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多轮“续译”在旅游翻译中的作用

2022-06-25 03:43王明玲丁立福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后测译法视野

王明玲,丁立福

(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我国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旅游景点数不胜数,2019年国外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9%。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国外游客入境旅游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中国文化及旅游景点对各国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但旅游翻译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文军归纳出我国旅游翻译存在六大类错误,其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方面[1]。贾文波认为,以上六类错误的根源在于译者忽略了英语读者的阅读体验,将汉语的审美和思维模式强加于英语读者[2]。诚然,汉语与英语在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因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历史积淀,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审美要求和体验上的差距颇大。

旅游文本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其中一项重要功能便是对潜在客户产生感召效应,将目标语读者变成真正的游客,实现其感召功能。徐弢认为,旅游宣传材料并非单向传递信息,游客也非单向接收信息,旅游宣传和游客两者产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3]。旅游翻译文本目的的实现有赖于读者的感受,译者要重点关注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努力引起读者共鸣,并激起读者前来游玩的兴趣。接受美学关注读者,认为读者的体验对作品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这对旅游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潜在游客的阅读体验及读后反应是旅游文本能否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量尺。

高质量旅游文本的翻译要求译者拥有较强的翻译能力,具有实现旅游翻译感召功能的翻译理念。高校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探索旅游翻译的有效教学方法也是提高旅游文本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助力旅游翻译文本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尝试。

一、理论研究基础

(一)接受美学理论

姚斯 (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 (Wolfgang Iser)在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和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理解视野”和“视野融合”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理论。姚斯认为,接受者的参与对文学作品的构成至关重要,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经验视野。因此,文学作品也随着读者的阅读进入不断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4]。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作者,且关乎读者,两者相互作用,作品的意义才能得以实现[5]。接受美学理论起初主要用于文学赏析,后逐渐用于翻译研究领域。该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译入语读者并非无经验的接受者,而是作品价值实现的积极参与者。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具有先于文本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指读者原先具有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不同读者有不同的经验、志趣、理想等,因此由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欣赏水平也不尽相同,在阅读中体现出来的审美期待也不尽相同。此概念于旅游翻译同样适用,中西文化、历史等存在较大差异,一篇适合中国人审美期待的旅游景点介绍,可能会使中国游客心生向往,但外国游客读起来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索然无味。因此,译者必须深入了解译入语的语言、民族、文化等背景知识,转换视角,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关注译入语读者的审美感受,努力使译文符合读者的审美经验,努力实现“视野融合”,使作品的视野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互交融[6]。

(二)“续”理论

互动协同模式认为结构启动是语言层面协同发生的基础[7]。结构启动指不管是在口头交流还是书面表达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接触过的语言结构和形式[8]。语言习得“续论”由王初明教授提出,“续”是指说话者承接之前说话者的表述,表明自己的观点,轮番交流,前后关联[9]。“续”理论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强调学习者利用对话中的不完整语段,在理解不完整语段的同时,对其进行补充和拓展,以此体验语言使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0]。“续论”分为三大类,包括“续说”“续写”和“续译”。已有很多实证研究验证了读后续写与读后续译的协同效应。姜琳、陈锦证实读后续写对学习者的语言产出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在准确性和复杂性方面[11]。许琪“以产品说明书为例,证明续译文本在术语使用、句子结构、文体风格等方面与源文本高度协同”[12]。另外还有学者从句法层面、语篇特点等方面探讨“续写”与“续译”的协同促学效果。

本文根据“续”理论,采用多轮“续译”,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读后续译”在旅游文本英译学习中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受试及研究问题

受试者为国内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共30人。所有受试者母语均为汉语,其中,两位学生幼儿园大班开始接触英语,五位学生一年级开始接触英语,其余学生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所有受试者均已接受半个学期的翻译技巧训练。

本文研究以下问题: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多轮“续译”前后受试英译旅游文本质量是否有显著提高?多轮“续译”能否产生积极协同效应?多轮“续译”能否显著提升受试对旅游文本英译技巧的理解与运用?

(二)材料选择与实施过程

实验材料选自《中国名山名水》[13]一书中的若干旅游景点介绍语篇。参考王初明[14]及张素敏[15]的设计,采用持续六周的前测—干预—后测实验模式。

前测从《中国名山名水》一书中第二十章第一节《雄壮、美艳之山——峨眉山》节选前三段作为测试材料,共894字,其中第三段为“续译”部分,共266字,“续译”部分占整篇测试材料的29.8%,接近三分之一,符合王初明提出的续译操作步骤的要求。前测要求受试前先阅读有中英对照的前两段文本,仔细分析,并标出优秀译作中使用到的翻译技巧,然后续译最后一段。其中,优秀译作所使用的翻译技巧由两位老师进行标注,标注后对照,就意见相左的标注咨询翻译系教授,并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标注参考冯庆华归纳出的10种翻译技巧[16]:转性译法、正反译法、抽象译法、具体译法、增/减词译法、合/拆词译法、合/拆句译法、转态译法(被动/主动转换)、换形译法及褒贬译法。整篇文本共标注出14处,“续译”部分4处。学生判断标记处使用的翻译技巧,判断正确得1分,错误不加分不减分。“续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翻译技巧得1分,使用技巧但翻译错误不计分。测试过程中允许受试使用纸质词典,但不允许使用手机。测试时长为100分钟。第一周进行前测。

