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韩 斌
这是一场点燃善意的超级传播,贵在倾听的真诚、讲述的温暖。
2022年1月17日,杭州日报副刊品牌栏目“倾听·人生”的纪实作品《我们的天才儿子》见报,经杭州日报新闻客户端和官方微信、微博同步推送,引发龙卷风般的传播效应,到1月18日下午,全网刷屏,阅读过亿。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澎湃、网易、新浪、头条新闻等纷纷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分别作了专题报道,成为新年开年的现象级作品。
这篇口述实录报道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讲述了不为人知的“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人生故事:6岁时的一场意外导致晓宇左眼失明,中学时患上躁郁症,成年后时常出入精神病院,在父母的呵护下,晓宇自学多门外语,读遍浙江图书馆所有的外语小说,翻译了22部英、日、德语著作。与此同时,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并不幸去世……这是一个普通家庭遭遇巨大苦难、也因为爱而创造了伟大奇迹的真实故事。
文章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无数读者留下感言:“从苦难中挺立起来的人生屹立不倒,金先生一家三口体现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所以引发社会巨大的共情共鸣和关爱。真心祝福他们生命无恙,生活阳光!”“有温情的媒体才会诞生感人的故事,多少年来,‘倾听·人生’的文章永远是那么的感人,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那么的扣人心弦。”
《我们的天才儿子》的“破圈”传播,让“倾听·人生”这个从纸媒的黄金时代走来、已有20余年历史的老牌栏目,在互联网时代重新迎来“高光时刻”,也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天才”火了是不是一个例外?新语境下老栏目怎么突破“窄门”?长文叙事是不是必然反流量?
实际上,爆款的背后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切实践行“开门办报”传统,始终面向普通人,倾听百姓心声,讲好百姓故事,多年精耕细作的一次厚积薄发。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倾听”亦在不断探索俯下身、沉下心,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在大时代的土壤里,长成和群众血脉相连的一棵树。正如“天才”稿编辑戴维所说;“心里装着人民,是会被看见的。”
“开门办报”作为我党的悠久办报传统,其底色和内核是践行群众路线。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新中国砥砺前行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用双手打拼美好未来的历史,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细节。“倾听·人生”栏目20余年的开门办报经历证明,怀着沉甸甸的责任和情感,坚定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奋力画好党报和读者的同心圆,这一传统永不过时,值得坚守。
“倾听·人生”栏目诞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2000年1月,面对火热的时代,栏目确立下三条原则:“说亲身经历,看世道人心”,以小人物命运折射大时代的变迁;全部采用真人真事,绝对不用虚构的文学手法;用第一人称,即口述实录体。三条原则一以贯之,成为口碑的“金线”。这是党报副刊将文学笔锋转向写实的一次成功转型。从2000年至今,走口述实录路线的众多媒体栏目在大浪淘沙中渐渐消失,而杭报“倾听·人生”仍以每周一版与读者见面,22年留下了600多万文字,讲述了1000多个故事。这是1000多个普通人的人生传奇,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筚路蓝缕。
在“倾听”20周年座谈会上,老读者说:“‘倾听’的故事很亲切,都是老百姓的事情,好像就发生在我身边,我想再好的作家也写不出那样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与历史事件。”[1]只有立足百姓,好故事才能源源不竭;只有让群众占据“C位”、成为主角,栏目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为什么是“倾听”而不是“讲述”或者“聆听”?因为“倾听”更贴近被访者的内心,“倾听”栏目认为,这是党报面对人民群众应有的姿态。“倾听”的讲述者都是有阅历或有创伤的,他们要讲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许他们的一生只讲这一个故事:难以承受的剧痛,极其需要理解的情感。作为倾听者,要承受得起、理解得了,要以温暖理性为价值导向、以客观叙事为表现形态,用情感凝聚来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
《我们的天才儿子》的作者叶全新是有18年“倾听”采写经验的资深作者。2021年一个阴暗的冬日,叶全新走进受访者金性勇老人的家,从早到晚,进行了一场刻骨铭心的采访。她在采访手记中写道:“我明白了所处的位置,我正坐在金性勇妻子的床边。几天前她还躺在这里……我在流泪,我弯下身时在哭,站起来上卫生间时在哭,我记录时,笔也在哭……生命的奥秘是要面对你的经历。晓宇用七百万字搭建了一个属于很多人的世界,他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场景中。”
