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模式
摘 要:文章概述了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概念与政策背景,归纳总结了服务开展的三种主要类型,详细论述了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最后从整合信息资源、优化服务团队管理、打造专利导航备案与成果共享系统、加强对外合作以及重视服务品牌塑造五个角度,提出了完善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5-0081-05
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的一种新业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我国不同领域的授权专利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面对这些蕴含丰富创新资源与信息的专利成果,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更为有力地支撑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全社会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共性问题[1]。高校图书馆作为专利信息资源储存的重要数字化服务机构,在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与运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在实践中,我国也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开通了知识产权服务业务,其中就包括专利导航信息服务。
1 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概念与政策背景
1.1 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概念
专利导航所依托的基础在于专利中所蕴含的各类信息资源,其通过技术分析手段,可以将这些特有的信息资源融入产业技术升级、新产品与新技术创造、企业运行模式创新等行为当中,从而有力地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图书馆也探索性地开展了各类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其侧重点也十分突出,主要是将专利资源数字化储藏与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专利申请与科研项目实施相统一、专利运用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融合,从而逐步提升高校的总体竞争力,并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服务模式[3]。相对于以往高校所开展的产业规划导航服务以及企业运营导航服务而言,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更具全面性与包容性特征,不仅关注服务的实质效果,还注重服务能力与服务资源基础的稳步提升。从实践情况看,已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通常会着重考虑馆藏资源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教学与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重要因素,并以此为导向进一步强化与科研管理部门、资产调配部门、教学管理部门、科研平台等校内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以保障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顺利开展[4]。尤其是一些科技基础环境较为良好的高校,往往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大量高价值的专利,但难以在技术交易市场中有效地实现专利资源的转移转化。其原因在于,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高校通常以专利成果的输出方,而很少以需求方的身份参与交易,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还需要着重考虑专利转移转化的可市场化,从而促进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1.2 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政策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并未出台关于高校开展专利导航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这就给高校图书馆如何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开展专利导航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2021年6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发布的《专利导航指南》(UB/T39551-2020)等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主要由“1个总则+5个专项指南(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企业经营、研发活动和人才管理)+1个服务要求”共7个标准构成[5],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提供了规范化的工作指引。《专利导航指南》明确指出了各类组织和机构开展专利导航服务所需的信息资源基础,即具有一定的专利资源数据库与检索工具,与专利导航需求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政策、标准等信息资源,与专利导航需求密切相关的组织机构资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
2 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型
尽管当前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多种多样,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从服务的本质目标出发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以辅助科研创新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以及以优化人才管理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
2.1 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
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主要是基于高校图书馆专利数据库,按照学科所属领域对专利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划归,通过开展专利情报竞争分析、技术发展方向研判等内容,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咨询。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需要在前期对专利数据信息进行清洗、去噪,为开展宏观性分析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支撑。同时,鉴于一级学科通常还涵盖种类繁多的技术类型,高校图书馆需要将归属不同技术类型的专利进行数据标引,这一过程工作量巨大,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资金资源。因此,现阶段我国很少有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完整的一级学科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主要针对二级、三级学科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间围绕一级学科构建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协同工作体系,将会是未来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2.2 以辅助科研创新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
以辅助科研创新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其服务主体主要是高校的科研课题组、研究中心等研发团队,服务的内容涵盖技术创新趋势分析、技术查新以及科研热点分析等,目的在于为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专利保护等提供参考咨询。以辅助科研创新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特点在于能够基于特定的服务需求,高效率、集中化提供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进行动态化管理[6],这也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最多、服务群体最广泛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类型。
