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东,孙玉杰(通信作者)
(1 烟台业达医院影像科 山东 烟台 264006)
(2 烟台业达医院口腔科 山东 烟台 264006)
牙周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牙周病的常见治疗方式为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等,以此控制菌斑,清除牙石,改善炎症反应。在牙周病治疗中,牙周-正畸治疗已经得到临床认可[1-2]。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作为牙周病病变的重要指标,通过牙槽骨指标的观察可以反映牙齿的健康程度,较为常用的为牙槽骨密度与牙槽骨高度。在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测量牙槽骨高度与密度可以明确牙槽骨缺失的原因[3]。锥形束CT 又称为锥形束容积断层成像,在口腔正畸治疗中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属于无创影像检查方式。在牙周病患者正畸-牙周治疗中,使用锥形束CT 评价可以有效地评价牙槽骨状态[4-5]。为探究锥形束CT 评价正畸-牙周治疗中牙槽骨状态的效果,此次研究选择烟台业达医院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接诊的180 例牙周病患者开展调研。
选取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于烟台业达医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80 例,均采用正畸-牙周治疗。180 例患者包括60 例轻度牙周炎患者、60 例中度牙周炎患者、60 例重度牙周炎患者。轻度牙周炎患者中男23 例、女37 例;年龄为31 ~46 岁,平均年龄(36.98±4.56)岁;中度牙周炎患者中男25 例、女35 例,年龄为30 ~49 岁,平均(37.85±2.13)岁;重度牙周炎患者中男27例、女33 例,年龄为33 ~51 岁,平均(37.99±3.59) 岁。三组牙周炎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组前三个月未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者;②患者的资料完整;③患者均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⑤患者锥形束CT 可以清楚显示釉质牙骨质界与牙槽骨嵴顶部牙齿。
排除标准:①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癌症患者;③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④传染性疾病患者;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⑥重度牙列拥挤的患者;⑦唇腭裂患者;⑧精神类疾病患者。
X 线根尖片定位分析:使用X 线根尖片机(法国Trophy)进行检测,取平行位、近中位和远中位摄片,应用成像系统定位分析。
锥形束CT 评价:①使用锥形束CT 机(3D Multi-Image Morita Micro CT)进行扫描,对患者的上颌前牙区、下颌前牙区扫描,从右尖牙到左侧尖牙扫描。设置参数:像素设定为:0.125 mm×0.125 mm,投照范围的宽度与高度分别为40 mm、30 mm,电压与电流设定分别为80 kV、5 mA,层厚与层间距分别为0.5 mm、0.125 mm。应用三束激光进行定位,将患者面中线和仪器正中垂直光束保持一致,维持眶平面、水平光束相平行。固定患者的头围,使用透视图像进行定位,显示并且观察患者的上牙列和下牙列。②测量牙槽骨缺损高度与密度,使用New Tom VGi(QR,意大利)自带的NNT Viewer(version 5.5)图像分析软件处理,测量牙槽骨的高度。通过轴状位的调整,标记测量位点(包含近中、远中、颊侧、舌侧)。牙槽骨缺损的测量方法:在牙槽嵴顶至釉质牙骨质界的距离超过2 mm 部分作为牙槽骨存在的缺损。使用Materialise Dental 公司生产的SimPlant 软件系统测量切牙区、尖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在近中,远中,颊侧和舌侧的相对骨密度,取自牙槽嵴顶向根方5 ~7 mm 为牙槽骨密度测量的区域。③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将扫描得到的图像输入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软件图像进行分析,进行二维图像重建与三维图像重建。测量中切牙间的牙槽骨密度,首先确定矢状向,选择釉牙骨质界处横断位图像,获取冠状面两中切牙最大牙槽间隔的图像。
①对比X 线根尖片定位分析与锥形束CT 评价效果;②评估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③比较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近中、远中、颊侧、舌侧)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 处理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McNemar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锥形束CT 评价的符合率显著高于X 线根尖片定位分析(P<0.05),见表1。
表1 对比X 线根尖片定位分析与锥形束CT 评价效果[n(%)]
轻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与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均小于治疗前,轻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与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牙槽骨密度均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评估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s)
表2 评估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s)
类型 牙槽骨缺损高度/mm t P治疗前 治疗后轻度牙周炎(n=60) 2.31±0.44 1.95±0.35 30.984 <0.001中度牙周炎(n=60) 3.99±1.79 3.55±1.61 18.935 <0.001重度牙周炎(n=60) 5.22±0.59 4.75±0.22 9.839 <0.001类型 牙槽骨密度/HU t P治疗前 治疗后轻度牙周炎(n=60)889.63±25.64 913.56±23.93 108.398 <0.001中度牙周炎(n=60)792.51±25.63 815.65±27.65 472.197 <0.001重度牙周炎(n=60)752.63±26.98 775.63±29.15 82.100 <0.001
