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引领下的高中历史问题链教学实践

2022-06-21 01:57李子凡
读与写 2022年34期
关键词:设置高中历史价值观

李子凡

(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广东 广州 510460)

1.高中历史价值观念的内涵

建设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需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灵建设,这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学校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呈现多元化发展局面,以科学的、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建立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这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是为社会培育拥有健康价值观的建设者的需要。价值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价值观念的内涵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一是认同与自信。自信来源于认同,包括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认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认同。在中国传统与现实、古今的延续与创新对比审视中形成自信。二是视野与尊重。在大历史视野下,学会对文明的尊重,形成对不同文明的科学判断,用全球化的眼光认识文明的交融与独特个性。三是指科学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教育要有全球视野,全球视野不仅是历史教育的方法,更是历史教育的任务,要形成国际视野,就要确立历史的整体性,有效整合历史知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要学会尊重每个国家的历史。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的过去,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来的民族精神,学会站在当时的角度去客观地分析当时所发生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从多种文献中发掘和相互印证对某一人物事件历史的描述,客观的学习历史,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了解中西方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三观”,并以此作为人生的准则和指南,为个人发展与幸福追求、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服务。

2.在高中历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思想文化使青年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发展,不断发生分化与碰撞。由于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接收的信息多元化,必然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多元。多元思想文化的涌起,新思想不断与旧环境冲突,新的价值观不断分化,从而与旧的体系进行碰撞。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单纯向高分数看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日益突出,只注重分数、轻思想教育,这直接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一部分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而青少年时期又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青年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因为他们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他们有着崇高的民族精神,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们相同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同时养成自己正确且全面的历史观,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而且也切实可行的。

3.高中历史问题链教学的内涵和原则

3.1 内涵。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巧妙设置问题链,这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通过由浅到深、由点到面、个别到一般、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链”设计,让学生吸收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历史思维。“问题链”就是学生的学习路上的导航仪、垫脚石、助推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作用!因此问题链教学就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所学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课堂提问,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师生互动中,把疑问和主干问题像锁链一样紧紧联系在一起。问题链的核心功能是为学习服务,具体地说可以让学生以归纳的方法学习知识、技能或形成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如何整合其学业获得的功能;让学生评估自己是否获得某些能力。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的第一目录为例,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来设置问题链。可设置“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背景是什么?调整的特点有哪些?西方各国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调控的成就与存在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借鉴?”等层层递进问题链,学生通过问题的作答,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3.2 原则。问题链教学在设计问题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不得违背教学大纲的主旨精神和要求。

3.2.2 梯度性原则。人们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到深,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

3.2.3 层次性原则。学生的知识维度是多层次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实际,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3.2.4 启发性原则。问题链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提出的问题由老师诱导学生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进得出正确结论。

3.2.5 全面性和突破性原则。问题链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尽可能要涵盖每个课时的全部内容,也要考虑需要突破重难点问题这个实际所需。

3.2.6 开放性原则。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当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

3.3 问题链的设置(如下图)。清晰而又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课堂提问也是历史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触发器”,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实现从以往在课堂中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的状态。

4.基于价值引领下的高中历史问题链教学的实践

问题链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020年修订的《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课程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第二部分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也是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因此把历史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历史问题链教学中,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4.1 以问题链为导向,知情并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教育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形成态度最终建构价值观。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的第二、第三、第四学习目录为例,以问题为导向,知情并重,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第三次科科技革命的内涵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福利国家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能否真正缓解社会矛盾?其影响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什么借鉴意义?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运动概况如何?产生什么影响?如何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链的设置,用问题、用情感引导历史价值观学习,学生会自然而正确地进行迁移,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如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合作、形成正确的三观等。

4.2 设置问题链,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构建自己的三观体系。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该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可或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并且努力践行,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相关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利用视频、音频、文字史料,为学生创造历史情境,设置如下问题链:革命先辈们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各个阶层为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什么努力和贡献?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爱国?通过这样的问题链设置,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在学习20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近现代中国思想理论成果有哪些?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从教材当中去深入发掘,并让学生知道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的科学世界观在我国不断发展中,在大量的实践经验下进行总结,与我国的实际社会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时,教师可通过设置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有哪些?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世界带来那些影响?中国高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其重要原因有哪些?对国家发展带来什么重要意义?等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富强意识。在学习儒家思想时,教师可设置孔子的思想中如何体现其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西汉儒家思想的代表董仲舒倡导为人要具备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品德,对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你认为如何培养个人的诚信品格?社会上是否存在忽略诚信的行为?其表现有哪些?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诚信待人的价值追求。

4.3 设置问题链,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历史认知能力,即在历史学习中对历史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一种学习能力。它包括发现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认识现实的能力和预测未来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链,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认知识能力。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为例,在进行本课内容学习时先观看本课内容的相关视频并同时设置如下问题: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怎样崩溃的?其影响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含义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怎样的经济建设成就?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通过视频与问题链的导入方式,既可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也可以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科学思考、理性分析的认知能力和历史价值观念,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总之,基于价值引领下的问题链教学的运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解答问题引导学生穿越理论障碍和思想迷雾,使教学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概念走向事实;让学生由课堂的“旁观者”变为课堂的“主人翁”,感受深邃思想、深刻理论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助于革新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的角色由以前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念、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历史认知能力,从而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达到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设置高中历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栏目设置一览表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