这是一种奇妙的共生与共情:被访者把采访者当成知心人,他把最深的悲欢、最隐秘的心思说给了一个陌生人听,作者也从这难忘的采访经历中,获得了体验不同内心世界的能力,和对人性的理解与关怀。“倾听”一次采访七八个小时是常态,很多作者在一次次的倾听中成为心理治疗师,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生命,援助过民工兄弟、下岗工人、代课老师……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钟点工》的作者任为新说,写“倾听”,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倾听”。
“倾听”在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互信、互融、互感、互动的关系。“倾听”的姿态,是党报副刊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生动讲好百姓故事的姿态。
报纸副刊栏目宗旨和质量的最终贯彻者,是编辑。“倾听”对编辑的要求很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知识储备,能在各种故事中寻找真实、发掘精彩,他们薪火相传,为这个栏目创建起一座强大的作者宝库。客观上,每周一个版,每版6000字的大容量,需要“倾听”培育一支内容“外挂”的优秀创作群体;主观上,这也是全媒体时代开门办报的需求,在新媒体条件下,个体的传播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利用好个人创作者的创作能力,才能实现良好的传播放大效应。
“倾听”拥有一支核心作者队伍,他们有丰富的采访经验、人生阅历和各自的专业造诣,比如工程师、教师、警察、医生等。“倾听”也在发现、培育新一代内容创作者,让年轻人说给年轻人听。这支生力军中有网易、腾讯等平台的签约作者,有美食、旅游界的自媒体大V,他们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本身自带流量,同时也热爱“倾听”。
好声音在基层,好故事在路上。有了读者的支持,就有了最可靠的保障。“倾听”70%的稿件是读者、作者提供的线索,这也是《我们的天才儿子》的讲述者、85岁的金性勇老人选择向党报倾诉的原因:“我每个星期都会看‘倾听·人生’栏目,都是像我们这样‘无名小卒’的人生故事。我觉得我儿子的一生也有故事好讲,我要把它讲出来。”
心贴着大地和群众行走,才会赢得群众全身心的信赖。这一份来自人民的沉甸甸的心意,也让新闻工作者前行的路越走越宽。
从纸媒时代步入新媒体时代,“倾听”必然需要穿过老树如何新生的“窄门”。眼下,信息由稀缺变得丰富,舆论场的观点更为复杂多元,人人都可以讲故事,个个都跌宕起伏。如何分辨、选择与呈现?“倾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传奇而不猎奇”的叙事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内容定力,形成新闻性与副刊性、真实性与故事性、小故事与大历史、思想性与悦读性相结合的特点,以优质内容来展现思想的力量,体现人民群众美好的价值追求。
“倾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紧扣时代脉搏。2022年开年的第一个版面给了《另类中介》,讲述一个中国美院毕业生、曾经的大学老师在杭州做了房产中介的故事。题材很有可看性,但是第一稿失败了,从大学老师到房产中介的心理过程太过单薄,让人难以信服。经过与作者的深谈,确定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基调,抓住原稿中“我的工作是让人有一个温馨的家”这一灵魂字眼,砍去了“修路、捐款、做善事、想成为作家”等枝枝蔓蔓,围绕人物心理和各种买房故事,再次核实与深入采访,最终的成稿细节丰富、性格饱满、故事抓人,“一个多元和宽容的时代,成功本该就有千千万万种”的主题跃然纸上。
以《我们的天才儿子》为例,“这是栏目20多年来接到的第一个从殡仪馆打来的电话”,虽然这个角度颇具冲击力,但是故事能被“倾听”选中,还是在于其价值核心:“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洋溢着坚韧不拔的爱,爱能催生出强大无比的意志。”(《我们的天才儿子》读稿人语)讲故事的意义不只在于讲述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更在于挖掘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本质意义。
点评式“读稿人语”的运用,也加强了“倾听”的思辨色彩。“倾听”采用生动的第一人称叙事,但有时叙述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不免会让自己的际遇显得合理化。如果不假思索地口述实录,就会被叙述者牵着鼻子走。以“读稿人语”来表明党报的立场和导向,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令人细细品味的良好效果。
22年的“倾听”写了1000多个故事,几乎涵盖了所能想到的各种题材。栏目也有生命的周期、岁月的起伏,“倾听”如何度过题材新鲜度的“中年危机”?依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是主动设置热点话题,比如围绕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出“我们的流金岁月”系列,围绕建党100周年推出“寻找时代的红色榜样”系列,这样,每个主题都越做越广、欲罢不能。二是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从海量信息中捕捉新型业态,甄别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小而美的清新题材扑面而来。比如,2021年正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昆明大会召开,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年也是新疆野马研究中心成立35周年和野马放归20年,为此,“倾听”组织采写了《野马天使》,讲述了比大熊猫还珍稀的濒危物种普氏野马在中国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从野外绝迹到重归自然的故事。题材的原创与独特,柔弱而坚韧的女科学家在漫长岁月里坚守遥远边疆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了读者,在新闻客户端上的阅读量达到了当时破纪录的175万。
