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题阅读中文化意识的渗透思考

2022-06-19 15:48:14高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文化意识初中语文

高婕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它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基点,论述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的重点与对策,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整体的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意识;初中语文;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指以特定的话题为中心,收集有关的图书,并进行阅读,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方法,以书籍为主要内容,对作者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作者和其创作思想,最终帮助学生将书籍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核心素养”“文化意识”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熟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对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完成知识库的建设,从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语文阅读,并提取有关的文化要素,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生成,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点。

一、基于核心素养,提升文化意识——分析主题阅读的教学要点

1.1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主题阅读需要根据相对集中、具体的主题,在基本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内容结构之后,根据目标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将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丰富拓展,以保证主题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并鼓励他们去寻找线索,同时要将阅读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结合题目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归纳。

1.2调整师生角色

初中生不但思想活跃,而且好奇心强烈,喜欢发现和探索新事物。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的具体教学中,学生的个性特征、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都影响着阅读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育,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与阅读材料进行“谈心”,让他们深入阅读,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文章创作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写作章法及构思,并将所感所想进一步延伸,继而生成读后感,促进自身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双重提升。此外,关于学生、教师和教材文本的關系,要注意把握,教材文本是基础,学生是读者和讨论者,老师作为解释者和引导者。但是,不论教师扮演何种角色,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基于此给予纠正和引导,实现学生的动态化阅读。

二、基于核心素养,提升文化意识——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对策一探

2.1明确主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材的加工中,教师要充分掌握相关的加工技术,可以根据主题的选取,选取合适的文章,并将其组织起来,形成相应的阅读资料库。在实践中,教师应该以主题阅读为核心,以讨论的视角进行切入,将阅读主题和观点结构的紧密联系,并传递到学生的脑海中,加深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思考模式。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体验和能力,选择适合既符合题目,又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阅读需求。比如,在教学《论语》十二章一课时,老师要根据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明确主题,以“多元表达”为中心,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心。在扩展的过程中,将《论语》中其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扩展,用一句话的方式概括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重要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论语》的文本和思想的了解,并以本课为中心,让同学们同样用自己的话来解读本文节选内容的主要含义,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仁”思想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了学生文化意识的生成。此外,《诫子书》课文的主题可以设置为“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并以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为延伸,指导学生以自身的角度给父母写一封信,虽然都是家书,但二者表现手法却有很大的不同,角度和场景也不同,通过读完二者,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家书的描述方式,而且也能加深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促进学生对于诸葛亮和傅雷两位古今学者的认识,进而完善学生的文化意识。

2.2有效的前端设计,明确目标和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语言能力普遍较差时,在选择教学方式、设计主题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把具体的东西转换成形象化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一个班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一般,那么在选择教学方式和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抽象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阅读需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此外,学生的总体语言水平很高的情况下,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深度的,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掌握文章的要点,并能独立总结文章的主旨。

比如,在《己亥杂诗》的诗词主题阅读课中,教师要严格按照课本的要求,合理地选用合适的阅读材料,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四种不同的教学目标:①使学生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充分掌握文章新的文言字词和意象,把握龚自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②在熟读之后,进一步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保证层次分明,并透过诗词的内容,将龚自珍的故事与自己本身的发展相结合;③综合语境,分析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并引用具体的生活事件,对其特征作进一步的探究;④充分利用意象使用的手法,以“奉献”为主题,拓展其他的关于“奉献”的诗词,并对该主题进行细致剖析,然后老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对主题含义进行深刻探讨。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逐渐对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奉献”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意识。

2.3多样化教学评价

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估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所以,初中语文主题阅读课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语文学科发展需求,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师在对相关阅读活动进行评估时,既要注重总结,又要注重对整体阅读的流程进行评估。可以采用文件袋、纸笔等传统的评分方法,并在信息化的帮助下,对课堂评估工作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此确保教学评估的有效性。且通过多种评估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创造一个自由、开放、民主的阅读课堂,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的深刻阅读,为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多种形式的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文化意识作为主要目的,进而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并结合初中生的发展需要和认知规律,精心挑选适合他们发展需求的阅读主题和内容,最终保证他们能够从经典文本中读出内涵,完善他们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兴飞.初中语文古诗词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语文课内外,2020(13):216.

[2]韩丽娟.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浅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8):793.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文化意识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基于文本框架的英语阅读教学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