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萍
[摘 要]德育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么培养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非常深刻,德育资源非常丰富。党和政府出台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德育实践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中小学校有序开展青少年德育实践活动。不少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实践,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德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有不少中小学校不能有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为此,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要积极开发非遗德育实践课程,多方化解师资难题,抓住“双减”契机,开展网络德育实践活动,逐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德育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实践
传统文化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等若干特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工作。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1月25日,中办、国办颁布实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工作贯穿到国民教育过程的始终。要“遵循教学教育、学生认知的客观规律,依据有序推进、分学段、一体化的指导原则,把优秀传统文化无缝融入艺术体育、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1]
2021年,国家又颁布了“双减”政策(《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它有利于广大中小学校“五育”并举,扎实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德育实践的现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中小学德育实践的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校德育活动中的渗透,强化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
(一)德育实践中科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1.课程学习活动
积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是不少学校德育活动的重头戏。某市体育运动学校通过向学生教授武术项目、开展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运动员之间切磋前,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习武的道德,坚持“武以德立,武以德先”的培养理念,要求学生尊重其中的礼仪规范和传统习俗。向学生讲述传统体育思想中的武德意识,既要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谦虚谨慎,又要维护公德、伸张正义、见义勇为。在训练过程中,它体现为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在生活中它体现为不能恃强凌弱、骄傲自大,更不能拉帮结派,危害社会秩序。这些课程学习活动特色鲜明,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能够强化他们的德育实践能力。
2.课程实践活动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有的学校还提供了延时放学服务,间接地拓宽了中小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渠道、场所。有的学校纷纷开设国画培训与创作,培养学生学习京剧、豫剧、越剧等传统戏曲的曲目,培养学生对古筝、琵琶、二胡、笛子、葫芦丝、唢呐等传统乐器的学习兴趣。
3.传统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随着传统节日的到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感受这些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从清明节得到真切的尊重生命教育,从端午节获得强烈的爱国情怀教育,从中秋节感受和谐团圆的家庭教育,从重阳节感受尊老敬老的友善教育。组织学生在这些节日来临之际对相应的历史文化进行溯源,策划节目仪式、制作和品鉴相关的节日美食。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体验其独特而强烈的感召力。学生通过这些节日文化活动,能够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和认识,促使学生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德育实践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始终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其中德育排在第一位。在实际现实教育活动中,用于学习科学知识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地超过了德育。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学习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脱节问题,明显不符合“知行并进,学思并重”的德育内涵。它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1.实践课程不够完善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德育实践的过程中,课程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传统文化课程侧重于德育、美育、劳动教育,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侧重于智育。尽管不少学校、不少地区都积极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然而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亟待提升。学校要思考如何形成完备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知识体系、实践规范,使其紧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培养,以立己达人、仁爱共济为核心的社会关爱培养,以崇德弘毅、正心笃志为核心的人格修养教育等。
2.师资力量较为紧张
中小学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群众性的传承功能。要紧紧抓住师资力量这个“关键少数”,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徐州市铜山新区实验小学创办了“柳琴小剧团”,但只有一位指导老师。放眼整个铜山区还不到10个柳琴戏传人,而且都已经50多岁了。如何化解师资问题,是传承柳琴戏面临的一个难题。
3.考试以及安全因素制约
广大中小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多重阻力,学校主要负责人不同意,缺乏师资力量,课程体系不完善;家长阻拦,学生兴趣不高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承受着较大的中考、高考压力。泰州市口岸中学史海燕老师指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渗透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面临着师资、课程等难题,又受制于社会、家长和学校高层管理者的认同难题,这些都制约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中学扎根。
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课程安排等,通常会非常谨慎地组织安排德育实践活动。实际情况是极少数学校最多以班级为单位,到学校附近的传统文化公园或者文化遗址中组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4.受到网络消极思潮的影响
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认为,在一定文化中生活的人应该对这种文化抱有一种“自知之明”,即准确把握它的形成过程、来历、发展趋势和文化特色。然而不少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缺乏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科学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不能自觉分辨线下线上的一些错误思潮。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日益深入,新媒体、网络技术等加快了信息传播。广大中小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思想意识越发自主起来,个性更加鲜明,好奇心强,但缺乏完善而成熟的认知体系,“三观”正在形成之中。他们面对网络上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日益频繁的交融交锋,在追求多样化的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易于受到诸多不良道德行为、思想倾向的严重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
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德育实践的价值
(一)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传统文化富含深厚的先贤智慧和哲人教诲,不少学校纷纷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诵读古代散文、经典诗词等。从实施环节来看,河北师大附小树立了“德育为先”的指导理念,合理选择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安排学生课前诵读《三字经》《千字文》《汉赋》《元曲》《唐诗》《宋词》等经典诗作。该校还逐步编写了校本教材,每年举行古诗文赏析课、过级测试、古诗文诵读比赛等。到小学毕业时每个学生能够掌握400~600首古诗词。这些古诗浸润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牢记先贤智慧和哲人教诲,也强化了中华文化根系思想教育,让他们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强化德育践行实效。
