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摘 要] 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是我国近些年所倡导的两项重大经济和教育改革内容,是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对经济和教育领域提出的具有跨时代历史意义的愿景和挑战。通过分别分析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的内涵,厘清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之间的底层逻辑关系,剖析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培养终身学习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而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培养旅游专业终身学习者的策略,以期为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和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贡献相应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文旅融合;终身学习;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YB181);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C-c/2020/03/18)
[作者简介] 刘 娟(1981—),女,山东青岛人,博士,无锡学院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养老服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0-0052-04 [收稿日期] 2021-12-27
我国多年来一直强调旅游业的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带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2018年国家文化与旅游部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文旅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次年,我国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要求,鼓励全民终身学习。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经济和教育领域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愿景和挑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深刻理解文旅融合与终身学习的底层含义,厘清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预防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可能出现的有违终身学习的问题,进而准备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文旅行业的健康积极发展以及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顺利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的内涵
(一)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顾名思义即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学习目的地文化为旅游主要目的,文化逐渐成为旅游的最大原动力。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正所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就是要靠文化发展旅游,靠旅游弘扬文化。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旅融合不仅能促进各地区各民族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方面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扩大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在国内及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1]。
(二)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最早也称终身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80年代传入我国,后来各国将侧重点逐渐从终身教育转向终身学习。虽然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经常被交替使用,但两者也有区别。终身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供给侧,即教育者,包括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倡导通过改良和提升对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资源供给,对公民提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强调的是教育的需求侧,即学习者,提倡学习者面对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激发内在学习动力,追求和实践“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性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既是对学习者需求侧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对教育者供给侧的改良和提升[2]。
二、文旅融合与终身学习的内在关系
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旅融合要求旅游从业者是终身学习者
文旅融合不仅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指南针,更是旅游市场的内在需求,并且将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基本目的[3]。文旅融合一方面要求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和全面地挖掘,另一方面也要求将挖掘出来的文化资源用恰当的方式展示出来和传播出去。此外,文化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动态变量。文旅融合的这些要求和特点对旅游从业者提出了至少如下三点要求:(1)旅游从业者需要深度掌握和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征和各項文化元素;(2)旅游从业者需要善于使用恰当的方法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进行展示和传播;(3)旅游从业者需要把握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动态发展。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旅游从业者必须是爱学习和会学习的终身学习者。
(二)终身学习彰显中国传统文化
尽管终身学习的学术名称和谚语“活到老,学到老”均来源于西方,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强调终身学习的文化。例如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的“学无止境”;礼记中“学然后知不足”;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董仲舒的“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汤斌的“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增广贤文》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由此可见,终身学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的元素。文旅融合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地、有机地融入旅游中,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和个人终身学习行为的养成是对中国文化的彰显,也是文旅融合的必要要素。
(三)文旅融合促进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
文旅融合包括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播。如前文所述,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需要旅游从业者的终身学习。而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播则是旅游者终身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学习是现阶段及未来越来越多旅游者的主要旅游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需要以学习为目的的深度旅游。文旅融合一方面要求旅游供给侧也即旅游从业者的终身学习,另一方面也促进和满足旅游需求侧也即旅游者的终身学习。因此,文旅融合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
(四)终身学习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
“学然后知不足”,对于热爱学习的终身学习者来说,学习的越多就会越发发现自己的不足,其学习需求和欲望就会更加强烈。对于旅游需求侧的旅游者来说,“读万卷书”会激发其“行万里路”的需求。随着学习的扩展和深入,人们会不愿意满足“生活的苟且”,而需要“诗和远方”。对于旅游供给侧的旅游从业者来说,当他们越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就会越发想更深一步地探索其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渊源,进而可以进一步推动所在地的文旅融合。因此,终身学习是文旅融合的巨大推动力。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培养旅游专业终身学习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旅游专业培养终身学习者,为了有效培养终身学习者,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一)教学改革避免“重供给侧轻需求侧”
构建服务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既要合理推动供给侧变革,又要有效拉动需求侧动力。为推进文旅融合而进行的教学改革需要兼顾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传统的教育改革理念往往强调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在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下推进文旅融合而进行的改革还需要在教育需求侧上下功夫,加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赋予学生对文旅融合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驱力和主观能动性,实现文旅融合的有效发展和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成功构建。
(二)教学改革避免“重形式轻本质”
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在各阶段教学改革实践中,文旅融合是教学改革成果的体现,而培养终身学习者则应当是教学改革的本质目标。在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各旅游专业院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以迎合国家文旅融合的行业发展和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教育要求。各阶段教育教学改革除了应当体现文旅融合的理念和实践,还应该牢记培养旅游行业的终身学习者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本质,因为旅游行业的终身学习者才是文旅融合的根本保障。
(三)避免静态的应试教育导向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变量,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传播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历史文化有待旅游从业者深入挖掘、理解和弘扬。因此旅游从业者依靠简单、刻板的学习和背诵历史文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文旅融合的要求。文旅融合要求旅游从业者具有动态学习和适应能力。教育教学评价应当避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代之以灵活多样的素质教育考核方式。
