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培养分析

2022-06-18 07:13杜立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民歌吸气民歌

杜立新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沈阳 110004)

一、引言

中国民歌是我国广大人民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作、长期流传的音乐类型,是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1]我国民歌属于一种可以充分描述中国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艺术模式,所以,中国民歌演唱者需要通过演唱充分描述作品的民族特征。中国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掌握作品的民族性,实现中国民歌科学演唱,科学的演唱模式能够提升民歌民族风格的渲染力;演唱者需要充分了解中国民歌民族风格、核心内容、方言属性以及衬词衬腔,在中国民歌演唱时声情并茂。[2]中国的民歌类型多样,准确掌握各类民歌演唱技巧十分重要。为此,本文研究中国民歌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培养问题,以期为全方位培养中国民歌人才提供一定帮助。

二、中国民歌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培养分析

(一)中国民歌演唱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国家文化快速发展,中国民歌演唱艺术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伴随社会发展脚步加快,大量有价值、有特色的中国民歌层出不穷,我国民歌类型如表1(见下页)所示。

电视、媒体凭借自身十分显著的推动能力,把中国民歌演唱艺术和人们生活的距离逐渐缩短。但是在中国民歌艺术表面繁荣的另一层面,也存在某些不易发掘的问题与缺点。例如因为媒体的催化作用,人们对中国民歌演唱的审美标准逐渐降低,人们把中国民歌演唱和学院派民歌演唱混淆,出现中国民歌唱法千篇一律的模式。中国民族数量较多,历史文化、人文背景、风俗习惯等均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中国民歌艺术属于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中国民歌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体现出各个民族中国民歌的特征,才能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3]-[4]

表1 我国民歌类型

1.审美观念变动与唱法技巧薄弱

审美观念属于心理素质的刻画载体,属于民族文化呈现基体。所有民族均存在一些独特的审美观念,长时间发展而衍生的审美观念慢慢变成民族的审美习惯。但是审美观念不存在固定性,其易受到时空所影响,针对中国民歌演唱的审美观念而言,其也将随时空变动而变动。[5]

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民歌演唱艺术各具特色,存在显著的多样性。老一辈的中国民歌演唱家演唱风格鲜明,每位演唱家的音质、音色、唱腔以及表演均存在自身特点,仅通过中国民歌演唱声音便能识别出演唱家身份,当时的审美观念存在革命性、民族性、大众性。伴随时代发展,演唱风格出现一定变化,审美习惯也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发展速度提升,人们的思维观念、审美观念均出现显著的变动。[6]-[7]

中国民歌传统唱法,因为长时间使用言传身教的传承模式,在发声系统与训练方法中理论性较差,在技术方面也并不成熟。唱法对中国民歌而言,具有针对性而不具有通用性。

2.过度重视发声方法的科学性,忽视民族性与风格性

在中国民歌发展历程中,自土洋之争至当下,中国民歌唱法的科学性始终是中国民歌发声技巧研究中的核心特征。[8]科学性、民族性以及风格性的重要性三者之间孰高孰低,值得分析。

金铁霖教授属于学院派教学的标杆人物,他认为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以及时代性应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原则,并把科学性排列于4大原则的第一位。[9]

而当下我国学院教育,自中央音乐院校至地方音乐院校、师范院校中专业音乐设置,均以西方十九世纪音乐体系为核心,和声、曲式课的内容均属于西方的作曲理论。作曲、声乐、钢琴等专业的制定也与西方课程设定存在相似之处。[10]声乐教学时,大多以美声唱法为主,很多老师均认为美声唱法是科学的观念,使得美声唱法成为中国民族歌曲唱法的固定发声训练标准。

(二)中国民歌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近几年,中国民歌在荧屏中出现次数逐渐增多,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破例增加中国民歌的对决,让中国民歌从文化边缘被拉回大众视野。[11]全国人民对中国民歌的崭露头角反应热烈。中国民歌这类长时间在民间得以生存的艺术歌曲,是如何突然被拉进大众视野的呢?或许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广阔的时代背景等,但是究其原因,是因为其自身具备较显著价值。有关中国民歌当代意义,我国艺术研究院对此进行针对性评价,首先,中国民歌具有传承性,可以让我们追寻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其次,中国民歌回归艺术本真,倡导真情与个性的求同存异;最后中国民歌具有文化多样性。[12]中国民歌属于一种口传文化,其和人们的生活存在显著关联性。中国民歌成为我国中华文化之魂,原因是其能够表达我国民族精神、民族特征、人们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详细体现于下述2个方面:

