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阳
摘要: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就是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理解课程性质,是理解整个课程标准的逻辑起点。全面、深刻、精准地理解课程性质,能让教师不偏航地带着学生行走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大道。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课程性质;语文教育
一、理解课程标准需从理解课程性质起步
翻开2022年版各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目录即可发现,排在第一位的都是课程性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中的课程性质,一大半内容是相同的。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就是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理解课程性质,是理解整个课程标准的逻辑起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诞生于2001年,至今经历两次修订(分别在2011年和2022年)。三版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表述的字数(含标点)分别是47、112、546。仅从字数对比来看,课程性质“长胖”了。把这些越来越“胖”的课程性质放在一起研究,哪些没变,废除了什么,增加了什么,还是相当清楚的。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实验版课标”)甫一面世,便有大量文章解读47个字的课程性质,重点论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出台后,解读的重点依然在此。所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就以“双线(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组元的编排方式,强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全方位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有哪些问题?似乎始终没有研究答案与实证回应。
新课标出台了,是否还会有专家论述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特点呢?不妨静候观望。546个字,到底是从哪些方面讲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该有的性质?把新课标和高中课标放在一起研究,两个课标都用三段文字来阐述课程性质,相当于把“什么是课程性质”这个大问题分解为下面六个问题:
1.语言文字是什么?
2.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什么,存在于哪里?
3.语文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4.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语文课程应该做什么?
6.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作用以及地位是什么?
不同的课程阶段,前四个问题所诠释的“课程性质”是完全一致的,第五、第六两个问题所诠释的“课程性质”都是从核心素养方面出发的。因学段不同,课程性质有了差异,核心素养也呈现出阶段性的不同。比如“思维能力”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叫“发展思维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高中阶段叫“发展思辨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当然,语文课程的功能、作用、地位等方面也呈现了阶段性的不同,高中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所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重在为学生打下三个基础,起到奠基作用。
上述六个问题,都能在新课标课程性质的546个字中找到答案。但理解这些答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实验版课标就没有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界定为“语言文字”。当时,有人对“语文”做了诠释,说“语文”可以理解为“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章”“语言与文德”“语言与文明”等,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与高中、大学语文不一样,不界定清楚,一线教师肯定不知道教什么。这一论述很有道理,所以,2011年版课标非常明确地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是“语言文字”。高中课标和新课标均继续一字不变地沿用2011年版课标中的这一定论。但2011年版课标没有把“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纳入“课程性质”,而是将这段文字放在“前言”。新课标直接将其纳入“课程性质”,这一变化还是挺大的。
二、注释新课标中的关键词
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虽然文字很多,但其实还是高度浓缩的,许多学科术语非常专业,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容易。而三版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中一直没有相关词语的注释(数学课程标准的附录中一直有注释),所以,深入解读课程性质,就要把“546个字”中的一些关键词弄懂。
第一,什么是“交际工具”?交际工具是指人类在交际活动中用来交流感情、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那么,人类在交际活动中为了表达思想所使用的工具有哪些?语言、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身势等伴随动作等等。比较这些工具,语言肯定是人类使用最普遍的交际工具,而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这两个工具相加,语言文字,就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像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这些需要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只能是辅助性交际工具,像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些辅助性交际工具、非语言的交际工具,使用效率、使用范围相对有限,使用频率没有语言文字高。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第二,什么是“信息載体”?信息载体是指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HYPERLINK"https://baike.so.com/doc/8131392-8448378.html""https://baike.so.com/doc/_blank"的物质基础,即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人类在原始时代就开始使用语言,因此,可以说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第一载体,是社会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社会中最方便、最复杂、最通用、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系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信息的第二载体——文字。文字的发明,为信息的贮存(记载)和远距离传递提供了可能,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电报、电话、无线电的发明,使大量信息迅速传递,沟通了整个世界的联系,使人类信息活动进入了新纪元。所以,电磁波和电信号成为人类的第三信息载体。随着信息量剧增,信息交流需要容量更大的信息载体。计算机、光纤、通信卫星等新的信息运载工具成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主要的信息载体。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以同时传输几十万路电话信号或上千路电视信号。通信卫星可把信息送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些都是新的信息载体,即第四类信息载体。但在所有的信息载体中,语言文字还是最普遍、最重要的。可见,“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第三,什么是“人类文化”?“文化”一词的含义很宽泛。实际上,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制度等都包含在文化之中。从时间的角度看,有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地域的角度看,有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古代文化中那些被反复复制实施的,就是传统文化;如果只在一个时期内实施的,就叫作时代文化。另外,文化还有行业的区别,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面对这些分类,有人又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这三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种显性文化;制度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等,心理文化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它们属于隐性文化。不管是哪种文化,语言文字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分别是什么意思?“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指在哪个领域会运用到语言文字,即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会运用到语言文字,而这一运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言文字运用”是指如何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得多了,能力也就有了,这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几个关键词搞明白了,就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课程性质了。
三、真正读懂课程性质,需要更深入地思考
新课标的课程性质中,最多的文字在于阐释语文课程应该做什么,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作用,及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具体来说,语文课程应该做两件大事:一是引导学生热爱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二是从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三大文化等方面,来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作用以及其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位体现在,一是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二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答案找到了,是不是就真的能理解课程性质,并能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实呢?
有着更高专业追求的语文教师,有必要围绕以下问题开展深入思考:
第一,什么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虚假的语言运用情境又是什么?“情境”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了46次,相关的词和短语有“情境性、学习情境、交际情境、真实情境、生活情境、主题情境、作品情境、试题情境、情境的探究性、命题情境、文学体验情境……”很多教师与我一样被其困扰着,不知道怎样才能充分理解这些情境,进而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我读过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思想,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后来有人建议我读语言学。看来,这个难题必须通过大量阅读、思考才能解决。
第二,什么是积极的语言实践和消极的语言实践?在当下,这两者又分别指什么?这些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把消极转为积极,需要做很多变革。
第三,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语文教师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做的事。所以,这个问题需要非常明确的答案。
第四,什么是思维能力?對此,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内涵的第三条有解释。这些解释,看上去不难懂,关键是如何全方位理解学生已经有了什么样的思维能力,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以及发展到何种程度。有关思维能力的书籍很多,我们必须读这类书。
第五,什么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也称智慧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于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对于思维的品质,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但是,只知道这一解释并不够,教师需寻找到方法与策略,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六,什么是审美意识?什么又是自觉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审美活动中,人们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自觉的审美意识即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各个方面,它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人们常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因此,教师不去读几本专业的艺术审美类书籍,难以让学生自觉地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
第七,什么是审美情趣?即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作出直接的、感性的审美评价和态度。它主要表现为个人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审美选择的倾向。审美趣味不同的原因,不仅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实践有关,还与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和审美理想有关。培养良好的审美兴趣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更是重中之重。如果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做好“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高中阶段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之大厦,就更没有办法建立了。
第八,什么是文化底蕴?就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也是人或群体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我们是学生之师,我们有多少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不足怎么办?唯有读书加思考。
第九,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是革命文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课程内容中有详细的解释。传承这三大文化,也需要教师先做好自我修炼。
第十,什么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提高发展自身文化的能力。有了“文化自觉”,才能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也不是唯我独尊,而是要在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凝聚奋斗力量。
这十个问题,想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全懂、通透式地懂,是不大可能的。要想明明白白,只能几十年不变地主动读书、思考与实践,全面、深刻、精准地理解课程性质,不偏航地带着学生行走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大道。
参考文献:
[1] 杰弗里·利奇.语用学原则[M].冉永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 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欧阳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 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李秀,刘新民.普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