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蘸即书 墨香百年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2022-06-22 03:20刘芯会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墨汁技艺

刘芯会

我国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意为“墨锭”,又称“墨块”,千百年来,传统的书写方式让文人墨客习惯将墨锭在砚台里研磨,调制出适合自己书写习惯的稀稠浓淡。研墨的缓慢同挥毫的畅快相互交错,悠闲的古代时光在这一慢一快间流转。然而,研墨这一原本书写前静心的过程,却逐渐难以适应近代社会对快速书写、便捷书写的需求。墨汁——一种将墨溶于水,随蘸随用的技术经过几年研究酝酿,由清代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研制成功,其灵感竟源于一场科举考试。

一、墨汁诞生,初创“制墨八法”独家配方

延续千年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层层筛选,步步惊心,然而奋笔疾书之日,文思泉涌之时,若被研墨耽误工夫岂不冤枉?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的创始人谢崧岱就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寒窗学子之一。

谢崧岱,湖南湘乡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其父谢宝璆,曾任左宗棠府内幕僚。谢崧岱少年即由湖南进京赴试,清光绪六年(1880)入读国子监。他基于自己屡次科考的经历,深知时间对于考生的宝贵,遂研制了蘸墨即书的墨汁。原本自用的小发明却引发考生哄抢,与现在考生们经常使用的“考试专用笔”等文具类似,墨汁可以说就是清代科举考试考生们的“考试神器”。由此,谢崧岱看到了商机,不断从古书上汲取关于“取烟”“制胶”“出墨”等制墨技术的智慧,最终于清光绪八年(1882)与友人共同研制出第一瓶墨汁。此后,谢崧岱仍不断钻研制墨技术,更由于其本人无嗣,为防止制墨技术后继无人,于清光绪十年(1884)著成《南学制墨札记》一书,将其与友人共同创造的制墨技艺总结为“取烟、研烟、和胶、去渣、收瓶、入盒、入麝、成条”的“制墨八法”,并公之于众,以供后人研究、传承。

书写效果接近,书写效率提升,墨锭替代性产品的诞生也是书写技术的变革,墨汁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逐步扩展,销路逐步打开,谢崧岱在京城文人聚集区琉璃厂附近创立了第一家墨汁店。他将自创的墨汁技术概括为“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两句话,并取每句首字将店铺命名为“一得阁”。谢崧岱于去世前一年的清光绪十四年(1888)亲笔写下的“一得阁”匾额,至今仍保存在位于北京市南新华街的一得阁美术馆中。

徐洁滨,河北省深县(今深州市)人,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无嗣,遂将墨汁店传与徒弟,徐洁滨成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徐洁滨虽是学徒出身,但由于其头脑精明,善于经营,不仅将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不断完善,还申请注册“双羊湖”等商标,不仅保护了原创知识产权,还具有广告效应。

当时的一得阁墨汁店虽是小本经营、手工作坊,却从原材料起就严格把关。“当时的一得阁挺有规模的,虽然生产都是用的老式设备,但我们有自己的制烟作坊,不用出去买烟子。厂房里面有专用烧烟子耐高温的大灯,地上有气眼进气,上边封闭起来。”“不同油烧制的烟末有所不同,最好的是桐油。用桐油烧出来的烟制墨又亮又细,带蓝光,一般最高级的墨汁才用桐油烧。”一得阁自己烧油、制烟,按不同生产原料划分产品等级,即使是手工作坊也务必保证纯正、可靠。

除了人工制烟,巧用胶的自然属性以及新老胶合理配比也是一得阁墨汁的重要法宝,烟与胶的配比是把握墨汁质量的关键,也是只有掌柜徐洁滨和他的儿子徐新孔才能掌握的秘方。动物骨胶具有黏结性好、强度高、价格低廉、着纸不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墨汁生产中。徐洁滨利用骨胶的自然特性,和北京冬夏交替的自然环境,将骨胶整袋存放三年后再使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骨胶在麻袋里发生撤热反应,释放多余的黏性,防止墨汁丧失扩散力。用紫铜缸存放熔化的液体胶,每个缸上标记年号,新老胶的配制比例都在老掌柜的脑子里。用胶比例随温度湿度变化有所不同,夏天胶浓,冬天胶淡,一年四季采用四种配方。

