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峰 杨丰
摘 要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跨专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国内外跨专业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对高职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举措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职跨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性建议。主要举措包括:注重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改革学校管理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构建跨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组建跨专业教师团队;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组建跨专业学生创新团队。
关键词 高职;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22-0127-03
0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要注重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助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1]。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命。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更高的质量要求[2-3]。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其重要培养方式,也是提高职业教育影响力、改革创新教育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4-5]。虽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不少,但是仍然突破不了课程和专业的体系限制,在这样的体系中,专业能力孤立、协作观念不强、创新意识不够的局面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如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是现代高职院校不得不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跨专业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对高职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举措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职跨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性建议。
1 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1.1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教育的研究始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刘仲林[6]首次提出进行跨学科教育的建设问题。之后多年,关于跨专业的学术关注度不强,总体来说比较散,缺乏系统性。直到近年,跨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多,才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例如:北京大学于2016年在本科教育层面提出通过跨学科项目培养跨专业人才。方跃春[7]提出可借鉴台湾的学程制加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通过跨专业的短程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多维知识;吴洪富等[8]认为,我国高校专业学习共同体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究其原因是组织结构失衡,规模设置不合理;余志斌等[9]认为,学习共同体要遵循完整性和持续性、差异性和动态性、角色互换和职责变化等原则;温晶媛[10]提出通过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增加不同专业的核心素养模块,培养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陈欣等[11]提出,ERP课程综合实践教学与企业深度对接的同时还需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以解决课程内容广度与深度协调的问题。
关于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娄廷常[12]就国内存在的主辅修复合型模式、二元复合型模式、多元复合型模式、通识型及学际型五种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理性地选择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李文鑫等[13]对武汉大学跨专业人才培养多年的实践探索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一系列提高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主要包括专业结构调整、培养方案修订和推行学分制改革等;张晓报[14]提出跨专业人才培养既可以是单一要素的跨专业,也可以是基于同一要素的跨专业组合,如主修和辅修。
1.2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高职专业群的概念比较模糊,但对跨专业教育的研究较早,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较为成熟。许多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跨专业能力,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成立学习共同体,成立对应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中心。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其跨专业教育研究比较突出和闻名。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的选修课程要求必须至少来自三个不同的院系或专业。俄亥俄大学针对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召开专门的研讨会,对课程的设计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完善,最后再付诸实践验证 [15-16]。
1.3 研究分析
国内学者对跨专业教育的研究多为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视角偏宏观叙述,研究方法多为思辨型,研究深度有待加强。研究内容选择上,对国外跨专业教育经验的介绍性文章偏多,注重对跨专业研究生群体的培养研究,对本科阶段的跨专业教育研究较少,针对高职学生的跨专业教育研究更少,从微观角度如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程实践等要素进行的研究较少。国外的跨专业教育发展比我国早很多,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国外研究者对跨专业教育的研究涉及微观层面,研究方法充分运用实证、思辨以及历史的方法,研究视角主要选择一个方向切入,深入挖掘,研究对象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研究内容涉及跨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
综上,当前我国跨专业教育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成为本科教育领域的短板,职业教育层面的跨专业教育理论研究更是少见。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学校管理、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等方面探讨高职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举措,试图从这个维度弥补现有职业教育研究视角的缺失,丰富高职跨专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我国高职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2 高职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举措
2.1 注重跨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学校管理模式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复合型技能人才是制造强国的支撑和保证。复合型技能人才是指精通两项及以上的专业技能并能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界限分明、知识技能体系单一,无法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专业的壁垒,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以适应当前产业升级的需要。因此,跨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重要举措。高职跨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当前的工作岗位出发,研究当前岗位所需的跨专业能力,指导学生选择拓展专业,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岗位需要,让学生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基础上拓展专业能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技能人才。
为满足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实训室建设等进行改革和提升。学校各部门之间要改变管理方式,加强沟通、强化合作,提高管理效率,服务人才培养建设。
2.2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跨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对接产业服务需求是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托校企合作,构建多层次跨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基于平台开展项目实训、团队建设和师资培训等多项服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中厂,厂中校”、协同创新实训室、大师工作室、跨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等,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项资源。
跨专业人才培养平台需要各专业、各部门之间实时保持沟通和协同。为方便开展跨专业教学,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设共享资源管理中心,统筹优化校内校外各方教育资源,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构建跨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是为了服务教学、服务企业,服务教学与服务企业并不矛盾,而是相融相生。所有的教学项目均来自真实的企业案例,在完成项目教学的同时也可以服务企业生产。
2.3 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组建跨专业教师团队
现有的高职教师队伍都是依据专业学科划分的,不同学院、专业将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离,不同专业间的教师相对孤立。此外,鉴于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各专业间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对当前的教师队伍进行整体优化,从宏观角度对各专业的师资进行整体规划和调配,改革现有的学科和专业相对封闭的模式,科学合理地组建跨专业教师团队,确保院系、专业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学校管理层面,为鼓励引导更多教师积极参与跨专业人才培养,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以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需要认真分析自己所教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内涵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专业,更好地服务学生的跨专业学习,以培养更加符合生产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双高”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目标。在“双高”建设中,专业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优势专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发展,需要跨专业组建教师团队。一方面,引导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并参加各类培训,围绕专业群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另一方面,指派部分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了解掌握从事该岗位需要的跨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由不同专业组建的教师团队可以充分发挥交叉专业的优势,有助于解决社会生产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4 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组建跨专业学生创新团队
组建跨专业学生创新团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以教师承担的纵横向科研项目为导向,根据学生兴趣和项目特点,由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开展跨界沟通交流和互补型的协作创新,完成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团队协作及创新创业等多元能力。利用完成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在比赛中积累经验,以赛促教,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基于项目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打破时间、地点、专业、课程、师资等外在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学校资源,将专业教学、课外指导、兴趣活动和创新实践相融合,致力于促进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营造最浓郁的学习和创新氛围,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工程实践能力、跨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逐步升级。高职院校应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定位,逐步向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转变。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界限分明,无法培养出符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此,必须打破当前的专业壁垒,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制度,保证跨专业育人稳步推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22):43-50.
[2] 徐天娇,张倩倩.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6):11-13.
[3] 王可,孙舒平,刘春荣.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1+3+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J].教学研究,2022,45(1):55-64.
[4] 林伟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培养[J].内燃机与配件,2022(6):239-241.
[5] 李峥,索双富,沈强,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2,20(1):135-139.
[6] 刘仲林.跨学科学[J].未来与发展,1985(1):50-52.
[7] 方跃春.借鉴台湾学程制,打造跨专业学习共同体[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2(3):72-74.
[8] 吴洪富,范春梅.重塑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走出教学发展的集体行动困境[J].高教探索,2017(3):113-117.
[9] 余志斌,陈春霞.“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新生研讨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123-125.
[10] 温晶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ERP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4):184-185.
[11] 陈欣,张姗姗,方小枝,等.新时代移动学习与高职ERP综合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021,5(3):52-55.
[12] 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232-236.
[13] 李文鑫,胡甲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43-47.
[14] 张晓报.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划分框架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4(3):34-36.
[15] 周艳,李赛娟.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跨专业学习共同体实施策略研究:以ERP服务支持人才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66-69.
[16] 王文婷.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21.
*基金项目: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学生跨专业协同创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YC2120)。
作者:沈宇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杨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4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