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理论构建与研究展望

2022-06-25 02:31金成平杨志华胡海旭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核竞技要素

高 平,金成平,2,杨志华,胡海旭,石 磊,余 银

20世纪中下叶,国外学者便基于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系统与要素,开展了一系列的竞技运动理论研究。总体来看,“苏俄学派”基于精英运动员奥运备战的需求,主要从系统论与运动学等学科角度,研究了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负荷、分期、计划、监控,以及竞技参赛的战略、战术、规程、规则、成绩、参赛影响因素、参赛过程控制等问题[1-4]。“北美学派”尽管鲜见体系完整的竞技运动理论,但其基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运动员竞技实践的特点,主要从生物学与运动医学等学科角度,研究了运动员机体分子生物学机制、生理系统工作机制、技术动作生物力学诊断与分析、运动员心理特征及其干预、负荷刺激与应激反应,疲劳恢复与运动营养,运动康复与伤病防治等训练与参赛实践中的基本原理与具体问题[5-14]。

历经近40年的发展,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业已形成以全国普通高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为主体内容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及以《奥运攻关课题》研究为代表成果的前沿理论体系[15]。中国竞技参赛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早期的相关研究都是以部分章节内容依附于运动训练理论之中。至2011年,高等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竞技参赛学》出版,才最终实现竞技参赛理论的系统化创立[16]。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理论基于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参赛的实践需求,从训练组织原则、竞技能力结构、训练方法与手段、负荷安排与恢复、过程分期与计划、训练实施与监控,参赛准备与赛前训练、赛中参赛控制、重大赛事赛间训练、参赛总结与赛后恢复等方面论述了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理论体系[17][18]。综上所述,国内外主流学派从不同对象、不同学科角度研究了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系统及其要素,为推动世界竞技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现有研究成果中,鲜见基于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基本构造及其要素,构建二者系统结构并分析其特征的研究。

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对竞技体育的需求从以往的成绩数量需求转变为成绩质量需求,竞技体育的实践发展也从要素驱动转向为创新驱动,其中,竞技运动理论创新是驱动其实践发展的主要动力。田麦久[19]指出,竞技参赛理论从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分野出来,是完善竞技运动理论的一次进步,但在理论分野的同时,须注意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实践活动的有机衔接,通过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高效协同实现理想的参赛目标。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是竞技运动活动链中的2个阶段,是竞技运动主体实践的两大核心内容,二者的要素关联与功能互动,是决定竞技运动整体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拟从系统理论、工程理论与控制理论视角,构建竞技运动双核结构,并对其构造特征、理论价值、要素关联和研究趋势等内容进行梳理,旨为全面解析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的基本结构提供理论模型,也为客观认识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的辩证关系搭建理论平台,还为积极推动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的实践协同奠定理论基础。

1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理论构建

1.1 概念提出与理论基础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指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系统论的基本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与改造这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复杂系统可以而且必须从不同角度划分子系统,以便于更好地认识整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0]。“双核”即2个核心,是指竞技运动整体系统中的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这两大核心子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依据系统论原理,认识、整合并优化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这两大核心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可有效提升竞技运动整体系统的质量。因此,本研究将“竞技运动双核结构”定义为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系统要素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与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

21 世纪以来,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等科学理念逐渐渗透到现代竞技实践当中,为促进其科学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工程理论指出,工程建造过程必须历经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验收、工程审计、工程结算、工程建档等工作环节。工程质量的控制是由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总体把控,并由项目决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与工程验收等环节具体实现[21]。我国现有理论指出,运动训练控制性结构是由起始状态诊断、建立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实施、监督检查评定和实现训练目标等6 大基本环节所构成,竞技参赛控制性结构是由参赛方案制订、赛前参赛准备、赛前训练组织、赛中参赛控制、赛事赛间训练、赛后恢复训练等6大基本环节所构成[18,22-24]。由此可见,我国已有理论对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结构的认识已经体现出了鲜明的工程控制特点。因此,基于工程控制原理,本研究构建了以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实践过程规划、实施与监控为主体框架的竞技运动双核结构,旨在探讨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结构关联,揭示二者过程耦合与要素融合规律,促进二者理论及实践的协同发展。

