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社会需要创造性地复兴、传承中国古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忠恕的礼义思想。中国古代的礼,是以制定规则确定的礼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道德的规范化。礼与义相结合,作为一种道义,就是礼义。礼义思想的作用在于通过调节人的行为使之符合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睦。中国古代的礼义思想具有规则约束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关键词】 礼义;道德;规范;教化;法律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0-005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0.016
中国古代的礼义思想包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仁义忠恕的做人法则。中国古代的“礼”是社会典章制度和做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则,它具有维系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作用。礼义思想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加强自我修养,使人们之间和睦相处,通过节制人的行为使之符合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睦。先王以孝悌之礼、人伦规范教化人民,使人民接受人伦礼义教育。中国古代的礼义思想具有道德教化和规则约束的作用。
一、礼义思想的含义与起源
礼的含义,一方面,礼表示庄重、尊敬、厚待,具有道德和道德规范的含义。礼作为一种道义,就是礼义,是道德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礼也指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即仪礼或礼仪,是一种典章制度。礼作为一种仪礼,就是礼仪,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是以礼法规范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的社会规则。社会行为规范作为一种制度明确颁布实施形成礼制。礼制,为礼仪的制度化。在中国古代,礼制,是维持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制度。礼治,是以礼治国。在中国古代,除了法治,礼治是治国的重要手段。当然中国古代的法治糅合了礼治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中国古代的礼具有道德的含义,礼治具有德治的性质。礼治是处于德治和法治之间具有德治和法治二重作用的一治国方略。礼作为一种道德和道德规范,通常与“义”相结合。义,为公正、合宜、正义。《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与义结合,就是表示道德上的适宜、正义、公正、合理。本文中的礼义思想是将礼与义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论述的。
按中国古人的观念,治理国家,需德治、法治兼备,但是要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群书治要卷五·袁子正书·礼政》云:“治国之大体有四: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则帝王之功立矣。所谓仁者,爱人者也。爱人,父母之行也,为民父母,故能兴天下之利也。所谓义者,能辨物理者也。物得理,故能除天下之害也。兴利除害者,则贤人之业也。”[1]治国须有仁义、礼制、法令、刑罚兼备。仁义、礼制为德治,为治国之本。法令、刑罚为法治,为治国之末。但此四者不可缺失,德治法治对治国同样重要。
中国古代先王尤其注重德治和礼治。对人民进行道德和礼义的教育,其效果远远优于单纯以刑罚治政。礼义廉耻教育是治国之本。《管子·牧民》云:“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2]405治国理政需要法治,还需要礼治。施行礼治,就要崇礼,要以“和”为本。“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的作用,就是以和根本。虽然礼的作用以和为贵,但是不能仅仅为了和諧而和谐,还要对礼加以节制。《论语·学而》云:“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5338仅以刑罚来统治人民,人民就会只是设法不犯刑罚,而缺少羞耻心。而真正使人民懂得人伦道德,自觉守法,还需要礼义和道德教育、规范人民。《论语·为政》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礼义是以是道德规范制约人们的行为,治国需要法律,但是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治国还需要礼义规则约束人民的行为。
礼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维持社会道德的作用。礼制的制定,除了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等目的,更重要的是约束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关系。荀子对礼的起源做了解释。荀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必须遵循道德规范才能和谐共处。“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4](《荀子·富国篇》)礼就是以道德规范的形式展现出来。荀子认为礼义有利于解决争端,使社会和谐稳定。荀子阐释礼义的起源是从他的性恶论角度出发的。他认为礼义起源于人们之间因物欲引发的争执。“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4](《荀子·礼论篇》)人生而有欲望,为满足欲望则人就有所需求,需求不遵守规则就引起争执,争则乱。先王为了制止人民追逐物欲引起的争执,制定了礼仪规则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4](《荀子·王制篇》)不能做到淡泊,执着于物欲则出现争执,争则乱。圣明先王不希望其乱,所以制定礼义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礼义作为治国之本。可见礼义对于教化民众治理国家非常重要。
二、中国古代礼义思想的教化作用
礼可以使人仁善。孔子很重视礼的教化作用。他讲,克己复礼,则天下都归附仁者。为仁是靠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是靠别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3](《论语·颜渊》)若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和平了。荀子也很重视礼的教化作用。他认为,“礼之理不可以诈伪而欺之,如绳墨不可以曲直而欺之,规矩不可以方圆而欺之。”荀子说:“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说入焉而丧;其理诚高矣,暴慢恣孳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4](《荀子·礼论》)礼为规范节制人的行为的调节器具,其公正的规范作用使人们遵守规则,不至于欺诈蒙混。
