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迫切需要有所突破,应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三个角度加以探索。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尚需概念化,应首先对其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加以确切界定。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尚需课程化:从课程编制的角度系统研究其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而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这两个问题又最为关键;同时需要在课程编制视域下对18个学习任务群分别进行研究。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方法,应当进一步科学化,即通过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的互动,实现融通研究。
关键词: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化;课程化;科学化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发展研究”专项课题“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编号:2020YWYB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新术语,蕴含着指导语文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新理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为语文教育界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截至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无论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遇到了一些困难,理论上难以突破,实践成效也远未显现。如何深入推进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践效应,笔者聚焦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一、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界定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属于本体论的研究范畴,即要回答语文学习任务群“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
(一) 当前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内涵的多种说法
目前,学界对语文学习任务群内涵的研究,主要是从新课标给出的定义入手,进行思辨性推演。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显然,这种定义方式侧重于纲领性定义,即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应该是什么”的界定,也形成了对其内涵界定的理论架构,为这一术语的内涵留下了极大的再解释空间。也正因如此,当前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有以下多种说法。
1. 课程内容说
学习任务群本质上属于语文课程内容,这是最常见的说法,也是对新课标定义的呼应。例如,它是一种新的课程组織方式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学习,2018(1):17。,是课程内容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呈现方式)程翔.对“学习任务群”的几点思考[J].语文建设,2021(11):72。;重新建构了语文课程的内容系统吴欣歆.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8(11):76。,搭建起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李卫东.检视大概念、主题、学习任务群与学习项目——基于知识观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21(6):82。;是回归语言实践特质的课程内容的重构管贤强,母小勇.学习任务群:回归语言实践特质的课程内容重构[J].语文建设,2018(10):1721。,是课程内容的规定,明确高中学段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王本华.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J].语文建设,2019(21):4,5。。
2. 教学方式说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认为,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还是新教材主要的教学形式。温儒敏.守正创新用好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J].人民教育,2020(17):5157。它是一种仍然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需要教听说读写的新的教学方式,只是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比较、关注和结合“任务驱动”“群文教学”“情境”与“活动”等教育概念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班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49。。
3. 学习方式说
学习任务群属于学习方式。例如,它是融合语文课程诸要素、落实语言实践活动的载体,是建构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是以学习任务、学习项目为载体和导向的,整合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去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郑桂华.理解“语文学习任务群”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2):39。再如,学习任务群首先是课程内容的规定,同时又是学习路径的规定。又如,学习任务群是一种指向核心素养、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是整合诸多语文要素的主题式学习,是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刘飞.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布局、特点与实施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19(3/4):3536。
4. 要素说
有部分学者通过对学习任务群定义中所包含的基本要素的解读来解释其内涵。新课标定义中的基本要素体现为关键术语,其中最重要也最难理解的是“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和“学习情境”,这三个术语也成为学者解读最多的要素。
王宁最早对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解释:“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J].基础教育课程,2018(1/2):24。王宁还解释了学习任务群的三个要素,即“情境”“活动”“任务”。其中,“情境”是指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语境;“活动”是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件事;“任务”是指“把这三件事综合在一起去解决课程设置的问题”。《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45。
另外,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学习任务就是师生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在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的言语实践活动”⑥ 徐鹏.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理探寻[J].中学语文教学,2018(6):6,6。。学习项目是学习任务群的载体,有学者指出,学习项目“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设置的教学单位。或者说,一个教学单位(单元、项目),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学生学习进程”蔡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整体框架及相互关系[J].语文建设,2018(25):11。。还有学者在比较了“学习项目”和“项目化学习”两个术语之后,认为学习任务群所指的学习项目既包含严格意义上的“项目化学习”,也包含具备“项目化学习”部分要素的宽泛意义上的学习项目。李卫东.检视大概念、主题、学习任务群与学习项目——基于知识观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21(6):8586。另有学者论及学习任务和学习项目的关系,指出,“每个学习任务是一个学习项目,多个学习项目融合在一起构成学习任务群”⑥,将学习任务等同于学习项目。学习情境也是学习任务群的一个必备要素,因此,有学者援引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指出:“学习情境是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学习情境是指任何影响学习者或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教师是学习情境的一个因素。课堂环境也是。”赵志伟.论“学习任务群”的心理学与阅读学依据[J].语文建设,2021(13):29。