1.2 结构构建与特征分析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框架是由训练过程规划、训练过程实施、训练过程监控、赛前参赛策划、赛中参赛控制与赛后参赛整理等六大框架要素及其关联方式所构成(见图1)。其中,训练过程规划包括起始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确定与训练计划制订;训练过程实施包括训练条件保障、训练方案实施、训练过程监评与训练方案调整;训练过程监控包括计划质量评估、训练效果评估与准备状态评估。赛前参赛策划包括参赛物品准备、参赛信息募集、赛前状态调适与参赛方案制订;赛中参赛控制包括选手竞技发挥、教练临场指挥、参赛环境适应、赛事服务保障与赛间状态调控;赛后参赛整理包括赛后恢复训练、参赛结果评价与参赛工作总结。图1 表明,在一个独立的双核结构单元内部,六大框架要素会按照既定的时序与任务,在由训练子系统和参赛子系统所构成的关联整体中有序运行。依此类推,由多个双核结构组成的竞技过程,便是由多个独立的双核结构单元按照既定的时序与任务,在此竞技过程中循环延伸。

图1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框架图Figure 1 Frame Diagram of Thedual-core Structure of Competitive Sports

系统论指出,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由此形成了系统层次,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因此系统层次也是不可穷尽的[20]。竞技运动双核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结构要素同样具有等级秩序之分,各级层次要素依次隶属,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无限延伸的层次网络。如图2所示,竞技运动双核结构框架可划分为三级结构层次,分别是由六大框架要素的三级层次要素及其相互关联所组成。从竞技实践的组织程序来看,二级层次要素中针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或竞技状态调控的起始状态诊断、训练方案实施、准备状态评估、赛前状态调适、赛间状态调控以及赛后恢复训练等要素的相互关联与作用,是保障训练与参赛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双核结构过程耦合与要素融合的内驱动力。图2表明,竞技运动双核结构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关联性与控制性特点。此外,由于双核结构层次的无限延伸性,细化至专项运动的双核结构,可为具体探讨专项训练与参赛的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图2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层次图Figure 2 Hierarchical diagram of The dual-core structure of competitive sports

1.3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建立,从内部构造视角揭示了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结构体系与系统关联,既有利于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理论的协同发展,也有利于及时规避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因长期“单核”发展而出现的理论“超载”,以及运动训练理论与竞技参赛理论发展失衡等问题。例如,高平[23]论述了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特征,胡亦海[24]论述了竞技运动、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框架结构及其层次要素特征。此外,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理论的形成,进一步阐述了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的过程衔接与功能互动规律,为中国特色竞技运动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性内容,也为探讨专项训练与参赛的关联特征奠定了理论基础。例如,MUJIKA 等[25]研究了耐力性项目训练与参赛中负荷的量化方法;ROWELL等[26]研究了训练和比赛负荷对职业足球运动员赛季神经肌肉恢复,睾酮、皮质醇和比赛表现的影响。总体来讲,竞技运动双核结构建立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于:提出了解读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系统的认识论,提供了协同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过程的控制论,提到了融合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要素的方法论。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建立,从实践应用层面可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以及各级各类体育教练员培训提供创新性的知识体系,由此有利于学习对象系统了解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本质结构,客观认识二者系统、结构与要素的关联特征,为其形成整体性、一贯性的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控制理念奠定理论基础。此外,由于双核结构层次的无限延伸性,具体细化至专项运动的双核结构,可为全面解析专项训练与参赛的系统要素、深入探讨专项训练与参赛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专项训练与参赛的整体效益提供理论依据[27-29]。因此,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于:为探讨专项训练与参赛的整体规划、科学实施与动态监控提供理论模型;为解析专项训练及参赛实践的重点、难点与关键问题提供理论平台;为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科学调控其竞技状态提供理论支持。

