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衍兵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与时俱进,逐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形成高质量、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促进学校不断变革,实现可持续优质发展的核心。
一、静态文化明确“三突出”,打造优质育人环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精华,结合时代特征,珍惜学校的历史沿革,发挥师生的创造性,精心设计校园“静态文化”,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外墙文化突出品位。一是利用校园围墙设计以“国学系列”为内容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二是利用校门、楼层外墙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个性,彰显学校办学品位。三是美化学校主要干道,合理设置文化设施,将文化宣传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学校自然、和谐、平等、宽松的氛围。
2.教室文化突出自主。根据统一规范与个性特色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师生自主设计、布置教室文化。学校统一铭牌、标语,黑板报、公布栏、荣誉栏、图书角等则由各班自行设计,各显神通。既有全校统一的格式,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规范性,又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彰显各班的个性特色,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群众性、自主性。
3.廊梯文化突出个性。按照“每栋一个主题,每层一个系列”的设计思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体规划楼梯、走廊的文化布置。如,小学部教学楼围绕“我心目中的世界”这一主题,规划一楼“国学、剪纸”系列,二楼“儿童画”系列,三楼“线描画”系列,四楼“素描画”系列,五楼“水彩画”系列,展示的全部是学生原创的书法、绘画作品,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欣赏美、展示美、创造美。
二、教研文化落实“三结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给教师一些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学校引导教师从“问题即课题”出发,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立足岗位,为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而开展行动研究。
1.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根据“一个课题带动一个科组,一个课题锻炼一批骨干”的设想,大力开展小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开展小角度、短周期、见实效的小课题研究。学校规范小课题研究的立项、研究過程、中期小结、结题的全过程管理,倡导全体教师做到“四个会”,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即会想工作方法技巧、会做教育教学实事、会说工作心得体会、会写实践经验文章。开展读书活动,积累丰厚底蕴,做学习型教师;搭建教科研平台,强化教师研究意识,提升研究能力,努力做研究型教师;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不断学习、反思、总结、提炼,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努力做智慧型教师。
2.教研活动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学校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突破口,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教研促进常规工作提质增效,力避“为教研而教研”。学科教研组,以公开课、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形式,每周进行一次小教研,定期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开展一次学科组大教研,使教研活动起到规范教学,引领课堂,促进课改,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困惑的作用。
3.教研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全员覆盖、全学科覆盖、梯次推进的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始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形成“科科有课题,人人在研究”的氛围,真正“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使教科研成为全体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命自觉,成为学校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制度文化做到“四个有”,构建高效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遵循教育规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质量监控机制,以绩效激励为导向的责任落实机制,以扬人之长为标准的灵活用人机制,确保学校稳定、高效运行。
1.制度要有高度。就前瞻性而言,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趋势,信息安全、社交媒体、危机处理等,需要学校在顶层设计中加以考量,在制度层面予以规范,面向未来,先预先立,防患于未然,那些不适应这个时代的制度、规定,必须及时修订或废止。
2.制度要有宽度。就全面性而言,学校制度需要覆盖到学校人员、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与“事”俱进,织网补漏、查漏补缺的动态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3.制度要有力度。就约束力而言,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划定“底线”,设定“红线”,标明“高压线”,体现制度管理的刚性原则,使全体成员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踩线必受戒,越线必受罚。
4.制度要有温度。就人文性而言,要以“无情的制度去做有情的管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充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效用,形成合力,提质增效,完成工作目标。
四、社团文化凸显“五个化”,打造特色亮点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社团成员特长化。学校综合考虑场地、设备、专业教师、特长教师等情况,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特长教师的优势,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社团,由指导教师进行选拔,成立文学、舞蹈、绘画、书法、合唱、吉他、篮球、武术、跆拳道、机器人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学有所长,长有所展。
2.社团活动课程化。社团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课内学方法课外勤实践,学校把社团活动课程纳入课程管理,统筹安排,进行考核评价,每个社团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分阶段列出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措施,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体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发展。
3.社团管理规范化。社团管理做到“四定”“五有”,“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教师;“五有”即有目标、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有总结。专责部门进行跟踪检查,严格管理,避免活动随意性。
4.社团考评专业化。学校制定《社团考核方案》,定期考核,考评突出专业性,对社团学员进行基础常识、基本理论的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量化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选优秀社团、优秀学员予以表彰奖励。
5.社团展示精品化。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扩大规模与打造特色亮点的关系,着眼于长远,狠抓社团质量建设,努力建设精品社团、精品项目,为有艺体特长的学生搭建发展平台,积极参与对外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大胆展示,让学生社团成为学校打造特色亮点的人才基地、实验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