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的近中、远中、颊侧、舌侧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的近中、远中、颊侧、舌侧治疗后的牙槽骨密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不同位点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s)
表3 比较不同位点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s)
组别 牙槽骨缺损高度/mm t P治疗前 治疗后前牙区 近中 2.80±0.63 2.60±0.56 22.131 <0.001远中 2.68±0.33 2.44±0.35 92.952 <0.001颊侧 2.60±0.18 2.55±0.23 7.746 <0.001舌侧 2.72±0.63 2.60±0.52 8.450 <0.001前磨牙区 近中 3.56±1.20 3.30±1.33 15.492 <0.001远中 3.05±1.08 2.55±1.05 129.099 <0.001颊侧 3.16±1.05 2.74±1.00 65.066 <0.001舌侧 3.35±1.19 2.55±1.23 154.919 <0.001磨牙区 近中 6.17±1.55 5.66±1.08 8.405 <0.001远中 6.35±1.36 5.82±1.11 16.4212 <0.001颊侧 5.88±0.78 5.36±0.79 402.79 <0.001舌侧 6.95±1.56 6.55±1.78 14.084 <0.001组别 牙槽骨密度/HU t P治疗前 治疗后前牙区 近中 1096.63±88.56 1102.15±99.52 2.488 0.016远中 1065.63±75.33 1075.15±84.46 8.077 <0.001颊侧 996.56±79.52 1000.56±88.42 3.481 <0.001舌侧 968.51±88.52 975.52±82.15 20.684 <0.001前磨牙区 近中 923.56±66.65 935.65±49.63 5.502 <0.001远中 915.46±77.52 928.52±60.25 5.858 <0.001颊侧 927.56±70.98 933.13±60.00 3.929 <0.001舌侧 815.46±60.52 826.63±58.00 34.334 <0.001磨牙区 近中 873.63±35.46 891.56±40.11 29.868 <0.001远中 868.79±34.52 885.63±40.15 23.169 <0.001颊侧 855.63±30.48 861.56±28.42 22.636 <0.001舌侧 855.77±35.15 861.13±30.11 8.238 <0.001
牙周病为常见的口腔类疾病,疾病对牙齿健康甚至全身健康造成威胁,在牙周病患者正畸- 牙周治疗中,通过测量牙槽骨的骨密度进行分析,评估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状态[6]。在正畸治疗中,骨密度的测量方式较多,分为有创性检测和无创性检测。有创检测是在检测者的骨骼上取样本活检,口腔颌面部的解剖机构相对复杂,牙槽骨与牙齿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常规影像学检查往往容易出现结构重叠的问题,无法对牙槽骨的具体情况予以展示。无创性检测是利用影像检测技术进行测量,常用的为CT 定位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三维影像资料,通过旋转角度来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但是容易出现伪影[7-8]。随着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多利用锥形束CT 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测量。
牙槽骨高度和密度的改变是平顶牙周病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牙槽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的测量中,锥形束CT 评价是在CT 基础上发展的影像学技术,在口腔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锥形束CT 的辐射低、分辨率高,可以清晰显示颌骨硬组织的细微结构,精度高。锥形束CT 评价操作简单,测量的精度较高,具有可重复操作的优势[9]。本文结果显示,锥形束CT 评价的符合率显著高于X 线根尖片定位分析(P<0.05)。说明与常规的X 线根尖片检查相比,锥形束CT 评价的应用价值更高,主要是因为X 线根尖片检查是二维检测技术,但是分辨率较低。锥形束CT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可以得到三维投影相关数据,真实性较高,通过不同范围的三维数据重建,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且锥形束CT可以测量畸形位置的发育过程,定量评价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相关数据。锥形束CT 评价具有以下的优势:①可以确定患者埋伏阻生牙的具体位置,显示患者多生牙的具体方向;可以显示骨内埋伏阻生牙的数目、大小和形态;②可以显示埋伏阻生牙与相邻牙胚和牙根的距离或嵌入关系;③可以显示所在颌骨中位置的高低。锥形束CT 的分辨率是常规CT 的1.7 倍以上,伪影较少,尤其对颌骨的细微成像情况理想[10]。锥形束CT 可以清晰地显示颌骨硬组织的细微结构,能够对骨相关参数进行直接的测量;锥形束CT 能够清晰地展示牙周疾病患者不同位点的牙槽骨缺损高度与骨密度,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本文发现,轻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与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三组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牙槽骨密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说明不同破坏程度牙槽骨的恢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轻度牙周炎患者与中度牙周炎患者在治疗后,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均降低,牙槽骨密度均升高。本文结果显示,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的近中、远中、颊侧、舌侧治疗后的牙槽骨缺损高度显著小于治疗前,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的近中、远中、颊侧、舌侧治疗后的牙槽骨密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说明锥形束CT 评价可以显示不同位点下牙槽骨缺损高度和相对骨密度,能够为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信息,在正畸-牙周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正畸-牙周治疗中牙槽骨状态的锥形束CT 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予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