2.3 以优化人才管理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
以优化人才管理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主要是以专利持有人为导向,通过对专利持有人所持有专利的技术类型、技术领先程度等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专利持有人的研发能力以及所擅长领域,从而为高校人才引进以及能力评估等提供参考咨询。以优化人才管理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不仅可以针对个人进行,还可以拓展到人才所在的科研團队。此类专利导航服务工作量较小、资源消耗低,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在接到服务需求后迅速开展。目前,很多高校都将以优化人才管理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纳入了高校总体人才管理体系当中。
3 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工作运行机制
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明确的工作运行机制作保障。尽管目前我国已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行机制,但从总体上看,这些运行机制基本包括服务基础条件形成、服务标准建设、服务流程打造以及服务评价改进四个方面内容。
3.1 服务基础条件形成
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工作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两大层面。其中,信息资源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采购所形成的专利数据库、自身所构建的专利数据库、专利数据分析工具以及集成化信息资源展示平台;人力资源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围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所打造的专业化人才团队[7]。团队的形成不仅需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而且需要从职称与学历状况、人才拥有的资质、学科背景以及工作经验对人才进行动态筛选,并强化对团队人员的定期培训,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行业环境。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人力资源,在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中都需要符合《专利导航指南》中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3.2 服务标准建设
服务标准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高质量、规范化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结合当前高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看,服务标准建设的主要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对服务的项目进行细化归类,并结合服务项目的具体内容编制规范化的服务合同,合同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明确双方的义务与责任。二是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形成面向工作团队的服务工作标准,以保障服务的质量与成效。三是针对最终所形成的分析结果以及总结报告,制定统一的范本,以确保专利导航成果的规范化展示[8]。
3.3 服务流程打造
鉴于专利导航服务需要在《专利导航指南》(UB/T39551-2020)的规范下进行,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一是项目启动,通过与服务对象对接交流,确定服务需求,形成明确的专利导航需求报告,匹配相应的项目服务团队,并签订服务合同。二是实施方案制定,由负责的项目团队制订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明确项目进度计划、人员分工、成本管理、质量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等主要内容。三是项目实施,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专利导航分析等内容。四是成果产出。专利导航项目的成果可以分析结论、分析报告或数据集等多种形式呈现。五是成果运用,成果形成之后可以结合服务对象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运用,如指导政策文件形成、嵌入经营管理环节当中、支持人才管理活动或研发管理活动等。
3.4 服务评价改进
服务评价是衡量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成效的关键性环节,同时也是促进服务机制优化完善的前提与基础。服务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服务需求方,也可以是服务成果运用的对象。通常情况下,服务评价主要是采用以关键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方式进行,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成果运用程度、所获得经济效益以及所获得社会效益等多重因素[9]。在服务评价结束后,高校图书馆还应当对本次服务项目进行全方位总结,分析问题与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并向项目负责团队提出相应的改进与完善建议,从而不断提高项目服务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
4 完善高校图书馆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4.1 整合信息资源,夯实专利导航服务基础
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是高校图书馆优化、完善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第一步。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以往用户服务需求情况以及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发展总体趋势,对目前所拥有的专利文献数据库进行盘点,对于热点与需求旺盛而自身又缺乏的专利数据库应及时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合理合法渠道进行购买;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强化自身特色化专利导航数据库的构建与动态补充和完善,通过强化对专利导航信息服务项目过程环节所产生的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归纳存储,形成专属数据包并补充进入特色化专利导航数据库,同时将这些数据包在各个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团队中进行共享,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参考材料[10]。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及时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服务团队能够高效调取使用。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数字化分析应用工具的选择,尽可能都使用专用的分析应用工具,同时要按照可视化显示规则,根据用户需求寻找项目最适合的分析工具。
4.2 优化服务团队管理,注重复合多元人才培育
