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承载方式演变下的阅读推广探讨

2022-06-25 11:42张佳,李丝丝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融合出版文化传承阅读推广

张佳,李丝丝

摘要: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字使用习惯在不断改变,媒介的发展依托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变革,进而推动现代阅读习惯的改变。在现代人与手机等电子屏产品的密切联系下,纸质阅读何去何从,新兴阅读习惯如何保证文化与思想的传承?文章根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所反映的我国现代成人阅读行为习惯,结合媒介发展的历程及特点,梳理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媒體时代数字媒介的传播特点,剖析成年国民在阅读需求上的行为与认知间的矛盾,细数当下普遍存在的阅读行为特点,重点探讨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传统阅读习惯产生的影响,新型的阅读方式是否给文化传承带来了危机,同时结合编辑出版工作的立足点,寻找新形势下文化传承和阅读推广的切合点。

关键词:媒介变迁;文化传承;阅读危机;阅读推广;融合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211-03

一、文化与阅读传承之间的关系

从声音符号到文字语言,从甲骨文片到闪存设备,从结绳记事到网络通信,人类文明横跨空间、穿越时间传承至今,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无论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还是歌曲、舞蹈等艺术表现,甚至瓷器、剪纸等手工制品,都是文化传承的主体,既揭示了人类的起源,也承载着古老的智慧。

随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提升,传承文化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从壁画和雕刻到甲骨文片,从手抄本书籍到活字印刷术,再到19世纪印刷技术的进步使报纸、杂志和书籍在社会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初,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开创了大众传播时代,人类的传播能力得到了空前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环境下文化传播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剧烈的冲击[1]。

在文化传承的多种方式中,文字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用语习惯也在不断改变。现代人当然不需要以绝句、词曲等形式开展工作生活,而是选择更适应时代的表达方式。但文化断层是不可想象的灾难。从适龄儿童进入学校之日起,语文就成为其今后融入社会最重要的课程:其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并从个体情感的表达跨越到群体智慧的传递,这是对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语文不仅告诉其如何表达,更教会其如何理解,这是文化传承的根本。

相对于电影、广播和电视产业,出版业的历史更为久远,是人类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图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出现的简书,其有一定的符号、有一定形式的专用载体以及有传播知识的作用。随着古代书业的发展,活字印刷逐步取代雕版印刷,图书编辑工作日趋规范,图书流通的覆盖面也日益扩大,进而出现了许多优秀出版物,既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传播和生产力发展,也为当下对古代的文学、技术、历史等珍贵资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电影、广播、电视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便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各种信息资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至全球。媒介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普通人始料未及的,而许多学者却早已对此作出预言,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容器人、信息环境等概念应运而生。在此影响下,有关阅读和文化传承的课题有几个方面值得研究。

二、传统阅读之危与融媒阅读之机

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先码住”等新兴阅读习惯如何保证文化与思想的传承,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代阅读习惯的改变?根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20年,我国有43.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阅读,56.6%倾向于其他媒介,如手机、电子阅读器、听书软件等;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而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仅为20.04分钟。

(一)现代人到底爱不爱读书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21)项目结果显示,在传统纸质媒介中,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0.04分钟,比2019年的19.69分钟增加了0.35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5.71分钟,少于2019年的6.08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3.25分钟,少于2019年的3.88分钟。可见,正常读书的时间只在一天的24个小时中占到15分钟,也就是近九十分之一。而与这个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出自这份调查,我国成年国民对阅读活动的诉求较高。2020年,有79.1%的成年国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2]。这样看来,人们似乎对阅读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增加读书时间的愿望也十分强烈。

在不读书和想读书之间,人们的思维似乎是矛盾的。在普遍浮躁的社会中,心灵安宁和俗事缠身或许也算是个理想和现实的问题。但让人欣慰的是,至少人们还有读书意愿。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来看,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高于2019年的4.65本。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中,有11.6%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较2019年的11.1%增长了0.5个百分点

(二)浅阅读盛行

如今,网络的出现打破了纸质书所代表的深度和专业性。从博客到微博,从长篇小说到微小说,从几十万字的大部头到几千字的博文,再到140个字以内的微博,作品的字数不断被压减,人们很难再专注于内容艰深、框架系统的书籍,也很难再将一本书、一篇文章反复吃透。这种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甚至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被叫作浅阅读。

浅阅读遍及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手机新闻、地铁广告、网络短文、名人语录等等,充斥在我们身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国外的还是本土的, 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浅阅读。从弥尔顿美文到马克思主义,从《论语》心得到《红楼梦》新解,从明朝历史到现代风云,似乎没有一个平民化的名字就卖不出去。对于这些书,人们也只是匆匆一瞥,只了解字面意思,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历史上很多名人却反对这种阅读方法。清代名臣曾国藩说过,“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指的就是读书要专一,不必求多。虽然浅阅读比起不阅读来说,已经是进步,但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传承而言,浅阅读可能丧失魅力,对文化造成一定的伤害。

(三)功利性阅读泛滥

随便调查一下购买图书的读者,问他们读过的书都有什么,相信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教科书、培训教材、四六级考试书等。这的确构成了当代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这种为读书而读书,为考试而读书的书,真的就是他们的全部吗?事实上,对当代人的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造成重大影响的,往往是父母眼中的课外书,老师口中的杂书,与考试完全不相关的小说、散文等等。

除此之外,在新华书店一层最重要的宣传展柜上,机场、火车站各个显要的柜台上,充斥着的是各种成功学、厚黑学、野史、名人轶事,这些快餐式的读物占据了读者的眼球。更不用说网络上的“标题党”,孜孜不倦地把一些带有煽动性的图书信息传播得更广,而一些更有意义的图书却被湮没在每年出版的40万种图书之中。不可否认,这样的图书并非一无是处,而被这种图书间接冲淡的,是不是需要当代人更加注重和保护呢?

