知识有所好奇。不光如此,围绕这一生活场景,学生还能在课下进行拓展,挖掘出更多的英语知识。
二、精心設计问题
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高中英语教师要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促使其的思维有所运转,对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有着自己的理解。要知道,对于同一英语知识,不同学生的理解有可能会不同。基于此,教师需要邀请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共享思考成果。如果学生实在无法认同对方的理解,教师就需要站出来主持大局,避免学生产生争吵,扰乱课堂秩序。
例如:首先,学生所要面临的是单词关。笔者会鼓励学生阅读语篇,找出陌生的单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单词的发音,笔者会为学生呈现如下问题:你知道单词的发音吗?为何是这样发音的呢?通过第一个问题,学生会探究单词的发音。笔者会将奖励摆在讲台上,刺激学生的眼球,促使学生积极发言。当针对某一个单词,学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发音时,笔者就会邀请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通过第二个问题,学生会接触到音标知识,进而做到举一反三。除此之外,当学生正在探索的某一个单词中涉及到了常见音标时,笔者就会为学生列举蕴含同样音标的单词,让学生去进行应用,由此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促进读写结合
当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他们的学习之路并没有就此止步,接下来他们需要对积累的英语知识展开应用,由此让其彻底属于自己,进而实现深度学习。此时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需要促进读与写的有效结合,通过分析教学主题和内容,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并且用学生喜欢的事物来激励他们,促使他们有着认真的写作态度,让所学的知识出现在自己的文章中。
例如:在进行该单元教学的时候,笔者还会为学生进行情感渗透,鼓励他们思考自己想要选择的生活。当完成了该单元的教学之后,笔者就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用英语写成文章,必须要用到该单元所学的知识。与写作要求一起呈现给学生的,还有他们喜欢的奖励。笔者承诺学生,只要他们认真写作,就能得到奖励。如此一来,学生会将课堂上酝酿的情感体现在所写的文章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选择,当他们完成写作之后,笔者就会邀请他们进行展示,一来交流彼此的想法,二来对文章进行评价,看其中是否出现了错误,三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倾听了其他学生的文章,也因此进入到了深度学习中去。
总而言之,教与学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具有相融性。因而要想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高中英语教师同时也需要开展深度教学,发挥引导作用。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实现对知识的轻松理解和灵活应用。当学生日后处于社会中时,他们也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成明.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捕捉深度学习契机[J].英语教师,2020,20(19):34-36.
[2]王海燕.在质疑中促进英语深度学习[J].中学课程资源,2019(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