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骏,张利君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超声科 浙江 嘉兴 314015)
随着高频彩超技术的推进和普及,儿童肠套叠的检测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许多疾病很大一部分是单独的一过性或者暂时性疾病,常常患儿可以通过自行复位来缓解[1]。增加对儿童一过性肠套叠症的了解,为临床医师们选择恰当的治疗对策提供了更好的依据,从而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贻误疾病的治疗,也同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的过度治疗[2-3]。因此,增加对一过性肠套叠的了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为进一步研究高频彩超对该种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选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应分析。
选择2017 年9 月—2021 年2 月秀洲区王店、王江泾、新塍医院的265 例肠套叠患儿,共303 个肠套叠,其中36 例患儿有2 个部位套叠,1 例患儿有3 个部位套叠;男患儿143 例、女患儿122 例;年龄最小6 个月、最大13 岁,平均(3.7±2.3)岁;发病至就诊持续时间0.5~32 h;发病季节:秋冬季(9 月—次年2 月):159 例;春夏季(3 月—8 月):106 例;就诊原因:阵发性哭闹81例(30.6%),腹痛68例(25.6%),呕吐56例(21.1%),腹胀或便秘26 例(9.8%),腹泻22 例(8.3%),其他原因12 例(4.6%),常规行超声检查发现。
对患儿腹部进行高频超声波检查;使用PHILIPS EPIQ5 和PHILIPS HD15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高频超声声波探头检查频率(5 ~12)MHz,指导每个患儿取得平卧位,使其腹部完全暴露,主要任务是对每个患儿的全腹部肠管进行高频超声波检查,推动探头进行横、纵、斜等多方向全方位扫查,观察患儿腹腔是否可能存在“同心圆”以及“套筒”等特异性超声征象[4]。
扫查时发现患儿腹腔存在“同心圆”以及“套管”等特异性超声征象时,测量“同心圆”的直径,测量“套筒”的纵径,观察同心圆内部结构,注意肠蠕动、肠管有无扩张、肠壁水肿情况以及“同心圆”内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回声等,再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进行检测套叠肠管的血流信号。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儿童肠套叠共265 例,其中36 例患儿有2 个部位套叠,1 例患儿有3 个部位套叠;腹部发病位置:右上腹30 例(11.3%),右下腹33 例(12.5%),脐周58 例(21.9%),左上腹95 例(35.8%),左下腹49 例(18.5%),以脐周和左侧腹居多,占总数的63%;在本组患儿中,秋冬季发病159 例,占总数的60%。
(2)儿童一过性肠套叠59 例,非一过性肠套叠206例;秋冬季儿童一过性肠套叠43 例,春夏季儿童一过性肠套叠16 例。
(3)儿童一过性肠套叠,59 例患儿中,在超声检查过程中肠套叠即刻自动复位10 例(16.9%),经过顺时针手法按揉腹部、走动等,49 例在15 min ~60 min 不等时间内,自行复位(83.1%),平均时间(23.69±7.48) min。复位后小肠均无明显水肿改变,无需行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1 周内随访,56 例无明显不适,3 例再次出现一过性肠套叠,经顺时针手法按揉腹部后消失。
265 例患儿超声学影像检查中发现套叠插入部位的肠管横向切面整体大致呈“同心圆”样,内圆呈高回声是被套叠的肠管腔,外圆呈低回声是套入的鞘部和管腔回折结合处的局部褶皱的肠壁,两“同心圆”呈中心型,“同心圆”之中可以看到少许的高回声的网膜[5]。测量“同心圆”直径,所有套叠包块的直径为0.9 ~4.5 cm,平均(1.96±0.56)cm,其中一过性肠套叠直径为0.9 ~3.3 cm,平均(1.63±0.45)cm。
套叠插入部位的肠管纵向切面整体大致呈“套筒征”,此切面可以观察到肠壁没有增厚水肿,肠蠕动正常或活跃。测量“套筒”纵径,所有套叠包块长度为1.0 ~6.0 cm,平均(2.77±0.95)cm。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套叠包块内部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一过性肠套叠患者(A 组),患者“同心圆”大小、肠壁蠕动、血流信号与非一过性肠套叠患者(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套叠套筒大小、肠壁蠕动、血流信号情况比较