四篇干预材料仍选自《中国名山名水》一书,分别为《临潼的历史名山——骊山》《雄奇瑰丽的黄山》《天堂之水——杭州西湖》和《黄果树瀑布——中华第一瀑》。干预过程中,教师上课先带领学生翻译三分之一左右前文文本,向学生讲解接受美学视阈下,应如何以读者为中心,使读者与作品实现“视野融合”。然后要求受试课后在学习前文优秀译作翻译风格的基础上,秉承接受美学中“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完成后续部分的翻译,并在下节课上讲解。第二到五周进行干预。

后测材料使用与前测材料相似文本,选自《中国名山名水》一书中第十一章第一节《千古名山——庐山》前四段,共854字,“续译”部分为第四段,共246字,占比28.8%。整篇文本翻译技巧共标注出11处,“续译”部分4处。测试过程同前测测试过程。第六周进行后测。

针对问题一,测试结束后请两位教师对前测和后测的译文进行评分,评分标准根据瓦丁顿[17]提出的评分标准进行改编,将其标准中的“degree of task completion”修改为“视野融合及感召效果”,以符合旅游文本翻译吸引潜在游客的目的性,同时体现译文是否符合接受美学所强调的“以读者为中心”,是否重视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体验。改编后的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前测后测译文评价标准

评分结束后对两位教师的评分进行Pearson统计检验,以确保译文得分的公正性。然后分别计算出两位老师评分的平均分,并对两组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如果后测得分明显高于前测得分,说明受试英译旅游文本质量有显著提高,多轮“续译”产生积极协同效应。

针对问题二,分别计算出前测和后测翻译技巧标注得分和运用得分,若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则说明多轮“续译”能显著提升受试对旅游文本英译技巧的理解与运用。

(三)结论探讨

两位教师的评分相关性强(p=.897),为方便计算,算出两位教师评分的平均分,并基于此平均分进行分析。30名受试者前测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5.8,标准偏差为1.13;后测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分为6.6,标准偏差为1.28。后测平均分明显高于前测。对前测和后测的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差异显著(t=7.18,p=.000)。

对于翻译技巧的标注和使用也采用上述相同计算方法。数据显示,前测与后测成绩差异显著,前测平均分为5.93,标准差为1.14;后测平均分为6.83,标准偏差为1.18,t值为16.16,p值为.000。

由以上数据可知,经过四周的多轮“续译”,受试对旅游文本翻译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译文质量也有所优化,“续译”产生积极协同效应。通过研读优秀译文所采用的翻译技巧,结合接受美学倡导的翻译理念,有意识地在“续译”文本中增加翻译技巧的使用,在提高译文质量的同时也锻炼了翻译技能。

纵观前测与后测的整体译文,受试在后测“续译”部分使用的翻译技巧明显灵活多变。内容方面,更多地使用具体译法、增/减词译法等对文化、历史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解释说明,或删减繁冗信息,向读者的“期待视野”靠拢,努力引起读者共鸣;结构方面,使用转性译法、合/拆词译法、合/拆句译法、转态译法(被动/主动转换)、换形译法等技巧简化句子结构,减少语言累赘,增强行文逻辑性,向目标语靠拢,提高译文可读性。由此可见,受试在翻译过程中能内化接受美学对翻译的启示,以读者为中心,助力旅游文本吸引潜在游客目的性的实现。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探索多轮“续译”前后受试英译旅游文本质量是否有显著提高,受试对旅游文本英译技巧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是否有所加强。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证明多轮“续译”不仅对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同时也使受试不断内化翻译理念,提高翻译技能,优化翻译质量。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研究注重翻译技巧的理解和运用,但没有涉及语篇分析。前文语篇风格对续译部分的协同效应也是值得研究的主题。其次,研究选取样本单一,只涉及旅游景点介绍,缺少对公示语、饮食文化、国际会展等旅游翻译的研究。今后的研究可以从语篇风格等方面深入挖掘“续译”的协同效应,同时研究文本可以多样化,涉及不同主题、文体和风格。

猜你喜欢
后测译法视野
居· 视野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视野
真相
视野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