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马冬璞,吕菲菲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1)
心力衰竭是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末期的最终形式。患者心肌受损,心室结构状态发生改变,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心脏血液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全身机体细胞代谢循环,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多器官衰竭,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其分为降低型及保留型,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呈进行性左心室扩张,促使心室发生不良重构,降低心肌顺应性,加重病情,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左西孟旦作为新型抗心衰类正性肌力药物,通过刺激肌钙蛋白、钙离子的敏感性,改善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但长期使用易增加心肌耗氧量,影响远期预后。沙库巴曲缬沙坦即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又属于脑啡肽酶抑制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但临床并无具体文献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HFrEF患者的具体疗效,故本研究选取101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101例HFrE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n=50)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3岁,平均(61.26±4.32)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54±1.14)年;心功能分级Ⅲ级29例,Ⅳ级21例;原发病类型:冠心病14例,心肌病(合并扩张性及缺血性)17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老年瓣膜性心脏病9例。对照组(n=51)男27例,女24例;年龄42~71岁,平均(60.91±4.48)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3.34±1.17)年;心功能分级Ⅲ级26例,Ⅳ级25例;原发病类型:冠心病13例,心肌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老年瓣膜性心脏病8例。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且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原发病类型)均衡可比(>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心功能检查确诊;心功能Ⅱ级以上;LVEF<40%;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患者签署书面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肥厚型、肺源性、风湿性心脏病及重度瓣膜病变、心肌炎等其他心脏疾患;肝、肾、肺等器官严重障碍者;伴血容量不足或心源性休克者;明显低血压或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智力或精神异常者。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心衰干预,包括镇静输氧、纠正电解质平衡、利尿剂利尿、血管扩张剂扩张血管、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栓、调脂等手段支持。
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00043,规格5 mL∶12.5 mg)治疗,剂量用法如下:12 μg/kg为初始剂量,10 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1 μg/kg)/min进行滴注1 h,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后,调整速度为(0.2 μg/kg)/min,维持23 h。1次/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准文号J20190002,规格100 mg/片,含49 mg沙库巴曲及51 mg缬沙坦)治疗,用法剂量如下:口服,第1周,50 mg/次,2次/d,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建立耐受后,于第2周增加药量至100 mg/次,2次/d。
两组均治疗4周。
治疗后患者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采用心脏超声检查,统计每搏心输出量(SV)、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WP)。(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状况。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4)对比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指导患者在50 m长的平坦走廊行走,中途可酌情休息,休息时间计算在内,统计6 min患者步行总距离,若患者出现胸痛、面色苍白等不良事件,停止试验,记录此时距离。(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进行评定,量表满分105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6)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失眠、低血压)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两组治疗前左心室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LVEF、S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LVW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左心室功能指标对比(± s)
两组治疗前心肌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cTnI、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治疗组,IGF-1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指标比较(± s)
两组治疗前6MWT、MLHFQ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MLHFQ降低,且观察组低于治疗组,6MWT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6MWT、MLHFQ水平比较(± s)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7.8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上述不良反应用药停止后自行缓解。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临床数据显示,心力衰竭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5%~10%,确诊后病死率近50%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HFrEF占据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60%以上,与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如何更安全有效的抑制心力衰竭病情发展,提高LVEF,降低病死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难点。
左西孟旦作为新一代钙离子增敏剂,其作用机制不同与传统药物,可通过加强肌钙收缩蛋白与钙离子结合,促进正向肌力生成,抑制细胞内磷酸二酯酶活性,提升环磷酸腺苷含量,增强心肌收缩舒张能力,发挥抗心衰作用,同时可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K通道扩张促进血管舒张,减轻动脉血管血液循环阻力,进而增强血流,调节冠脉微循环,缓解心肌缺氧缺血状态。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缬沙坦及脑啡肽酶抑制剂构成的复合药物,前者可以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其与AT1受体结合,从而阻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介导的生理反应系统性发展,抑制病情进展;后者可通过抑制脑啡肽酶产生,发挥利尿排钠、扩张血管的作用,减轻心血管负荷,提高血液输送效率,且不会额外增加心动周期耗氧量。另有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可通过调节机体代谢,维持内循环稳定,从而提高机体耐受力,缓解病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率更高,左心室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HFrEF,能有效提高LVEF,抑制左心房扩大,提高患者心功能。原因在于,联合用药即能通过延长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重叠,改善HFrEF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又能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提高血流灌注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循环,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用药可提高患者运动耐心,对疾病恢复起到正向影响。
研究证明,患者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交感神经极度活跃,刺激NT-proBNP、cTnI、cTnT等因子分泌,临床显示这些因子含量异常升高,在心衰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T-proBNP在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下分泌增多,且受机体损伤等多种因素影响,可反映机体心力衰竭严重程度;IGF-1可调节细胞代谢,促进细胞增殖,在机体过度创伤应激反应中会迅速分解,导致血液中炎性因子比例上升,增加器官衰竭风险;cTnI、cTnT具有调节心肌收缩的作用,是检测心肌损伤程度的常见标志物,其中cTnI敏感性更高,可检测出心肌细胞的微小损伤。本研究发现,与单纯左西孟旦治疗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后NTproBNP、cTnI、cTnT等水平较低,IGF-1水平较高,心肌改善状况更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缬沙坦能够阻止患者心肌肥厚发展及逆转,预防纤维化病变,抑制心室重塑,增强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损害。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西孟旦联合治疗HFrEF患者,能有提高患者LVEF,抑制左心室增厚,提高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