5. 综合说
徐林祥从课程、教材、教学三个维度对学习任务群进行界定,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适应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的承载语文课程内容、建构语文教材单元、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若干语文学习任务组成的集合体”徐林祥.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思考[J].学语文,2020(3):3。。也可以说,学习任务群既是语文课程的内容载体,又是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同时还是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陆志平则认为,学习任务群既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也是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还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J].语文学习,2018(3):49。
6. 层级说
也可称为定位说。王荣生将语文课程分为从大到小的四个层级单位,即科目、具体形态的课程、单元和课节;学习任务群属于第二层级,即高中语文具体形态的课程。新课标要求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以学习项目为载体”,而学习项目所指的课程层级单位是“单元”,当前有学者称之为“大单元”。王荣生.语文课程的层级单位、疆界、维度及古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9(10):107109。
(二) 语文学习任务群尚需概念化
学者们对语文学习任务群内涵的诸多认识,为我们研究其内涵的复杂性提供了多元视角。但是,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远未达到科学界定的程度,亟待清晰的概念化,即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出确切解释,保持其内涵的精确性。
学习任务群作为一个术语,应该是概念的浓缩词,而概念是从众多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观念,“它或是高度概括了在同一等级中的众成员都有的共同属性,或是用最简短的言辞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曹文轩.第二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3。。同时,其内涵应该是单一的、确定的,不能有歧义,且必须与概念相吻合,它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单参照性的。显然,新课标对学习任务群的解释,包含了多个关键术语(基本要素),正如“要素说”所关注的“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学习情境”,再加上“学习活动”。新课标对这些关键术语的内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而目前学界的研究也缺乏确切的学理阐释。比如,在新课标理念的话语系统中,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核心要素的“学习任务”,其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教学设计理论也涉及“学习任务”的问题,“任务分析”就是一项关键性、高难度的教学设计技术;尽管都使用了同一术语,但根据语文教育界目前的一般看法来判断,学习任务群所言的“学习任务”和“任务分析”所指的“学习任务”显然不是一个概念。所以,有必要厘清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澄清一线教师的模糊认识。又如,在学习任务群这一术语的内涵中,“学习任务”与“学习项目”肯定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任务群所指的“学习项目”和“项目化学习”中的“学习项目”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再如,“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有什么不同?“学习情境”和教学语境、教学环境是同一概念吗?……这些问题目前都鲜见深入的研究,在一线教师的认识中也并无不言自明的理解。
在明晰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内涵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界定“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学习情境”“学习活动”这些关键术语(基本要素)的内涵,进而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此,我们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化,当下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對这个术语进行完整的界定,而是对这个术语所对应的概念进行揭示和解释;而对其所涉及的上述关键术语(基本要素)加以清晰的界定,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一点,目前似乎尚未成为学界的共识。
二、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属于方法论的研究范畴,即要回答语文学习任务群应该如何实施以及为何应该如此。
(一) 当前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主要认识
学者们对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倾注了较多精力,研究问题涉及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1. 教学理念
关于教学理念,有学者认为教师要做好三方面准备:一要有“任务”意识,善于将学习内容变成学习任务;二要增强“整体”意识,用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三是提高“统筹”能力,恰当处理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渗透、支撑,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郑桂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7(3):912。还有学者指出,教师突破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困境,应该具有三条理念,即理解“基于项目的学习”,开发任务群视域中的专题学习,重视必修教材的校本化改造。褚树荣.渗透与介入:学习任务群进课堂的难度化解[J].语文建设,2018(25):1819。
具体而言,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项目为载体。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5):39。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要以高中生的精神成长为根本的价值取向,要以新的知识观来审视和重组知识,要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大单元设计。杨九俊.如何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1):811。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评价,第一,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主体,其中学生又是最重要的;第二,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设计评价内容,要抓住不同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细致刻画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制订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表现标准;第三,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关注学习过程。王云峰.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7(3):1215。
2. 教學策略