一得阁墨汁店前店后厂,自产自销。为适应书法、绘画的不同使用需求,不断开发不同等级的新产品,油烟墨汁和松烟墨汁均有生产。油烟墨汁的品种有:云头艳墨汁、兰烟墨汁、亮光墨汁、桐烟墨汁、大单童和双童墨汁、油烟墨汁等。松烟墨汁的品种有:阿胶松烟、五老松烟、小松烟等。八宝印泥也是一得阁墨汁店的特色产品之一,原料选用自清代保存、晾晒的蓖麻油提炼而成,成为搭配墨汁使用的必备佳品。

经过徐洁滨父子几十年的经营,一得阁墨汁店不仅扩建厂房、设备,更于1944 年先后在天津、郑州等地开设分厂,在上海等地开设门市部,不断壮大营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销路的扩充并不意味着品质的降低,一得阁墨汁店坚持纯手工制造,墨质细腻、质量稳定,成为北方市场上一个重要生产力量。

二、公私合营,手工作坊变身国营大厂

1949 年以后,与诸多手工作坊一样,一得阁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公私合营合作化改革,由于一得阁墨汁店规模较大、厂房和工人数量众多,最终在1956 年形成以原一得阁墨汁店为主体,以其他制作墨块、墨水、墨水晶、浆糊的十余家企业共108 人组成的公私合营企业——一得阁墨汁厂,除原掌柜徐洁滨的孙子徐定国任副厂长外,其他厂领导均由其他单位调来。一得阁墨汁厂的规模一下由几十人的手工作坊变成上百人的国营大厂。在梳理整顿产品后,一得阁新厂结合社会需求和以往生产经验,淘汰了部分质量、销量双低的产品,最终决定保留生产原有各厂的共同特色产品:墨汁、墨块和浆糊。

由于副厂长徐定国曾经在上海荣墨斋工作,而当时上海的许多文化用品手工作坊已经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公私合营,在市场占有率和生产技术上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展现出强大的生产力,一得阁墨汁厂决定派人到上海学习先进经验,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一个任务是学习墨汁的科学配方、机器轧制、仪器检验,这些原来的一得阁技术比较落后,质量不稳定;再一个任务是学习北京的缺门产品,主要是北京市场缺少的广告色、水彩色、国画色和油画色这四色。”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学习,一得阁墨汁厂完成了原材料、生产设备、检验标准等全流程的技术改造,方方面面都上了一个台阶。经过抽调、引进轧墨用的三辊机、制胶用的锅炉,并使用了新型防腐剂甲苯替代了卤盐,配方由以往随时节、天气实时调整,变成相对稳定的配方。墨汁的产量大幅提升,墨质更加细腻,质量更加稳定。

除了老本行墨汁,一得阁还从上海的马利颜料车间学习研制了广告色、水彩色两种新产品,生产线也被引进一得阁墨汁厂。广告色用于涂制宣传标语、大字报等,水彩色用于儿童绘画、院校绘画等,都是20 世纪50 年代需求量很大的产品。“在1958 年、1959 年和1960 三年,广告色的产量、产值、利润都超过了墨汁,一得阁由赔钱吃不饱变成产值利润翻番,开始活了。”通过几年学习、改造,一得阁墨汁厂逐步成为文教行业的领先者,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北方市场的主要供应单位。

作为全国技术领先的墨汁厂,一得阁墨汁厂还承担了轻工业部推广提高文化用品生产技术的任务,当年厂里的技术骨干张英勤、刘荣海参与编写了1959 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文化教育用品科技丛书”,详细记录了墨汁制造和浆糊制造从原料选择、配方、工具准备、操作方法和成品检验各个生产过程的要点,为当时文化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全国各地开展墨汁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三、转型升级,传承老手艺开创新格局

一系列技术改革让一得阁墨汁厂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品供应全国的辉煌时代,却也同时带来了危机:由于数次技术改革和政治运动,一得阁的老档案、资料消失殆尽,许多传承百年的墨汁产品秘方未能完整保存下来;随着老一辈工人退出历史舞台,手工制作墨汁的技艺逐渐被人遗忘,原本师徒间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受利益驱动,不仅市场上次品、假货频生,一得阁墨汁厂生产的墨汁质量也参差不齐,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赖。

随着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兴起,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对于少儿书法、绘画等传统实体教育形式有所忽视,墨汁产品的主要消费力量减弱,传统文化百货行业逐步走衰。一得阁墨汁厂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仅生产车间人员紧张,成品检验科室也出现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这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提供了可乘之机。传统的老配方、老工艺由于程序复杂,难以在短时间掌握而逐渐被废弃,一些掌握了技术皮毛的“业内人士”嗅到了商机,开始普及制作墨汁的“歪门邪道”,并在市场上传播,造成墨香变质;习惯了计划经济稳定输出的管理者经验不足、管理不力,造成一得阁墨汁“贴牌上架”一时成为普遍现象。

