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声与stand-up comedy异同探究文化自信与创新

2022-06-24 17:48马潇
今古文创 2022年22期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自信

马潇

【摘要】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曲艺,语言风趣幽默,而且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与西方stand-up comedy发展为相似的艺术表演形式。二者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不仅形式相似,还拥有相似的文化作用。分析二者的异同不仅可以探究二者在表演时语言上的技巧、文化,还可以探究在这两种艺术表演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发掘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对文化交流上所具有的意义。本文旨在对二者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及从文化层面、语言层面、社会作用层面进行对比分析,给出相声走出国门、树立文化自信的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相声;stand-up comedy;异同对比;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2-008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2.027

一、引言

相声与stand-up comedy作为相同的语言艺术形式,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有各自的发展历程、文化艺术内涵、表演形式等细微差别,在文化交流沟通密切、文化交换融合加剧的时代背景下,stand-up comedy传入中国并不断被本土化,而相声在走出国门树立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也可以二者异同为鉴,更好发展。

本文的研究意义源于stand-up comedy,即单口喜剧,与中国传统相声具有相似的艺术表演形式,而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研究相声或者stand-up comedy, 本文旨在文化层面、语言运用层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深层差异研究,填补文化差异对比这一空白。所以本文以“文化自信和创新”作为出发点,将发扬传统曲艺艺术为实践目标,试图探索传统艺术的拓宽方向和海外市场方向。

本文以相声与stand-up comedy的异同为基点,将通过相关文献书籍资料的对比分析,将已有的观点、内容、学术成果分类归纳,一一对应,总结概括,整理出二者在文化背景、语言运用、文化作用方面的差异,并基于十八大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文化自信理念,以文化自信与创新为出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给予传统相声的创新发展以及走出国门的建议。本文拟解决其他学者尚未进行的二者文化层面的差异对比及分析,通过二者的文化背景异同探究其发展进程,通过其语言运用的异同对比探究其发展动力,并通过文化作用的对比,取长补短,让相声这门语言艺术能同单口喜剧进入中国文化领域一样在国外继续发展,树立我国文化自信。

二、异同对比内容

(一)关于相声与stand-up comedy艺术内涵的异同对比

相声艺术形式简单,是中国本土的艺术形式,深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它具有大雅大俗、雅俗兼备、寓雅与俗、以雅脱俗的特点,而西方单口喜剧的特點,根据张绍刚的“‘单口喜剧’类节目的概念辨析及文化思辨”一文指出,stand-up comedy的内在属性都指向西方喜剧思想的文化传统,可追溯至古希腊祭祀酒神的民间滑稽剧,其主要特点是政治社会讽刺性、民众参与度的特点。从文化基点来说,相声题材具有依据性的特点。传统相声多基于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将典籍、名著、名家、名段等有依据的故事桥段等引入表演。Stand-up comedy则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强调将私人生活话题公共化、社会化,其文化背景是更为广大的公众与个体所处的生存空间。Stand-up 依据私人话题而展现,并将私人生活与公众经验融合。相声蕴含着“民间艺术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stand-up comedy蕴含着源自大众的抵抗性力量以及自省的批判精神。

(二)关于相声和stand-up comedy文化作用的异同对比

有学者在研究西方“单口喜剧”这一项目时对stand-up comedy的概念和文化作用进行了辨析,学者指出脱口秀是stand-up comedy发展的分支,stand-up comedy“深植于西方文化的单口喜剧 ,其内在属性无不深刻折射出西方喜剧思想的文化传统。”此类节目“蕴含着源自大众的抵抗性力量”。(郑石,张绍刚,2017)

相较而言,为探究相声与脱口秀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学者从相声的艺术形式、内容和创作上就相声的艺术特色在民族文化中的传承作用展开了讨论。学者谈到“相声艺术从形式到内容,从创作到表演……在继承民族传统,传播优秀文化方面,起到了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代替的作用。”(王少林,2004)表明了相声艺术从起源发展到现在,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传播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贡献了许多。