(二)以非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源。北京市不少学校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中,其中一项是要求制作带有中国风的风筝。学校通过让学生触摸、制作风筝,让他们逐步达到线条设计、色调雅致、画面清新、构图技巧等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强化他们思考、创造的意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他们的人文情怀,增强他们传承和创新的能力。再如,佛山市禅城区不少学校以非遗为主要载体,形成了饮食课程以礼育德、陶艺以品育德、剪纸以美育德、武术以魂育德的非遗德育实践课程体系。它凸显了以非遗弘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催生了立德树人的丰硕实践成果。
(三)强化和谐秩序与廉洁素养教育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无论是北京地区的四合院,还是徽州古村落,都能够体现出天人合一、和美和亲的家庭理念。徽州古村落中雕刻的各种吉祥纹样以及砖雕、石雕、木雕等,都充分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理念。而且,有些传统建筑中还存在不少碑亭、祠堂等。以葉县县衙的各种对联为例,“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些通俗易懂的对联,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深化学生的廉洁素养。
三、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德育实践的策略
(一)开发非遗德育实践课程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应该用心挖掘其中的宝贵财富。教师应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深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地,拜访相关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邀请他们参与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课程。熟悉国家德育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充分合作,有效地开发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课程。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时代发展和学情,开发特色鲜明的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要对这门课程进行完善和改进,逐步形成完备化、整体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从诸多视角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带有时代温度的表达方式和践行策略,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要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状况,挖掘契合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实践的可操作性。
福建龙岩市松涛小学实施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灯的开发”项目,通过参观采茶灯的发祥地、拜访非遗传承人,并邀请采茶灯传承人到校和师生进行交流;把茶园、茶厂当作师生深度体验、学习茶文化的场所。学生可以感受劳动美、知识美、自然美,挖掘传统茶艺“美、静、清、精”的礼仪美,对采茶灯歌舞的故事美、语言美、形体美、音乐美有更深刻的体验。[3]
(二)多方化解师资难题
针对广大中小学校普遍缺乏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力量的问题,自2016年起,教育部和相关省份每年都会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活动、研修项目。他们邀请特级教师、知名校长、教研人员等,开展一线观摩课、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等,传播名校成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和利用所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参考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
为了化解师资缺乏的难题,徐州市铜山新区实验小学采取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小先生制”,系统地训练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学生苗子,然后安排他们教授其他师生。长此以往,该校热爱和学习柳琴戏的学生、教师数量日益增多。学校也可以综合不同学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安排不同学科的老师从不同方面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并参照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向学生阐释,要求学生参照践行;美术老师讲解关于剪纸、雕刻等多种艺术的技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历史老师可以趁着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优秀传统文化产品服务企业,走访本地相关人员,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三)抓住双减政策契机
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共同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旨在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遗存、历史古迹,接触各种非遗资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學生德育实践的目标。学校负责人既要看到所面临的考试压力,又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意志。学校要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小学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学生能够积极吸收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逐步得到社会、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认同。而且,广大青少年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家长、老师的陪同下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定期开展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完备的人格,综合素养更加深厚。
在国家大力实施“双减”政策、优化研学旅行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多元互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态势。学校要与历史遗迹遗址管理单位、科研院所、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的传承单位和传承人等合作交流,新闻广电出版界积极宣传普及,整合全社会力量,创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平台,使广大中小学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滋养 。
(四)开展网络德育实践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含有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等丰富的思想理念。针对青少年易于受到拜金主义等错误网络思潮影响的情况,要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他们辨别错误信息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使学生形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坚定意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大学》中的“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向学生阐述德与财的辩证关系,德行是人之根本,财只是生命中的组成部分之一。[4]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既包括教师以身作则,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课程学习,又包括学生比较喜欢的校内外、线下线上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和学校要逐步强化网络德育实践,规范学生的网络言行举止,强化他们的信息素养。要结合流行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符合新媒体平台、网络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形式。既要逐步创设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品牌,又要构建线下线上、校园内外、课堂内外彼此补充、有机结合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强大育人合力,增强网络德育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2]柳文茂,柴春华,张海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
[3]邱静芳.“课源—课堂—课程”的传统文化德育实践课程化的构建方式初探——以闽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例[J].教育观察,2019,8(26).
[4]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