2014 年,“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正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为不得不保护的国家级传统技艺。面对百年招牌后继无人的危险,一得阁人选择自救,返聘数位已退休的车间老师傅,亲自回到工厂带刚入厂的新人,以言传身教进行传承教学。已经与墨汁打了30 余年交道的老师傅们再次回到熟悉的工作环境,这一次他们不仅亲自动手制作墨汁,还手把手地教徒弟,把一辈子的制墨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传人。这一代制墨工人第一次进入一得阁,也许是因为巧合,第二次走进一得阁,却是因为责任。

尹志强于20 世纪80 年代从部队转业到一得阁墨汁厂,从制墨工人到车间主任,现在成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也是退休返聘的老师傅之一。在对他的口述史访问中,他不止一次强调制墨技艺的特殊性:“制墨不同于其他行业,眼力活是关键。简单地说,制墨分为三大步骤:吹胶、轧墨和制成。吹胶讲究火候,不同季节、气温、湿度,胶本身的质量会有变化,胶与其他配料的配比有所不同,配料的多少也会影响整批墨汁的质量。”原材料的配比与干湿度的掌握是基础,而机器制墨则更需要经验,“轧墨过程中开机器是熟能生巧的事儿,不仅要会开,还要用巧劲掌握分寸,墨质过糙或过细都不利于墨的色泽的纯正”。但遇到特殊情况还需要特殊对待,单凭这些是难以还原出纯正墨汁的。由于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特殊性,导致制作墨汁的秘制配方和规范工序可以作为检验墨汁质量的标准之一,但衡量墨汁的成品质量,还需多种手段并举。“因为工序、步骤繁杂,稍微有个火候不小心、细节没注意,就会造成墨汁整批的前功尽弃。”

经过几年的培养,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的新一代传人逐渐上手,近年来招入的许多徒弟都是具有化工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因此他们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常规制墨、检验,更在老配方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出更加多元的产品。近年来,结合市场需求,一得阁开发出高端系列“上品云头艳”产品,以及针对学生书法练习的“小学生练习墨”等,新人的加入为研发新品提供了新鲜血液。

四、广结良友,高品质铸就口碑与销量

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一得阁墨汁厂面临从包销到市场经营的改革。利用场地优势,一得阁选择就地改造,前面做商业楼、后面做生产基地的方案,不断尝试新品种,并组织试墨会、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更因此广交文友。

其中,曾获得国家银质奖章的“中华墨汁”四个字由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作人先生题写,中华墨汁包装上的飞鹰图案由李苦禅大师题画。作为一得阁墨汁厂老厂长的张英勤曾在一得阁交流活动中接待过这些书画名家:“上海轻工局的胡铁生局长,也是书法家,每次到北京来都灌一桶一得阁墨汁走,他不使他们上海的墨汁,专要北京一得阁的。华国锋到厂子来的时候,也给留下了墨宝。国家副主席乌兰夫把谢崧岱的两句话‘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给写下来了。书法大师启功给我们写了四句话:‘砚池旋转万千磨,腕力终朝费几多,墨汁制从一得阁,书林谁不颂先河。’说明一得阁首创解决了手工腕力研磨墨块。书法大师吴作人给我们写了‘宜画又宜书’的墨宝。日本书法协会会长、著名书画家柴田木石到中国来交流,给我们写下了‘墨之宝’。”在20 世纪80 年代的一得阁试墨会上,更是高朋满座,我国前领导人习仲勋曾多次到会,参与试墨。著名书法家陈叔亮先生夸赞一得阁墨汁“色泽纯美、胶度适中、挥洒流畅,墨中之宝也”。百年过去,曾经的一得阁制墨作坊变成了交流书画技艺、融汇古今佳作、培育文化自信之地,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也通过名家试墨、书画研讨等文化活动精进了制作工艺,推动产品进入市场。

一种独创,使书写简化便捷;一项技艺,让墨香传承百年;一种工具,成为几代人“大字课”上的标配;一瓶墨汁,蕴含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信仰与情怀。从创始人谢崧岱,传承人徐洁滨,到现在的非遗传承人、制墨新人,一代代匠人们的传承铸就了一得阁百余年来在墨汁行业的坚守。唤醒传统技艺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期待下一个百年的墨香延续。

猜你喜欢
墨汁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墨汁里的小学问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墨鱼喷的墨汁能吃吗
绞尽脑汁
墨汁的故事
墨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