温儒敏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角度谈及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第一,明确教材中的某单元属于新课标中规定的哪个学习任务群;第二,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第三,把学习任务细化为教学目标;第四,参考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设计单元教学方案;第五,教案要多设计学习活动,即把“任务”转化为“问题”和学习方法,在“活动”中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班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67。
3. 教学设计
有学者提出,学程设计与学习时序建设是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突破口。学程设计是将相对笼统的任务群转化为语文学习过程所需要的明晰的、线性的时间序列,一个任务群可以设计若干个相对独立并有选择性的学程,一个学程也可以跨越不同任务群或连接课内外。郑桂华.学程设计与学习时序建设:任务群教学的突破口[J].中国教育学刊,2020(2):5964。有学者倡导逆向教学设计,流程为:确立素养目标—设计任务情境—明确学习成果与表现—设计学生学习—选择学习资源—确定文本问题。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J].语文学习,2018(1):21。还有学者指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问题导向与设计,将任务群设计中的问题结构分为链式结构、辐射结构、树状结构;二是互文阅读与教学,分为指向单篇精读的互文和多篇参读的互文;三是言语综合实践,一方面要注重语文学科内部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应关注言语实践与生活实践的沟通和交汇。黄伟,梅培军.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教学三维度[J].语文建设,2018(25):48。
4. 教学模式
关于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从文献上看多为硕士论文,且多以某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观点有: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1):813。、“任务群—专题学习—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褚树荣.渗透与介入:学习任务群进课堂的难度化解[J].语文建设,2018(25):1819。、精细的专题式教学和互比式的群文阅读相结合模式管然荣.高中语文“任务群”的认知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2018(6):911。。还有学者提出,学习任务群教学应建构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语文知识的融合度;组织结构化的学习活动,聚焦语文关键能力的提升;关注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过程,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徐鹏.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反思性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20(1):48。形成系统、完整的评价机制,记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过程性表现。徐鹏.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J].语文建设,2018(25):15。再如,教学定位上,要把文本解读、知识学习和分解训练转变为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设计上,要用情境创设和任务设置代替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和练习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代替反复讲解、不断提问和简单训练。黄厚江.让学习任务群走进课堂[J].语文建设,2020(11):3135。
(二)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尚需课程化
与当下研究层面的热闹相比,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实践中的成效并不明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我们认为,根据目前的研究水平,在短期内我们还不太可能从理论层面演绎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范式、模型乃至具体的教学方法。因为,目前学界对学习任务群的本体认识还不够明晰,远未达成共识;加之理论研究者的视角和立场不同,也导致其教学研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之前,就忙不迭地讨论“怎么做”,恐怕会走一些弯路。另一方面,当下教学实践的诸多困境也很难在短期内助推理论研究的深入;因为有证据表明,关于学习任务群的现场教学试验是非常不足的王荣生.语文课程的层级单位、疆界、维度及古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9(10):109。。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亟待课程化。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标志着具体形态的语文课程的“范式转型”,既然学习任务群是超越单篇课文和单元层级的更上位的语文课程形态,那么,对其教学问题就应该从课程编制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即课程化。按照施良方的说法,课程编制是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阶段,其中,课程设计主要涉及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这两个方面。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1。因此,对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目前看来,有两个研究问题最为重要:第一,从课程编制的角度,系统研究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乃至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亦即在课程编制层面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建设性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实践框架。这是课程专家应该负起的责任,不应该将课程编制的任务一股脑儿地抛给一线教师。第二,在课程编制视域下针对18个学习任务群分别展开研究(这恐怕更为重要)。尽管新课标规定了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但比较笼统;尽管也有“教学提示”,但仅仅停留在宏观建议的层面上。需要明确的是,对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这两个问题又最为关键,因为“建设达成新目标的新内容,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当前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任务”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0。。无论是单篇课文的教学,还是单元教学,抑或是当下的学习任务群教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建都是关键问题。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置于“课程内容”板块,初衷也在于此。
三、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方法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方法,属于认识论的研究范畴,即要回答语文学习任务群应该怎样研究以及为何应该如此。
(一) 当前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主要研究方法
目前关于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方法,从研究目的上讲,主要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大致等同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基本上属于实践研究。
