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周俊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036-02
摘 要 伴随着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相继提出,健康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体育更是成为健康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在健康观念的影响下,健康行为和体育素养等概念相继提出,并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素养 健康行为
一、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同时人的身体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增加导致了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往往是医学无法彻底治愈的,全球医疗卫生的政策导向是强调建立健康行为来预防相关疾病。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这一概念最早由和Kasl和Cobb于1966年提出[1],认为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或早期发现疾病而采取的行为。
以“健康行为”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研究是以疾病和体育锻炼行为为主。体育作为对促进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其中“体育素养”更是成为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体育素养(Physical Literacy)早在2001年由英国学者Whitehead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在一生中维持适当水平身体活动所需的动机、信心、身体能力、知识和理解[2]。我国学者余智把体育素养概括为:“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3]。
二、重庆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9年11月发布了全球首份“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01—2016年在调查了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青少年学生后,80%以上的在校青少年没有达到世卫组织建议的运动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引发了社会的担忧。2020年上海市正式推出了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和学生体育素养评价蓝皮书,并建立了涵盖态度、行为和成效三个维度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理论。
利用查茂勇[4]大学生体育素养自测量表对重庆市大学生体育素养包括体育知识、运动能力、体育行为和体育心理等四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进行了信息收集,并通过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合及分析,做出总体评价综述。
(一)体育知识
对重庆市大学生体育知识的调查主要从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体育功能、体育锻炼基本知识、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知识和专项体育理论知识五个方面进行。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对体育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大学生对基本体育卫生知识掌握比率高达72%,而对基本体育保健知识如肌肉牵拉按摩、运动损伤的预防保健等掌握情况只有25%;对体育的娱乐、休闲、健身功能认知比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好;对体育锻炼基本知识如何种项目对身体何种生理器官、技能方面有锻炼价值整体掌握情况不好,只有23.2%的同学选择“基本同意”,以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常见的“岔气”为例,只有41%的同学选择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调整呼吸,进行缓解;重庆市大学生每年都会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所以学生基本能够运用常见的测量器材测量自己各方面指标如身高、体重、肺活量、柔韧性等,但是对于体质健康测量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对自身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价掌握比率不高;对专项体育理论知识整体掌握比率不高,知识框架以及知识要点还不够完善。
(二)运动能力
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础保障。作者主要从基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三方面对运动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結果显示,大学生在走、跑、跳、投和支撑方面基本没有任何困难,但有31%的同学表示爬越、攀登、负重、搬运、涉水等基本运动能力有困难,这与新时代大学生缺乏体力劳动和吃苦怕累的畏难情绪有关;91%的大学生自我感知身体素质较好,其中自我感觉速度、力量较好的各占13%,耐力较好占18%,身体灵敏性较好占12%,身体柔韧性较好的占35%;至少会两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2%,且多数为球类、跑步等学校设有场馆和提供场地的运动项目,但是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的比例就只有54%,说明学生在深入学习方面还需加强。
(三)体育行为
对重庆市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调查主要从体育消费、体育信息获取、体育锻炼、体育欣赏、体育宣传等方面进行。由于多数大学生还没有独立赚钱的能力,所以在体育消费上投入并不大,不过近年来伴随着信息高速发展和爱美意识的觉醒,大学生在体育服装、比赛门票、健身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对体育信息的关注处于较为普遍的状态,体育关注的方式最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校内体育文化宣传等。调查结果显示,33%的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27%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能够保证在每周3次以上,4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能达到主观稍感疲劳以上;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比赛、体育新闻图片欣赏比率较高,一般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会格外关注,相对而言体育艺术作品的欣赏比率不高,这与我国体育艺术作品事业不发达有很大关系;85%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将自己所学到的体育知识、了解的体育信息、掌握的体育技能等与他人分享,以鼓舞、激励、劝导他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四)体育心理
体育心理是大学生能否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体育情感指学生在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体验[5],81%的大学生对体育课堂和体育锻炼持有积极正面的评价,19%的同学对体育课堂和体育锻炼抱有消极态度,更愿意沉迷在电子游戏里;98%的大学生对体育的价值持肯定态度,认为体育不仅能极大地满足精神需要,而且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89%的大学生拥有体育参与意识,认为只要是感兴趣的项目,就会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70%的大学生拥有自我健康评价意识,会主动的利用学习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个人的健康进行评价,以达到反馈提高的目的;89%的大学生表示会终身接受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C07FE95F-CF58-4D75-ADC1-B718617454A0
三、重庆市大学生健康行为现状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一些健康行为量表,最终确定了《重庆市大学生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的题目范围,共涉及学习相关行为、个人生活习惯、压力管理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四个相关维度。
调查显示,在学习相关行为方面医学类专业学生得分低于非医学类学生,这与医学类学生普遍学习压力较大有关系。在个人生活习惯方面,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71%的大学生能做到平常非常注意个人卫生;88%的大学生在吃食物或吃药时会仔细查看标签或说明;37%的人可以做到从不暴饮暴食;74%的学生基本上做到每天吃早餐;19%的学生基本不点外卖;39%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71%的学生从不吸烟;51%的学生从不饮酒。可见在个人卫生、吃早餐等行为方面表现较好,而叫外卖、暴饮暴食、饮酒等行为普遍存在。在压力管理行为方而,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在人际支持行为方面,当有需要时会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的大学生所占比率高达83%,表示会用适当的不伤害别人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的大学生占71%,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四、体育素养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体育是实现健康的工具手段与行为方式,其价值就是实现人的健康。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实现从体育素养到健康的发展,养成人的日常健康行为习惯。一方面,体育素养是人体通过体育活动所获得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情感培养与人格塑造,无论是健康知识还是健康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生成的。另一方面,健康行为是体育价值功能的外在表达,是体育素养发展的价值追求。
五、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作为一个高智商、高自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问题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加强学校运动场馆建设,完善设备设施,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释放压力,同时达到提高体育素养,促进健康行为的目的;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够积极地参与校园活动过程中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利用现有条件因时因地的进行宣传教育,如利用食堂、运动场等多媒体进行体育赛事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价值观。
2.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大学生体质测试及格率高达97%,但是优秀率只有19%,而且当代大学生亚健康问题突出,而且大学生对健康的评判上存在误区。大学生的健康仍是当前工作的重心,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大学生在高压情况下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应对能力。学校应充分关注大学生自我压力管理,教导其形成自我压力管理的良好意识,并及时通过适当的手段对其进行干预和疏导。除了提高体育素养以达到强身健体,宣泄情绪和健康社交等途径之外,大学生也应该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比如可前往校内外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除此之外,教师的引导与表率作用也会起到很大的程度的影响力,大学的班主任及辅导员等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单独询问及引导,必要时提供帮助。
★通讯作者:周俊(1982-),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教育教学管理。
★項目名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SKGH027。
参考文献:
[1]健康让生活更精彩—走进世博编辑委员会.健康上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WHITEHEAD M. Physical Literacy:Throughout the Life-course[M].London:Routledge,2010:39-41.
[3]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01):69-72.
[4]查茂勇.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自测量表编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5]任慧莹,韩继莹.培养学生体育情感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2):113-115.C07FE95F-CF58-4D75-ADC1-B718617454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