不管媒体格局怎么变,内容为王不会变。“活蹦乱跳、顶花带刺的鲜活文字背后,是深厚的洞察力、判断力,最根本的则是党报记者的高远站位”。[2]
对于《我们的天才儿子》的火爆“出圈”,“倾听”采编团队实属“始料未及”。“倾听”栏目素来不以求快、求奇的爆款思维指挥内容生产,坚守“不只是讲百姓故事,还要讲好百姓故事”的价值理念。在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媒体平台加持下,如何将长文叙事的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同时处理好流量思维和价值引领的关系,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在探索的课题。《我的天才儿子》带来的大流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样本。
“天才儿子”的传播现象并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有其发展逻辑。在融媒体时代,杭报集团构建了完整的全媒体矩阵,报、网、端、微深度融合,杭州日报官方微信位居全国党报微信公众号前五名,在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成绩突出。“倾听”早在新闻客户端“杭+新闻”平台落地,无论是栏目设计还是稿件编排,都具有新媒体传播的鲜明辨识度,并具有深厚的读者黏性,成为客户端的王牌栏目、圈粉利器——曾有老读者为了能给“倾听”留言互动,从报纸端追到客户端,特地在手机上下载APP,分三次成功发表长评。随着平台建设的深入,“倾听”粉丝和阅读量也在连年攀升,2018年的阅读量冠军《我和舟舟的世界》是40万;到2021年,《野马天使》《我和“杭二棉”》等4个故事的阅读量分别突破100万,创下历史纪录。而这个纪录又在2022年开年被《我们的天才儿子》再度刷新。
杭报集团中心厨房大数据追踪显示,1月17日早上,《我们的天才儿子》由杭州日报新闻客户端和杭州日报官方微信同步推送后,读者开始大量自发转发,中午起,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手机客户端跟进,下午凤凰网、百度等转发,到当日晚上9时,澎湃、上观新闻、腾讯等大量主流平台纷纷加入,阅读量增长如潮水般汹涌。杭报官方微信24小时阅读量破100万,官方微博阅读量268万,话题1200万,杭+新闻客户端28小时阅读量破千万。到1月18日下午,全网阅读过亿。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是一个抵达灵魂深处的杭州故事”。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个体的感受和情感带入是第一位的,虽然素不相识,但爱与救赎是人类相通的情感。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苦难中人性的闪光与美好,强大的情感力量直抵人心,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引发了巨大的共情、共振与共鸣。
伴随前所未有的关注,巨大的流量“涌”向这对父子。据杭州网数据监测,从1月17日至24日一周内,金晓宇相关信息全网共51367条,中央级媒体刊发文章444篇,十多家影视公司来联系想拍摄这个杭州版《美丽心灵》的故事,而在民间,想捐款的、上门探望的热心人士也络绎不绝。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传播格局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按照全媒体传播裂变的逻辑,信息的参与者也是分发者,参与者圈层越多,传播裂变的流量就越大,信息可能会更丰富,也可能会被扭曲和异化。在这一时刻,主动介入舆论场、及时疏导公众情绪,对唯流量是图的行为说不,以理性思考引领正向价值观,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与担当。
“倾听”在接下来的两天中采写了两篇深度报道。第一篇《〈我们的天才儿子〉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在第一时间解答了读者关心的问题,金性勇老先生说“故事能够见报,让晓宇看到我的心里话,这比所有金钱与物质报偿都无价”,“倾听”则呼吁,“在感动过、感怀过之后,真正的帮助是细水长流的关怀”。报道同步在客户端和官微推出后,5个半小时阅读量破千万,9个小时阅读量破2000万,一天之内再度刷屏,成为全国热搜话题。第二篇《温暖从不缺席》揭开了故事的另一面:从残联、社区干部到派出所片儿警,一直在给这个家庭默默的支持与帮助。杭州日报配发评论继续点题:“用坚韧去化解生命的刺痛,以乐观去面对人生的起落,平凡的生活也能闪闪发光。让政府、社会、家庭、媒体、个人共同努力,让更多和金晓宇一样遭遇的人,找回自己的‘美丽心灵’。”
善良不是昙花一现,温暖不是短暂的烟火。金晓宇的新书即将出版,省市翻译协会邀请他入会,权威医疗机构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类疾病、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正引起全网关注和讨论。“倾听·人生”的故事传播,成为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社会正能量辐射:党报坚持人民性,坚持沉下心做好优质内容,是为天时;媒体深度融合,为“破圈”成功插上强大的翅膀,是为地利;人心呼唤真善美,一个“读者通过党报平台说说心里话”的故事,最终集多方之力呈现出温暖美好的结局,这是最大的人和。
注释
[1]戴维.温暖以对“倾听”20周年精选集《见证》新书首发[N].杭州日报,2020-11-27(22)
[2]卢新宁.新闻的力量,在更远的前方序与跋[N].人民日报,2018-07-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