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2-06-25 17:51魏志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5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学专业要立足“德法共育”理念,紧密结合法学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前,开放教育进入转型期,必须在法学专业教学中有机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法学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全面育人。基于电大白银分校的实证分析,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作简要阐述,针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展开详细探讨,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5-0075-04

0  引言

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三者融为一体,在每门课程中充分挖掘和应用思政元素,统筹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显性教育中融入思政隐性教育,最终将思政课程育人转变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针对法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不断挖掘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增强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1  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在高校各专业、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并最终以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1]。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寻求各学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的教育观念,该教育观念提倡在学科教学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融合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推动学生知识技能与道德素质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有很大的包容性、包含性。高校的思政课只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有特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师在思政课堂上给学生讲授思政基本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与道德品质。但课程思政不同,课程思政就是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该学科或该专业的知识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不断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优秀品质。课程思政的内涵比思政课程的内涵更加丰富,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三观”教育,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时事政策[2]。

课程思政的主要内涵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让现代教育更好地育人。育人先育德,这是我国教育的主要路径,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学都需要在做好德育的基础上开展知识及技能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主要是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让学校的所有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频共振、协同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要高度重视教书与育人这两大目标,将育人贯穿教育的始终,在各门课程、各节课堂中深入渗透育人理念,全面实现育人目标,推动学生成才成长。课程思政主张在知识教学中隐性地渗透思政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每门课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深入融合,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促进思政教育目标实现。

2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社会迫切需要大量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律人才。高校法学专业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重要使命,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政法等方面的工作,如律师、法官、检察官或其他方面的政法工作,这类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有着严格的要求。高校法学专业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也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在培养社会主义法律人才时,不仅需要提升教学水平,更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机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对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其正确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法学专业教学中,只注重对于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对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和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学专业的思政教育主要借助传统的思政教育课这一显性资源,对法学专业中蕴含的课程思政隐性资源认识不到位,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严重脱离,思政教育成为法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不符合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针。

目前,电大白银分校的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依赖于专门的思政课程来完成,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思政存在知行脱离的情况,教学传导思政教育内容的形式不是很理想,传统接受式的思政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课程合格率为重要目标,偏离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法学课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让每个课堂都肩负起育人功能,让每位教师都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致力于培养法治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深入挖掘法学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助于实现法学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有机协同,改变传统法学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弊病,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更好地增强法学专业的育人功能,弘扬法治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法律专业人才[4]。

3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

3.1  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制定协同育人计划

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便是协同育人。在课程思政体系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学要强化这一理念,基于协同育人理念深入分析学情、教情,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育方案,切实做好协同育人工作。在协同育人理念下,有关方要明确法学专业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对该专业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形成专业思维,确保学生能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胜任岗位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明确法学专业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还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人格品质。

在进行教学设计或是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与精神内涵,将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专业精进与行业的发展及国家的建设密不可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学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现状,从而更好地落实协同育人计划。如通过网络调研、网络数据了解学生的思想特征、行为特征,了解这个群体普遍的思想政治状态等,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将课程思政功能充分发挥出来[5]。

3.2  开展多元教学,提高学生思想认知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要基于学情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推动专业教学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具体如在教学内容上,除了给学生传授法律专业知识外,还要增加思政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将学生的政治认知之魂筑牢。所谓信念,指的是人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当代学法的青年不仅需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要以崇高的热情、坚强的意志肩负起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重任。因此,开放教育法学专业需制定内容更丰富、更有深度的教学计划,设计更有难度、更有教育作用的教学任务,要根据学生政治认知现状与心理特点,围绕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

3.3  实施渗透式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要积极接受、引进课程思政理念,并采用多种方法将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融合,从而让思政教育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法学专业中蕴藏的思政元素,采用隐性+显性教育方式在丰富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正确的职业伦理观与专业精神,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对法学人才有更高要求,社会对学法人员有更高期望。在此背景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必须结合时代特点与国家建设步伐,根据法学专业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特征以及成长成才规律,构建渗透式、融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真正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如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给学生搭建网络思政社区,于网络空间中构建一个思政文化圈子,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圈子内部各种学习资源流通共享,带头与学生讨论敏感社会话题,讨论社会建设问题等。以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与培养学生,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自身政治立场,坚定自身理想信念[6]。

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法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然后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法学教学中,顺利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如“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一章节中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政元素。该章在开始讲了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法位于统治地位,平等主体间的交易被压制;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民法开始发展,公平公正的交易规则受到重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给学生讲解具体的民事法律规则,还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原则,要培养学生法治思维,让学生知法、守法、懂法。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比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专业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实现课程教学、思政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运用生活案例给学生导出知识、提出问题,如下述案例:

某人去饭店吃饭,饭店门口有这样一张告示:国家公务员每位15元,未成年人每位10元,其余均每位17元。该人员消费17元解决了午餐,饭后以告示内容涉嫌歧视为由对饭店提起诉讼。该人员能否诉讼成功?饭店是否有歧视嫌疑?

这类生活化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引起学生对现实的反思,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知。

3.4  整体设计法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科学开展课程思政

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秉持“课程蕴含思政” “思政浸润课程”的教学理念,根据新时代教学要求和法学特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法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目标,推动法学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法学教师要根据课程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不同部门法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目标,研究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先进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出发,有效拓宽法学专业课程的知识范围和教学深度,在保证课程专业性的同时,有效增强法学课程的人文性和价值感。

在法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中,教师可以立足实际教学需要,合理增设一些辅助性课程,如法学职业道德与伦理、法律思维等一些能够强化课程思政的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法学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3.5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深入推进课程思政

法学课程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实践是法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落实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做到在理论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也要在实践教学中有机渗透课程思政,做到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相统一,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多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开展一些专题讲座,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性的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参与专题讲座的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法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中,如模拟法庭训练,使学生深刻感受庭审过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政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时期,开放教育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开放教育法学专业须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深入挖掘课程内外的思政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多种方式构建思政课堂,在做好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努力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骏,杨晨.课程思政模式探索的理念与实践:以法学实践课“五融五有”工作法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6):93-99,156.

[2] 杨淑霞.融入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成效:以“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44):102-105.

[3] 刘伟琦.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新理路:法治中国情怀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10):146-154.

[4] 罗云方,杨震.行政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析: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20(12):191-192.

[5] 陈欢欢.高校思政课融合法学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20(10):97-98.

[6] 沃耘.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N].天津日报,2019-03-04(9).

*项目来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Hy-Flex课程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373)的研究成果之一;甘肃开放大学2021年度思政专项课题“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基于电大白银分校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2021-SZYB-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魏志宇,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白银市分校,研究方向为远程开放教育(730999)。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解析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