2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相互关联

2.1 双核结构的过程耦合

从时间序列来看,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是竞技运动实践中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及其实践背景下,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过程耦合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点。经典分期(Matwejew’s periodization)模式下,双核结构是由准备期与竞赛期之间的赛前训练时段,以及竞赛期与下一个准备期之间的赛后调整时段的2 次衔接来实现过程耦合(见图3)。板块分期(Block periodization)模式下,双核结构是由若干个训练小周期与参赛小周期依次衔接来实现过程耦合(见图4)。在现代竞技实践中,多数项目的精英选手是在一个较为系统的季赛准备期之后,按照板块分期模式进入季赛期,在此期间,运动员需要参加一定数量的一般赛事来获得积分,而在一般赛事中发现的问题,就可通过与之衔接的训练小周期来针对性解决。这种由若干参赛小周期与训练小周期交替组合而实现的双核结构过程耦合,适用于精英选手在季赛期逐步调控其竞技状态,并最终在重大比赛中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

图4 板块分期模式下竞技运动双核结构过程耦合示意图[29]Figure 4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cess Coupling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Dual-Core Structure under Block Periodization Mode

无论是经典分期,还是板块分期,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过程耦合机制基本相同,只是经典分期模式会安排更充分的赛前训练与赛后训练时段,而板块分期模式下这2 个时段的安排极其有限。总体来讲,竞技运动双核结构过程耦合的基本方式如图3 所示,在一个独立的双核结构单元内部,赛前训练处于训练过程结束、参赛过程开始,并以二者一定程度的重合来衔接训练过程与参赛过程。在此阶段,训练过程监控环节的各类评估,既为准备期训练(日常训练)的效果评价提供适时反馈,又为赛前训练的竞技状态调适提供客观依据;而赛前训练既是将运动员日常训练的积累效应转移至参赛过程,又是为实际参赛过程调控运动员竞技状态。赛后训练处于参赛过程结束、下一个训练过程的开始,同样以二者一定程度的重合来衔接参赛过程与下一个训练过程。在此阶段,赛后参赛整理环节的参赛总结与评价,既为参赛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又为下一个训练过程规划奠定基础,而赛后恢复训练既可调整运动员参赛的身心疲劳,又可为下一个训练过程做好准备。

图3 经典分期模式下竞技运动双核结构过程耦合示意图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cess Coupling of Competitive Sportsdual-core Structure Under Matwejew’s Periodization Mode

2.2 双核结构的要素融合

如果说“过程耦合”是从时序维度讨论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衔接问题。那么,“要素融合”则是从空间维度分析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结合问题。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由于组织方式与表现形式不同而彼此独立,却又因本质功能与最终目的一致而辩证统一。二者系统的要素融合主要体现于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从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以及为控制这一转移过程所实施的一系列负荷刺激与干预措施之中。BOMPA[30]指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准备状态(Readiness)是达到最佳竞技状态(Peaking)的基础,赛前训练是运动员备战参赛的关键阶段之一,赛前减量训练(Tapering)是运动员形成最佳竞技状态(Peaking)的基本途径,其主要包括线性减量训练(Liner),慢指数减量训练(Slow exponential taper)与快指数减量训练(Fast exponential taper)等负荷安排方式。近年来,相关研究从精英运动员训练与参赛时段的体能要求、技术分析与策略制订、动机激励与心理干预、负荷刺激与疲劳恢复、伤病预防与损伤康复、营养补充与机能调控等竞技能力要素及其干预方面,深入讨论了双核结构要素融合问题,其理论成果表现出鲜明的多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合作特点[31-37]。