治国治军也需要礼义思想。礼义的作用大至有助于赢得战争,小至有利于守护国家安全。“凡制国治军,必设之以礼,厉之以义。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然战胜易,守胜难。是故以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1](《群书治要卷三十五·文子》)礼义对治国治军也有如此大的作用。可见礼义是治国之本。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往往将礼与音乐结合起来用以治国安邦。圣王制定礼乐教化人民,使人民遵守礼乐。礼乐使人行为有节制、有度,自觉节制嗜欲回归仁善之道。守仁善才能守礼乐。孔子认为,人若不仁,则无以行礼乐。孔子要求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礼。守礼才能不争,社会才能和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论语·八佾》)孔子以礼乐教化为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手段。礼乐教化对于节制人民、修身治国有重要作用。礼的作用在于使人和睦,礼是通过节制人的行为使之符合规范来实现和睦的。礼乐可以使人忘掉贪欲回归性命之道,有利于人的人格境界提升。中国古人把礼和乐相结合用以教化人民。礼乐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之保持中和之道。圣人制订了礼仪规范以节制人的行为,以使人们之间相处和谐。人心本向善,礼乐教育可以使人心向善,回归清净纯善的本性。人的视听言行,循礼法而动,无僭越之举,则人的行为为仁,符合道。道,至诚不止息,虚静、明朗,可以照天地,这是尽性命之道。人的行为与礼乐相应,则不会肆意僭越。这样人被外界诱惑产生的妄念自然消退,人性就会回归本善的本性,这就达到了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
先王顺应自然、顺应民心而制定婚姻之礼仪、雅颂之音乐,以礼乐教化人民,教人民守男女之礼,享音乐之礼。“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长幼有序。然后修朝聘,以明贵贱。乡饮习射,以明长幼。时搜振旅,以习用兵。搜,简车马也。入学庠序,以修人伦。此皆人所有于性,而圣人所匠成也。”[1]《群书治要卷四十一·淮南子》)先王制定庠序之礼,使人民接受人伦教育。由于先王遵循自然秩序、人伦规范制定孝悌、庠序之礼使人民懂得做人规范,所以人民懂得人伦大节、长幼有序。所以中国古代的礼义具有道德教化和法则约束的作用。天地四时的运作,顺应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先王制定礼仪,也是顺应民心,是根据人民百姓的喜好而作。“天地四时,非生万物者。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能因循则大矣,化而欲作则小。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班。因其好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室家,乐妻子,教之以孝。故父子有亲。”[1](《群书治要·淮南子》)圣王根据人民不同的习性,制定相應的礼法以顺应和节制人们的行为,对人民实行教化。
三、中国古代礼义与道德、法律的关系
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伦理。礼作为一种道德和社会规范,是以制定规则确定的道德,是道德的规范化,它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为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有自然形成的,有人为规定的。礼是一种先王制定的维系社会和谐的典章制度和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礼与义相结合,表示礼节和正义。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力量和人们的自觉遵守来维系。礼是靠人们自觉遵守或是用礼仪规范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法是以法律条文对人们行为的强制约束的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来维系。
没有法律,单靠礼义、道德不能治理好国家。但是,法律需要礼义和道德作基础,没有道德和礼义,人民不知善恶廉耻,则不能很好地守法。“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1](《群书治要卷三十五·文子》)刑罚能处置不孝、盗窃者,却不能使人懂得孝悌、廉洁。孔子、墨子之弟子的孝悌、廉洁就是礼义教化的结果。而法律做不到这样。“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墨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1] (《群书治要·淮南子》孔子、墨子之礼义教化的作用是法律不能做到的。
治国理政需要法律,更需要礼义和道德。因为刑罚的作用是有限的。刑罚只是起警示作用,刑罚之外存在很多不犯法但是不道德的事情。所以治国理政除了实行法治,还需要德治和礼治。礼义属于道德的范畴。开明执政者善于以厚德、明刑教育人民。人民教育好了,就会主动向善。“恃门户之闭以禁盗者,不如明其刑也。明其刑不如厚其德也。故有教禁,有刑禁,有物禁,圣人者兼而用之, 故民知耻而无过行也。” [1]668(《群书治要卷五十·袁子正书·厚德》)开明的执政者懂得教育人民修德极其重要。法治刑罚固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治刑罚的作用有限。以礼义思想教化人民,则人民懂得主动向善,做事符合礼义规范。所以,应该法治和德治并重,而德治更要为先。治国需礼义为先,以礼义教育约束人民自觉修养人格,遵守法律。要礼义教育为先,实施法律应该在实行礼义教育之后。“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1] 664(《群书治要·袁子正书·礼政》)仁义礼制是治国之本,法令刑罚是治国之末。刑罚的作用在于惩戒犯罪,使人民不敢肆意作恶而犯法。礼义的作用在于教化人民遵守道德规范不作恶不犯法,在细微的小事上也符合人伦道德。“是故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耻。导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苟免。是治之贵贱者也。先仁而后法,先教而后刑,是治之先后者也。”(《群书治要·袁子正书·礼政》)[1]664治国要注重以道德和礼义教育人民,使人民有羞耻心,自觉向善。而以法令刑罚治国,人民仅是懂得不犯法而免于刑罚,并没有羞耻心主动向善。所以治国要德治和法治并用,先德治后法治。先教育人民懂得仁义礼制,而后实行法治刑罚。所以治国措施要有先后。德治为治国之本,法治为治国之末。