(三)关于相声与stand-up comedy艺术形式起源与名称起源的对比

“相声”二字的起源主要有两种意见,其一是流传最广的、来源于相声老艺人的说法——相声就是取“相貌”中的“相”一字,“声音”中的“声”一字,但此种说法并无确切研究,更偏向由“望文生义”得来。其二是学者对相声的确切研究,得出相声是一个演变发展的结果。首先是宋代百戏中以临摹为表演形式的戏剧艺术“像生”。到了明清时期,“像生”逐步发展为“像声”,此种艺术形式吐出来模拟自然和人声音的特长,逐渐独立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即“口技”。口技明代已成盛行大势,但口技与“像声”的区别在明清时逐渐鲜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科学发展的产物如电影、唱机进入生活,“像声”在口技的基础上穿插情节、人物、插科打诨,此时的表演形式更像是从单一的口技表演到最终的相声的过渡形态。总而言之,相声的最终定型是一个博采众长逐步发展的过程。

对于“stand-up comedy”这种表演形式的起源,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最终定型。单口喜剧起源于欧美,最早在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音乐厅中出现。20世纪50到60年代,美国早期的单口喜剧演员通常在俱乐部、酒吧、夜总会等场合,围绕颇具争议的话题如政治、种族等展开内容,在20世纪70年代,与英国同步的是,美国单口喜剧演员也逐渐向电视行业转型,最终单口喜剧衍生出许多崭新节目形态。

对于“stand-up comedy”这一词语的起源,英国肯特大学艺术学院的奥利弗·道布尔在他的研究中表示“What does become clear is that the term stand-up being used to define a style of comic performance seems to be of American origin. After it first occurrence in 1984, it was common in the American trade press throughout the 1950s.”(奥利弗·道博尔,2017,2)

(四)关于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异同

相声的语言特色在于通俗易懂、生动明快、朴实含蓄、灵活多样。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地吸收了口技、讲故事等艺术,并用它来讽刺地表达真、善、美。传统相声是十分有讲究的,对表演者的艺术功底要求甚高。“一段传统相声,主要由‘垫话儿’‘瓢把儿’‘活’‘底’几个部分组成。”“以笑声为艺术特色,引用‘说、学、逗、唱’的主要艺术手段。相声节奏慢,一个包袱前面会有七句到八句的铺垫,相声讲究个三铺四垫,这意味着相声是要反复表演和多次揣摩的。”(毕秋爽,2019:210)

“stand-up comedy是‘逻辑喜剧’,在内容上言简意赅,叙事的基本形态为笑话或段子,而笑话和笑话、段子和段子之间也无须任何联系,表演者在表演中自成逻辑,演员需养成个人的风格标签,尤其在喜剧界的激烈竞争下,笑料必须高频率的出现,效果也必须要好,这注定让一些有争议性的笑料包袱和性段子、伦理哏作为必备的包袱抖出来。”(毕秋爽,2019 :210)

相声与stand-up comedy在表演上是既定与待定的区别,相声的表演大部分依据事先预备的“本子”,并设置好“包袱”,但也有少部分是即兴发挥,即民间常说的“现挂”。“单口相声的表演方式在表演前的严格设定的,在表演过程中很少会根据与观众的互动而调整方式。Stand-up Comedy(单口喜剧)虽然会有预设的稿件,但在表演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台下观众的反应和互动调整表演内容。”(殷睿宣,2019:51)

(五)关于语言设计的异同

相声于stand up comedy在语言设计上都具有灵活的节奏性,但相声更具有语言幽默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对笑点前铺垫长短的把握,而stand-up comedy因为时长以及表演氛围的限制,短而密集的设计点较多。

“相声与stand-up comedy在语言设计上很多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是观众发笑绵长,后者观众发笑劲爆。”(毕秋爽,2019,217)“单口相声是传统曲艺相声的表演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演员对观众讲笑话:书目时长不固定;有数十分种的小笑话;也有可以连讲数日的大笑话。”(殷睿宣,2019,51-52)

三、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探究相声发展

(一)相声在当今时代文化自信的优势

相声作品其中包含的主题、核心都是民族的,是具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做支撑的,王少林在“浅谈相声的艺术特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表示:相声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民风、民情等传统文化内涵。相声的艺术形式精妙在于它对文化的“扬弃”,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传承方法。“相声艺术之所以历经百年不衰,至今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分不开。”(王少林,2004:95)

相声也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代进步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它随时代改变,但同时也利用文化传播作用,将符合时代内涵的观点潜移默化的传播到大众中,影响着大众潜在的文化选择。学者评价相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声作品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进行了赞誉和肯定;对封建、迷信、宿命等糟粕進行了深入的揭露。相声艺术从形式到内容,从创作到表演,都尊崇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尊崇广大受众的欣赏习惯,在继承民族传统、传播优秀文化方面,起到了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代替的作用。”(王少林,2004:95)