目前,国内外关于日常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研究较为丰富,业已形成不同特色的国际运动训练理论流派。相对而言,关于“赛间训练”与“赛后训练”的研究较为薄弱。至2019年版全国运动训练专业教材《竞技参赛学》与《运动训练学》中,才有关于“重大赛事赛间训练”与“赛后恢复与训练”的专题论述[16-17],并且,这两章内容同时被纳入《运动训练学》与《竞技参赛学》教材,正是二者理论协同,并将促进实践协同的具体体现。胡亦海[38]指出,广义的赛间训练是指整个赛事期间的除去比赛过程的所有训练活动,狭义的赛间训练是指整个赛季两场赛事之间的训练活动。赛间训练是利用赛事之间的间隙,采取特殊的负荷安排,将运动员显性的素质、技术、战术等竞技能力要素与隐性的机能、心理、智力等竞技能力要素高度融合为一体,使其持续保持理想竞技状态的重要手段。赛后训练可分为联赛式(赛会式)赛后训练与单赛式赛后训练,前者主要是全面调整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将参赛人员从系列大赛的紧张气氛中缓解下来,使其身心疲劳得到有效消除。后者主要是将疲劳恢复与适度训练高度结合,及时消除运动员机体疲劳,调节其心理状态,为下一场比赛调整竞技状态。

3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研究展望

3.1 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回顾中国竞技运动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可见,不断总结训练与参赛实践的成功经验、客观实证训练与参赛方法的应用效果、广泛吸收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最新成果、积极采用现代科技的助力方法与服务理念,是深化对竞技运动理论、原理与规律认识的重要路径。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不断融入现代竞技实践,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技术手段也开启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进程,但无论技术手段如何革新,其根本目的是解决训练与参赛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扎根于现有竞技运动理论范畴,在前沿领域通过多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合作而纵深发展,是未来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理论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中,针对双核结构整体研究的主要趋势有:①深入解析双核结构及其要素特征,以便科学细化其结构层次,直至揭示专项双核结构的微观要素特点,为客观把控专项训练与参赛的系统全局奠定理论基础。②深入研究双核结构的过程耦合特征,以便科学探讨训练过程与参赛过程的衔接机制,直至阐明不同专项训练过程分期的特点,为新时期专项竞技实践的周期划分提供理论依据;③深入探讨双核结构的要素融合特征,以便科学分析不同竞技时段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直至实证专项训练与参赛过程中训练负荷安排特点,为有效提升专项竞技实践的整体效益提供理论保障。

目前,我国鲜见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要素融合的研究,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下,如何处理好备战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与职业联赛、商业比赛的过程分期与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控问题,以及在训练与参赛协同模式下,精准安排不同竞技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以便合理调控运动员竞技状态的问题等。因此,有必要在传承我国现有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动员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围绕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与竞技状态调控,训练负荷刺激与个体化竞技表现,开展多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合作研究。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设备及各种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专项竞技能力微观要素测试与评价体系,优化运动负荷实施与效果监控的方法与手段,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移的理论模型,由此强化专项运动双核结构要素融合的系统性、关联性与控制性,最终为科学认识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时段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与竞技状态调控的规律,系统构建专项训练与参赛的过程规划、实施与监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理论演进,亦将分解为训练结构与参赛结构而分化发展。其中,训练结构研究的主要趋势有:①研究不同类别竞技运动的训练分期特点,构建多类分期模式下的训练结构,为多类训练过程规划、过程实施与过程监控提供依据[39-40];②分析现代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应用特点,推动基于多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合作的训练内容与方法创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提供支持[41];③实证专项训练负荷安排模式及其成效,科学循证专项训练负荷安排规律,为构建专项训练负荷安排模型提供佐证[35];④研发新型训练监控的技术手段,提升训练与参赛工程的整体效益,为有效调控运动员竞技状态提供保障[42]。竞技参赛结构研究主要趋势有:①构建专项竞技参赛的过程结构,优化专项程序化参赛方案;②实证运动员赛前状态调适的措施与效果,构建专项赛前训练理论与方法;③实证运动员赛间训练的措施与效果,构建专项赛间训练理论与方法;④实证赛后训练与疲劳恢复的措施与效果,构建专项赛后训练理论与方法[18]。篇幅所限,在此不能列举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理论发展的全貌。总之,未来其理论发展具有协同性、关联性、专项性与实证性特点。