本次对59 例一过性肠套叠组的患儿全部进行高频超声动态检测,均在这些检测中被诊断人员发现肠管可以自行复位,持续时间一般为最长1 h,最短的在检测过程中即刻可以自行复位,平均自行复位的检测时间为(23.69±7.48)min;本组患者随访1 周,发现其中3 例的患者出现了病情的反复,再次恢复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本组病例均不需行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检查发现小肠均无明显水肿改变。
儿童肠套叠常见诱因以肠蠕动功能失调居多。肠道感染或者是改变食物、上呼吸道发生炎症等多种原因,都有可能会导致肠蠕动功能的失调[6]。本文中,患儿多好发于秋冬季,尤其是9 月至次年2 月居多,可能与季节变换,上呼吸道感染及秋冬季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7]。多种因素引起相邻一段小肠的蠕动节点不一致,将近端的肠管逆其蠕动方向套入远端的肠管腔内,可以出现肠套叠。另一方面,儿童由于生理因素,系膜普遍偏长、游动程度太高、回盲末端和盲肠处生理性近似垂直状,容易使肠管套叠[8]。儿童一过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呕吐、阵发性腹痛常为主要表现,有学者研究发现,少数儿童发病可以合并过敏性紫癜[9]。本次研究中出现的病例,年幼患儿临床症状中以阵发性哭闹为主要特征,应该予以重视;在年长儿童临床症状中多出现有腹痛、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的症状,均提示了肠套叠[10]。
本次研究的59 例一过性肠套叠包块中,超声均探及中心型“同心圆”征,超声表现特异性强,有单发及多发,位置不固定,以脐周偏多;包块多偏小,“同心圆”直径多小于2.0 c m,纵径多小于3.0 c m;套入部分肠管蠕动正常或活跃,血流信号多为正常或增加,没有明显水肿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肠壁的血流信号可以敏感地判断套叠肠壁血液循环好坏程度。有研究显示肠套叠部位血流信号丰富或点状血流信号的儿童经结肠灌生理盐水复位成功率较高,达93.3% ~100%;未探及血流信号者,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患处肠管坏死[11-12]。
检查过程中发现疑似的一过性肠套叠,需要检查者间隔一段时间辅以手法按摩等重复检查,以明确肠套叠的包块是否持续存在。本次研究以“同心圆”直径2 c m 为界,2 c m 以内的套叠包块经过探头推挤按压、顺时针手法按揉腹部、走动等方式,有很大部分可以自行复位。而对于包块较大者,“同心圆”直径>2 c m 以上者,或者“同心圆”呈偏心型,蠕动减弱或消失,肠壁水肿,积液,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等,临床常表现为肠梗阻症状加重,常由于套叠的肠管血液运输供应受到影响,此时需警惕梅克尔憩室[13]、肿瘤等继发性肠套叠,多不能自行复位,需要尽快采取空气灌肠整复或手术治疗,防止发生不可逆的肠管坏死[14-15]。由此可见,儿童一过性肠套叠早期的诊治意义重大,高频彩超检查可以为儿童一过性肠套叠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重复性强,无辐射等不良反应。可以提供早期的诊断,取得最佳治疗时机;开展早期治疗,降低治疗的复杂程度,减轻患儿的病痛,加快患儿的恢复,降低患者家属经济负担[16-17]。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由于研究对象是儿童,家长普遍比较重视,研究单位目前尚不具备灌肠整复或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只研究了1 h 内自发复位情况,可能会导致“同心圆”自发复位的临界值数据偏小,非一过性肠套叠组中还存在一部分的一过性肠套叠未被发现,今后将与多中心联合研究,进一步研究24 h 内的复位情况。综上所述,儿童一过性肠套叠是肠套叠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应注意鉴别,其具有一过性、可逆性的特点,可采取观察保守治疗,以避免过度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肠壁的血流信号可以敏感地判断套叠肠壁血液循环好坏程度。高频彩超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进行动态随访观察肠套叠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