一方面,前文所引的文献,绝大多数属于基础研究,主要探索学习任务群的学理,研究问题包括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特点、价值、理论基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指导理念等。显然,当前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参考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观念推演或“嫁接”性质的研究,拔高一点说,也可称其为思辨性研究,但实际上主要就是依靠“想”的办法。比如,关于它的理论基础,目前有多种说法。有“单基础”论。有学者指出后现代课程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多爾的“4R课程模体”,体现为课程内容维度上的丰富性、课程实施维度上的回归性、课程范畴维度上的关联性、课程评价维度上的严密性。刘飞.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的“学习任务群”解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1):2630。有“双基础”论。学习任务群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和“项目学习”为理论基础。从教学视角看,继承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因;从学习视角看,与“项目学习(PBL)”一脉相承;具有二者的混合特质。徐鹏.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理探寻[J].中学语文教学,2018(6):45。有“多基础”论。王荣生指出,学习任务群糅合了国外“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概念为本的教学”和“追求理解的教学”等多种境脉的理念。王荣生.语文课程的层级单位、疆界、维度及古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9(10):109。还参考了情境教学、混合式学习、深度学习等国外一些教育理论。甚至有学者认为,它以心理学和阅读学的广泛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赵志伟.论“学习任务群”的心理学与阅读学依据[J].语文建设,2021(13):2730。。显然,学者们如此关注和开掘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试图从这些国外理论中为学习任务群寻找理论建构的资源,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无非就是逻辑推理性质的思辨。
另一方面,从文献上看,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应用研究又占大多数。以“学习任务群”为主题词检索到的文献约2000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应用研究性质的论文,研究者绝大多数都是一线教师以及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硕士生。应用研究主要是聚焦某一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设计或课例开发性质的研究,如《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研究》《“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探析——以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为例》。还有一种情况是运用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来改善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如《“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改进研究》《学习任务群“整合”理念下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策略研究》。可见,其目的都是尝试解决当下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换言之,是为了将学习任务群的课改理念予以落地。应用研究所呈现的特点,主要是一线教师在揣摩新课标理念和专家建议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中艰难而可贵的“暗中摸索”。
(二)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方法尚需科学化
目前看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尚未形成合力,这是我国教育研究尤其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痼疾,暂且不论。限于篇幅,这里仅针对基础研究这一类型提出具体研究方法的科学化问题。我们认为,总的思路应当是通过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的互动,实现融通。
我们知道,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而诞生的新术语。显然,上文所及的如此众多的理论来源需要融合,需要为解决中国语文教育问题而融合,需要根据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质而融合,绝非简单的移植和拼盘,当务之急就是“在学理上迫切需要有个通晓的说法”王荣生.语文课程的层级单位、疆界、维度及古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9(10):109。。而做到这一点,需要重视和运用比较研究。这里的比较研究是指将学习任务群的诸多理论来源加以比较。第一,可以是两种理论之间的比较,如“任务型语言教学”和“项目化学习”的比较;也可以而且更应该是多种理论的多维比较,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概念为本的教学”和“追求理解的教学”四者之间的综合比较。第二,比较的目的是横向的借鉴和融合,按照目标指向,既要有求同比较,意在探寻这些不同理论的共同点,揭示其教育之普遍规律,为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建构寻找学理支撑,又要有求异比较,即比较各种理论之间的不同点,以发现其教育之特殊规律,为我国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建设提供镜鉴。第三,就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来看,比较研究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恐怕只能是逻辑推理式的思辨。
同时,应采取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和新课改以来的宝贵经验加以纵向的传承与创新。必须承认,起码从教育研究的角度讲,我们对新课改以来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草根式的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历史经验缺乏足够的重视、提炼、总结和推广。历史研究能够为解决当下的教育问题提供策略,也能为预测教育的未来提供警示。正如温儒敏所言,学习任务群是对十多年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观念提出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新形式,与我们尝试过的“主题教学”“综合性活动”“大单元教学”等都有共通之处。温儒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班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6。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呼唤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因此诞生了语文学习任务群。从2000年新课改伊始,体现语文课程内容整合性的教学改革在实践领域屡见不鲜。除了上文所述温儒敏提及的改革尝试,还有校本课程、综合性学习、专题教学、名著导读、群文阅读等。这些课改经验都蕴含着学习任务群的中国教育基因,都能够为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提供可资汲取的理论种子和实践养料。不仅如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语文教育史也都孕育着学习任务群的基因。比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传统经学教育——经学教育一直以整本书如“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来学习语文。在民国时期,叶圣陶也曾经从课程、教材、教学的角度提出过“读整本书”的主张。再如,“读写结合”一直都是中国语文的教学传统,成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有关“读写结合”的研究从未停止。近年来,它又重新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重视,正是因为其体现出学习任务群所必备的整合性特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深入推进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该形成合力,这是老生常谈且众所周知的道理。而就基础研究而言,目前看来,比较研究似乎更加重要,因为新课标对学习任务群的提法显然来自西方教育。当然,这种比较研究必须针对解决中国语文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也好,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也罢,都只是方法或路径的问题,而融通才是学习任务群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步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