(二)相声在当今时代文化自信的劣势

相声在时代发展中首先面对适应时代的劣势。相声与stand-up comedy在发展历史上都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变革,即电视机的发明,stand-up comedy发展出最适合在电视荧幕展出的节目形式talk show即电视访谈,stand-up comedy借助自身的语言特点及其以“冒犯”为特点的“大众抵抗性力量”逐步发展,并传播至国内。而“(相声)与电视的结缘,即诞生了一批具有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和深邃人文关怀的经典佳作,也造就了数量众多的相声明星。但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失衡等等,使得这一时期的相声创作逐渐远离了百姓心中的所思所想。”(蒋慧明,2017:17)相声在转折时期便遇到这样与民众接轨的瓶颈,如今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如何发展文化自信的作用做出创新发展更是主要目标,在李程骅《文化自信》一书中,作者分析“在一种文化自信的支撑和引领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文化产业抓紧机遇,坚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坚持创新……”可见相声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发展目标是创新。

相声发展面对的传统继承的劣势。相声面对市场发展,直面市场目标经营的相声演员逐渐成为多数,如郭德纲及德云社的“非主流”相声成为热点,在新媒体环境中,“非主流相声”“内容低俗的问题被放大、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演员和相声作品质量变差……”(武尚华,2018:38)传统相声逐渐在创新的路上走向变异,远离了文化自信的主流大道,何舒鸿在“对传承传统相声文化的思考中”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年轻演员对推陈出新的片面理解导致轻视传统;二是随环境变迁技艺高超的艺人逐渐退出舞台。相声在多元文化市场下为了生存,逐渐远离继承传统相声衣钵的道路。

四、对相声发展的分析建议

(一)保持新旧文化平衡发展

相声在发展道路上面对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压迫,在树立文化自信观上显得尤为窘迫。相声需要发展新文化,但不是摒弃传统,相声也需要继承传统但不是复制传统。以郭德纲为例,“它对传统相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包袱’套用的‘现代化’即‘翻译转换’为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表达词汇’及其‘共鸣节点’上”。(向适,2008:156)对传统进行翻译式创新的同时继承传统精神才能达到平衡。

(二)依靠时代科技借力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只有适应模式才能更好传播。回归传统的相声剧场的确体现了继承传统的优点,但并不妨碍与时代共鸣,平衡二者同时发展。文化自信要求在文化建设上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相声的传统精神中包含平民精神,即生于百姓家,让传统文化来源于人民,为人民所受用就要顺应人民选择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好新媒体平台,通过多种策略进行大力传播推广……”(吴尚华,2018:42)是保证相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以文化自信为导向发展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这是质的改变,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文化产业是基本的现实保障。文化产业是一种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产业形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它是通过精神文化消费实现经济效益和扩大社会效益”(李程骅,2018:251),相声的发展、状态反映着社会价值观的形态,作为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形式,以树立文化自信为导向才能正确地影响和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毕秋爽.脱口秀、相声和stand-up comedy对比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02):211.

[2]耿昕.相声语言中的文化预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3]任自峰.试析脱口秀中的语用预设——以《艾伦脱口秀》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1(02):116-119.

[4]王少林.浅谈相声的艺术特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戏剧文学,2004,(07):95.

[5]殷睿宣.“浅析中国传统单口相声和西方Stand-up Comedy的异同”[J].人文之友,2019,(04):51-52.

[6]郑石,张绍刚.“单口喜剧”类节目的概念辨析及文化思辨[J].文艺评论,2017,(08):108-113.

[7]蒋慧明.相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

[8]Pual,Subin.“A new public sphere? English-language stand-up comedy in India”.Contemporary South Asia.2017.

[9]Oliver Double. The origin of the term stand-up comedy[J].Comedy Studies.2017

[10] 何舒骅.文化自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11] 武尚华.德云相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8.

[12] 何舒鸿.对传承传统相声文化的思考——以德云社為例[J].今古文创,2021,(30):85-86.

[13] 向适.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3):155-157.

猜你喜欢
跨文化文化自信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跨文化传播学理与实践的全景展现
简笔画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使用策略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