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任务型英语早读指导行动研究

2022-06-20 08:47皋银丽刘庆兰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验班学习者双减

皋银丽 刘庆兰

在英語学习的基础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背诵。在学生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朗读和背诵不知不觉地让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培养了语感。因此,早读这段宝贵的时间必须要利用好,要抓牢抓实。那么“双减”背景下,英语早读该如何开展,如何利用早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呢?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是一条有效路径。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果。以任务为基础的英语教学可以引发学习者的自然习得机制,使其中介语系统得到发展,从而习得语言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有目的的活动,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操练某些词语和语法项目;(2)任务与学习者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交际过程相似;(3)任务活动设计主要关注语言的意义,而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4)任务涉及听、说、读、写、译等多项语言技能,注重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5)任务是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通常有一个交际的接口,且这个接口是非语言性的。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激发其潜力,让学生通过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早读指导行动研究设计

笔者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任务型英语早读指导研究,探究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早读的教学路径。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法。以学习者完成某些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设置任务、给出指令、完成任务、反馈和评价。任务具有交际性和互动性,一项任务的完成需要个体努力和集体协作,通常以交际或互动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本研究以初中新目标英语教材为教学研究内容,选取初中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为具体的研究案例,旨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本单元后,完成不同的早读任务和活动来巩固所学内容。

(一)任务设计

本次英语教学活动中学习任务的设置围绕“如何学好英语”和“如何成为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两个交际任务和单词、短语、语篇等语言项目来进行。任务的设置注重可操作性、语言知识的衔接、连贯和层级关系。

1.教学班和控制班

为了检测任务型英语早读指导的有效性,本研究选定了本人负责的两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1班为实验班,学生人数为37人;5班为控制班,学生人数为41人。实验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指导早读,控制班则采用传统的早读方法,最后进行学习效果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效果,提出早读指导方案。

为了突出本单元的重点和便于学生背诵,我把第一单元的短语按话题the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学好英语的方法)和the way to be a good learner(成为好的学习者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如表2。

4.任务三:背诵课文

课文如下:

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

Last year, I did not like my English class. Every class was like a bad dream. The teacher spoke so quickly that I did not understand her most of the time. I was afraid to ask questions because of my poor pronunciation. I just hid behind my textbook and never said anything.

Then one day I watched an English movie called Toy Story. I fell in love with this exciting and funny movie! So I began to watch other English movies, too. Although I could not understand everything the characters said, their body language and the expressions on their faces helped me to get the meaning. I also realized I could get the meaning by listening for just the key words. My pronunciation improved as well by listening to the conversations in English movies. I discovered that listening to something interesting is the secret to language learning. I also learned useful sentences like “Its a piece of cake” or“It serves you right”. I did not understand these sentences at first. But because I wanted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I looked them up in a dictionary. Now I really enjoy my English class. I want to learn new words and more grammar so that I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movies.08D0D966-F070-4D10-BB4D-20F5942FE2BF

Now I really enjoy my English class. I want to learn new words and more grammar so that I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movies.

这篇课文的主题是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共有17个句子。文章共3段:

I dont like my English class.

I find some ways to learn English.

I enjoy my English class.

基于文本特征,教师给出了背诵记忆方法:画思维导图,尤其是第二段中有“learn English by watching movies”“learn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something interesting”。

(二)指导实施过程设计

任务是语言教学中的专业术语,具有自身的结构、组成部分和教学步骤。为了便于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本研究从语言系统的层级关系把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分解成了单词、短语和课文三个次级任务,又对各次级任务从实施阶段、活动项目、活动类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任务分解。

1.任务分解与活动类型(如表3)

2.指导实施过程

在实验班早读前,教师设计好晨读内容和任务实施流程并告知学生早读后有测试;早读中,教师依据任务,分阶段用PPT呈现早读任务和时间安排,保证任务按设计流程完成;早读后,检测学习效果。

在控制班早读前,教师布置早读内容和范围,并告知学生早读后有测试;早读中,学生自己确定早读重点和时间安排,教师维持纪律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早读后,检测学习效果。

三、反馈与评价

(一)检测工具

单词背诵用表4的小卷子进行检测。

短语背诵采用背得举手和同学之间互相背诵的方式进行检测。课文采用的是小组背诵接龙的方式进行检测。

(二)检测结果

表5是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背诵结果统计。

四、分析与讨论

根据上面的数据统计,设定80%为过关,实验班有24人单词背诵过关,占全班人数的64.9%,控制班有13人单词背诵过关,占全班人数的32.5%;实验班有28人短语背诵过关,占全班人数的75.7%,控制班有15人短语背诵过关,占全班人数的37.5%;实验班有17人课文背诵过关,占全班人数的45.9%,控制班有13人课文背诵过关,占全班人数的32.5%。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教师利用任务型教学理念指导早读,设计和布置任务,早读课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基于本次行动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因素能有效促进任务型初中英语早读指导的实施。

因素一:教师的媒介作用

在任务创设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媒介(指导)作用,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多一些有效的“意义商议”和“互动调整”,提升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教师需在任务设计上下足功夫,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应该关注学习任务的知识性、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任务总是服务学习效果的,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对象创设任务,以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有事可做,个别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在其他成员的协助下完成任务。教师利用早读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以明确的任务为驱动力,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和与同伴互动的机会,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因素二:学习内容整合

教师通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任务设置,让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过程中相互配合,有力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利用任务促进课堂互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

任务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行为和活动。正是具体的行为和活动促进了课堂的交流互动。如在课文背诵部分,设计的任务之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词(关键词)完成复述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提炼、再加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个体或小组成员间为了完成任务,势必与同伴分享,进行讨论交流,以期在复述报告展示中有好的表现,从而达到并促进课堂互动的目的。同时,复述报告展示本身也是课堂互动的一种表现。

因素三:任务程序促进主体互动

任务实施涉及操作方法和步骤,任务型教学的程序表现为“怎样做”。在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大班的课堂环境,教师应避免设置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任务。为学生提供任务实施或操作的范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互动操练方式。如笔者将学过的词汇、语法结构、固定用法等重新整合(组合),帮助学生构建自己认知范围内的知识领域。任务设计要考虑以下要素:一是可操作性。设计的任务一定要符合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使学习任务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趣味性。有趣味性的任务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设计应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三是主体性。“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任务活动的主体,发挥他们的潜能,个性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四是灵活性。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选择采用不同的任务形式,任务可以分为游戏型任务、调查型任务、扮演型任务、表演型任务等,任务类型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因素四:任务的情景要素

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任務创设的情境性(真实性),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交际语境下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发展语言技能,激发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尽量使情境接近真实并具有趣味性,要使学生意识到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任务的情境源自以下两方面:一是来自任务活动的真实性,即使用英语讨论真实存在的问题,例如本研究的话题——如何成为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二是来自活动组织形式。对话交流的练习可设计为两人参与、多人参与、角色扮演、多项交流和互动等。注重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的关系,会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语言形式和功能、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媒介作用,获得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任务型英语早读指导教学,一方面符合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另一方面正适应课堂互动的特点。教师利用任务组织早读,在实施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目的语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从而达到感知和应用目的语的目的。利用学习任务来促进英语早读,既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知规律,又弥补了学生在知识体系、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责任编辑 邱 艳◇08D0D966-F070-4D10-BB4D-20F5942FE2BF

猜你喜欢
实验班学习者双减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