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圈两翼”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比较研究

2022-06-20 08:33
中国医院统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市区重庆市

刘 影 罗 云 陈 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重庆 北碚 400700

二级中医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提升重庆市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了解重庆市不同区域的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状况,本研究按照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划分,即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渝东南区域,对不同区域的二级中医医院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医院服务能力,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重庆市二级中医公立医院共计28家,均发出了调查问卷,以调查评估二级中医医院“十三五”末期的服务能力,共回收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89.29%。见表1。

表1 重庆市“一圈两翼”二级中医医院问卷调查情况

1.2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建立指标词库;围绕医院服务能力内涵,通过小组讨论及专家咨询,提出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指标框架,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第1次整理指标词864条;经过第2次讨论及专家咨询后,确定指标词367条;经过第3次讨论及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79个)。制定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的调查表,从资源与规模、中医与中药、能力与效益、质量与安全、科研与教学、信息化建设6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区域资源与规模情况

“十三五”末期,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的资产规模、人力资源及人力培训的优势情况为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渝东南区域,其中,大都市区的院均固定资产、医疗用房面积、正高职称数及研究生数分别是渝东南区域的2.58倍、2.03倍、2.46倍、8.05倍。见表2。

表2 2020年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不同区域的资源与规模

2.2 中医与中药

通过比较分析,在中医师人数、中药房人员数、各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内外科二级分科等指标方面,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差距不大,但渝东南区域明显劣于其他2个区域。中医药收入占医疗收入比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差别不大,渝东南区域明显优于其他2个区域。中医技术种类差异不大,中药类处方占总处方的比例渝东南区域>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中药饮片处方占总处方的比例渝东南区域>渝东北区域>大都市区。见表3。

表3 2020年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不同区域的中医规模与能力

2.3 服务能力与效益

区域间服务能力存在不平衡,院均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仍以大都市区领先。在开展手术方面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差距不大,明显高于渝东南区域,但三、四级手术比例以大都市区为多。在总收入、医疗收入、总结余方面,大都市区因规模、床位以及辖区经济水平原因高于其他2个区域。大都市区财政补助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见表4。

表4 2020年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不同区域服务能力与效益情况

2.4 质量与安全

不同区域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发展不均衡,院均年医疗纠纷发生次数大都市区最高,渝东北区域医疗事故相对较高。渝东北区域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较高,而大都市区一类切口及医院感染率较高。见表5。

表5 2020年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不同区域质量与安全情况

2.5 科研与教学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的科研与教学总体优势情况为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渝东南区域,其中,大都市区平均每院的科研项目、专利数目、发表论文数、实习生数、委托规培生数、进修生人数及人力培训均明显高于渝东南及渝东北区域。见表6。

表6 2020年重庆市不同区域二级中医医院科研与教学情况

2.6 信息化建设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渝东南区域差距不明显,在不同区域信息化建设项目情况参差不一。大都市区的远程诊疗系统及门诊预约系统建设相对较差,渝东北区域的二级中医医院都建立了远程诊疗系统,而渝东南区域的二级中医医院都建立了门诊预约系统。见表7。

表7 2020年重庆市不同区域二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比较

3 讨论

3.1 大都市区在卫生资源及规模处于优势区域

基础条件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了资源保障,资源与规模越好,服务能力水平可能相应地就越高[2]。由于区域的优势,大都市区的资源及规模不管是在医院数量、院均水平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力资源优势;由此表明,大都市区的二级中医医院的资源与规模占主要优势。为了使不同区域的服务能力均得到有效的发展,应合理地分布各区域的资源,并调整发展规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均衡地提高重庆“一圈两翼”的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

3.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及教学能力

在总体上,大都市区的人才、科研与教学能力处于领先地位。医疗人才是提供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3]。卫生技术人才是二级中医医院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提高医院服务能力水平的核心因素[4-5]。

“两翼”地区明显处于人才竞争的劣势地位,“两翼”地区应该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到“两翼”地区工作及发展[6-7];同时,还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及技能,增强医院竞争力。针对“两翼”地区科研及教育能力不足,一方面要加大科研教育经费投入, 建立科研教学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医院应主动寻求与高层次医疗机构、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依托优质资源,提高医院的科研教学能力[8]。

3.3 不同区域的中医规模与能力发展不一

在中医的规模与能力上,调查研究显示大都市区、渝东北区域的各项指标差别不大。同时,3个区域开展的中医技术种类差异也不大。在中医规模指标上,渝东南区域明显劣于大都市区、渝东北区。然而,在中医药服务能力上,渝东南区域处于较好水平:中药饮片处方占比、院均中医治疗收入均明显高于大都市、渝东北区域。这表明不同区域的中医规模与能力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考虑与区域经济与医院规模相关;另一方面,考虑这与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关[9]。因此,这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优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与技术。

3.4 财政补助弥补3个区域不同程度的收支不平衡

大都市区域的医院服务能力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没有财政补助情况下,3个区域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收支结余为负数。这表明二级中医院的收入效益仍存在一定的压力。首先,二级中医院的竞争力与三级中医院及西医院相比处于劣势,导致收益减少[10];其次,中医提供了便宜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通过辨证论治,辅助检查、检验费用很低,总的收入效益较小[11];第三,医改药品零差率取消了药品加成收入。因此,这还需要逐步提升二级中医医院的服务竞争能力,提高中医药技术的服务费,促进医院的收支平衡,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3.5 不同区域间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不均衡

在医疗质量与安全上,虽然3个区域的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不相上下,不良事件上报率、治愈好转率都分别达到了80%及90%以上,但是区域间的质量与安全仍不均衡,大都市区的医疗纠纷、一类切口及医院感染率较高,渝东北区域医疗事故及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相对较高。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首先,大都市及渝东北区域的三四级手术量大,潜在的医疗风险及手术感染可能性相对较高;其次、同时可能也存在医疗沟通、感染控制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总结及改进[12]。由此表明,尽管医疗安全得到了重视,医疗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各个区域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仍不均衡,还需要继续巩固,找出质量与安全的薄弱之处,使医疗质量与安全不断向前,健康、可持续发展[13]。

3.6 不同区域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缺乏信息技术人员,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不同区域的信息化建设不全面,都市区的智慧医院等级比例较高,渝东北区域都建立了远程诊疗系统,而渝东南区域都建立了门诊预约系统。分析可能原因:第一,大都市区具有规模、人才、经济等优势,所以智慧医院等级的建设比例较高;第二,由于区域交通的不同,主城区域拥有上级三级大型医院医疗的优势,大都市区的患者可以很方便到上级医院诊治,因此,远程诊疗系统的建设显得相当落后;第三,而距离主城较远的渝东北、渝东南区域,则需建立较好的远程诊疗系统,来弥补这些劣势。总体上,不同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参差不一,还需要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大都市区在卫生资源及规模、卫生人才、科研与教学上均处于优势地位,渝东南区域在中医药服务能力上明显优于其他2个区域,财政补助弥补了3个区域不同程度的收支不平衡,不同区域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信息化建设均存在各自的不足。为均衡地提高不同区域的服务能力,应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科研及教学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医院效益,促进收支平衡,强化医疗安全及质量,推进信息化建设。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市区重庆市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2013年一季度全国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