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
陈晓红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眼前的陈晓红,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戴眼镜,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和坚毅。亲切随和、温文尔雅,是陈晓红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陈晓红,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头颈部良性、恶性、罕见性肿瘤的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等工作。
对于陈晓红来说,好奇心是医学路上不断实践探索的动力。他形容,就像被蚊子在心上叮咬了一个包,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同时激励着自己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敢于啃下疑难杂症这块“硬骨头”。
颈动脉体瘤、腺样囊性癌、甲状腺髓样癌、黏膜黑色素瘤……来找陈晓红看病的大多是“重中之重”的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有的还出现癌细胞多处转移。
一名身患颈动脉体瘤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陈晓红的门诊。
“她的情况极为特殊。一般患者是单侧发病,而她是两侧同时发病,并且已向肝、肺转移,病情非常严重。”陈晓红回忆。
陈晓红当即决定收其入院。制定治疗方案时,他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与影像科、麻醉科等专家联合会诊。在多学科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趋于好转。
这一病例激发了陈晓红的好奇心,他想弄清楚,导致肿瘤双侧发病的原因是什么?“这不稀奇,我家里好多人都是。”患者的一句话引起他的注意。
于是,陈晓红带着3名学生,行程千里赶到患者的老家—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县城,开展家族基因筛查,结果又发现了8名患者。
通过调研,陈晓红发现,颈动脉体瘤的发病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存在一定关联性,也就是说,这个家族的成员生活的地方海拔越高,发病率就越高。在他的建议下,家族中部分年轻人搬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居住。
陈晓红说,自己对疑难病的执着钻研,离不开医院的支持,特别是医院历经百年发展所凝聚的传承创新的文化氛围,为医生攻坚克难提供了丰富养分。
1969年,陈晓红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市余井镇黄岭村。上高中时,因为班主任一句“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他报考了安徽醫科大学。
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在老师的指引下踏上头颈外科探索之路。
从医以来,陈晓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头颈部系列岛状肌皮瓣的改良设计。
一名糖尿病患者经历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额面部组织缺损手术时,皮瓣意外出现坏死,脸上长出个“窟窿”。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诊疗方案?为此,陈晓红放弃休息时间,一头扎进实验室,反复解剖、分析和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提出胸大肌皮瓣岛状制作的改良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皮瓣制作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他和团队先后研究出内乳动脉穿支、下位斜方肌颈横血管深支、锁骨上皮瓣颈横血管浅支等近10种头颈岛状局部皮瓣技术,这不仅满足了患者术后美观和康复需求,而且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陈晓红的探索并未止步。怀着一颗好奇心,他将目光投向了腺样囊性癌的综合治疗。
腺样囊性癌,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原发于腮腺、颌下腺、鼻腔等部位,具有临床少见、病因复杂、肺部转移率高、局部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相关诊疗仍在探索之中。
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委员会指导下,陈晓红携手多位医学专家,成立了“研究型腺样囊性癌学组”,发挥各方资源优势,探索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由陈晓红牵头编写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肺转移专家共识》已完成,为推动临床诊疗迈出重要一步。
此外,为加强医患沟通,陈晓红还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举办医患交流活动和主题沙龙。医生与患者坐在一起,就相关诊疗等问题面对面交流。
为攻坚疑难杂症,陈晓红一直在路上。如今,门诊、教学、科研和手术,陈晓红每周的日程安排都是满满的。尽管如此,每次遇到疑难杂症,他都会给患者留下联系方式,将其按照病种拉入微信群,便于日后随访。
陈晓红建立了数十个患者群,手机几乎不离手,总怕关键时刻错过患者的求助信息。
在陈晓红看来:“目前已掌握的医学知识可能只是人类生命奥秘的星星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学还只是一门实践科学,患者可能会为医学实践付出宝贵生命,因此,医生没有理由不敬重患者。”
在他的门诊,“拖堂”是常有的事,“很多患者大老远赶过来看病,能帮一把是一把”。有时因此耽误同事们下班,他会用鞠躬表达歉意。
“时代在飞速发展,医学也在不断进步,几年前还被大家奉为经典的指南,可能转眼就需要修订和完善。医生要紧跟潮流,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安全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