(1)中国民歌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可以直接描述劳动者对生活的感受,能够体现劳动者精神生活。中国民歌的创作和演唱具有同步性,创作者即为演唱人。中国民歌演唱人的演唱模式为“手里打着,眼里看着,心里编着,嘴里唱着”。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民歌是人们生活的真情流露,而且其贯穿于各民族生产生活之中,各民族、各种不同的生产生活类型均会诞生具有差异化的中国民歌。

(2)中国民歌存在显著的群众基础,属于存在显著认同感的民间艺术模式。中国民歌属于音乐和语言相融的口传文化。民歌属于人和人思想感情交流的基本模式之一,属于社会关系建立的核心条件。若书写的文化能够基于文字与书本长期延续,则口传文化需要生存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其需要通过人为形式继续传承,若口传文化在人们口头流传时,个体能够按照自身喜好判断此类口传文化的价值,那些未被认可的内容便被过滤,被认可的部分继续传承,被大量个体所认可的中国民歌潜移默化地熏陶人们内心精神世界。此时被认可的中国民歌可以作为看不见的纽带,把人们的思想融为一体,求同存异地延续下去。中国民歌存在显著的群众基础,属于存在显著认同感的民间艺术模式。

(三)中国民歌发声技巧

1.气息的练习和使用

声音的催化剂即为呼吸,正确的呼吸能够实现发声活动的自由运行,中国民歌演唱的基础即为呼吸。呼吸合理,中国民歌演唱效果更佳。很多声乐前辈均十分关注呼吸问题,不合理的呼吸将影响中国民歌发声。因此,中国民歌演唱者需要合理掌握呼吸节奏。中国民歌里使用“丹田”之气的呼吸模式,属于声乐领域公认的最佳呼吸模式,也称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模式。此模式包含吸气、呼气、换气三种技巧。

(1)吸气。中国民歌演唱时,吸气必须自然,吸得合理,且直接将气息推至后腰,动作不可以僵硬,两肩自然下垂,胸部不紧张。吸气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吸气示意图

吸气方式分为叹气类、惊讶类、闻花类。

叹气类吸气,属于人们平时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情况,具有放松性、向下性。叹气能够放松吸气肌肉群,叹气的程度决定吸气的程度。中国民歌演唱时,各个乐句都需要合理叹气,建立合理的呼吸循环模式。[13]

惊讶类吸气即在人惊讶之际,生理机能的实时反映。此类吸气不但吸得快速,而且吸得深度显著,能够让呼吸肌肉群快速实现收缩与放松,可以优化呼吸器官的灵敏度。此类吸气也属于“喘气”,在刻画悲痛与激动情绪时,效果极佳。

闻花类吸气属于中国民歌演唱中并不陌生的演唱方法。闻花类吸气模式可优化吸气深度,且不存在未吸气时的抽气声与其他动作,易于掌握。闻花时,由于花香可以愉悦人们心情,分辨花香味道时需要集中精神,属于一种融合放松与兴奋两种情绪的感觉。详细吸声方法为:上身全部放松,腰围能够舒服地往四周放松,胸部紧迫感全无,体内空间变大,气息不受阻。此类吸气方式的舒适度较显著,吸气后人体舒适感递增。通过此类吸气方法演唱中国民歌,气息不受阻,声音较为圆润。

(2)呼气。呼气和吸气存在相关性。呼气时需要平稳、均衡、可控。中国民歌演唱时,腰部力量最为突出,尤其是高音时,后腰力量十分关键。按照中国民歌演唱需求,调整腰部力量,呼气时需要保证吸气的同步。呼气示意图如图2(见下页)所示。

中国民歌发声、演唱时需要实时呼气,呼气的质量与中国民歌演唱效果存在直接联系,呼气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呼气系统里,肺部属于被动性器官,其自身不具有活动性,呼吸时肺部的伸展源于胸壁与横膈膜扩张,胸壁与横膈膜扩张将出现一种肺部降压模式,存在弹性的肺部组织对此类扩张模式具有实时响应功能。在演唱中国民歌时,通过被动式腹部压力,控制气流呼出气体。

中国民歌演唱人在呼吸时,每个呼吸器官机能的协调与均衡极为重要,此类协调属于横膈膜和腹部肌肉间的均衡模式。横膈膜的收缩促使腹部往上或往内衍生压力,直至前者均衡。此类情况中吐出的气息,更具控制性。

