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eFAST技术诊断腹腔脏器破裂患者的效能研究

2022-06-23 03:12:00王施丁韦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血性脏器分型

王施丁 韦黎

腹腔作为机体的重要器官聚集处,易在重大外伤下被累及,此外也是最易受创伤的部位之一[1]。腹腔脏器破裂是腹部外伤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其主要可能由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2]。而腹腔脏器破裂后易导致诸多并发症,其中以血性腹腔积液、失血性休克发生率较高,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腹腔脏器破裂的早期诊断显得至关重要。传统中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但是,少数患者通过病理检查后并无法确诊为腹腔脏器破裂,导致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疼痛负担,因此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在临床中使用率并不高[3]。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是在传统超声基础上进阶而来的一种评估方式,其定义为临床医生对床上患者胸腹腔作床边超声检查,重点对各个腔隙内有利液体进行探查,根据此对创伤程度进行评估,该技术通过快速扫描、病情评估等可迅速诊断疾病,以便患者尽快得到对症医治[4]。而超声扩大创伤重点快速评估(extended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rma,eFAST)在FAST技术基础上增加了胸部检查,可有效排除胸腔积液等疾病,其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对操作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以在手术前对腹腔内实质脏器的损伤部位以及程度进行准确定位,对腹膜后的病变情况进行评估,有效识别可非手术处理的损伤,具有非侵入性;缺点在于:有一定的概率会引发医源性损伤,总的来说,eFAST技术的优势要高于劣势,因此,该技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5]。但目前临床鲜有关于此评估方式在腹腔脏器破裂患者血性腹腔积液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鉴于此,作者开展本次研究,选取40例疑似腹腔脏器破裂患者,旨在探讨超声eFAST技术在腹腔脏器破裂患者血性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40例疑似腹腔脏器破裂患者,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5~37岁,平均年龄(27.56±3.04)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13 h,平均(7.13±2.05)h;致病因素:交通事故28例,高处坠落6例,挤压伤2例,打架伤4例;本研究得到院内伦理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且同意参与。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伴有不同程度腹区压痛以及上腹部肿块;②可进行正常沟通。(2)排除标准:①本研究开展前,采用其他治疗方法;②伴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eFAST检查,采用深圳开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E2进行扫描,嘱咐患者呈仰卧位,条件允许下可将检查床头升高30°左右,选取3.5 MHz凸阵探头以及7.5 MHz高频探头进行扫描,重点扫描腹部区域,此外对腹部纵切面、横切面以及其余不同切面进行扫描,详细记录腹腔脏器形态、尺寸以及薄膜完整性、是否存在腹腔积液、积血情况以及回声是否均匀,对于伤势过于严重的患者来说,需要多次检查腹腔脏器,检查腹腔脏器是否发生异常情况,并且还需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根据,进行超声检查,如果患者的腹腔积液透气性相对较差,则需要通过超声引导,抽取积液,检查、定性积液,医生还需要以患者胸腔积液范围、积液程度对积液量进行预估,然后判断是否需要立刻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对腹腔脏器破裂患者的脏器大小以及形态进行了解,对其包膜的连续性、脾肾肝肾的隐窝、盆腔是否存在游离液性暗区情况进行观察。检查中可指导患者分别以左、右侧位再次进行超声检查,提升检查准确率。

1.4 观察指标

所有超声图像由2名具有相关资质的医师独自检阅,阅片时重点观察腹腔脏器破裂部位、形态等以及是否存在血性腹腔积液,对于诊断存在歧义图像,需召集其余普外科医师共同讨论,情况允许时可行CT辅助得出结果[6]。超声eFAST检查后对患者进行对症手术治疗,并将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7],分析超声eFAST技术对于腹腔脏器破裂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比较超声eFAST技术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腹腔脏器破裂是否伴有血性腹腔积液以及腹腔脏器破裂分型诊断的一致性[8]。腹腔脏器破裂手术分型标准[9]:Ⅰ型为包膜下血肿,Ⅱ型为中央型破裂,Ⅲ型为真性破裂;Ⅰ型:血肿范围直径≤5 cm,积液深度≤5 cm,Ⅱ型:血肿范围直径>5 cm,5 cm<积液深度≤10 cm,Ⅲ型:血肿范围直径>5 cm,积液深度>10 cm。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检查

