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刮痧》的中西文化比较分析

2022-06-19 04:16符心怡
民族文汇 2022年31期
关键词:刮痧融合

摘 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和形成的产物。在科学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各种商业往来日益频繁。有必要了解文化差异,探索不同的文化,有利于不同地区、国家乃至个人之间的交流与交流。文化上的一定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中国,加强国际合作,需要挖掘不同文化的特点,促进经济和政治交流。电影《刮痧》以中医为题材,讲述了主要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美国梦破灭,给家庭带来不幸的故事。两种文化的冲突在家庭教育理念、法律制度、医疗手段等方面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冲突的过程和结果发人深省。从熟悉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会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刮痧》;文化比较;融合

引言

电影《刮痧》是一部描述中西文化差异的典型影片。主要矛盾是孙子生病后,主人公的父亲因为看不懂药的英文,就用中医“刮痧”给孩子治病。一个几岁儿童的背部留下了一些明显的疤痕,美国人错以为这个孩子受到了严重的虐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和道德模式中,没有人会在这种误解中犯错。这是两种文化差异造成的一系列误解。如今国与国交流频繁,文化交融,冲突在所难免。

中西文化的比较贯穿于各个方面,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中国的感性和西方的理性。电影《刮痧》中对家庭教育的不同看法,争议的法律制度,最重要的中西医,只是许多冲突的投射。在文化差异很大的背景下,任何基于文化的活动都可能在不充分了解对方文化的情况下变得有些困难。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表现尤为重要。

第一章

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都有长期的历史沉淀和科技革命的影响。不可否认,两者有共同点。造成电影中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文化对比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因此,首先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成为了促进两种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

1.1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中国人相信严格是成功之道。丹尼斯被扇耳光,当时,身为美国人的约翰无法理解,这在美国是一种虐童行为,许大同的解释是给约翰面子。而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打骂,是爱,不打不骂就不是人才”大同的父亲在片中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正如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所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从小就培养他们非常温顺,灌输倾听成年人的想法,不允许独立意见,更不用说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这种教育功能培养了专业人才,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西方教育孩子时,注重个人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他们认为,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圈子,而这种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然,这种教育也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其思想成熟度有關,但人们感受到的是,西方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度远高于大多数中国孩子。一些研究发现,在育儿目标和对孩子的育儿期望方面,中国父母比美国父母有更高的目标和期望。两国的父母都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和礼貌,但中国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谦逊与和谐,而美国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尊重他人。

1.2 法律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在法律观念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古代已经有了人治精神。中国人在面对法律时往往带着很多个人情感。电影中,许大同着急着接在警察局的父亲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这种现象在美国触犯了法律,没有履行父母的责任。许大同替父顶罪,就为了让父亲顺利拿到绿卡。在西方国家,如果一个人不诚实,就意味着他失去了诚信,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他的做法是典型的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的中国法律行为。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

在观念层面,基督教普遍将信仰精神和宗教感情植入西方人的心灵,为西方法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方的法律观念不同,西方文化一直坚持理性正义,自由的追求。他们重视客观事实,喜欢用理性的思维分析事物。在美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下,他们的行为需要被定罪。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更多地将人视为法律的主体,不可能像西方法律文化传统那样真正平等地对待和尊重人的自由、尊严、人格和人权。

1.3 医疗手段的差异

刮痧是利用刮痧器械对经络的穴位进行刮痧,通过良性刺激,使经络腧穴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增强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中医特别注重滋补、调治和理气。刮痧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因此,中医的重点不在人的物质方面,而在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方面,它的功能是在肉体与人的精神之间传递信息,起到中介和和解的作用。

以脉诊为代表的中医理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广泛的民间应用基础。从古至今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历史文化为中医药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从本质上导致了中西医的差异。《刮痧》中的刮痧是中医的一种代表形式。在中国,它是一种具有一定地位和无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疗法,确实对片中的孩子很有帮助,但由于该疗法在国际上并不广为人知和普及,美国将其判断为“虐待”,影片的主要矛盾由此而生。

与中医不同,西医的“分析”和中医的“脉诊”在两个医学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西医更关注人体的结构,关注患者本身而非疾病。他们鄙视临床实践,因此,西医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知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方法和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获得结果。中医治疗注重功能的恢复,建立新的平衡。西医治疗不仅要求功能恢复,还注重形态、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恢复。同病同治,不考虑个体化。

第二章

适应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了解了电影中体现的几种典型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之后,我们还需要深刻理解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如何融合不同的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中展示你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2.1 文化碰撞与融合

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差异是冲突的根源。在电影《刮痧》中,许大同的做法和他父亲的做法对中国人来说并没有错,甚至打动了大多数中国人。但这发生在美国,在一个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国家,文化的碰撞让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悲伤和无奈的故事。电影的结局似乎在影片中“融合”了中西文化。许大同的朋友亲身体验了中医刮痧疗法,他明白这只是一种疗法,并不是所谓的“虐待”。虽然许大同的做法已经被美国人理解,但他还是要受到当地警方的惩罚。 “融合”不是同化,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理解和包容更重要。

2.2 多元文化

文化既是国家的,也是全球的。文化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而是文化内在要素的交流与和解。就像电影里的许大同一样,他在美国生活了好几年。他虽然可以无障碍地与当地人交流,但并不完全了解美国文化,也无法合理调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僵局。那种带有民族中心主义态度的主观判断是不准确的。面对不同的文化,对形势的发展保持友好,而不是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做出武断的判断,尤为重要。

结 语

电影《刮痧》告诉大众的不仅是文化的碰撞,更是跨文化交际、文化融合的启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牢记自己的历史文化,在适应当前发展的过程中展望和发展未来。当然,《刮痧》中所展现的中西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所提到的家庭教育、法制观念、医疗制度等方面。当今社会,在面对不同文化的冲突之前,我们在做好充分准备后逐渐专注于沟通,大大小小的跨境商务谈判,持续进行的跨境贸易,以及一直存在的海外业务。中国留学生等,为了讓这些人和工作更顺利地进行,必须顺应时代大势,在自立自强的前提下不断更新与发展。

在交流与碰撞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吸收,遵循“以学习传承、以传承发展”的原则。关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一方面要理性应对,尊重文化多样性,理性包容“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 另一方面,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求同存异,借鉴国外优秀成分,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References

1、Feng,Y. J. (202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a Sha. In 2021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CSSED 2021) (pp. 30-33). Atlantis Press.

2、Huang, M. [黄鸣]. (2005).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04(23),23-28.

3、Lu, Y. B. [路玉滨]. (2017).概念与逻辑——中西医学差异的原点分析.山东中医杂志10(36),827-830.

作者简介:符心怡 1998.12.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张家界,学历:本科在读,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文化理论

猜你喜欢
刮痧融合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介绍一种中医推拿科用刮痧器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盲目刮痧,可能越刮越“虚”
破次元
融椅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