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一、教学背景分析
伴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而这也是当下小学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在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对于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的一节重要内容,其对于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一节内容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到的问题,因此其教学对于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程标准及学情分析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特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等。”但是在当下的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可以明显发现学生的道德修养认知能力和行为意识能力比较弱。而这也是整个课堂的一个教学重点。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互动交流、信息技术引导
五、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对自身成长问题的认知,并能熟练、轻松地应对成长中的问题。
六、课前准备
1.进行成长中相关问题的整理和搜集
2.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知
3.结合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框架
七、教学过程
(一)创建教学情境,引入学生思维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与案例大部分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关系,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讲授时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营造,以让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不至于将知识的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当中包含着很多的人生道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件的对错还没有十分清晰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扩展学生的眼界并丰富他们的认知。
例如,教师在讲到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題》一课的内容时,可以先提问学生在课余生活会做些什么,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以诙谐的口吻和学生进行交流,和学生做朋友,主动关心他们的课内外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固守教师的地位。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课余生活是要由自己来安排还是听从父母的建议,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并合理地规划时间。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了解毒品对于人们的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学生心中埋下远离毒品与烟酒的种子。
(二)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增进了解
道德与法治所包含的学习板块较多,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是陈述书中的内容而不加以限制,那么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会随着课堂时间的推移而渐渐降低。因此,教师需要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以增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感。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带着学生预习教科书中的知识重难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可以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到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一课的内容时,可以先问一问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与烦恼,并告诉学生一些解决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余生活进行讨论,说一说彼此在课后都会做些什么,比如说会在完成作业之后找朋友一起玩耍、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很好地加强对班内其他人的了解,也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三)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认知与了解
现在的信息技术极为发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其建立信息沟通分享的平台,以加强对学生的认知与了解。教师可以邀请学生的家长参与其中,双方可以共同地谈论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表现,并商讨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师可以在其中向家长分享一些育儿的经验,家长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家校合作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四)组建家校活动,加快问题解决效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教育过程中一大中坚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家校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教师要让家长意识到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同样也是家长应该负担的义务。家校活动的展开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的误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妥善的处理,能够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到五年级道德与法治《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一课的内容时,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进班与学生共同学习。该阶段学生正处于渴望得到长辈与亲人认可与表扬的阶段,这样做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家长在生活中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不能采取放任的态度,要对学生进行有度的约束,但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过重的压力。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互动教学和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对《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这一内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分析,促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意识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导致其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认知不清,从而在后续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对教学方案进行有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