40例疑似腹腔脏器破裂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腹腔脏器破裂32例,且其中有24例患者伴有血性腹腔积液。

2.2 超声eFAST技术诊断结果

40例疑似腹腔脏器破裂患者经超声eFAST技术检查确诊为腹腔脏器破裂30例,其中有22例患者伴有血性腹腔积液;超声eFAST技术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2.50%(37/40)、93.75%(30/32)、87.50%(7/8)。见表 1。

表1 超声eFAST技术与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对比(例)

2.3 超声eFAST技术对腹腔脏器破裂分型诊断一致性

超声eFAST技术与术后病理检查对腹腔脏器破裂分型诊断一致性高(Kappa=0.853)。见表2。

表2 超声eFAST技术与术后病理检查对腹腔脏器破裂分型诊断一致性(例)

2.4 超声eFAST技术对是否伴有血性腹腔积液诊断一致性

40例疑似腹腔脏器破裂患者经超声eFAST技术检查伴有血性腹腔积液2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伴有血性腹腔积液24例,超声eFAST技术与术后病理检查对是否伴有血性腹腔积液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76)。

3 讨论

腹部存在较多重要器官以及血液,一旦受损破裂后极易产生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0],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疾病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可充分止血,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11]。因此对于腹腔脏器破裂患者需尽早对破裂部位以及破裂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以便患者尽快接受对症治疗[12]。

既往临床上对于腹腔脏器破裂患者常在术后病理检查后再确诊,此方式虽诊断准确率较高[13],但部分非腹腔脏器破裂患者因此也遭受非必要的手术痛苦,因此此诊断方式临床使用率较低[14]。FAST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国外提出的一种超声快速评估法,其通过超声对于部分脏器受损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快速评估[15],对于部分不适合运送至放射科的患者较适用,而eFAST技术在FAST基础上增加胸部、胸腔的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16]。本研究结果显示,40例疑似腹腔脏器破裂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腹腔脏器破裂32例,且其中有24例患者伴有血性腹腔积液;40例疑似腹腔脏器破裂患者经超声eFAST技术检查确诊为腹腔脏器破裂30例,其中有22例患者伴有血性腹腔积液;超声eFAST技术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50%(37/40)、93.75%(30/32)、87.50%(7/8);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eFAST技术与术后病理检查对腹腔脏器破裂分型诊断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853);超声eFAST技术与术后病理检查对是否伴有血性腹腔积液诊断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876)。表明超声eFAST技术诊断腹腔脏器破裂具有较高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还可有效鉴别腹腔脏器破裂分型以及是否伴有血性腹腔积液。分析其原因在于,超声eFAST技术检查分辨率较高,有助于医师对于患者腹腔脏器破裂程度、部位、数目等进行精准判断,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7]。程峰等[18]研究结果显示,超声eFAST技术对于气胸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优于床边胸片。此结果与本研究类似。但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超声eFAST技术对于部分开放性创伤以及肥胖患者的检查中发现,获取超声图像并不理想,此外检查者的经验以及习惯亦会影响诊断准确率。但由于纳入样本量有限以及并未将超声eFAST技术与其他诊断方式对比等因素导致本研究结果可能略有偏差且不够全面,因此后续研究中应纳入充足样本量并将其他诊断方式与超声eFAST技术进行比较,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研究结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eFAST技术诊断腹腔脏器破裂具有较高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还可有效鉴别腹腔脏器破裂分型以及是否伴有血性腹腔积液,尤其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争取时间尽快手术,挽救患者生命,能够有效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性脏器分型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0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0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42
血性中国兵
在达古雪山巅
红岩(2017年6期)2017-11-28 19:16:31
血性中国兵
血性理性 铿锵交响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28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