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2022-06-19 21:07张世勇
民族文汇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张世勇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成为了一线教师所探索的主要内容。与传统的题海战术相比,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以及科学地布置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不仅如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积极探索了开放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培养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双减”政策理念出发,分析小学数学作业实际设计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自身成长进步进程的伊始,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究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控制力是相对浅薄的,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也是相对困难的,小学数学学科作为抽象知识的代表学科之一,成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随着双减政策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推行,减少课后作业设置已经是势在必行,但是课后作业所承担的责任却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迎合国家教育改革潮流的基础上减少学生的课后学习压力,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性探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丰富形式,增加趣味

传统教学中写作业的常态就是读题、解题,学生围在习题册、草稿纸和圆珠笔上,保持同样的动作和姿态。小学生活泼好动,单调重复的活动只会导致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以及敷衍了事的态度,也就无法深入理解作业中的知识点,也可能影响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生活有多么丰富,作业的形式就可以有多么丰富。游戏、制作、参观、调查等都可以和数学作业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1]。

在“乘法口诀”相关内容的学习活动开展中,掌握口诀是重要的教学目标。除了死记硬背、练习题目巩固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游戏活动,一个提问、一个回答,并灵活进行角色转变。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的形式,将对应的乘法口诀体现出来。又如,在“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猜硬币”,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取红白球”游戏,进行各种结果的数据统计。这样,在家长的参与中,在脱离手写的常规作业模式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可以得到有效发展[3]。

二、注重針对性和实用性作业设计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着教育差异,特别是教育发达地区的学生无论是数学思维还是解题能力较之教育欠发达地区都胜人一筹。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就必须要体现出来,因为同一种教材,同一种习题,不同地区的学生理解程度不同,习题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2]。

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对于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学生而言,更加注重通过计算发散学生的思维;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困生,则可能更注重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再如在“分数的运算法则”中,大家都关注的是学生对“法则”在题型中的运用,而忽略了为什么要运用“法则”,运用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解决了学生“如何用”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学生“为什么用”的困惑,这也是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只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为什么用”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三、关注全面发展,设计探究性作业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非常明显的。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导致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运用能力也不同。以前统一的作业任务,有的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就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而有的学生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随着学段的提升,学生在完成作业能力方面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这种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合作学习的作业模式,可以发挥优势互补,互相帮助的作用。需要合作完成的作业项目,通常具有实践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点,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基于此,教师要从全面发展角度,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布置提前预习的任务,3—5个学生为一组,借助课本进行分数概的解读,列举生活中分数应用的现象,掌握分数的读法,猜测分数和整数的异同点。这样,思维严谨、逻辑分明的学生就能在概念解读上发挥优势,具有生活观察意识的学生就能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擅长思维联想,喜欢天马行空的学生在大胆猜测方面具有优势。如此一来,学生取长补短,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还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联系生活,全面发展

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指导生活实践。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小学阶段的各种知识内容和理论公式,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现象。比如,选择三角形而非是四边形和五边形,通常是考虑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又如,各种图形表面积知识的学习,也是基于实物制作或者包装设计而来。生活实践经验是学生实现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发展的关键。在生活参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改变枯燥乏味的作业形式,也使得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和综合素养水平。基于此,教师要从生活出发,进行作业形式的灵活布置。

比如,在“长方体体积”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的家庭作业。首先,观察家中长方体的家具有哪些。其次,测量它们的长度和高度。再次,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最后,如果重新购买这些家具,是否会重新选择大小型号,从而更加节省空间。又如,在“统计”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进行一年电费的统计,观察每个月的变化情况,分析用电多月份的特点,并思考原因。学生就节约用电提出几点建议。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设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实现增效减负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打造不同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杜全平.确保“双减”工作用实功见实效[J].中国民族教育,2021(11):38-40.

[2]张轩.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学苑教育,2020(31):71-72.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