(3)换气。换气就是中国民歌演唱过程中的气息补充,换气能够优化中国民歌演唱的完整性与律动性。换气属于中国民歌演唱呼吸的核心步骤,换气的要求显著,且换气合理性的控制存在难度,必须重点训练。中国民歌演唱者不可以无意识地吸气,需要将吸入的气息分配于需要发声之处,且各个音均具备指定的高度、长度、强度,在中国民歌演唱时,演唱者尽可以在乐句停止、乐曲等条件准许的前提中,才能够实施换气。换气分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三种。

图2 呼气示意图

慢吸慢呼属于换气常用模式。很多中国民歌演唱中均以此方法为主。此类换气模式,需要气满丹田,胸部慢慢将气压出胸腔,然后通过气管传输至喉部以备中国民歌演唱发声所用。此过程需要和中国民歌节拍不存在相斥之处,前二拍必须合理呼气,前一拍合理吸气,正拍之处合理送气变声才可以。

快吸快呼需要基于放松状态之上,借助横膈的作用上下反弹,保证各次呼气均合理,如“狗喘气”一般。

中国民歌演唱时,快吸慢呼属于民歌结尾处的常用方法。

总而言之,中国民歌演唱属于气息、声带、喉咙、口鼻以及心理、心智等每个部位都需要均衡配置的活动。每个部位间的均衡必须合理,气息支配较差,喉咙便不能合理打开,声带振动效果较差,中国民歌的声音共鸣性便较差,便不能获取正确的声音方位,中国民歌演唱时便不具备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独特性。[14]

2.语言和咬字

中国民歌演唱艺术属于语言和音乐的紧密相融,能够充分表达中国民歌思想感情的艺术活动。语言属于中国民歌的基础,中国民歌演唱对语言存在美化功能。中国民歌演唱不仅属于语言浸化民歌的过程,也属于音乐溶解语言的过程。因此,在中国民歌演唱过程中,需要正视语言和民歌的关联性,按照中国唱论里“声中有字、字中有声”的准则,让语言和中国民歌演唱两者相融。

(1)中国民歌演唱中的语言处理。中国民歌演唱时,语言的处理以下述两点为主。一是全面挖掘中国民歌演唱词的内涵,了解中国民歌的核心思想,掌握感情变化,从而做到在中国民歌演唱时有感而发,通过抒情的方式打动人心。二是关注中国民歌的重音和语气,中国民歌演唱训练时,初学者在演唱中国民歌时,需要充分关注中国民歌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在演唱时,必须将各个字均放置于相同的共鸣位置,求同存异。在训练时,需要关注中国民歌歌词中,字和字变换的灵活性。

(2)咬字。中国民歌演唱时咬字要做到字头咬准有力。中国民歌演唱的咬字和讲话咬字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民歌演唱中,字头可以描述中国民歌演唱情绪,声母发音的清晰度、精准度能够有效提升中国民歌的情感渲染度。中国民歌演唱的咬字需要增强声母训练。比如歌剧《白毛女》里“我要报仇!我要活”当中一句为“娘生我、爹养我,生我养我我要活,我要活!”这句唱腔描述喜儿丧父的悲痛情绪与活下去的决心。各个字音均必须按照强烈、悲愤的情绪咬字,咬字出口短促,但字字有力。

字腹延长不变形。字腹属于韵母里的韵腹,字腹的延长就是母音延长。若字头的发音为“咬字”,则字腹的发音延长便是“吐字”,吐字主要是通过声带对口腔发起振动模式,按照“四呼”的模式开启与使用共鸣腔体,让中国民歌演唱的声音更加嘹亮。韵腹在中国民歌演唱中将声音放出来,基于气息有力的基础之上,将口形维持至最终音尾,直至收韵归声。

字尾收声归韵合理。中国民歌演唱时字尾的收声属于韵母的收尾环节。中国民歌唱法的收声归韵根据现代汉语发声来区分,能够分成两种:一种是无韵尾,一种是有韵尾。中国民歌演唱时,最终是必须归韵的,且归韵合理。因为我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所以语言复杂性较显著,想要演唱好中国民歌需要长期培养。

(四)中国民歌艺术表现分析

中国民歌具有历史悠久、体裁多样、表演模式独特的艺术表现模式。中国民歌起源较为悠久,最早出现于公元前六千年前,但当时的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是简单的劳动号子。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民歌与宫廷雅乐民歌两类民歌体系慢慢出现,在汉朝时期,出现针对性的音乐部门——乐府,乐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民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民歌体裁具有多样性,若基于演唱模式的角度分析,包含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以及风俗歌等。若从差异地区的角度进行分析,可分为东北民歌、广东民歌等。如果从民族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可分为汉族民歌、羌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等。中国的民歌表演模式较为独特,古代民歌一般是歌、舞、诗三者相融,新时代民歌的艺术表现模式以歌伴舞为主。