高校图书馆专门从事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人才团队的管理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决定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发展状况与服务优劣。因此,优化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人才团队管理应当为高校图书馆充分重视。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强化团队成员的筛选与培育,尤其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与选用,如:培育具有科技查新能力与导航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或培育具有信息采集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育多重复合型人才,可以有效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效率。其次,由于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单凭图书馆一方面的人力资源条件很难满足各个学科、各个行业的服务诉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结合实际需要,采用“专职+灵活兼职”的聘用与管理方式,充实专利导航信息服务人才团队。例如,当专利导航信息服务需求确定后,如果高校圖书馆缺乏相关学科领域背景的馆员,可以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前提下,面向全社会征求兼职人员参与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相关工作。
4.3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环境,打造专利导航备案与成果共享系统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高校间通过共享方式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高校应当紧抓这一机遇,采用联盟的方式组建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成果共享系统,目的在于对各个高校在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进行汇集、整理与共享。成果数据库模块应保障参与联盟的各个高校都拥有同等地位的访问与使用权限,同时也应当保证各高校可以按照成果的保密级别对信息获取方式进行权限设定[11]。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成果的公开与展示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于公共政策类、公益类项目,应当将全部数据通过系统进行展示,可以由联盟成员免费获取;对于与项目委托方达成限定性公开合同条款的项目,在征得项目委托方同意后,可以只在系统上公开成果的名称与目录,并公布成果所有方的联系方式,以便由意向获取者与成果所有方协商获取方式;对于与项目委托方达成保密协议的项目,项目所涉及的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进行系统共享。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成果共享系统的建成与运行,将有助于推动专利导航成果的转移与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开展。
4.4 加强对外合作,提升专利导航服务能力
首先要增强纵向间的对接沟通。高校所属区域内的发展与改革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都属于纵向协作单位,通过与这些单位的对接沟通,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区域对于知识产权相关服务的政策扶持趋势,从而为争取更多的权益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接沟通,从宏观层面上掌握区域内产业、行业发展的态势,以便对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组织管理进行动态调整。其次要加强与区域内科技型企业的合作。科技型企业作为技术市场中的重要需求方,对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有强烈的需求[12]。高校图书馆应当坚持市场化思维导向,主动与企业进行对接,并大力开展合作模式的探索。例如,东南大学以产学研合作为导向,提出了“优化服务、创新模式、共享共赢”的工作方针,通过与江苏省内科技龙头企业共享专利导航成果信息、参与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专利导航意识,有效推动了业务服务对象的拓展。再次要规范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由于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部分技术内容并非高校图书馆自身能独立完成。因此,为保障项目的运行进度,高校图书馆通常会将部分项目内容交付第三方机构完成,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必须规范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确保合作全过程的合情、合理、合法与保密,通过制定详细的任务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切实避免用户信息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4.5 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重视服务品牌塑造
合理把握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动力源泉。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用户的专业背景、技术要求等不尽相同,这也导致他们所要求的服务内容及服务层次也千差万别。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秉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发展战略格局,促进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宣传推广与发展完善。一方面,在“走出去”发展战略格局下,高校图书馆应注重分析潜在用户群体的共性需求,形成市场营销方案,借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渠道,强化宣传与推广,拓展自身专利导航信息服务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请进来”发展战略格局下,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已完成的服务项目,注重分析、总结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强售后服务体验与“点对点”营销推广,促使用户与自身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5 结语
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类社会组织对于专利导航信息服务的诉求也势必会发生新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应当紧抓这一机遇,在夯实自身服务基础的前提下,努力推动专利导航信息服务模式、内容与方法的不断完善,通过塑造更具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2):111-113.
[2]刘进军.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4):71-74.
[3]徐春,张静,卞祖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23):57-64.
[4]沈玲玲.面向产学研合作的高校专利运营服务模式探索[J].情报探索,2020(6):82-86.
[5]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导航指南》(GB/T39551-2020)系列国家标准发布[J].河南科技,2020(33):5.
[6]马克,陈燕,孙全亮.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专利竞争情报的领航功能与作用[J].科技促进发展,2017(7):567-572.
[7]陈燕,孙全亮,孙玮.新时代专利导航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J].知识产权,2020(4):16-31.
[8]唱婷婷,杨新涯,樊奇.基于迭代思维的高校图书馆知識产权信息服务设计与应用: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1(13):25-30.
[9]宋玉梅,严哲,朱琳,等.微信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1(3):51-60.
[10]程琳.数据驱动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融合的推进策略[J].图书情报导刊,2021(3):26-30.
[11]冉从敬,宋凯,何梦婷,等.知识产权生态链下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构建[J].图书馆论坛,2020(3):63-72.
[12]蓝旭秋.科技创新时代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1(1):107-112.
(编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22-04-22
作者简介:李淑艳(1985—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