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表演、导演艺术家,2022年6月8日去世,享年95岁
2022年6月8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下称“北京人艺”)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去世,享年95岁。对于大多数电视观众来说,蓝天野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是《渴望》中王沪生的父亲王子涛;对于话剧爱好者来说,他也是《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馆》中的秦仲义。
1944年,蓝天野正式进入话剧这一行,这年他17岁。彼时他还在用本名王润森。四年之后,按照“进到解放区就得改名字”的惯例,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蓝天野。很多年后,他在回忆录《烟雨平生蓝天野》中记述,这个名字几乎是脱口而出。
他是北京人藝(始建于1952年6月)第一批主要演员。某种程度上,对于这批演员来说,老舍发表于《收获》创刊号上的三幕话剧《茶馆》是个礼物——对于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蓝天野更是如此。从那以后,他就和老舍笔下的秦仲义结下不解之缘:从1958年《茶馆》首演,到1992年他最后一次出演,蓝天野被这个角色附身30多年。
和《雷雨》《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一样,《茶馆》是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1978年,人艺决定复排《茶馆》,蓝天野成为复排艺术顾问。从演员到艺术顾问,原因无外乎,他不仅是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也目睹了这部话剧从诞生到成为巅峰之作的全过程。
《茶馆》正式发表半年之前,关于如何塑造其中的角色,蓝天野等人艺演员已经与老舍当面切磋过。实际上,那是人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围读剧本,它间接开启了蓝天野对于表演的激情闸门。有好几年,演戏带来的兴奋,让他整夜睡不着觉,于是只能靠安眠药助眠。
1957年,为了赋予民族资本家秦仲义这个角色以灵魂,他把目标锁在了一位现实中的企业家身上。用蓝天野的话说,虽然是新时代,这位企业家身上仍有过去民族资本家的影子。“他的家庭和生活方式格外引发我的兴趣。”蓝天野后来回忆。为了这个角色,他真正走进了对方的生活——即便又过了20年,他和那个家庭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1982年谢添执导的电影《茶馆》中,饰演秦仲义的蓝天野只有两次亮相,每次虽然只有六七分钟时间,观众却印象深刻。第一次是以裕泰茶馆的房东身份。时间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个初秋的上午,意气风发的秦仲义一进门就对掌柜王利发道:“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做生意不会。”脸庞瘦削,身姿挺拔,以至于我们很难相信蓝天野其时55岁了。
1987年,蓝天野从北京人艺离休。从那以后,他与话剧舞台阔别20多年,直到2011年李六乙复排巴金的《家》,反派角色冯乐山再次走进他的视线。
熟悉蓝天野的人都知道,晚年的他似乎故意与戏剧保持着某种距离。著名女演员方子春的父亲、话剧演员方琯德与蓝天野是故交。私下里,蓝天野告诉方子春,自己离休后的生活很简单,那就是“不拍戏、不演戏、不看戏”。对于很多邀约,他能推辞尽量推辞,“别找我,我不想演戏”。
60岁之前,他把一个演员几乎所有的能量都在人艺舞台上释放完了。剧烈释放的代价是,年轻时除了长期失眠(这个毛病一直延续到晚年),他甚至多次在后台晕倒。如果做演员有哪些前提的话,他认为“把最好的精神状态提供给观众”是最重要的一条。相反,精力不济是做不好演员的,这就是他为什么总是推辞的原因。
吊诡的是,“蓝天野”后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和他离休后演的两部戏《渴望》《封神榜》不无关系。尤其是后者,由于是中国内地与香港合拍的商业古装片,于蓝天野而言是个相当大胆的尝试。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剧本要求很高,两部差不多同期拍摄的电视剧,都被他以“剧本不行”为由险些拒绝。对此,《渴望》导演鲁晓威体会最深,大年三十他曾在蓝天野家商讨剧本。
通常来说,除了剧本质量,片酬在演员眼中也是个重要考量。亨利·方达曾说,他接演《战争与和平》纯粹是因为钱。这种论调,起码在蓝天野这代中国演员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有所不知,像蓝天野这样的老演员,收入远非外界揣测的那么丰厚。以当年的《渴望》为例,这部戏给他的片酬是每集75元。
蓝天野为人低调,他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接受央视采访。再往前推几年,他的回忆录《烟雨平生蓝天野》新书发售,很多主流媒体的文化版面都能看到他的照片。那是他为数不多成为新闻当事人的机会。
(作者为资深影评人;编辑: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