(四)融媒阅读势不可挡

“技术赋能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促进了不同阅读方式的融合发展。新技术一旦为广大公众普遍接受,其影响必将更加深远。数字出版物的‘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明显优于传统纸质出版物,因而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3]。无论时间上的增减,电子媒介在人们阅读生活当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了纸质媒体,这种现象是势不可挡的,无论乐不乐意。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正裹挟着传统阅读方式前进,不论情不情愿。数字化的新方式,迫使当代人对文化传承的方式作深刻而全新的思考:是在新时代维持传统的形式,泰山崩于前我自岿然不动?还是附和新兴事物随波逐流?

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i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较2019年的79.3%增长了0.1个百分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主要是手机、网络在线、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从人群分布特征看,主力依然是18~49周岁的中青年群体,同时越来越多的50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加入数字化阅读大军。

同时,成年国民有声阅读规模持续扩大,听书介质日趋多元化,主要有移动有声APP平台、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智能音箱和广播等。

三、新兴阅读推广下文化传承的新机遇

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并不只是发生在个体内部的变化,而是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轨迹。

一方面,出版业作为大众阅读内容的把关人,以遴选优秀作品、传承人类文化为己任,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但另一方面,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商业活动的趋利性迫使出版行为迎合大众的娱乐口味。出版市场的繁荣背后是堪忧的文化落差,脱离了文化的阅读还是能够进行灵魂沟通的圣地吗?这不禁令诸多文人学者感受到了沉重的负担与危机。

全民阅读推广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想要做好阅读推广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如何面对并挑战纷繁多样的娱乐休闲方式

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电影院看电影,还是独自在家拥抱互联网世界,新技术的发展培养了新的生活习惯,人们的注意力在声光电的激烈争夺下,阅读时间的一再被压缩,进而导致阅读危机。相对于这些声形结合的演艺形式,书本上的文字看上去的确枯燥许多。但必须认识到的是,很多优秀的影视节目作品是在优秀文字作品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还有更多精彩的文字作品只能通过阅读的方式才可以被感知,所以内容制定是阅读推广的关键。形式花哨、内容干瘪的读物只能让读者越来越失望,只有以优秀的作品为根本,让读者真正有所收获,才能做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

(二)如何吸引读者

图书不同于服装等商品,服装是否合身、美观,只要试一试就可以看得出来,图书内容好不好,只有将内容全部看完才能下结论。所以,在确保内容的基础上,图书的装帧和宣传颇为重要。装帧优良的图书,不仅可以带来美的享受,还易于读者翻阅,在相似内容的图书中自然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不同的图书所面对的读者对象不同,所以“看人下菜碟”在宣传这件事上可不是贬义,反倒是在为读者节省时间和精力,便于读者了解想要阅读的图书的信息。图书的装帧设计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带给读者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这是任何数字产品都无法取代的。

(三)如何适应时代需求

怀抱诗集走在林荫路上的画面很美好,翻动书页暗香浮动的质感很实在,可总是“在路上”的现代生活往往难以承受“书本之重”。当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撼动时,单纯将图书内容以电子书的形式提供给终端用户似乎成为对时尚生活的一种亵渎。人们现在通过移动终端看到的电子书似乎存在很多问题,如数字化后的内容如何保护、缺少把关的内容质量如何审定、读者的阅读习惯如何适应等等。

图书数字化的道路任重道远,需要出版业结合自身特点与科技领域紧密结合、互利共存,开始一个崭新的篇章。

(四)如何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需要独立运营的出版社和书店都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盈利,也许某些生活在云端的文人骚客会抱怨“谈钱太俗”,可现实世界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来源,图书的生产活动和文化的传播活动皆举步维艰。所以,健康的市场环境中,优秀的销售团队在图书内容优良的前提下,能够适应市场环境、掌握经济规律、找准目标群体、制定营销手段,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的保障。

(五)如何获取支持

仅凭出版机构制作优秀出版物、发行机构把握市场机会这两个方面推广全民阅读还远远不够,可以助力于此的机构还有很多。政府在文化传承事业上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优秀作品的诞生,另一方面要扶持出版发行事业,帮助有价值的作品传播出去。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宝库,无论是校园图书馆还是社会图书馆,无论其馆藏多丰富或多有特色,能否方便读者借阅都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是培养一个人德智体美的重要阵地,是社会风气的导向标,鼓励学生“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无论科技如何推动,时代如何变迁,编辑工作的立足点都不是手中的媒介工具,而是创作的内容本身——文化内核。应把握住优质的思想內容,充分利用好融媒体丰富的传播特点,通过广泛传播的方式博得读者的关注度,以点带面地深入阅读人群,加大深度内容的传播力度,拉动和引领社会层面的阅读行为习惯,真正做好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化阅读之危为文化之机。

参考文献:

[1]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4-62.

[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 OL].中国出版网,http://www.chuban.cc/yw/202104/t20210423_16914. html,2021-04-23.

[3] 李文.论出版融合发展的前提、本质与路径[J].出版科学,2021(3):58-63.

作者简介?张佳,本科,编辑,研究方向:融媒传播。李丝丝,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出版传播。

猜你喜欢
融合出版文化传承阅读推广
国际首部ISLI MPR出版物《古文观止》的出版与思考
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结合下的“融合出版”分析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业管理人才培养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