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2-06-25 17:52王昌凤胡静马玖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18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师资队伍人才培养

王昌凤 胡静 马玖辰

摘  要  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以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对师资队伍育人能力、业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制定切实可行的思政育人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建立师资队伍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业务与思政育人能力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及运行管理机制。

关键词  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师资队伍;思政育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8-0019-03

0  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发布,指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源是世界各国关心的焦点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降能耗、调结构的关键时期,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等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出现,对建筑能源应用类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1-2]。

教学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业师资在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影响学校教风和学风[3]。近年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立足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特色优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专业内涵建设过程中,如何提高高校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和价值观引领,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品德与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这已经成为天津城建大学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乃至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化业务与思政育人能力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1  秉承匠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思政育人师资队伍培养计划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把握专业教师育人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掌握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对专业教师育人能力、业务能力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培养计划。

1.1  多形式提升专业教师思想认识和思政育人能力

定期进行高校间的校际交流。认真调研相关高校,针对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设计、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等多类别进行调研,广泛接触高校师生,多方了解相近专业课程思政及师资建设内容与特色[4]。组织教师参与高校间、行业间的课程思政交流会议及讲座,专业教师可以提高认识、开阔思路,为开展思政育人教学工作做好充足准备。以专业教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为契机,开展专业教师教育思想大讨论,以重点圈读、PPT展示、主题讨论等形式开展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思政育人的开展及相关问题研讨是教研的重要内容,活动中及时将思政动态、指导方针等最新文件、报告、情况等传达给每位专业教师,做到专业思政育人及时沟通、共同研讨。

1.2  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选树先进典型

以建立优秀教学团队、教研骨干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目标,分析建筑能源应用专业整体教师队伍结构。

1.2.1  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强化育人能力培养[5]

教师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良好,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有教授8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9.4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3.33%。需持续提升学院教师数量和质量,优化师资队伍。

1.2.2  不断强化专业课教师工程能力

主干专业课程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立足城市建设,为国家基础工程建设培养大量秉承匠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建筑能源类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是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宗旨。教师的工程能力对于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在师资队伍设置上,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主讲教师,对中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对于无工程经验的新任教师,安排到设计院所实习,接受工程培训,打造一支工程能力强的专业课教师队伍[6]。

1.2.3  不断丰富专业基础课教师教学经验

专业基础课教师注重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最初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到授课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再到为学生构建探索性学习环境,主讲教师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青年教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和自身的教学实践,逐步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保证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2.4  建立明确的名师培养及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教学名师培养计划

以教学名师培养为契机,联合开展教学名师大讲堂、师德师风大论坛等活动。同时,以教学名师引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1.3  建设老中青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教研团队

严格执行以老带新制度,建立导师帮扶机制,培养青年教师能力。以老带新是教育界不变的传承,传接的不仅是教学能力,还包括师德师品。制定学院新进教师培养方案、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制度等具体措施,着重培养新进青年教师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师德师风,提升新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应以课程组为依托,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加强特色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比如燃气方向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燃气方向教师团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按不同学科方向,将多学科专业教师优势互补,发挥队伍协作精神,比如可以组建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供热空调新技术、天然气输配高效利用、燃气安全应用技术等多个多学科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在培养青年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同时,带领本科生共同完成科研课题,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1.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国内外聘请具有宽厚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精通专业业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尤其在实践环节(特别是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加大外聘兼职导师的引进力度。

2  深耕思政,建立师资队伍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

师资队伍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是队伍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结合思政育人,强化思想引领,更要给予专业师资队伍充分的授权,并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检测育人成效。同时,按专业发展需要、教学需求合理引进师资,制定教师素质提升措施,建立、健全业务与思政育人能力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2.1  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各类媒体和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展示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引导全校教师热爱教学,持续推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在管理层面提供一系列制度保证,并提出相应实施和监督措施。依据制度及具体措施有效督导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落实。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课程教学职责履行成效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价。授课前,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帮扶学生,明确重点关注对象;授课中,围绕课程目标开展课程讲授、习题演练、工程案例应用和课后答疑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及时针对学生个体情况采取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效果;授课后,通过习题完成情况时时调整教学方法,明确并调整教学重点。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研讨课等互动教学方式,将学生转变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程度,实现教学效果持续改进。

在实验课程思政、实验保障工作及设计性、创新实验的开展方面,更要体现“以本为本”,在实践中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依托专业实验平台开展跨学科专业集群工作坊实训项目建设等。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对以上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形成制度并定期督查。

2.2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执行师资队伍内部定期教学研讨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把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及教学改革活动中。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对校、院近期教学举措和精神进行传达,对前期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公布近期工作计划和重点,将教学工作状态及时反馈给每位教师;确保每位教师能够理解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责任,深刻领会教师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重要性。师资队伍成员定期进行教学沟通和研讨,设置每期的主要议题。教学研讨议题可以以课程思政、新形势下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改善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以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同时,队伍成员应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师资队伍中的教授及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活动,新入职教师要通过听课、辅导等环节训练,以保证顺利过好教学关。经过培训的青年教师上岗后还要接受导师的检查和督导。

2.3  构建师资队伍成员对外沟通机制

制订教师长期培养计划,推进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教学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队伍成员每年都应参加专业建设及相关课程的国内外教学经验交流,了解国内外专业和行业发展现状、学术研究水平、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及思政育人情况,从而开阔视野,拓展专业办学思路。

2.4  建立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考核制度

师资队伍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首先要保证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及实施措施,青年教师通过参加实际工程、横向课题、工程项目论证、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工程实践、学术活动等。在教师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前必须对其进行工程实践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的教师才具有指导资格。

2.5  实行校外专家兼职教师聘任制度

基于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任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面向国内外聘请兼职教授。组建一支学术和实践能力兼长的高水平校企兼职团队,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在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更新、实践实训平台建设、毕业设计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引导企业兼职教师全面参与,营造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环境。

3  结束语

建筑能源应用及其相关工程建设产业正面临品质提升、节能减排和数字化转型关键时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师,秉承匠心、深耕思政,以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担当能力。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业务与思政育人能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于万辉,王琰.论高校如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12(36):49-51.

[3] 刘猛.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冷热源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132-133.

[4] 阮晓龙,刘明哲.高校智慧教育门户建设体系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5):5-7,11.

[5] 欧阳晓.立足教学改革,打造“精致课堂”[J].教育观察,2016,5(8):23-24.

[6] 赵小强,孙爱晶.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6):135-138.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B201079202)的研究成果;2019年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开展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环能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JG-ZD-1906)。

作者:王昌凤,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胡静,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燃气高效利用;马玖辰,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利用(300384)。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师资队伍人才培养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