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罗丽蓉,赵翠霞,曾学燕,唐然然,何守蓉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8400)
急救教学是护生临床教学重要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提升其急救技术水平,促进其今后更好地进入临床实践。情景模拟教学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更为详细地进行案例分析,但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模拟的情景不够真实、与实践教学的配合上存在脱节等[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应用于医学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是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生成的三维虚拟世界,通过虚拟环境作用于用户的视觉、听觉及触觉,促使用户能够切身感受到所处环境的作用与变化,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VR应用于医学教育中,能够促使学生沉浸于虚拟环境,并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2]。为进一步探究VR浸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急救教学中的效果,本文对我校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研究,将该模式与情景模拟教学进行对比,观察学生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及非技术技能水平。
将我校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包括参照组60名,实验组60名,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照组:男33名,女27名;年龄19~23岁,平均(21.52±0.63)岁。实验组:男35名,女25名;年龄19~23岁,平均(21.39±0.6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①既往未经历急诊实习;②参与整个研究;③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心理障碍病史;②正在接受抗焦虑、抗抑郁等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③有药物、毒物、酒精依赖或滥用史。
120名学生均采取相同的课堂讲授及示范。
(1)建立教学团队:由7名取得BLS急救资格证书的教师组成急救技术教学团队,确保其熟练、准确掌握VR沉浸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教学方法。
(2)课堂讲授和示范:根据最新的急救教材及教学大纲进行急救授课,每次课两学时,包括理论讲授40min,操作示范40min。采用PPT的形式讲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洗胃、中暑急救、创伤急救等各项急救技术的定义、实施目的、操作流程、操作要点等理论知识;借助急救模型,现场示范急救基础的流程,并强调技术要点。
(3)急救演练:①参照组:由护生扮演目击人员、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在复苏模型上进行急救技术的演练。演练过程中带教老师需及时发现医学生操作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于演练结束后对操作表现进行点评;②实验组:首先带教老师需讲解VR教学的方法、流程、优势等,并指导其正确使用VR软件及设备,然后进行VR沉浸式教学。VR教学的演练工具为一款应用于急救技术培训的全英文VR软件,呈现的情景为一名需要进行急救的患者,在该过程中,护生作为目击者参与整个急救流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出现急救相关的问题,包括急救安全问题、操作技术要点等,并设置相应的选择答案,学生选择正确答案时可继续采取急救,选择错误答案时需重新作答。整个演练过程中设置合理的问题及进行相对应的操作技术演练。演练时,学生需佩戴VR眼镜在四屏环绕的洞穴式显示屏幕前进行技术操作演练。演练结束后带教老师分析学生的操作流程,指出其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同时需对其表现良好的地方加以肯定。两组均练习1个月。
以考核成绩、教学效果、非技术技能水平完成对两种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
(1)考核成绩:待教学结束后,由教学团队统一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其中理论知识均为此次教学中涉及的内容,与急救相关,分为客观题及主观题,满分100分;操作技能根据流程要点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2)教学效果:参照文献[3]并结合训练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教学效果主观评价调查问卷,包括学习主动性、师生互动性、教学新颖性、课堂趣味性、知识掌握度、教学满意度6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分10分,教学效果与评分成正比。
(3)非技术技能水平:参照文献[4]对学生的非技术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包括任务管理、团队合作、情景意识、决策技能4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分10分,技能水平与评分成正比。
以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考核成绩的比较(±s,分)
表1 考核成绩的比较(±s,分)
两组学习主动性、师生互动性、教学新颖性、课堂趣味性、知识掌握度、教学满意度评分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教学效果的比较(±s,分)
表2 教学效果的比较(±s,分)
两组任务管理、团队合作、情景意识、决策技能评分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非技能水平的比较(±s,分)
表3 非技能水平的比较(±s,分)
急诊医学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主要包括院前及院内急救、创伤医学、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中毒医学、危重病医学等诸多领域,如何建立完善的急救教学系统并提升急救教学质量,如何加强对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及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目前急救临床教学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5]:①急救操作技术繁杂,知识面广,常涉及多个临床专科的急危重症的处理,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PPT、视频等方式教学,缺乏立体感,易造成概念抽象,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临床急救教学中要求学生需掌握大量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包穿刺术等,常需要反复的强化训练,而反复的强化训练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对急救临床教学形成制约;尤其是在灾难医学的教学中,由于灾难事件的不可复制性,且无法完全还原灾难环境,增加临床教学难度,制约着我国灾难医学救援人才的培养。
VR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信息技术,以高度仿真、综合应用立体式等方式创建一个全仿真三维虚拟世界,具有感知性、高互动性、强沉浸感、自主性等特点。将VR沉浸式教学应用于急救教学中,通过建立虚拟的实践教学系统,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转变为富有游戏性质的教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同一案例及场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病因、临床症状、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诸多环节的分析,促使学生充分融入各个环节中,并更为深刻地掌握病例特点;VR沉浸式教学打破以往传统教学的形式,能够提升教学新颖性及课堂趣味性,有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师生沟通环境,促使学生取得一个良好的实践体验,利于其教学满意度的提升[6-8]。本研究结果显示VR沉浸式教学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学习主动性、师生互动性、教学新颖性、课堂趣味性、知识掌握度、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情景模拟组,差异显著,提示VR沉浸式教学以一个生动形象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急救临床教学过程中,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急救技术外,还需加强对其临床思维、领导能力、情景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诸多非技术技能的培养[9]。VR沉浸式教学可模拟多种急救场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会发生变化,学生可根据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强调多人互动合作,有利于学生多种非技术技能的培养。结果显示VR沉浸式教学组非技术技能(任务管理、团队合作、情景意识、决策技能)评分均高于情景模拟组,差异显著,提示前种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对学生非技术技能的培养。左俊[10]等研究结果显示VR沉浸式教学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学习主动性、师生互动性、教学新颖性、课堂趣味性、知识掌握度、教学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VR沉浸式教学在提升医学生考核成绩、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但由于目前VR沉浸式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具体的实际应用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的验证[11];且研究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少,尚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VR沉浸式教学模式能够为医学生提供高仿真的情景变化,可取得良好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并加强对学生非技术技能的培养,在急救教学中应用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