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蕙荭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课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们的认知,对于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提升来讲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对策进行分析,进而为高效课堂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教学手段,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果來讲有着较大的帮助。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产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给予他们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刺激,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来讲有着很大的帮助,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还不成熟,对于学习的热情大多是凭借着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存在着明显的抽象化、复杂化的特点,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来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信息化技术以及信息化设备的辅助下,教师在备课阶段,为学生们搜寻与授课主题以及授课知识点相关联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们拓宽视野,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讲解“多面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教师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授课。首先,教师为学生们拍摄了一个正方体拆分以及拼装的视频,帮助学生们去了解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紧接着,在视频之中,一个个的小正方体整合在了一起形成大的长方体。教师此时给学生们提出疑问“从视频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多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体积是一样的,那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正方体的长宽高存在着哪些联系呢?”教师借助视频为学生们创设了探究的情境,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信息技术,摸清本班学情
想要构建高效课堂,那么需要建立在学生们学情的基础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凭借自身的主观想法和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很少会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两极化的现象。为了转变这个问题,教师在授课以及讲解知识的时候需要对学生们的学情进行调查和总结,选择与学生们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日常的作业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内容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将这些日常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然后根据数据找到不同学生们的薄弱点,最后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实行分层教学。尤其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作业设计应该突显出分层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帮助,小学数学与高效课堂的构建更加便利,还符合学生们的实际学情以及需求。
三、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安排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其中,微课、混合式教学方法都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则是可以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授课。在线上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借助直播授课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们折线统计图的数据统计方法以及作图的方法,并给他们安排对应的线上作业。在线下,教师则是需要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去记录数据、统计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来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去记录一天的气温变化,每隔两个小时记录一次,记录的时间段为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六点,这样便可以得到七个数据点,将这个七个数据点描绘在图上,然后连成线,便制作完成一天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更是可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来讲有着较大的帮助。但是很多教师因为守旧教育理念、信息化素养、信息化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办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来讲是尤为不利的。因此,学校需要帮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且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创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对于高效数学课堂构建来讲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昱果.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21(48):148.
[2]刘文娟.基于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