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编辑素质探析

2022-06-25 11:52梁学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合出版图书出版新媒体

摘要: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新媒体出版,工作的核心都是编辑,而编辑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对图书出版的品牌和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切实提高图书编辑的综合素质,文章以华夏出版社为中小型综合性出版单位代表,对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研究,发现图书编辑在政治意识、专业知识、编校能力、营销能力、服务能力这五个方面的素质最为重要。在文章中,作者就图书编辑提升自身素质的路径进行探讨,希望给年轻的同业人员提供参考。但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范围较小,且未在专业型出版社、图书公司等进行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因此在问题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出版;编辑素质;融合出版;营销能力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6-0215-03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以及应用的广泛普及,媒体行业出现了巨大变革。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以现代数字科技发展为传播基础,以多媒体交互传播方式为主要特征,具备多种创新传播形式手段的新型媒体[1]。文章对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提升方法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面临的挑战

(一)碎片化的阅读和浏览短视频浪费了大众进行深度阅读的时间

在自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拥有高流量的微博、公众号、抖音号等的博主们成为网络达人。而各营销平台作为一个自由发表文字、图片、视频的平台,导致了“去编辑化”“碎片化阅读”“泛娱乐化”等现象的出现,逐渐挤压了读者进行深度阅读、思考的时间。图书出版的目的是把真正有价值、有深度、有创新、有贡献的思想、理念、技术、研究等长久留存下来,造福社会,而不是为了快速变现、获取粉丝流量而片面地迎合大众。发布同质化和肤浅的“鸡汤文”大杂烩、哗众取宠的内容等,对大众和社会提升阅读品质和文化素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思考深度等是没有帮助的。

(二)传统出版市场被互联网挤压

在文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书籍是传播文明、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编辑是传播、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是将无价的精神食粮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传得远的产品的助力者[2]。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部分出版社、图书公司为了创造高收益,忽略了图书质量,跟风出版,哪些话题火,就出版哪方面的图书,哪些图书卖得好,就出版类似的图书,甚至书名高度相似。为压缩成本,在纸张、印刷、组稿时忽略品质,导致内容好的书无法触及读者,而读者的视线被粗制滥造的内容分散。

图书编辑提升自身素质,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工作内容、手段的升级,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图书编辑應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意识

图书编辑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时刻把意识形态安全放在第一位。部分图书编辑认为只要把握好专业知识方面不出现错误即可,专业图书出版基本不会出现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的出版工作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在任何图书出版中都应坚决避免出现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例如,在图书中有不同年代的全国版图出现时,要谨慎查阅,牢记进行重大选题申报。又如,在引进版图书的出版过程中,因为原作者的思想意识、语言习惯和译者的翻译水平等问题,编辑更应在选题策划、审稿等出版流程中时刻警惕各种潜在的意识形态问题。

(二)扎实的专业基础

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市场逐渐细分化,竞争也日趋激烈,优秀的读者对图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版社和编辑不能随波逐流,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跟风出版。编辑应该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和出版方向,进行市场调查、读者反馈分析、数据分析,寻找作者资源,同时打牢专业基础,然后深耕细作,才能逐渐形成独特的品牌。

编辑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让作者信赖,达成与作者的深度沟通,同时能够在策划和编辑时有自己的判断力,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例如,医学专业的图书编辑,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出版专业知识。医学专业在出版领域主要应用在医学专业图书出版和大众健康科普类图书出版等方面,与广大读者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医学图书需要编辑有专业的医学背景,才能保证出版物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逻辑性。

(三)职业化的编辑力

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实现了价值重塑。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职业化的编辑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做好专业基础与编辑出版的深度融合。在出版的全流程中,编辑不能局限于错别字、标点符号的问题,而要通过自身在策划、组稿、审稿、编校、营销、设计等方面的职业化素养提升图书内容、品质和营销方案。面对专业内权威专家的书稿,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其科学性、真实性、创新性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编辑要熟练掌握出版的规范和标准,定期参加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组织的培训,提高编辑专业技能;要广泛阅读,勤于练笔,提升自己的文字功底,总结策划编辑的经验,以提升工作水平。如果一个编辑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弱,不会写文章,表达能力不足,就无法更好地修改作者的文章,也发现不了稿件的问题,因此编辑应拥有较高的文字修养和扎实的笔头功夫。

其二,做好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各图书出版单位和编辑必须深刻认识和树立互联网思维,才能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媒体在内容为基、渠道为助、平台为营、管理为辅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例如,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时刻有打造立体化产品的意识,不仅要有纸质图书,还要与音频、视频、人工智能等相结合,让作者的优质内容能够多场景、立体化地呈现,让读者享受全方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近年来,新媒体逐渐成为出版社选题策划、营销资源的来源,因此,做好专业基础和编辑专业的融合、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

优秀的编辑应拥有对选题和信息的敏锐感知能力,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专业经验和人生阅历,但这些智慧没办法像计算机文件一样直接复制。培养这些能力和智慧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需要长期的磨炼和良好的机遇,因此优秀的编辑尤其是顶尖人才的培养时间长、难度大。如今,大数据成为出版编辑的一个具备超级聪明智慧的“智能助理”[3]。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的维护界面有专门的“数据”项目,可以进行“内容分析”“用户分析”“菜单分析”等,灵活运用所提供的数据能够准确掌握哪些是读者感兴趣的词语、标题、内容,用户所在的省份区域,哪些时间段推送阅读量最多,之前做过的哪些活动更容易带动与读者的互动,等等。通过数据了解到的信息能够让编辑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复盘,并为未来的工作找准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营销宣传能力

