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芳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和启蒙阶段,在小学阶段,优秀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以后学习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已经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重要的教学项目和教学重点,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性子比较好动,对于外界的新事物感到好奇,也善于模仿和学习,在这一时期,他们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从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之中进行优选,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第一,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有着强烈思维逻辑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容易让他们感到乏味和枯燥,而他们活泼好动,对于这类比较枯燥的学科,他们缺乏兴趣。
第二,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灌输式教学,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学生依然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这样做导致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减弱,不利于日后的学习。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
(一)转变教师理念,助力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开始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旦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不光会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升,还会不利于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数学素养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而想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将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贯彻落实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多注意引导和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对相关公式和性质进行直接输出,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指引学生主动去发现图形的相关数学特征,设置悬念和疑问,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自主探究出面积的概念,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计算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突出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还能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在提升他们数学素养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创设情境教学方式,是最近几年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之一,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构建一个数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领悟数学知识。数学情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拉近与数学的距离,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5以内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创设实际的情景,有一位小明同学去超市买吃的,看到雪糕很好吃,决定买三根,雪糕现在每根5毛钱,小明一共用了多少钱?将具体生活中的情景与数学知识相互融合,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于相关场景更加熟悉,更加生活化,同样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讓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教学充满趣味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也调动了课堂中的学习氛围,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入游戏,提升学习乐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烦躁和压抑的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负面情感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小学这个阶段,他们正处在一个好动、爱玩、好奇的一个特殊阶段,教师不能一味地扼制孩子们的天性,这样不仅不能真的解决问题,还会对他们以后正常学习发展和生活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插入课堂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个简单又充满趣味的数学游戏,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同时又能满足他们的天性,让他们体会到游戏乐趣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就感,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发展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想要显著地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从自身的教育方式下手,可以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充当教具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做不仅将数学学科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还能深化他们对于数学的认识,不仅能够提高解决数学难题的效率,还能帮助他们构建数学思维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主题,将实际事物作为教学案例展示给他们观察。例如,在学习各种图形时,教师要求他们观察课桌,凳子、粉笔盒以及铅笔盒的形状,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结语
小学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启蒙和发展思维的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提升数学素养,促进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西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J].新智慧,2019(23):100.
[2]郑瑞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