(四)教学模式避免“以教师为中心”
终身学习者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国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延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导向。“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导向在传输静态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对于培养终身学习者的意识和能力则是严重的障碍。因为终身学习者是主动的学习者,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质上是将学生当作及培养成被动的学习者。各阶段旅游专业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学模式需要循序渐进地摒弃“以教师为中心”。
四、旅游专业终身学习者培养的路径
如前文所述,终身学习社會的构建需要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管齐下,构建终身学习社会和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从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双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一)大力提升教师终身学习素质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则。各类旅游院校成功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前提在于教师率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旅游院校既要重视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也要重视将教师塑造成终身学习者[4]。这就要求旅游院校加强对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大力提升教师终身学习意识。意愿是行动的前提,没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不能充分认识到终身学习对自身和工作的意义,教师就无法将终身学习落实到自身生活和工作中。各类院校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进而才能鼓励教师开展终身学习的活动。
2.为教师扩展和提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资源和机会。旅游专业教师需要兼具旅游从业者和教育者的双重素质和能力,因此旅游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既要包含紧跟旅游行业和文化产业动态进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包含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
3.将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的经历和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队伍中的终身学习者。通过这种考评和激励机制营造出终身学习的气氛,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地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
(二)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在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的双重背景下,旅游院校还应当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的文化整合优势,促进文旅融合。文旅融合首先要文化和旅游融合。现阶段文旅行业还存在一些文化和旅游不够融合的情况。有些地方将文旅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博物馆、电影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等,而一些新开发的旅游资源则缺乏文化的挖掘和融入。为了解决此问题,各地需要加强文化行业、旅游行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文化整合优势,进一步促进当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2.将教师挂职和学生实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尽管不少院校已开展教师挂职和学生实习,但是教师挂职和学生实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脱节现象。为了更好地培养教师队伍中的终身学习者和旅游行业未来的终身学习者,可以将教师挂职和学生实习在同一时间安排在同一产业单位,这样既可以促进师生互学,又可以保障教师挂职和学生实习的双重质量。
3.文旅行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用以治学”。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满足行业需要,适应行业发展的终身学习者。为了保障产教融合,文旅行业应当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确保教育者懂行业、学习者知行业。文旅行业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劳动力短缺的行业,离职率较高,毕业生就业率也相对较低。为了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忠诚度,稳定文旅行业人员队伍,应当鼓励文旅行业精英以合适的方式参与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到文旅行业就业。
(三)樹立、培养和使用“成长型思维”
人的思维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种。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和能力通过学习和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而与成长型思维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认为人的才智和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面对困难和问题容易陷入沮丧、裹足不前、拒绝努力,因此畏惧失败。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失败和困难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因此会不怕困难,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5]。成长型思维是践行终身学习的基本前提,旅游专业大学生需要有意识地通过读书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四)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终身学习者最重要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有高学习动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各类旅游院校在教学方式上应当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并将“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切实落实到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和实习考核中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纳入考核内容。
(五)学生需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是未来旅游行业的后备军,也是当前旅游专业的教育需求侧。作为文旅融合和终身学习的终极践行者,旅游专业学生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自我培养:(1)将通过终身学习达到学以致用树立为学习目标,摒弃“为考试而学习”的短浅目光。(2)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摒弃基础教育阶段“靠老师教、靠老师督促”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及特长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3)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6]。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使用各种学习工具,将来才能实时跟进文旅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为行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白长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行业人才培养:实践需求与理论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36-42.
[2]张梅琳,唐雪梅.我国终身学习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动向分析[J].成人教育,2021,41(12):8-14.
[3]刘秀珍.“旅游+”态势下旅游职业教育新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15):84-87.
[4]杨永丰,南海.论旅游管理职教师资本科生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基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5):25-28.
[5]赵亚飞,翟乡平,张光旭,等.成长型思维与坚毅的关系: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J/OL].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2):216-222.
[6]宋金璠,陈兰莉,石明吉,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终身学习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143-144.
Cultivation of Lifelong Learners of Tourism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tourism Integration
LIU Juan
(Business School, Wuxi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05, China)
Abstract: Cultural-tourism integr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are two major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reforms advocat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y are a vision and challenge with cross-era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and education based on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social progress. By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tourism integr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underlying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cultivating lifelong learn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tourism integr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lifelong learners for cultural-tourism integration.
Key words: cultural-tourism integration; lifelong learning; talents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