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盖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辽宁 营口 115200)
文章编号:1006-6586(2022)09-0125-03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疾病患者治疗需求,评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8月本院诊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1:1比例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术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92.50±20.50)mL、术后恢复排气(24.05±3.05)h、术后住院(6.05±1.05)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输尿管损伤以及阴道出血、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子宫肌瘤是妇科多发疾病类型,该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多在日常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有月经紊乱、下腹包块以及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表现,病情加重情况下影响患者的生殖、循环系统功能,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心理,需积极治疗[1]。关于子宫肌瘤疾病首选手术切除方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切除效果,且减少了手术损伤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2]。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价值,本文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对象均为子宫肌瘤疾病患者(n=96),经超声等检查确诊,时间选自2016年12月~2019年8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将96例患者按照1:1分组手术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50岁,平均(42.50±5.20)岁;患者病程1~6年,平均(4.50±1.50)年;肌瘤直径5~10cm,平均(7.20±2.20)cm。观察组:患者年龄29~52岁,平均(42.30±4.60)岁;患者病程1~7年,平均(4.30±1.20)年;肌瘤直径6~10cm,平均(7.30±2.30)cm。2组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完整,在年龄、肌瘤直径、病程方面资料均衡,P>0.05。
纳入标准:①手术治疗方案子宫肌瘤患者知情同意;②患者手术耐受,配合良好[3]。排除标准:①妇科恶性肿瘤患者;②脏器功能衰竭患者[4]。
对照组:腹部消毒、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取子宫肌瘤患者的腹直肌切口探查子宫、肌瘤情况,逐层切除肌瘤组织,出血行电凝止血,切除组织送检,缝合切口、子宫,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于子宫肌瘤患者脐孔、麦氏点、反麦氏点穿刺作手术操作孔,进腹后建立CO2气腹,置入腹腔镜探头观察盆腔、子宫肌瘤等情况,肌瘤抓钳夹持肌瘤、双击电凝切开肌瘤组织、分离肌瘤纤维结缔组织,切除组织送检并行电凝止血。以上操作完成后缝合子宫、冲洗腹腔、撤出探头、缝合皮肤,术后用药治疗同对照组。
记录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卵巢功能指标水平。结束后5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液(4mL),血液置入抗凝剂试管中,离心后分离血清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FSH、E2指标水平[5]。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P<0.05。
表1.子宫肌瘤患者组间术后并发症分析 (n=48,n)
观察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与住院时间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
表2.子宫肌瘤患者组间手术相关指标对比(n=48,±s)
表2.子宫肌瘤患者组间手术相关指标对比(n=48,±s)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 P术中出血(mL) 92.50±20.50 122.05±23.50 6.5650 0.0000术后恢复排气(h) 24.05±3.05 32.30±3.50 12.3119 0.0000术后住院(d) 6.05±1.05 7.80±1.50 6.6218 0.0000
观察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情况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LH以及FS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子宫肌瘤患者组间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对比(n=48,±s)
注:与手术前比较,aP<0.05
组别 E2(pmol/L) LH(U/L) FSH(U/L)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 218.80±12.30 260.60±10.50a 18.20±1.50 18.50±1.50a 18.20±1.50 21.05±1.50a对照组 218.30±12.50 230.25±10.20a 18.05±1.50 22.22±1.30a 18.30±1.50 25.80±1.30a t 0.1975 14.3641 0.4899 12.9842 0.3266 16.5793 P 0.8438 0.0000 0.6253 0.0000 0.7447 0.0000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各类疾病多发[6]。以妇科子宫肌瘤疾病为例,患病率有逐年递增表现,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7]。针对子宫肌瘤疾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和配合度。国外有研究指出[8],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适应症较高,手术时可依据开腹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手术治疗成功率,但传统开腹手术手术创面大,术区感染、红肿、渗出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也存在术中及术后出血等风险,尤其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多个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直径较大、剥离过程中出现更大的手术创面时,开腹手术对盆腔内缓解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患者手术后盆腔出现严重的粘连,甚至影响患者术后备孕及生育。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子宫肌瘤治疗中开始广泛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优势突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优势主要集中在几方面:手术小切口操作,减轻了患者身体创伤,腹腔镜探查腹腔、微创手术器械操作避免了肌瘤周边组织损伤、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加速了术后恢复。孟萍[9]研究指出,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快。目前多中心、多学者[10]研究均证实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更佳,具体优势笔者总结如下:与传统开腹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能更好保持盆腔内环境,将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控制在最低;此外,与传统开腹对比腹腔镜有更佳的手术视野,能够明显减少术中输尿管宫旁组织出现损伤,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子宫及生殖器官完整。但目前关于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对比,尚存有不同意见,仍有不少临床医师认为开腹手术效果更佳,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分别应用两种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根据术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子宫对于女性而言不仅仅是生殖器官,更是卵巢重要的靶器官,也是承担重要激素分泌的内分泌器官,如子宫及卵巢间内分泌系统造成病理或人为手术损伤,可能引发女性激素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出现异常。当下,尚无单一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室指标能够对卵巢功能进行全面评估,通常对卵巢功能进行评估时医生会选择将血清FSH、E2、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相结合。本研究把血清FSH、E2、LH指标以及患者临床症状当做评价指标,以评价患者卵巢整体功能。当卵巢功能出现明显损伤时,血清内E2指标会显著下降,而FSH及LH指标则会有明显升高趋势。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92.50±20.50)mL少、术后恢复排气(24.05±3.05)d与住院时间(6.05±1.05)d短。组间观察指标比较,P<0.05。组间术后E2、LH以及FSH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安全性高、损伤小、恢复好,对卵巢功能影响小。本文结果与肖福龙[11]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血清E2、LH、FSH水平优于开腹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手术创伤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手术切口小,在腹腔镜引导下,术中视野清晰,可以对子宫肌瘤进行精准切除,降低子宫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术中出现损伤发生率,且因手术切口小,术后出现瘢痕也会明显低于开腹,同时对血管、输卵管等损伤小,更能够保证盆腔内环境稳定及子宫、卵巢功能的完整性,术后患者卵巢及子宫功能损伤小,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不影响患者备孕及孕育功能。腹腔镜术中切口小、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但因手术治疗后保留患者子宫,因此而引发雌激素分泌失常发生率也增高,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也会有所增高,因此,为了降低肌瘤复发对人体带来的损伤,应定期进行复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供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笔者体会,子宫肌瘤手术操作复杂,手术对医师要求较高,因此应在平日夯实基础,熟练手术步骤及技能操作。关于手术操作技巧总结以下几点:手术质量前,应预先将垂体后叶素进行稀释处理;手术切口应使用斜形,切开子宫肌层,有助于医生术后对其进行手术缝合;在进行缝合时,因客观条件制约,子宫后壁会存在暴露困难的问题,术者应适当将举宫器进行前倾;手术期间能否快速成功止血也是在于镜下缝合操作是否熟练。在进行切口选择时,术者应做到精准无误。减少输尿管、输卵管、子宫血管等部位的手术损伤;在进行切口方向选择时,为了便于操作,最好对前壁或后壁肌瘤做近宫底部横切口,使之与宫角保持距离,官底部肌瘤做斜向纵切口。手术过程中,术者应随时做好开腹手术的准备,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严重后果的出现,术中恰当的中转开腹,有利于避免强行腹腔镜手术带来的危害,这对降低患者生命危险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基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女性子宫肌瘤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趋势。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减少了卵巢功能损伤,加速了术后康复,是有效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