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梅
实习是临床医护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其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一个过渡[1-2]。尤其是护生,多数在实习以后,就可以进入对应岗位。如果实习教学质量不佳,将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尤其是,手术室本身是医院的重点组成之一,其包含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两项内容[3-4]。在这个过程中,侵入性操作较多,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如果护理人员缺乏业务能力,其不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还会对患者、手术医师、护理人员自身等多个主体造成生命健康威胁[5]。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必须要保证手术室护理带教的质量。然而常规带教模式侧重于理论灌输,不符合现代医疗环境下的护理教学要求。在现代教育下,不同带教模式提出,其运用效果相对较好。我院以接收于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的手术室护生80 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和常规护理带教模式,就其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的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以我院在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手术室接收的护生80 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0 名,其均选取不同的带教模式。
对照组中,男护生1 名,女护生39 名,年龄最大的23 岁,年龄最小的19 岁,平均年龄(20.23±1.11)岁,本科学历的10 名,专科学历的30 名;观察组中,男护生2 名,女护生38 名,年龄最大的23 岁,年龄最小的19 岁,平均年龄(20.34±1.02)岁,本科学历的9 名,专科学历的31 名。
本次研究选取的所有带教老师,在年龄、工作年限、职称上无区别;且该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习护生对研究知情,且愿意配合。
对研究所涉及护生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取常规带教模式,其在护生进入科室后,由带教老师结合手术室护理教学大纲,来对带教方案进行详细化,其以课堂讲解的形式,来提高其对手术室护理的理论了解度。同时,安排实习生每周至少1 次进行观摩课或者床旁观察。在观摩课上,要为其详细的演示每项护理内容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详细步骤;在床旁观察时,要护生做好笔记,并且每周组织一次讨论会,护生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并由老师来进行纠正。同时,带教老师要就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且调整下一次的教学方案,使之最优化。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选取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其所选取的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沟通能力。在这点上,对照组与之一致。在落实后的过程中,其具体步骤为:(1)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让其与带教老师在一个相对好的氛围里见面,并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让带教老师与护生均对双方有基本了解。同时,带教老师需要就已经搜集到的信息,结合既往工作经验和手术室护理教学大纲,来对护生进行带教计划制定,并与护生进行沟通,如果存在异议,可适当进行调整。在沟通时,如果护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可通过心理疏导,来进行调整。心理疏导的内容有环境介绍、制度讲解、能力肯定等,尽可能创建良好地师生关系。(2)带教老师需要轮流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每周至少3 个课时。其包含了手术室收治患者的具体类型、手术中体位调整要点、医疗器械的摆放与传递、无菌操作等内容。在每次讲解后,可适当的进行提问或者布置书面作业,从而保证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然后,再由对应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答疑解惑,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每周可开展一次讨论,让护生就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状况来进行沟通,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3)开展护理技能实践操作教学。根据手术室的常见护理内容以及护理人员的基本注意事项来进行示范教学。例如,无菌手套的佩戴、外科手术前的手部清洁方式、手术刀片的卸载与清洁、基础穿刺等内容。其中,以护生手部清洁尤为重要。在进行示范教学后,带教老师在进入病房进行服务时,可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让其在一旁进行观摩,并且就其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然后再组织护生进行实践,并就其实践操作中的不足进行指正,让其得以调整。每周组织护生进行学习总结,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并调整教学方案。
在实习8 周后,对两组护生的综合素养和带教满意度进行评估。其中,综合素养包含了三个内容:理论知识评分、风险防护能力评分与护理实践能力评分。其中,理论知识评分以书面考核的形式进行,总分100 分;风险防护能力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其由手术室自制,总分60 分;护理实践能力则需要由情景模拟考核评分与平时表现评分构成,其均由带教老师与护士长进行同时评分,取其平均值,总分100 分。三项均为分值越高,掌握状况越好。在满意度调研上,以我院自制的实习生满意度调研问卷进行,其从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角度上进行。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风险防护能力与护理实践能力评分等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 组护生的综合素养评分比较(分,)
表1 2 组护生的综合素养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 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比较[例(%)]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其集疾病诊断和治疗功能一体。在手术室工作的过程中,会对患者进行切口的制作、麻醉药物的使用等等,这些会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较大的应激反应。而每个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都存在差异,自然手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反映不同,手术效果与恢复进度也会存差异。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手术实施的效果,降低对患者的创伤,临床主张对手术室实施良好地护理服务。通俗地来说,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将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患者的安全、工作中护生的安全、术后患者的恢复进度等多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手术室中,不仅需要诸多精密的仪器和设备,还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与素养[5]。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养较为重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临床护理教学方案逐渐多元化,在对手术室护生进行护理带教时,必须要结合手术室的需求,来选择合理且科学的带教模式。常规带教模式作为常用的一种带教模式,其侧重于理论的灌输,且在整个实践教学中,以示范为主,忽略了护理本身具有的操作性[6]。在这种状况下,其所培养出来的护生,缺乏良好地应变能力与实践能力。自然在其进入对应岗位后,很容易因为与患者沟通不当、操作不当、对科室认知不清等状况,而导致工作质缺失。
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其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其在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之中时,带教老师能够结合临床教学大纲和科室的具体状况,为护生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在保证其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上,来对其实践能力进行优化,保证综合素养的提高[7]。再者,其还能够对手术室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让护生具备良好地风险意识与应对能力。使之在参与工作后,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与患者的安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下,护生与教师的沟通更为有效,其能够及时进行问题的反馈与方案的调整,这更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出的人本理念[8-9]。同时,在手术室工作量日益增大的今天,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更能够保证教学质量,降低因工作量带来的教学失误。再者,这种教学模式下,带教老师能够更好地引导护生参与到实践之中,对其进行仔细的讲解,从而提高了护生对于手术室的认知,也能够从侧面保证教学质量[10-11]。同时,一对一全程护理带教方案强调整个教学的时间完整性,即从护生进入到对应科室开始,就有专门的带教老师来对其进行教学,无论是科室科室环境熟悉,还是教学工作开展,都能够保证到不缺席的状态。同时,一对一的方式,能够让每个带教老师最大程度地为特定学生进行教学,自然在其课余时间的联系上,也能够加强,打破了教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教学具有一定的自由色彩,这对当前的带教老师本身的工作十分有利。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同期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带教和一对一全程护理带教,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在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风险防护能力与护理实践能力评分等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就意味着,一对一全程护理带教模式的运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带教方案。但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对一全程护理带教方案对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如果在院内,手术室的人员本身较为匮乏,就很难落实该种教学方案[12-14]。同时,在拟用该种带教方案后,需要对带教老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的培训,使之具备对应的教学能力,保证教学方式的顺利开展[1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运用不同带教模式来进行干预,在教学质量与带教满意度上,也会存在差异,例如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的运用效果相较于常规带教模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