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要增强营销宣传能力,灵活利用各种新媒体营销方式,把图书中的内容优化为广大受众需要的、容易理解的、愿意接受的内容,使读者成为黏着用户,并最终实现销量转化。在营销过程中,要严格避免利用制造焦虑、充斥大量广告、内容同质化和碎片化、打“擦边球”的标题等博取关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图书编辑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找准定位,深耕优质内容,打造出合适的、受众乐于接受的短视频、种草笔记等多种营销宣传模式,实现图书价值的升级和与广大受众的良好互动,优化盈利模式,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以图书和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市场中,空间被不断挤压和侵占,这个过程既是危机也是机遇。作为传统纸媒,图书一定要把握住“内容是王牌”这个原则,只有不断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留住更多更好更稳定的读者。此外,要学会借力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等的营销优势,提升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出版社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品牌和精神,才能搭上新媒体的顺风车成功转型[4]。

(六)增强服务意识

编辑在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服务意识。例如,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示编辑出版的专业性、原则性以及自身素养;在策划选题阶段和修改稿件时,要与作者耐心沟通稿件的结构内容、语言风格等;在图书营销宣传推广阶段,要尽可能满足作者合理的需求,帮助作者打造个人形象,创造跨界联合运营的机会,从而提升作者和作品的影响力。面对权威的专业作者,要不卑不亢;对有潜质的新手作者,要耐心沟通,不能用命令、强制的态度。如果在稿件加工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充分考虑作者的工作时间和特殊性,分阶段梳理问题,提前汇总查阅到的资料等,然后与作者约定时间,可以通过面对面、电话或网络等形式沟通,或者整理成文字版本发给作者,进行集中解决。在图书出版后,编辑要按照出版合同的要求,及时支付作者稿费,这也是服务作者的重要方面,要让作者感受到编辑和出版社的契约精神。优秀的服务能够较大程度上留住优秀的作者资源,吸引优质的稿件。

编辑的服务意识也要体现在对审稿专家、读者、编委、版权合作方等不同人士的沟通协作过程中。编辑要真正认识到服务意识对个人和出版社形象的重要性。

(七)团队精神

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是最核心的环节,同时还需要人力资源、印制、发行、营销宣传等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才能保证高质量人才加入编辑队伍中,才能保证优质图书及时出版,并为将来的市场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图书编辑要具备团队精神。

在编辑团队内部,要相互帮助,加强沟通交流,以团队精神做好出版工作。例如,在出版科技类丛书的过程中,各分册作者交稿时间不统一,书稿质量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编辑团队通力协作,根据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各分册书稿的篇幅,合理分配工作量。此外,在专业内容方面要全局把控。科技类图书的专业术语非常多,每部书稿的作者专业背景和语言环境不同,所以同样的词语,表达方式可能不同,编辑团队可以制作共享模式的电子版专业术语表,这样在专业词汇统一方面就能形成良好和有效的沟通,提高出版效率,提升出版物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出版的整个流程中,也要加强团队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节约成本、保证图书质量、全面营销策划和落地及后续的上架销售。

三、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提升自身素质的路径

编辑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许多编辑都是来自不同专业,不是编辑专业出身,且每个编辑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有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限,有的外语水平较低,因此在对文字工作單纯的热爱之外,还需采用各种方法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编辑是个“杂家”的要求。

(一)广泛阅读提升修养

阅读是一个人自内而外的主动行为,是每个人可以自己调节和控制的,它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改变固执的思想,拓展知识面,了解更大的世界。阅读还可以增强内化、通达、领悟的能力,是评价和探究世界上其他人和事的思维实践过程。编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广泛阅读,提高语言文字水平,提升自身的修养。

(二)接纳新媒体与传统出版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信息高速而广泛的传播给传统出版带来的好处之一是拉近了出版人和读者、作者的距离。让出版社在新书上架的第一时间能够了解到读者的反馈,在营销文案的评论区能够快速抓住读者的关注点,并为后续的营销制造话题和热点,让高品质的书能够触及更多的读者。

(三)利用新媒体渠道帮助图书开展营销宣传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信息技术的运用之广泛也是大势所趋,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可以比传统宣传模式节省部分成本,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线下的讲座、签售不能顺利开展,图书编辑可以与营销宣传部门联合,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新媒体营销宣传。编辑是除作者外对自己责编图书最了解的人,因此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以主播身份讲书,如医学专业的编辑拥有专业背景,可以让读者对图书内容更信赖、更放心。

四、结语

图书品牌的创立与编辑的素质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编辑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其素质决定了图书品牌的命脉。在传统出版和新媒体互补、竞争、融合的新业态下,提升编辑的素质和出版物的质量,进行图书出版的转型升级是传统图书编辑的一个发展方向。所以图书编辑要利用好新媒体,通过不断学习、增加阅读、增强数据分析能力等,增强品牌策划能力,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增强服务作者和读者的意识。此外,加强团队合作,调动出版各个环节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图书出版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对市场的敏锐性等,才能出版更高质量的产品,真正搭建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稳固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岳乾.传统出版物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价值重塑:以“拆书”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1):109-111.

[2] 屠强.试论新形势下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5):241-242.

[3] 朱军,张文忠.融媒体编辑核心能力模型构建与培养探析[J].新媒体研究,2021(13):101-103,108.

[4] 陈倩倩.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传媒论坛,2019,2(7):3-4.

作者简介?梁学超,硕士,编辑,研究方向:临床医学、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融合出版图书出版新媒体
国际首部ISLI MPR出版物《古文观止》的出版与思考
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结合下的“融合出版”分析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西班牙出版业发展现状
出版产业链视角下的图书质量建设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业管理人才培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体育图书出版与营销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