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舟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其实就是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总结能力的结合,是学生能够将文章读懂,并提炼出文章核心观点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升华,它要求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这些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组织起来,是学生“内容输入—内容解析—要点输出”的分析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概括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将伴随学生整个语文学习过程。阅读概括能力是阅读理解基础上的总结、输出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还要能将文章的核心点提炼出来,并自己组织语言将其分享。文章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展开分析。
一、抓住文章标题,培养概括能力
文章标题就是这篇文章要讲述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抓住文章标题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文章标题能够告诉我们文章要讲述什么事情,文章内容也是围绕文章标题,即文章的核心主题去展开讲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要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厘清文章标题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文章标题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小学语文课文一般都是短篇幅的记叙文,文章标题基本可以概括文章内容。
例如,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的标题就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本篇课文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从标题可以看出,本篇课文的主题是豆,它们一共有五粒,并且是在同一个豆荚里。由此可以分析出,课文内容会写这五粒豆在未来经历的事情,然后相互之间进行比较,带给学生启示。认真阅读这篇课文后,发现的确是紧扣课文标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展开的,而且分别写了五粒豆在离开豆荚后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以此来赞叹生活。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要学会坚强,并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逐渐成为能够帮助别人、影响别人的人,这才是个人价值最真切的体现,也使我们明白生命是可贵的。这就是通过抓住文章标题,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关键点。
二、找到文章中心句,促进总结概况
语文课文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叙事,作者都会在文章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作者用来阐述观点的总结性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作为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因此,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少不了文章中心句的支持。文章中心句本就可以作为文章的概括句,而更多时候需要将中心句简化,简洁、清晰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通过中心句提炼出文章内容概括性语句会更加准确,更加貼合文章主题,也更加简明扼要。
例如,教材《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爬山虎的脚的外形、动作和特点。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简要地概括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指明了它为什么是“脚”,因为它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然后围绕着这句话,便能总结、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般短篇幅的课文,通过文章的中心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较长篇幅的课文,一般在每个小节都会有该小节的中心句,将这些中心句提炼出来再总结概括,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中心内容。通过找课文中心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步骤。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能促进学生概括能力的提升。
三、提前预设问题,概括文章重点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他们阅读的文章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章类型大都以记叙文为主,主要讲述的是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之类的,在每一个段落都会有想要阐述清楚的主题,因此在阅读之前,提前预设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能够强化学生阅读的专注度,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迅速找到文章或者段落的核心观点和中心主题,然后将每一段的中心主题整合分析,能迅速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要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例如,在概括教材《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的核心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预设问题:给这篇课文分段应该怎么分?分段的理由是什么?段落大意是什么?学生在阅读时带着这三个问题,能较为准确地梳理整体内容,将文章分段,概括文章重点。《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交代蟋蟀由于它的歌唱和住宅而有名;第2 ~ 7自然段为第二段,整体讲述蟋蟀住宅的特点;第8 ~ 10自然段为第三段,讲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将这三段的大意结合起来进行概括,就概括出了课文的中心内容。
学生的概括能力一步一步得到培养,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引导学生的“输出”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理解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将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简明地总结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珊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概括分析:以部编版四年级课文为例[J]. 小学生(中旬刊),2021(9).
[2]余皓婷,吕沙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科技风,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