中国民歌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显著。中国民歌历史悠久,且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在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不存在一致性,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里,各个民族、地区的中国民歌逐渐衍生出自身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中国民歌时代性与社会性十分明显。任意一类艺术自出现那天起,便具有时代性。中国民歌属于一种艺术形式,中国民歌创作之源即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生活实践,因此民歌不仅在歌词内容中描述普通劳动人民生活情况,歌词和当地的地方语言语调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中国民歌在差异的历史阶段,所刻画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均存在显著不同。在原始社会阶段出现的民歌,以描述当时劳动人民生产与生活为核心。中国民歌是一种善于建立特征显著的艺术形象,可以描述自然的本质或社会生活的本质,充分刻画自然或社会本质的音乐类型。例如陕北民歌《兰花花》里的歌词:“青线线那个蓝线线,那个英英的彩,剩下一个兰花花实实地爱死个人”,此民歌通过歌词树立了兰花花这位年轻女孩爱恨分明、勇于抗争命运的艺术形象。

(五)民歌人才培养建议

1.国家和政府角度

国家和政府需要提高对中国民歌人培养的关注水平,从而为民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此,国家可以在财政、制度中鼓励民歌人才的培养。比如,主动深入中国民歌发源地,以蒙古族为例,全面了解该地区的中国民歌文化,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并且可以在该地区积极创办中国民歌赛事,吸引大量喜欢中国民歌的演唱者参加节目,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这对当地中国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催化作用。

2.学校角度

(1)优化培养目标。学校需要坚持以能力本位为培养宗旨的中国民歌培养理念,建立具备中国民歌特征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基于能力本位、优化人性和全方位发展等多个角度设置高校对中国民歌专业培养的培养目标。并通过规模、效益和质量的均衡,完成中国民歌培养类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良性循环发展。

(2)专业建设调整。需要充分分析高校对中国民歌艺术人才培养的关注情况,合理调整已有的中国民歌教学体系,把中国民歌人才培养和地方民歌的发掘、采集、保护和传承工作相融合,建立一个新的地方民歌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这不但和高校民歌培养专业的发展方向一致,还可以克服中国专业音乐学院民歌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中国民歌培养课程设定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在课改问题中,需要按照地方民歌特色人才岗位的真实需求,构建“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专业辅助课程”的人才培养体系。[15]

(3)师资队伍构建。高校需要建立与培养一批用来培养民歌专业人才的师资队伍,此队伍由在职教师、国家级演员等高等素质人才构成。师资队伍构建属于中国民歌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高校需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水平。需要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3.中国民歌唱法的语言技巧与演唱技巧建议

(1)语言技巧。不同的民族或地区的中国民歌也存在差异,民歌语言也不一致。若不顾及我国每个民族的语言特点,不关注中国民歌唱法的语言特征,在中国民歌演唱时,演唱人若未能准确掌握每个民族的语言,中国民歌演唱结果将背离中国民歌实际含义。通过民族语言或地方语言演唱中国民歌,可凸显中国民歌的独特性。

(2)演唱技巧。针对我国民族唱法而言,因为中国民族语言的独特性,中国民歌演唱时吐字技巧、发声技巧均需要专业训练。但是中国民歌唱法仅是按照差异的民族、差异的地区、差异的语言而建立差异的演唱技巧。例如在劳动过程衍生的“劳动号子”,山野间衍生的“山歌”,其语言语调均存在显著的不同之处,地方性显著。此种原始演唱方式中,声音和语言联系十分密切,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地方风情,且中国民歌具有说唱性,声音音质嘹亮,声音位置不靠后,通常是真声为主,假嗓为辅,未曾经过专业的训练与包装,演唱效果具有独特性与艺术性。所以,在培养中国民歌人才的时候,需要重点注重中国民歌的原汁原味性,保证中国民歌的原生态特性。

三、结语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转折,思想慢慢在狭隘的民族主义里被解放。但是,在此环境下,我国中国民歌艺术的多元发展受到阻碍,中国民歌演唱出现“千篇一律”的模式。但中国民歌需要在延续自身地域风格的同时,表达民族集体意识的思想,凸显民族地域风情。所以,在中国民歌的传承问题中,我们需要关注中国民歌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模式,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中国民歌的长期传承,这对民歌艺术的长远发展存在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国民歌的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中国民歌吸气民歌
追往以自鉴——中国民歌演唱的教育传承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没事多练壮腰功
穿花衣 唱民歌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