仅仅以刑罚警示老百姓使之不敢犯法,这不是根本的。德治才是根本的。对人民有效的教育是教育人民懂得礼义廉耻,从而做到自觉修德,自我约束,做事遵守礼义之道,而不是仅仅做到不犯法。“明者知制之在于本,故退而修德,为男女之礼,妃匹之合,则不淫矣。为廉耻之教,知足之分,则不盗矣。以贤制爵,令民德厚矣。故圣人贵恒,恒者德之固也。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未有不恒而可以成,无德而可以持久者也。”[1] 668(《群书治要·袁子正书·厚德》)以礼义道德教育人民,则人民懂得自觉自我约束而不违法。这样的德治才是根本。刑罚可以震慑人民使之不敢作恶,但做不到从根本上灭掉人民的恶念。即使死刑也难以从根本上制止犯罪。“不能止民恶心,而欲以刀锯禁其外,虽日刑人于市,不能制也。明者知制之在于本。”[1](《群书治要·袁子正书·厚德》)所以开明执政者懂得以礼义教化人民,端正民心,这是根本。
四、中国古代以礼义思想实行教化的途径
(一)遵循先王之道
圣明执政者为政必定遵循先王之道,若在高位而不遵循先王之道,就不是明智执政者。先王之道为礼义的标准。“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目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既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5](《孟子·离娄》)遵循先王之道以治国,如以规矩准绳以成方圆。
遵循孝悌之道,安守礼乐教化,这样才会国泰民安。“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6]《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教给人民孝悌之道,则家和国兴。
(二)修身齐家,推己及人至治国平天下
遵守礼仪,则君仁臣敬,父慈子孝,虔敬诚信。“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7](《礼记·大学》)孝悌,可以侍奉君长。慈善,可以使唤人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7](《礼记·大学》)君子做到修身齐家,则可以治国平天下。
敬老爱幼,孝悌慈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天下和谐。君子掌握了絜矩之道,则国家有治。“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7](《礼记·大学》)挈矩之道就是礼义之道。
礼乐教化对于节制人的行为使之有度,对于修身治国有重要作用。孔子及其弟子非常重视和提倡礼乐的教化 。孔子主张以礼乐教化为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孔子认为,人若能广博地学习文化经典,又能以礼节制自己的言行,则能做到不会离经叛道了。“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论语·颜渊》)礼仪具有节制人的行為和教化的作用,圣人制定礼以节制人的行为,作乐以附和礼仪,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礼乐节制人的行为使之符合善的标准。若要复性向善,除了个体自己内在的心性修行努力,还要有礼乐的外在规范作用。
(三)道德、礼义、法律结合治国
礼是道德规范的具体制度化。执政首要的是以德执政。以道德教导人民,以礼义之道约束人民,道德和礼义结合执政,则国家有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然则德之为政大矣,而礼次之也。夫德礼也者,其导民之具欤。太上养化,使民日迁善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治之上也。其次使民交让处劳而不怨,此治之次也。其下正法,使民利赏而欢善,畏刑而不敢为非,此治之下也。”[1](《群书治要卷四十八·体论》)以德执政是上策,以礼执政次之,以法治民是不得已的下策。
善于治理人民的,能很好地把德治和礼治结合起来。这样利于赢得民心,少用施以刑法就能治理好国家。“夫善御民者,其犹御马乎。正其衔勒,齐其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能不劳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礼,正其百官,齐民力,和民心,是故令不再而民从,刑不用而天下化治。”[1](《群书治要·体论》)以德礼正民心,不施用法律治理就能治理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论语·颜渊》)人民能做到如此守礼,则国家有治。
中国古人治国以德、礼、法结合,重视礼教。善于治理人民的,能够很好地根据百姓作为的罪恶程度而施以不同的惩罚方式。罪过小的,尽量使其向善而赦免罪过。罪过大的,要追究其作恶的原因,用仁德感化他。“所贵圣人者,非贵其随罪而作刑也,贵其随乱之所生也。是以至人之为治也,民有小罪,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是故上下亲而不离,道化流而不蕰。”[1](《群书治要卷三十五·文子》)德礼法结合治国,以仁善为根本,教育人民修德向善为根本,这样治理国家则会国家有治。
中国古人重视以礼义教化结合道德、法律治国,以此保证国泰民安。中国古代的礼义思想对现代社会道德教化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教育意义。礼义教化有助于对人民进行去恶向善的人格修养教育,有助于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古人以圣人制定的礼义之道为处事和修行向善的依据,并且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国家大业联系起来。执政者以礼义为修身治国之本,以礼义教化人民进行德性修养,这样有利于实现家和国兴。
参考文献:
[1](唐)魏征,褚遂良,虞世南等编.群书治要[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清)戴望撰,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五册)管子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清)阮元.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第五册(清嘉庆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战国)荀子著,(清)王先谦注,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二册)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清)阮元.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第五册(清嘉庆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清)阮元.孝经注疏/十三经注疏第五册(清嘉庆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清)阮元.礼记正义·大学/十三经注疏第三册(清嘉庆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作者简介:
韩丽华,女,汉族,山东邹平人,哲学博士,副教授,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