3.2 实践应用的发展趋势

学科是教育知识的体系,实践是学科发展的动力。竞技体育学学科不仅承担教育教学的实践责任,还须能够回答竞技运动实践的基本问题。目前,中国特色竞技运动理论已成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已成为中国竞技运动岗位培训、基层训练、精英选手基础训练的理论指南。其中,运动训练学、竞技参赛学不仅根据高等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教育需求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深化,同时在训练与参赛实践中根据不同层次竞技运动实践需求陆续得到发展[15]。正是教育实践和竞技实践的双驱动力,中国竞技运动理论才得以不断自我更新与完善。与此同时,也是得益于运动训练学、竞技参赛学等学科理论的教学应用,才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各级各类运动队培养了大量竞技体育人才。特别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培养,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高水平运动队经历,在学习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理论时难免存在认知困难。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建立,可为学习者呈现基于竞技实践而构建的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系统全貌,并为其树立二者协同发展的科学理念奠定理论基础。

随着国内外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现代竞技实践在组织形式、赛事规模、比赛数量、竞争程度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以田径项目为例,各个单项在早期一年仅安排1~2次重大国际赛事。发展至今,仅钻石联赛(Diamond League)就包括了32个单项,在一年之中5 个月内设置14 站比赛[43]。而其他职业化程度更高的运动项目,其年度赛事频率显然更高。如此“多赛制”“多赛事”“长赛期”“高密度”的比赛安排,明显有别于以往主要针对奥运会等重大赛事安排的传统竞技模式。如何科学规划、实施与监控新时代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下的训练与参赛工程,进而实现二者的高效协同是当前竞技运动实践创新的一项重要课题。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建立及其理论形成,可为科学认识精英选手日常训练、赛前训练、赛间训练与赛后训练的过程分期、负荷安排与质量监控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精准查找训练过程与参赛过程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开展科技攻关与服务提供理论平台;还可为广大竞技运动管理者、教练员、科研人员等形成系统性的竞技过程规划、实施与监控理念提供理论模型。

在奥运备战与参赛实践中,多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合作的科技服务是奥运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未来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理论的实践应用,必将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积极开展以训练与参赛实践为对象的应用性研究与服务。例如:测力台、Simi视频动作捕捉系统在技术动作诊断与评价中的应用,血流限制技术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脑电、肌电等对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干预及其应用等[44-45]。与此同时,跨学科合作也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带来理论跨越和实践创新。例如,德国奥迪汽车德国总部的风洞中心,已经服务了大量从事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帆船运动等项目的专业运动员,长期为运动员提供器材测试、比赛模拟等服务,很好地克服了此类运动环境特殊、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46]。此外,可穿戴设备、GPS、加速度计、陀螺仪、智慧场馆等科技设备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支持向量机(SVM)、聚类分析(K-Means)、深度神经网络(DNN)等分析方法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等,也为揭示训练与参赛的内在联系、促进训练与参赛的要素融合、加强训练与参赛的实践协同、提升训练与参赛的整体效益提供了重要支持[47-49]。

4 结 语

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的建立,是中国特色竞技运动理论体系中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重要内容。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为系统阐述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本质结构及其要素关联提供了理论模型,更可为强化二者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协同奠定了理论基础。未来竞技运动双核结构理论的研究趋势在于扎根现有理论范畴,进一步沿着纵深与分化方向发展,通过多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合作,着力解决训练与参赛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猜你喜欢
双核竞技要素
边角双核互相转,环环相扣不变心——解三角形经典题突破
全球金融“F20”在此召开!横沥进入“双核”时代
电竞种植记
花与竞技少女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双核家庭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