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社会责任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落实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一直是信息技术教育者探究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尝试在教学中落实信息社会责任培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12-0067-0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信息社会责任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信息社会责任的内涵是: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信息技术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面对生活、学习在新的社会生态中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学生,教师应如何教育其在信息活动中有意识地保护个人合法权益,遵守信息社会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理性判断新技术、新观念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信息社会责任。
● 通过真实案例,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其主观意识已经形成,但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真实空间身份、虚拟空间身份之间的关系,能合理使用虚拟空间身份开展信息活动,尊重和保护个人及他人的信息、隐私,能利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做好信息防护,确保信息及数据的安全。
例如,在《网络与生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用问题链为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主线,初步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9月开学时,学校八年级10班家长微信群收到班主任谭老师发的缴纳资料费的信息。
问题1:你认为学生家长会不会按要求缴费?请阐述你的理由。
回答:会按要求缴费,信息是班主任谭老师发的。/不会按要求缴费,需要核实一下。/……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当收到要求支付、转账、汇款等信息时,应先核实情况、验证身份,不要着急转账、汇款,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支付操作。
问题2:有家长发现假班主任是通过一名家长分享的微信群二维码潜入到本群,冒用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实施诈骗的。针对假班主任通过扫群二维码入群实施诈骗这个操作,请你给老师(群管理者)提出防范建议。
回答:建议老师将群设置为审核通过后方可入群;将加群方式设置为“需要身份认证”;不要使用“扫二维码”入群方式;进群实施实名制以审核群里每个家长身份;关注群里的人员情况,清除可疑人员;注意保护家长的联系信息……
总结:作为群管理者,应严格审核入群人员,加强群管理,实时掌握群动向,定时清查群成员,发布群规则,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问题3:家长称自己没有分享过班级群二维码,只操作过一条ETC失效短信的认证,之后手机就频繁收到各种验证码短信和扣费短信,自动弹出很多广告,屏幕上多了好多图标,手机运行速度越来越慢。帮家长分析一下她的手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
回答:中病毒;短信里的链接带病毒;木马病毒……
总结:收到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随意打开不明链接,一定要先查证落实,否则可能会上当受骗,也可能会导致手机或电脑等设备中病毒,个人信息、交易信息被窃取造成经济损失。
问题4:当手机或电脑中病毒时应怎样处理?
回答: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手机管家杀毒;刷机……
总结:当手机或电脑中病毒时,可以先安装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定时升级病毒库,为防止手机或电脑中病毒后重要数据丢失,要養成重要信息、数据定时备份的习惯。
问题5:请对网络活动中的个人行为提出安全防范建议。
回答:不要随意打开不明链接,不要向陌生人分享班级群二维码,不要随意在网上发布班级群相关信息,要有防范意识,发现被骗要及时向警方报案……
总结:在网络与生活中,应当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牢记“个人信息、隐私要保密,不泄露;收到信息要查证,不轻信;可疑链接不要随意打开;资金转账要核实,不着急;一旦受骗要报警,不犹豫”,养成重要信息、数据定时备份,安全、规范使用网络,定时升级病毒库并查杀病毒的行为习惯。
● 创设情境,明确应遵守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
中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中学生应遵守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按照社会公认的信息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开展信息活动。
在《网络信息交流》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活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进行辨析,明确信息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
情境1:在新冠疫情期间,有人在网上及微信群发布信息:“某校有一名学生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者,目前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学校怕担责强行隐瞒此事。”该信息被多人转发,学校教学工作受阻,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后警方依法对违法行为人予以行政处罚,并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对本事件辟谣。
情境2:张某为了炫耀自己的图片合成技术,将同学李某的照片加工成羞辱表情包,并在群里传播。李某试图阻止,但因同学间转发得太快,引发了网络评论、攻击、谩骂,最后发展成网络暴力事件。李某因此事导致压力过大,变得自卑、胆怯,不愿和同学交流,诊断为轻度抑郁症。张某自以为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孰料酿成了严重的后果,触碰了法律红线,受到相应的惩罚。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中不同角色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领悟造谣、传谣对个人及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以及每个人都可能在无意识状态下成为网络施暴者或网络暴力的帮凶,也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牺牲品。引发学生思辨,形成正确的数字社会伦理与道德观。
●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尊重知识产权
中学生应具备信息文化传承意识,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积极、主动融入到信息社会中,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例如,在《Flash动画——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为切入点,在制作“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动画前,将五星红旗的含义、国旗中各元素的象征意义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又如,在《应用文档的设计》单元教学中,笔者运用项目式教学,以“爱我中华”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学生分组协作完成电子小报的制作,要求各个小组完成不同民族文化的介绍。在学生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教师明确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使用互联网上的信息时应注明出处。
● 感受人工智能魅力,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
人工智能在让我们的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更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影响和挑战。例如,在《人工智能初步》单元教学中,笔者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
身边的人工智能:说一说自己体验过的人工智能应用,思考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什么便利?
感受人工智能魅力: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分小组交流、汇报。
畅想人工智能未来:以“畅想未来,拥抱人工智能”为主题,组织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畅想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伦理与安全挑战:剖析典型应用案例。某中学在教室里安装CCS校级巡课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学生的面部表情,进而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有人认为依托科技的教学信息化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有人认为学校滥用科技手段,会让学生隐私暴露,缺乏人性化。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案例,了解因人脸特征通常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人脸数据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的财产与人身威胁。让学生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发展在给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带来社会伦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信息社会责任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學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将合法性获取、科学性管理、批判性分析、合理性加工、真实性表达、反思性交流、负责性应用渗透到学生的信息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从容感和幸福感,树立危机感,培养使命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蕾.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及实证案例[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5.
[2]李艺,朱彩兰.信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
[3]钱松岭.培养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2):44-46.
[4]解月光,杨鑫,付海东.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J].中国电化教育,2017(05):8-14.
[5]张小艳.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落实“信息社会责任”培养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20(12):7-8.
作者简介:李跃菠(1979.2—),女,汉族,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