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桐秀
摘要:班级的管理质量与学生的发展成长息息相关。精细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管理质量为目的,发展到现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精细化管理在不同行业的成功实践,也给教育行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极大地启发了学校管理,为班级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初中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初中班级精细化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班级精细化管理;优化策略;
前言: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以往粗放式的班级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在班级管理中探索实践精细化管理。以下着重探讨在初中班级中如何建立完整的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一、对班级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正确的认识
1.班级精细化管理要贴合班级实际情况
班级精细化管理,要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班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确定最适合自己班级管理特色的管理形式和方法,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的实践经验,探索适合班级的精细化管理的新措施和新想法,推动班级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管理。班级精细化管理只有贴合班级实际情况,才能使班级精细化管理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使班级精细化管理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2.班级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班级某一个发展阶段的,这是一个为实现班级良性发展而持续性的工作。班级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的关键是现状的稳定和每天哪怕是最细小的进步。班级精细化管理,没有捷径,不可浮躁速成,踏踏实实地做好班级中的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不断改善,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状态。在实施持续改善时,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有效地应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持续改善,为班级发展注入活力,使持续改善成为班级管理的内在推动力。在管理中也充满着诸多未知因素,对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创新,及时进行改善调整,努力消除管理中的漏洞和空白点。
二、建立完整的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1.制定科學的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
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健全、公平、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班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级规章制度正是通过这种强制性的力量,对班级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和引导。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要遵循科学的原则,注重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的统一,既要有效规范学生行为,又要贴合学生实际。
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的科学制定,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贴合学生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座谈会,广泛征求学生对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地建立好每项规章制度。其次,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要贴近班级实际,要秉着精确高效的管理原则,制定详细具体的规范与指标。再次,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过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班级的发展适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最后,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要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不要流于形式。
2.在班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落实执行规章制度
在班级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遵循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班级精细化管理中,要把各个要素进行细化量化,将无形的规章制度转化为有形的可度量的数据,并通过适当地合理地分析,明确地反映出学生在校的基本状况和当前的一些问题,为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对学生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量化积分数据是衡量学生在校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全部指标。班级精细化管理中,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存在着很多情感因素以及其它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很多是不能量化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单一的定量管理和单一的定性管理,都不足以呈现出班级管理的全貌。因此,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要综合运用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使班级管理成为优势互补、灵活开放、效益最大化的系统整体。
班级精细化管理,重在实施过程中的有力执行。在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过程中,首先,班主任要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确保规章制度扎实推进。再次,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入手,哪有问题就研究到哪儿,哪有问题就解决到哪。最后,对于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反思总结,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同时,贴合班级发展变化的规章制度又反过来保障班级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
3.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固化优化规章制度
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大部分是常规管理,就是关于每天都要重复发生重复进行的事情的管理。班主任和学生按照已经定好的规章制度来处理问题,每个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体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清楚其中的流程和程序。班级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形成长效的可重复应用的管理机制。
在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把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班级要想有高质量的管理,就要对这些成功经验和科学做法,加强总结提炼,在班级管理中推广和持续下去。在成果固化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就可以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进一步对班级精细化管理进行优化。
结语:班级管理,从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是班级管理理念的一个质的飞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趋势。班级管理的精细化,能更好的规范学生行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建立良好的班级风貌,有助于班级管理迈上科学、规范与可持续发展之路。班级精细化管理是持续发展的过程,亦是持续改善的过程。初中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待继续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周看兴.初中班主任精细化管理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000(007):333.
[2]吴昌权.初中班级精细化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
[3]陈志友,李云玲.浅谈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措施[J].时代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